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溫暖
穿書成了首輔的反派嬌妻 作者:時一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金陵城的冬天,也處處是南方女子的柔情似水。景色不至於太過蕭條,枝頭也總有綠意。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晏錦洲坐在案邊,手放在暖爐上,靜靜地翻著賬本,遇到不明晰或者覺得不妥的地方便以朱筆劃出,再尋專人來問。
“夫人,歇一歇罷!仔細熬壞了眼睛。”秀娘身穿青綠色短襖,正捧著點心茶水進來。
晏錦洲聞聲抬了抬眼皮,遂放下賬目,攏了攏身前的錦被,朝來人微微一笑。
這位秀娘是晏錦洲在這忠賢王府裏唯一信得過的人,她放下食盒,又替晏錦洲斟杯熱茶,接著才半跪下來,挽起袖子坐在她身旁磨墨。
晏錦洲卻放下賬本,自己則像餓鬼似的塞了兩塊雪梅酥入嘴。
還沒吃個盡興,外院就傳來小丫頭的傳話聲“夫人,劉管事求見!”
劉管事是府上十多年的管事,禿頂,總愛戴著灰鼠皮帽子。晏錦洲過門半年,除了不得夫君喜愛,倒是很得下人們的心。
晏錦洲放下吃食,吸吮掉食指和大指上的碎屑,剛想說:“請管事進來!”卻被秀娘攔住:“大娘子……”
她知道,這是要她避嫌。
晏錦洲苦笑道:“無妨,我這裏比不得摘月閣,時常人來人往的,侯爺也是不在意的!”
雖然單聽話語似乎有幾分酸意,但看女子臉上神情,卻是毫無波瀾,倒顯得有些刻意為之了,但秀娘卻並未看出。
須臾間,劉管事已行了大禮候在堂下。
晏錦洲命人搬了把楠木椅子給他坐,她又重現威嚴之態,手指翻飛之間,已經將薄薄一本賬簿折了七八個角。不一會兒才揚起右手,示意秀娘攙扶她起身。
劉管事倒是第一次見這年輕夫人。頭上挽著油光的偏鳳髻,身穿寶藍色棉襖,外麵套的是銀色坎肩,棉裙束著蜂腰,從頭至尾都是半新不舊的衣衫,毫無奢華之感,但就她徐徐走的這幾步,卻顯示了當家主母的不凡氣度,端莊持重,讓人不敢輕易靠近。
論起兩人打交道,恐怕隻能算晏錦洲成婚當日,喜宴等瑣事都是他負責的,也算是體麵氣派的一場大婚了。
晏錦洲在堂下來迴踱了數步,方湊近到劉管事身後,俯下身子,似是學生請教老師般,問:“我剛接觸賬本,還有好幾處不大清楚,特來請教管事!”
劉管事聽這聲音從耳後飄過,脖子嗖地發涼,趕忙從椅子上蹬地站立起來,連連作揖,“不敢不敢!夫人有什麽要問的,問就是了!”
晏錦洲瞧他忙不迭地擦著額頭上的細汗,神情強裝淡定,便扶住他雙肩按他做下,仿佛是在讓他放鬆。但劉管事卻因此更加緊張。
晏錦洲翻開折角的第一處,略弓著身站在劉管事麵前,悠悠地問道:“六月十五的這一筆銀子,是為乞巧節給眾人添置衣裳的,但緣何預算做的是五十兩銀子,這裏卻變成了一百五十兩?”
劉管事剛想開口辯解,卻被晏錦洲搶先道:“且慢!”
“還有幾處,你仔細聽完!”
“七月初九,家裏租船接遠客來京城,這二十兩銀子也花的蹊蹺,我記得家中並未有遠客來!”
“八月二十三,母親辦五十大壽,外賓所送的禮品單卻不見附在此處,隻是草草的一筆一千兩白銀就這樣記下了?”
晏錦洲言辭懇切,一字一句地清清楚楚,劉管事原本隻以為稍稍問個一兩句就罷了,卻沒想到這位新來的夫人如此嚴厲,令人好生難伺候。
對比之下,確是林娘子當家更寬宏許多。
到了第四筆,便是有關於東院的大嫂的賬。本來兄弟二人,各自有自家的賬,再一齊上報上去的。
晏錦洲頓了頓,再挽起裙子走向主位,秀娘知道是她畏冷,趕忙遞了個新灌的湯婆子來,替她接過賬本。
以她的記憶力,何須再拿著那本糊塗賬才能說話。
“劉管事!你說,這裏麵你最疑惑的是哪一筆?”
