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寶玉你把握不住 讓我來 3
在紅樓親喂林妹妹喝湯藥 作者:黑白墨天天向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稍許風雨在見過大風大浪的陳子文眼裏 ,也不過是爾爾 。
雖然把林黛玉等人著實給嚇了一跳,但到底還是在陳子文的安撫下有驚無險,又重新風平浪靜起來。
之後除了這件事可以道哉外,倒也沒有再發生任何事情波折,得以順利和早已等在岸上,翹首以待多時的接應之人匯合。
又是一番中規中矩互相寒暄,在此也不再多費筆墨贅述 ,畢竟都是一些下人,嬤嬤管家之流,能夠做主的一個人都沒有,說多了倒也顯得太刻意 。
不過其中林黛玉所帶來的行李頗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箱子摞得跟一堵小牆,或是用繩子捆綁,或是稍小之物落在大箱子之上,層層疊疊 。
裏麵或是裝著銀子,或是金子,或是綾羅綢緞,又或是緊要筆墨紙硯,以及被林黛玉視若珍寶命根子一樣的古籍善本等書籍。
不是陳子文不懂人情世故,狠心不幫忙放入儲物袋中,而是有些東西你就得露在外麵,給別人見到,不然就像是懷才一樣,沒有遇到明主之前,絕對大多數 才華能力都無法施展。
蓋因懷才不是懷孕,到了月份,她就會顯懷,明晃晃的讓人知道,如何的遮遮掩掩都無法掩蓋,那鼓大的大肚子 。
古語有言: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外如是 。
所以,有時候恰當的財富外露,還是很有必要,不然有些人不明就裏,還以為你到他家裏白吃白喝白住呢。
這種事情依然是屢見不鮮 ,時有發生,而被人廣為流傳。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不可不謹慎,時時刻刻,銘記在在心 。
遠的不說,就說林黛玉,可是在曹公的筆下,穩穩當當,真真實實,親自嚐過什麽叫另類人“參養榮丸”的絕美味道 。
那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想想也是,一個父母早去,獨留孤苦伶仃一弱女子人,如何的能夠保住偌大的財富,本身又病怏怏,加之比較看好的人。
而所謂的寶玉木石前盟從頭到尾也隻是見了其他姐姐,忘了妹妹,可謂一點擔當也沒有,可以想象得到,早魂歸九幽,香消玉殞,已然是曹公筆下留情最好的結果 。
不然但凡換一個活法,想想都覺得細思極恐,靠山山倒,靠 人倒,偌大的榮國府也是朽木不堪,隨時一輕風就可殿坍樓塌 。
到時還算護持者的史老太太,咽了最後一口不甘心之氣,兩腿一蹬 ,重歸黃泉。
樹倒胡孫散,林黛玉樣貌又靜穆姣好,氣質泠泠若仙,柔柔弱弱一副惹人憐愛模樣,豈有沒有不懷鬼胎之人覬覦 ?
想想那不忍畫麵都覺得不寒而栗 。
故為林黛玉計,這好東西還是擺在明麵上,大大方方,高調喧嘩的從榮國府的大門邁進去為妙。
然人世間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等陳子文一幫人,浩浩蕩蕩到了榮國府門前,哦!一瞧,也沒見到正門大開。
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怎地?
