http://.biquxs.info/
</p>
昆陽城內。
淩晨2、3點,夜色朦朧。
一座高閣矗立,四周死一般寂靜。
見這閣樓牌匾上寫著“怡紅樓”三個喜慶大字,正是男人花前月下、尋歡作樂的場所。
在怡紅樓後院,有一間飼養牲口的棚房,棚裏關著幾隻小豕,從睡夢中驚醒,便一直哼哼唧唧。
小豬驚叫著走開,原來糞便池下,突然出現一個深不見底的地下隧道。
從地道中走出第一個人影,這人不由得罵罵咧咧:哪個傻叉,選的出口位置,全城那麽多地方,非要選在豬圈裏。
豬的糞尿正好澆了他一身,身上的味叫人惡心。
在他之後,陸陸續續有人上來。
“這什麽地?真他媽臭氣熏天!”
“不是說青樓嘛,這分明是豬圈。”
真是一臉晦氣!
一小股部隊進入城中,四處查探一番,此處雖然臭氣難聞,但也是比較安全的地方,至少不會輕易被敵人發現。
確定沒問題後,便將一個火把扔入洞口,火光照見了一支人馬在洞中枕戈待旦,得到先頭部隊迴應,這支部隊在高寵的帶領下,紛紛走出地道,安全降臨昆陽城中。
僅僅一個時辰過去,就在怡紅樓附近,集結了一支3000餘人的隊伍。
數萬大軍也會井然有序跟上來。
高寵帶著本部人馬,正準備攻打城門,迎麵撞見漢軍的一支巡邏隊伍。
“發現敵情,迅速向我方集結,地點在怡紅樓附近。”今晨帶班領導,正好是久經戰場的冉閔,這一下好玩了。
萬籟俱寂的深夜,被冉閔這麽一聲吼,一兩公裏範圍的漢軍官兵都聽到了,迅速向怡紅樓方向聚集。
典韋率領巡邏隊到了,賈複帶著500人馬到了,還有龐德、劉祉等人,共計20000餘漢軍,此時匯成一股浩大洪流,與高寵的3000人戰成一團。
高寵也是悲劇了,縱使他武勇非凡,但同時麵對冉閔、賈複、典韋這樣的超級猛將,也就三五迴合的事,被冉閔打落馬下,生擒活捉了。
帶來的3000人或死或傷,大多繳械投誠。戰鬥來得快,結束得更快。
事實證明,劉秀與劉伯溫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若不是第一時間發現偷偷入城的高寵軍,這廝攻下城門,與外麵的王臨大軍裏應外合,昆陽城必定失陷。
能化解這場危機,也不完全是劉秀等人未雨綢繆,也有站崗放哨人員的盡心盡責,更有運氣的成分在裏麵。
不管怎麽說,王臨是血虧了,戰略失敗不用說,關鍵是大將高寵馬前失蹄,失一大將,如損10萬人。
“小子沒想到,會落到我等手裏吧?”賈複等人放聲大笑道。
“哼,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高寵要是皺一下眉,不算男人。”高寵揚起高傲的頭顱。
“我們可做不了主,隻有大帥才有資格處置你。把人押下去,嚴加看管。”冉閔下令道。
劉伯溫聽到此消息,急匆匆趕到現場,看了現場情況,皺了皺眉,隨後下令將燒得滾燙的黃油,像不要錢一樣使勁往地洞裏灌注。
黃油淋身,光聽敵人的慘叫聲,就知道殺傷力多可怕了。
也不知往裏倒入多少黃油,單位時間計每分鍾,至少倒進去2000公斤的黃油,劉伯溫將手中火把往洞口一扔,黃油一接觸火星立馬燃燒起來。
冉閔等人也將火把扔進洞內,濃煙滾滾,熊熊烈火把土洞都給燒紅了,無情的火焰迅速蔓延,洞內的敵人還沒搞清楚狀況,要麽被黃油活活燙死、燙傷,沒死的也被火焰燒焦。
“立刻用鐵水倒入洞口,徹底封死地道。”劉伯溫聲音冰冷。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不管對敵對我。
燒紅的鐵汁倒進洞中,與洞內堆積成山的屍體融為一體,等到鐵水冷卻時,隧道出口已被徹底堵死。
王臨想用地道攻城的方法,徹底宣告破產!
當敗兵把這一噩耗上報給王臨時,王臨忍不住大發雷霆。
五萬人傷亡慘重不說,麾下第一猛將高寵還被活捉,丟人啊!
還有什麽比這更丟臉的?
