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等何芊蔚調整好心態,正式邁入宛城,更覺恍若隔世。
記憶裏的街道換了模樣,曾經最愛光顧的路邊小攤與商鋪也有不少易了主或不在原位,人與物皆是麵目全非。
她依舊禦馬而行,沉默著挨個看遍認不出來的故鄉,一路進了從前的何府——在戰局被推入草原腹地之前,這裏會是此戰各位將軍暫時的休憩之所。
何修竹與江流宛鎮守邊關數載,為宛城百姓所尊崇,即便夫婦離世近十年,何府卻依然有不願離去的忠仆留守,更是每年都有百姓自發為其修葺,竟然還是從前的樣子。
何芊蔚才望見那道熟悉的正門便覺得眼眶一熱,險些落下淚來。
她頗為狼狽地偏過頭去,下意識去尋蕭載陽,被太子殿下抬起手安撫性地拍了拍。
她有些後悔這麽早就摘下幕離了。
何芊蔚的身世稱得上一句人盡皆知,同樣跟著來的幾位將軍當機立斷,或抬頭望天或低下頭數著地磚,就是不往前方看。
飛鏡就不一樣了。這丫頭深覺自己肩上扛起了轉移小姐注意力的重擔,毫不猶豫地走到最前,抬手扣了扣門。
門內一時沒人應聲,飛鏡也不著急,耐心等了片刻,果然門扉不多時便發出吱呀聲,敞開一道空隙。
「最近和匈奴還在,你們就不用來幫忙打掃將軍府啦——」門後的人還未露麵,就已經絮絮叨叨地說了起來,「將軍要是還在,必然也是更希望年輕人到戰場上去的。」
飛鏡沒聽出來是哪個故人的聲音,聞言隻掀起唇笑了笑。
「老爺子放心,大家夥都自覺得很,每日在軍營操練,一刻也不敢放鬆呢。」她道,「我們呀,是從京城來的援軍,這迴來是準備讓幾位將軍在將軍府暫時歇歇腳,養精蓄銳一番,再去和匈奴廝殺。」
「噢……噢,」那人一愣,緩緩道,「這麽快就到了嗎……」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門推開,從何府內走了出來。
這是個上了年紀的奴仆,弓著腰,臉上鋪滿了歲月的痕跡,甚至要眯起眼才能看清眼前的景象。
而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年輕,飛鏡卻在第一眼就認出來了此人的身份:何府管家林煦的侄子,林誌。
林誌是老生兒,盡管輩分上是林煦之侄,實則甚至比奇還要大上幾歲,是何芊蔚祖父母那一代時就在府中的老人。
當年出了意外後,林煦原本打算帶著剩下不願拿了賣身契離開的奴仆上京,負責打理京城空蕩蕩的將軍府。
隻不過何家上了年紀的奴仆也不在少數,這些人盡管放棄恢複自由身,卻同樣不願離開宛城,身體也不支持自己長途跋涉。
林誌就是這樣的人。
而論親疏關係,飛鏡與林誌更是有著另一層淵源。
是以眼下見到了林誌,飛鏡喜不自勝,主動迎上去,笑著道:「林伯有所不知,我們從京城離開,一路往宛城趕,因為擔心,基本沒怎麽休息過,自然快呢。」
「好,快了好啊……」林誌不住地點著頭,「將軍在天之靈若是知道,一定也欣慰得很……」
他說完了這句話,才後知後覺地注意到那一聲「林伯」,整個人肉眼可見地一怔,上上下下又仔細瞧了瞧飛鏡。
飛鏡當年離開宛城時不過是剛滿十歲沒多久的稚子,他左看右看也沒認出來是誰,反而把自己給想迷糊了。
飛鏡一笑,主動說出了自己的名字:「林伯,我是飛鏡,您應該還記得我吧?」
林誌恍然大悟。