“夫人,這賬都是小的們一筆一筆記上去的,在您來之前,也都是送去林娘子那裏審核過的,曆來都沒有差錯,若實在有,也不過是些細枝末節的,算不得什麽,您這大把大把說出口飛了的白銀,倒真是折煞賤奴了!”
劉管事跟在侯府多少年了,也見過些世麵,迴答得倒是不卑不亢。
此話一出,晏錦洲竟顯得有些開心,碰見的不是個蠢物,她還樂於打交道一些。
“這麽急赤白臉的做什麽,劉管事,我看您是誤會我了,實際上,誰還不是這忠賢王府的看門狗呢,如今還是大房在管家,況且這大房上麵又都是太太老太太們看著,若是等上頭問起了,您來日好好謝我都來不及呢!”
劉管事聽出晏錦洲說話間隱約透露的弦外之音,大有醍醐灌頂之感,當即就雙手交叉一拍,撲棱棱地跪在地上,拜道:“謝大娘子提點,奴才這就下去查清了再來迴話!”
秀娘送劉管事出了“一脈香”,晏錦洲便吩咐關上暖閣,走進裏房,聞得沉香陣陣,便要小憩,待到丫鬟們挑了珠簾,才發現未見一人的身影。
“元融呢?”
晏錦洲脫了鞋襪,斜靠在臨窗的炕上,秀娘親自給她蓋上了一層薄毯,隻見她纖細的手指仍不住在太陽穴上來迴按摩,盡顯疲累之態。
“元姑娘一早便出去了,現在也沒有迴來!”
元融是晏錦洲入府後帶的唯一一個女眷,平日裏大家都見晏錦洲待她極為親近,而且也不與下人們住在一處,而是在晏錦洲臥室旁另隔了個小開間與她住,見如此特殊,旁人的稱唿自然也隨之改變,秀娘起的頭,帶著底下這些小丫鬟們都喚一聲“元姑娘。”
“你們先下去罷,待阿融迴來,吩咐她進來就好!”晏錦洲一手撐著頭,微閉著眼,淡淡地說道。
眾人點頭迴來“是!”方靜悄悄地一齊退了出去。
劉管事迴去後,便立馬叫了幹兒子劉詔來見。
</p>
金陵城的冬天,也處處是南方女子的柔情似水。景色不至於太過蕭條,枝頭也總有綠意。
簾外雪初飄,翠幌香凝火未消。
晏錦洲坐在案邊,手放在暖爐上,靜靜地翻著賬本,遇到不明晰或者覺得不妥的地方便以朱筆劃出,再尋專人來問。
“夫人,歇一歇罷!仔細熬壞了眼睛。”秀娘身穿青綠色短襖,正捧著點心茶水進來。
晏錦洲聞聲抬了抬眼皮,遂放下賬目,攏了攏身前的錦被,朝來人微微一笑。
這位秀娘是晏錦洲在這忠賢王府裏唯一信得過的人,她放下食盒,又替晏錦洲斟杯熱茶,接著才半跪下來,挽起袖子坐在她身旁磨墨。
晏錦洲卻放下賬本,自己則像餓鬼似的塞了兩塊雪梅酥入嘴。
還沒吃個盡興,外院就傳來小丫頭的傳話聲“夫人,劉管事求見!”
劉管事是府上十多年的管事,禿頂,總愛戴著灰鼠皮帽子。晏錦洲過門半年,除了不得夫君喜愛,倒是很得下人們的心。
晏錦洲放下吃食,吸吮掉食指和大指上的碎屑,剛想說:“請管事進來!”卻被秀娘攔住:“大娘子……”
她知道,這是要她避嫌。
晏錦洲苦笑道:“無妨,我這裏比不得摘月閣,時常人來人往的,侯爺也是不在意的!”
雖然單聽話語似乎有幾分酸意,但看女子臉上神情,卻是毫無波瀾,倒顯得有些刻意為之了,但秀娘卻並未看出。
須臾間,劉管事已行了大禮候在堂下。
晏錦洲命人搬了把楠木椅子給他坐,她又重現威嚴之態,手指翻飛之間,已經將薄薄一本賬簿折了七八個角。不一會兒才揚起右手,示意秀娘攙扶她起身。
劉管事倒是第一次見這年輕夫人。頭上挽著油光的偏鳳髻,身穿寶藍色棉襖,外麵套的是銀色坎肩,棉裙束著蜂腰,從頭至尾都是半新不舊的衣衫,毫無奢華之感,但就她徐徐走的這幾步,卻顯示了當家主母的不凡氣度,端莊持重,讓人不敢輕易靠近。
論起兩人打交道,恐怕隻能算晏錦洲成婚當日,喜宴等瑣事都是他負責的,也算是體麵氣派的一場大婚了。
晏錦洲在堂下來迴踱了數步,方湊近到劉管事身後,俯下身子,似是學生請教老師般,問:“我剛接觸賬本,還有好幾處不大清楚,特來請教管事!”