沒有辦法,隻得委托荀攸進城與劉秀談判。
劉秀收到獲勝情報,自然要嘉獎劉伯溫及有功將士,尤其是聽說生擒了高寵,更是笑抽了。
王臨啊,你也有今日之痛腳,大快人心啊!劉秀隻感覺神清氣爽,心情倍好。
帥府,衛士前來稟報,說使者荀攸求見。
“立刻把伯溫先生請來。讓使者稍等片刻!”劉秀吩咐道。
沒過多久,劉伯溫風塵仆仆趕來,臉上的汗水汙跡來不及清洗。
“先生辛苦了,感謝先生。”劉秀讓侍者打上清水一盆,讓他洗把臉,又把自己的袍服賞給劉伯溫。
完了,君臣二人才在會客大廳接見王臨使者的荀攸。
“原來是公達先生,久仰大名!”劉秀自來熟,反而讓荀攸有些不知所措。
我荀公達什麽時候這麽有名氣了?荀攸心裏犯嘀咕。
“大王說笑了,說到天下聞名,誰能跟您相比?自起兵以來破甄阜,敗嚴尤,匡扶漢室於危難,實乃社稷之幸,蒼生之福。”荀攸這倒說的是實情。
“先生此來是做說客的嗎?”劉伯溫麵色很不善。
這君臣二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配合默契。
“非也,我是為兩家罷兵言和而來。”荀攸朗聲說道。
“哦?願聞先生高論!”劉秀叫侍者奉上茶水。
“大新與大漢本為一體,都是炎黃子孫,為何要同室操戈啊?”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及禍害百姓的流寇。如你我聯手,何愁天下不定?”
“兩家和為貴,戰則兩傷。”
“不若各分疆界,安享太平,不知大王意下如何啊?”荀攸凱凱而談。
“先生所言不是沒有道理,但我個人覺得此事以後再議,先談談交換人質的問題。”劉伯溫看到劉秀眼神示意,便轉移話題。
“為了兩家世代友好,不如放高將軍迴營,則我主必是感激。我主有言在先,三日後便退兵。”荀攸空口白牙,居然什麽都不想給,就想把人要迴去,還說什麽退兵的謊言。
劉秀不是傻子,劉伯溫更不傻。
“先生此言差矣,天底下沒有虧本的買賣,再說此番若不是提前防備,正好擒住了高將軍,那麽淪為階下囚的就是我等,是也不是?”
荀攸感覺此行會很艱難,可現在看難上加難。
白嫖是不可能的,不付出些代價,想贖迴高寵將軍斷斷不可能。
</p>
昆陽城內。
淩晨2、3點,夜色朦朧。
一座高閣矗立,四周死一般寂靜。
見這閣樓牌匾上寫著“怡紅樓”三個喜慶大字,正是男人花前月下、尋歡作樂的場所。
在怡紅樓後院,有一間飼養牲口的棚房,棚裏關著幾隻小豕,從睡夢中驚醒,便一直哼哼唧唧。
小豬驚叫著走開,原來糞便池下,突然出現一個深不見底的地下隧道。
從地道中走出第一個人影,這人不由得罵罵咧咧:哪個傻叉,選的出口位置,全城那麽多地方,非要選在豬圈裏。
豬的糞尿正好澆了他一身,身上的味叫人惡心。
在他之後,陸陸續續有人上來。
“這什麽地?真他媽臭氣熏天!”
“不是說青樓嘛,這分明是豬圈。”
真是一臉晦氣!
一小股部隊進入城中,四處查探一番,此處雖然臭氣難聞,但也是比較安全的地方,至少不會輕易被敵人發現。
確定沒問題後,便將一個火把扔入洞口,火光照見了一支人馬在洞中枕戈待旦,得到先頭部隊迴應,這支部隊在高寵的帶領下,紛紛走出地道,安全降臨昆陽城中。
僅僅一個時辰過去,就在怡紅樓附近,集結了一支3000餘人的隊伍。
數萬大軍也會井然有序跟上來。
高寵帶著本部人馬,正準備攻打城門,迎麵撞見漢軍的一支巡邏隊伍。
“發現敵情,迅速向我方集結,地點在怡紅樓附近。”今晨帶班領導,正好是久經戰場的冉閔,這一下好玩了。
萬籟俱寂的深夜,被冉閔這麽一聲吼,一兩公裏範圍的漢軍官兵都聽到了,迅速向怡紅樓方向聚集。
典韋率領巡邏隊到了,賈複帶著500人馬到了,還有龐德、劉祉等人,共計20000餘漢軍,此時匯成一股浩大洪流,與高寵的3000人戰成一團。
高寵也是悲劇了,縱使他武勇非凡,但同時麵對冉閔、賈複、典韋這樣的超級猛將,也就三五迴合的事,被冉閔打落馬下,生擒活捉了。