他當年無意娶妻,膝下無子,讓父母發愁得很,林煦自然也免不得要來勸幾句。
可惜怎麽勸也沒效果。
正巧當時出了飛鏡的事,而林煦被交代好好照看飛鏡,從侄子門前路過時靈光一閃,毫不猶豫把這活兒移交到了林誌手上。
盡管飛鏡後來被何修竹看中,又單獨拎到了何芊蔚身邊,但這對半路父女的情分卻實打實地積攢了下來。
久別重逢,林誌也感慨十分,話裏的喜氣藏都藏不住。
「記著記著,哪兒能忘了?林伯如今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但還能說出來飛鏡丫頭最愛桃花酥哩。」
飛鏡抿唇笑了笑。
她心裏也有許多話想說,但眼下畢竟不是敘舊的好時候,便主動轉移了話題。
「這幾位,都是此戰的主將,也有陛下欽點的軍師在。」
飛鏡往旁邊一讓,卻沒有單獨提何芊蔚的身份,而是含糊其辭地說了句軍師。
她承認自己是有點期待林伯發現小姐身份時的反應。
林誌心裏也知道輕重緩急,便也不再多言,目光悠悠轉向飛鏡身後。
他曾經也參過軍,又在將軍府當差數十載,也算見識過不少名將,自然對此頗為上心。
林誌原本想挨個瞧了瞧身披鐵甲的幾位將軍,但剛轉過眼神,便第一時間瞧見了蕭載陽與何芊蔚。
無他,實在是這兩人與其他人相差甚大,並不像來參戰的將領,反而……狀若來湊熱鬧的世家小輩。
倒也不是因為他們衣袂飄飄、仙氣十足,隻不過在一群麵色堅毅、麥色肌膚的軍人裏,突然冒出來兩個甚至白得有些晃眼的人,換誰看了都會這麽覺得。
林誌麵色驚愕,而飛鏡這才發現自己竟然把太子殿下也給忘了!
她忙不迭地想要開口補救,一直沉默的何芊蔚卻忽然出了聲。
「太子殿下代陛下親征匈奴,長途跋涉而來,一路上聽說了許多事,正想去何府的祠廟祭拜一番。」她柔聲道,「林伯隻管安排人帶幾位將軍去住所就是,不必多管殿下和我。」
蕭載陽一聲不吭,仿佛並不在意何芊蔚的越俎代庖,甚至還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他與何芊蔚的婚約已是人盡皆知,何修竹與江流宛又是一代名將,於公於私,都該去祭拜才對。
林誌卻沒有第一時間作答,而是愣愣地看著何芊蔚。
他目不轉睛地瞧了這麽一小會,眼底竟然隱隱有了幾分濕潤。
像,太像了。他甚至恍惚覺得將軍如今又站在了自己麵前。
「老奴謹遵小姐之命——」
林誌聲音哽咽道。
何芊蔚悶悶應了一聲。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飛鏡就是這樣脫胎換骨的一類人,但何芊蔚卻不一樣。
她從小就與母親有著一雙同樣眼波流轉的美目,又與父親五官相似,長了這麽多年,也沒半道跑偏,而是與他們更為相象。
林誌原本就出身何家軍,隨何修竹征戰數載,後來又多了江流宛這一位英姿颯颯、同樣能上陣殺敵的主母,對他們印象何止深刻。
如今見到何芊蔚,一眼就將人認了出來反而並不意外。
林誌心中酸澀,動作卻更矯健了幾分,很快領命退去。
他麻溜地安排好了幾位將軍的住所,又在府上新來的幾個下人前耳提麵命一番,將事情辦得妥帖不已。
而何芊蔚吩咐在前,林誌也壓抑住了自己滿心的歡喜,沒有再去打擾她,而是和飛鏡敘起舊來。
何芊蔚則帶著蕭載陽,兩個人往何府的祠廟走去。
何府麵積不大,何芊蔚更是幼時便將家中所有地方走了一個遍,盡管過了這麽久,卻也依舊記得路,不多時就與蕭載陽一起站在了祠廟門前。