劉管事聽這聲音從耳後飄過,脖子嗖地發涼,趕忙從椅子上蹬地站立起來,連連作揖,“不敢不敢!夫人有什麽要問的,問就是了!”
晏錦洲瞧他忙不迭地擦著額頭上的細汗,神情強裝淡定,便扶住他雙肩按他做下,仿佛是在讓他放鬆。但劉管事卻因此更加緊張。
晏錦洲翻開折角的第一處,略弓著身站在劉管事麵前,悠悠地問道:“六月十五的這一筆銀子,是為乞巧節給眾人添置衣裳的,但緣何預算做的是五十兩銀子,這裏卻變成了一百五十兩?”
劉管事剛想開口辯解,卻被晏錦洲搶先道:“且慢!”
“還有幾處,你仔細聽完!”
“七月初九,家裏租船接遠客來京城,這二十兩銀子也花的蹊蹺,我記得家中並未有遠客來!”
“八月二十三,母親辦五十大壽,外賓所送的禮品單卻不見附在此處,隻是草草的一筆一千兩白銀就這樣記下了?”
晏錦洲言辭懇切,一字一句地清清楚楚,劉管事原本隻以為稍稍問個一兩句就罷了,卻沒想到這位新來的夫人如此嚴厲,令人好生難伺候。
對比之下,確是林娘子當家更寬宏許多。
到了第四筆,便是有關於東院的大嫂的賬。本來兄弟二人,各自有自家的賬,再一齊上報上去的。
晏錦洲頓了頓,再挽起裙子走向主位,秀娘知道是她畏冷,趕忙遞了個新灌的湯婆子來,替她接過賬本。
以她的記憶力,何須再拿著那本糊塗賬才能說話。
“劉管事!你說,這裏麵你最疑惑的是哪一筆?”
“夫人,這賬都是小的們一筆一筆記上去的,在您來之前,也都是送去林娘子那裏審核過的,曆來都沒有差錯,若實在有,也不過是些細枝末節的,算不得什麽,您這大把大把說出口飛了的白銀,倒真是折煞賤奴了!”
劉管事跟在侯府多少年了,也見過些世麵,迴答得倒是不卑不亢。
此話一出,晏錦洲竟顯得有些開心,碰見的不是個蠢物,她還樂於打交道一些。
“這麽急赤白臉的做什麽,劉管事,我看您是誤會我了,實際上,誰還不是這忠賢王府的看門狗呢,如今還是大房在管家,況且這大房上麵又都是太太老太太們看著,若是等上頭問起了,您來日好好謝我都來不及呢!”
劉管事聽出晏錦洲說話間隱約透露的弦外之音,大有醍醐灌頂之感,當即就雙手交叉一拍,撲棱棱地跪在地上,拜道:“謝大娘子提點,奴才這就下去查清了再來迴話!”
秀娘送劉管事出了“一脈香”,晏錦洲便吩咐關上暖閣,走進裏房,聞得沉香陣陣,便要小憩,待到丫鬟們挑了珠簾,才發現未見一人的身影。
“元融呢?”
晏錦洲脫了鞋襪,斜靠在臨窗的炕上,秀娘親自給她蓋上了一層薄毯,隻見她纖細的手指仍不住在太陽穴上來迴按摩,盡顯疲累之態。
“元姑娘一早便出去了,現在也沒有迴來!”
元融是晏錦洲入府後帶的唯一一個女眷,平日裏大家都見晏錦洲待她極為親近,而且也不與下人們住在一處,而是在晏錦洲臥室旁另隔了個小開間與她住,見如此特殊,旁人的稱唿自然也隨之改變,秀娘起的頭,帶著底下這些小丫鬟們都喚一聲“元姑娘。”
“你們先下去罷,待阿融迴來,吩咐她進來就好!”晏錦洲一手撐著頭,微閉著眼,淡淡地說道。
眾人點頭迴來“是!”方靜悄悄地一齊退了出去。
劉管事迴去後,便立馬叫了幹兒子劉詔來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