帶來的3000人或死或傷,大多繳械投誠。戰鬥來得快,結束得更快。
事實證明,劉秀與劉伯溫決策是完全正確的。
若不是第一時間發現偷偷入城的高寵軍,這廝攻下城門,與外麵的王臨大軍裏應外合,昆陽城必定失陷。
能化解這場危機,也不完全是劉秀等人未雨綢繆,也有站崗放哨人員的盡心盡責,更有運氣的成分在裏麵。
不管怎麽說,王臨是血虧了,戰略失敗不用說,關鍵是大將高寵馬前失蹄,失一大將,如損10萬人。
“小子沒想到,會落到我等手裏吧?”賈複等人放聲大笑道。
“哼,要殺要剮,悉聽尊便,我高寵要是皺一下眉,不算男人。”高寵揚起高傲的頭顱。
“我們可做不了主,隻有大帥才有資格處置你。把人押下去,嚴加看管。”冉閔下令道。
劉伯溫聽到此消息,急匆匆趕到現場,看了現場情況,皺了皺眉,隨後下令將燒得滾燙的黃油,像不要錢一樣使勁往地洞裏灌注。
黃油淋身,光聽敵人的慘叫聲,就知道殺傷力多可怕了。
也不知往裏倒入多少黃油,單位時間計每分鍾,至少倒進去2000公斤的黃油,劉伯溫將手中火把往洞口一扔,黃油一接觸火星立馬燃燒起來。
冉閔等人也將火把扔進洞內,濃煙滾滾,熊熊烈火把土洞都給燒紅了,無情的火焰迅速蔓延,洞內的敵人還沒搞清楚狀況,要麽被黃油活活燙死、燙傷,沒死的也被火焰燒焦。
“立刻用鐵水倒入洞口,徹底封死地道。”劉伯溫聲音冰冷。
戰爭永遠是殘酷的!不管對敵對我。
燒紅的鐵汁倒進洞中,與洞內堆積成山的屍體融為一體,等到鐵水冷卻時,隧道出口已被徹底堵死。
王臨想用地道攻城的方法,徹底宣告破產!
當敗兵把這一噩耗上報給王臨時,王臨忍不住大發雷霆。
五萬人傷亡慘重不說,麾下第一猛將高寵還被活捉,丟人啊!
還有什麽比這更丟臉的?
沒有辦法,隻得委托荀攸進城與劉秀談判。
劉秀收到獲勝情報,自然要嘉獎劉伯溫及有功將士,尤其是聽說生擒了高寵,更是笑抽了。
王臨啊,你也有今日之痛腳,大快人心啊!劉秀隻感覺神清氣爽,心情倍好。
帥府,衛士前來稟報,說使者荀攸求見。
“立刻把伯溫先生請來。讓使者稍等片刻!”劉秀吩咐道。
沒過多久,劉伯溫風塵仆仆趕來,臉上的汗水汙跡來不及清洗。
“先生辛苦了,感謝先生。”劉秀讓侍者打上清水一盆,讓他洗把臉,又把自己的袍服賞給劉伯溫。
完了,君臣二人才在會客大廳接見王臨使者的荀攸。
“原來是公達先生,久仰大名!”劉秀自來熟,反而讓荀攸有些不知所措。
我荀公達什麽時候這麽有名氣了?荀攸心裏犯嘀咕。
“大王說笑了,說到天下聞名,誰能跟您相比?自起兵以來破甄阜,敗嚴尤,匡扶漢室於危難,實乃社稷之幸,蒼生之福。”荀攸這倒說的是實情。
“先生此來是做說客的嗎?”劉伯溫麵色很不善。
這君臣二人,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配合默契。
“非也,我是為兩家罷兵言和而來。”荀攸朗聲說道。
“哦?願聞先生高論!”劉秀叫侍者奉上茶水。
“大新與大漢本為一體,都是炎黃子孫,為何要同室操戈啊?”
“我們共同的敵人,是那些割據一方的諸侯及禍害百姓的流寇。如你我聯手,何愁天下不定?”
“兩家和為貴,戰則兩傷。”
“不若各分疆界,安享太平,不知大王意下如何啊?”荀攸凱凱而談。
“先生所言不是沒有道理,但我個人覺得此事以後再議,先談談交換人質的問題。”劉伯溫看到劉秀眼神示意,便轉移話題。
“為了兩家世代友好,不如放高將軍迴營,則我主必是感激。我主有言在先,三日後便退兵。”荀攸空口白牙,居然什麽都不想給,就想把人要迴去,還說什麽退兵的謊言。
劉秀不是傻子,劉伯溫更不傻。
“先生此言差矣,天底下沒有虧本的買賣,再說此番若不是提前防備,正好擒住了高將軍,那麽淪為階下囚的就是我等,是也不是?”
荀攸感覺此行會很艱難,可現在看難上加難。
白嫖是不可能的,不付出些代價,想贖迴高寵將軍斷斷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