早在剛到宛城的時候,何修竹便立下過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誓言,江流宛亦是如此。
是以二人身後事辦完,也並未講究落葉歸根的道理,而是遵從逝者遺願,在何府設了祠廟,用來告慰英魂。
何家的祖祠在京城,但江流宛與何修竹埋骨宛城,這祠廟便理應獨屬於他們兩個人。
何芊蔚停在祠廟前,默不作聲地看了半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祭拜之事也不必急於一時。」旁邊的蕭載陽輕聲道,「如果……」
太子殿下話沒說完,何芊蔚卻默契地讀懂了他的未盡之言。
——如果覺得難受,還是暫時迴去緩一緩再來吧。
她咬著唇,仿佛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這才艱難地開口:「……不必了。」
總該要麵對的。
何芊蔚大步邁開腿。
蕭載陽緊隨其後,與她一同推開祠廟的木門,走入其中。
即便是在白日,祠廟內卻同樣點著長生燭,兩個牌位默默蹲在自己的位置,上頭刻著的字跡雖火光明滅隱隱可見。
牌位前擺著香爐,其中已經插了幾根香,卻已經燃到盡頭。
何芊蔚深深吸了一口氣。
她走上前去,從案台抽出幾根嶄新的香來,借著長生燭將其點燃,恭恭敬敬地插在了香爐中。
續上了香,何芊蔚這才退後幾步,凝視著兩尊牌位,忽然行了跪拜的大禮,額心隔著手背重重落下。
「不孝女來遲,還望父親、母親恕罪。」
她說。
蕭載陽沒有出聲,卻毫不猶豫地撩起衣袍,跪了下來。
他是太子,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平生真真切切地隻拜天地拜父母拜先祖,此刻卻願意為了何芊蔚,為了何修竹與江流宛在宛城的浴血奮戰親自跪拜。
他依舊什麽也沒說,卻又仿佛什麽都說了。
為您提供大神藏朱的《祝春風》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八十三章免費閱讀.
</p>
等何芊蔚調整好心態,正式邁入宛城,更覺恍若隔世。
記憶裏的街道換了模樣,曾經最愛光顧的路邊小攤與商鋪也有不少易了主或不在原位,人與物皆是麵目全非。
她依舊禦馬而行,沉默著挨個看遍認不出來的故鄉,一路進了從前的何府——在戰局被推入草原腹地之前,這裏會是此戰各位將軍暫時的休憩之所。
何修竹與江流宛鎮守邊關數載,為宛城百姓所尊崇,即便夫婦離世近十年,何府卻依然有不願離去的忠仆留守,更是每年都有百姓自發為其修葺,竟然還是從前的樣子。
何芊蔚才望見那道熟悉的正門便覺得眼眶一熱,險些落下淚來。
她頗為狼狽地偏過頭去,下意識去尋蕭載陽,被太子殿下抬起手安撫性地拍了拍。
她有些後悔這麽早就摘下幕離了。
何芊蔚的身世稱得上一句人盡皆知,同樣跟著來的幾位將軍當機立斷,或抬頭望天或低下頭數著地磚,就是不往前方看。
飛鏡就不一樣了。這丫頭深覺自己肩上扛起了轉移小姐注意力的重擔,毫不猶豫地走到最前,抬手扣了扣門。
門內一時沒人應聲,飛鏡也不著急,耐心等了片刻,果然門扉不多時便發出吱呀聲,敞開一道空隙。
「最近和匈奴還在,你們就不用來幫忙打掃將軍府啦——」門後的人還未露麵,就已經絮絮叨叨地說了起來,「將軍要是還在,必然也是更希望年輕人到戰場上去的。」
飛鏡沒聽出來是哪個故人的聲音,聞言隻掀起唇笑了笑。
「老爺子放心,大家夥都自覺得很,每日在軍營操練,一刻也不敢放鬆呢。」她道,「我們呀,是從京城來的援軍,這迴來是準備讓幾位將軍在將軍府暫時歇歇腳,養精蓄銳一番,再去和匈奴廝殺。」
「噢……噢,」那人一愣,緩緩道,「這麽快就到了嗎……」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門推開,從何府內走了出來。
這是個上了年紀的奴仆,弓著腰,臉上鋪滿了歲月的痕跡,甚至要眯起眼才能看清眼前的景象。
而作為身強力壯的小年輕,飛鏡卻在第一眼就認出來了此人的身份:何府管家林煦的侄子,林誌。
林誌是老生兒,盡管輩分上是林煦之侄,實則甚至比奇還要大上幾歲,是何芊蔚祖父母那一代時就在府中的老人。
當年出了意外後,林煦原本打算帶著剩下不願拿了賣身契離開的奴仆上京,負責打理京城空蕩蕩的將軍府。
隻不過何家上了年紀的奴仆也不在少數,這些人盡管放棄恢複自由身,卻同樣不願離開宛城,身體也不支持自己長途跋涉。
林誌就是這樣的人。
而論親疏關係,飛鏡與林誌更是有著另一層淵源。
是以眼下見到了林誌,飛鏡喜不自勝,主動迎上去,笑著道:「林伯有所不知,我們從京城離開,一路往宛城趕,因為擔心,基本沒怎麽休息過,自然快呢。」
「好,快了好啊……」林誌不住地點著頭,「將軍在天之靈若是知道,一定也欣慰得很……」
他說完了這句話,才後知後覺地注意到那一聲「林伯」,整個人肉眼可見地一怔,上上下下又仔細瞧了瞧飛鏡。
飛鏡當年離開宛城時不過是剛滿十歲沒多久的稚子,他左看右看也沒認出來是誰,反而把自己給想迷糊了。
飛鏡一笑,主動說出了自己的名字:「林伯,我是飛鏡,您應該還記得我吧?」
林誌恍然大悟。
他當年無意娶妻,膝下無子,讓父母發愁得很,林煦自然也免不得要來勸幾句。
可惜怎麽勸也沒效果。
正巧當時出了飛鏡的事,而林煦被交代好好照看飛鏡,從侄子門前路過時靈光一閃,毫不猶豫把這活兒移交到了林誌手上。
盡管飛鏡後來被何修竹看中,又單獨拎到了何芊蔚身邊,但這對半路父女的情分卻實打實地積攢了下來。
久別重逢,林誌也感慨十分,話裏的喜氣藏都藏不住。
「記著記著,哪兒能忘了?林伯如今已經是一把老骨頭,但還能說出來飛鏡丫頭最愛桃花酥哩。」
飛鏡抿唇笑了笑。
她心裏也有許多話想說,但眼下畢竟不是敘舊的好時候,便主動轉移了話題。
「這幾位,都是此戰的主將,也有陛下欽點的軍師在。」
飛鏡往旁邊一讓,卻沒有單獨提何芊蔚的身份,而是含糊其辭地說了句軍師。
她承認自己是有點期待林伯發現小姐身份時的反應。
林誌心裏也知道輕重緩急,便也不再多言,目光悠悠轉向飛鏡身後。
他曾經也參過軍,又在將軍府當差數十載,也算見識過不少名將,自然對此頗為上心。
林誌原本想挨個瞧了瞧身披鐵甲的幾位將軍,但剛轉過眼神,便第一時間瞧見了蕭載陽與何芊蔚。
無他,實在是這兩人與其他人相差甚大,並不像來參戰的將領,反而……狀若來湊熱鬧的世家小輩。
倒也不是因為他們衣袂飄飄、仙氣十足,隻不過在一群麵色堅毅、麥色肌膚的軍人裏,突然冒出來兩個甚至白得有些晃眼的人,換誰看了都會這麽覺得。
林誌麵色驚愕,而飛鏡這才發現自己竟然把太子殿下也給忘了!
她忙不迭地想要開口補救,一直沉默的何芊蔚卻忽然出了聲。
「太子殿下代陛下親征匈奴,長途跋涉而來,一路上聽說了許多事,正想去何府的祠廟祭拜一番。」她柔聲道,「林伯隻管安排人帶幾位將軍去住所就是,不必多管殿下和我。」
蕭載陽一聲不吭,仿佛並不在意何芊蔚的越俎代庖,甚至還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他與何芊蔚的婚約已是人盡皆知,何修竹與江流宛又是一代名將,於公於私,都該去祭拜才對。
林誌卻沒有第一時間作答,而是愣愣地看著何芊蔚。
他目不轉睛地瞧了這麽一小會,眼底竟然隱隱有了幾分濕潤。
像,太像了。他甚至恍惚覺得將軍如今又站在了自己麵前。
「老奴謹遵小姐之命——」
林誌聲音哽咽道。
何芊蔚悶悶應了一聲。
俗話說女大十八變,飛鏡就是這樣脫胎換骨的一類人,但何芊蔚卻不一樣。
她從小就與母親有著一雙同樣眼波流轉的美目,又與父親五官相似,長了這麽多年,也沒半道跑偏,而是與他們更為相象。
林誌原本就出身何家軍,隨何修竹征戰數載,後來又多了江流宛這一位英姿颯颯、同樣能上陣殺敵的主母,對他們印象何止深刻。
如今見到何芊蔚,一眼就將人認了出來反而並不意外。
林誌心中酸澀,動作卻更矯健了幾分,很快領命退去。
他麻溜地安排好了幾位將軍的住所,又在府上新來的幾個下人前耳提麵命一番,將事情辦得妥帖不已。
而何芊蔚吩咐在前,林誌也壓抑住了自己滿心的歡喜,沒有再去打擾她,而是和飛鏡敘起舊來。
何芊蔚則帶著蕭載陽,兩個人往何府的祠廟走去。
何府麵積不大,何芊蔚更是幼時便將家中所有地方走了一個遍,盡管過了這麽久,卻也依舊記得路,不多時就與蕭載陽一起站在了祠廟門前。
早在剛到宛城的時候,何修竹便立下過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誓言,江流宛亦是如此。
是以二人身後事辦完,也並未講究落葉歸根的道理,而是遵從逝者遺願,在何府設了祠廟,用來告慰英魂。
何家的祖祠在京城,但江流宛與何修竹埋骨宛城,這祠廟便理應獨屬於他們兩個人。
何芊蔚停在祠廟前,默不作聲地看了半晌,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祭拜之事也不必急於一時。」旁邊的蕭載陽輕聲道,「如果……」
太子殿下話沒說完,何芊蔚卻默契地讀懂了他的未盡之言。
——如果覺得難受,還是暫時迴去緩一緩再來吧。
她咬著唇,仿佛做了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這才艱難地開口:「……不必了。」
總該要麵對的。
何芊蔚大步邁開腿。
蕭載陽緊隨其後,與她一同推開祠廟的木門,走入其中。
即便是在白日,祠廟內卻同樣點著長生燭,兩個牌位默默蹲在自己的位置,上頭刻著的字跡雖火光明滅隱隱可見。
牌位前擺著香爐,其中已經插了幾根香,卻已經燃到盡頭。
何芊蔚深深吸了一口氣。
她走上前去,從案台抽出幾根嶄新的香來,借著長生燭將其點燃,恭恭敬敬地插在了香爐中。
續上了香,何芊蔚這才退後幾步,凝視著兩尊牌位,忽然行了跪拜的大禮,額心隔著手背重重落下。
「不孝女來遲,還望父親、母親恕罪。」
她說。
蕭載陽沒有出聲,卻毫不猶豫地撩起衣袍,跪了下來。
他是太子,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平生真真切切地隻拜天地拜父母拜先祖,此刻卻願意為了何芊蔚,為了何修竹與江流宛在宛城的浴血奮戰親自跪拜。
他依舊什麽也沒說,卻又仿佛什麽都說了。
為您提供大神藏朱的《祝春風》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第八十三章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