隻見幾個身穿華服,頭戴巾帽,腳履皂靴,持槍拿棒的家丁護衛之類,分散大門口四處,再細瞧之,貌倒也俊朗,身形也算高大威猛 ,和門前的兩頭威風凜凜石獅子倒也相得益彰,就是這精神頭,葳葳蕤蕤,懶懶散散的站在那裏,不大似有眼色,都是一副眼高於天的家夥貨色。
大概是因為這大門不常打開 ,又或者是這月錢拿的不沉手 ,隻保持了個形有,而無神韻的狀態在那裏磨洋工 。
眼看著馬蹄聲噠噠噠的就要溜達過這個正門 ,也沒有絲毫見到這個鑲嵌滿統一樣式,鋥亮亮反著賊光銅釘,厚重門戶打開一點點細縫 。
這下子,本來還有點心不在焉的陳子文,就有點急眼。
立馬就詢問迎接隊伍中,周瑞家的這是怎麽迴事。
周瑞家的見陳子文,這位高官顯赫,地位不凡姑爺臉帶焦急詢問,倒也光棍把知道的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
“這是太太囑咐,林姑娘來,人小事多,不必大動幹戈開了正門,隻需從側門進就行,簡單利索不費事 ,畢竟這大門每次開啟 不是王公貴族出入,就是有極大的事情,顯得隆重才從那裏過,確實有點費勁。
平時大家夥沒有什麽緊要的事情,也是從側門裏進進出出,並無不妥之處 ,也無輕視林姑娘家的意思,都是墨守成規,潛移默化 了的,文哥兒可別多想。”
聽得如此娓娓道來 ,倒也有理有據,合情合理,能夠自圓其說,然陳子文卻是在心裏有另一番想法,怎能讓她如此潦潦草草的打發了去,是以稍微一思索就直言不諱:
“此事我左思右想,覺得不大妥當,你這樣趕忙去跟嶽母大人說一聲,就說林姑娘此番前來,除了是探親之外, 也是代表了林大人,再者裏麵還有一些,不大 可在大庭廣眾之下,言說的難言之隱,如此從側門進有失考慮。”
周瑞家的聽了此言,還是顯得有些為難 ,不知道如何是好 。
坐在馬背上,高瞻遠矚的陳子文,已然眼睛裏捕捉到了幾抹熟悉的倩影,突然心頭就是一計,靈光一現,加重籌碼道:
“這樣你看行不行?就說我母親也攜幾位妹妹,和元春他們一同拜訪,如此多的人,僅僅從側門進,確實有些不妥當,你如此一說,想來嶽母大人會改變主意的。
實在不行,你就把責任完全往我這邊推也可,我身子骨英朗耐抗,完全可以招架得住 ,來自嶽母大人的熊熊怒火 ,如此就勞煩周姐姐去一趟也無愛礙。”
“瞧文哥說的是哪裏話,我這老骨頭親自走一趟就是,也無甚大礙 ,可莫要說這些話了。”
一邊說著這些話,周瑞家的 還一邊拿眼神四處亂瞄,倒是要看看陳子文所說的元春,和其母親妹子們,到底是不是真要來, 如果為真,往太太耳根子邊嘀咕 倒也不失為一個借口措辭。
見這小心翼翼,不敢明目張膽得罪自己,又要親眼見到心裏有數的樣子,陳子文隻覺得有點好笑,同時也隻能說,能在王夫人身邊混得風生水起之人,沒兩把刷子心眼,絕對是行不通的 。
也不為難於她,輕抬下巴示意,又伸手遙指杏花村 ,嗯 ,是元春他們,已然於不遠處往這邊來了。
雖然都是坐著馬車, 但是對於熟悉的人來說,就算是隔著一雙重帷幕,也是能夠清晰無比感受知到,加之陳子文子此時依然是不同往昔,金丹有成高手 。
這短短距離,小小障礙如何能夠攔得住感知敏銳 ,又時時掛懷之人的火眼金睛?
而周瑞家的就算是使勁的踮著腳,手搭涼蓬一般往所指方向處仔細眺望,搜尋辨別,也依然沒有絲毫見到所熟知的人影,哪怕一點點 。
到底還是老眼昏花了的。
就算心裏急得冒火,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耽擱下去,轉轉過身跟陳子文道了一聲,就急急忙忙的往榮國府裏不遠,側門趕去,誓要把這裏的情況,清清楚楚跟王太太說個明明白白 。
不然有些黑鍋還真的扛不起 。
兩頭都是大爺,她這個小胳膊小腿,混口飯吃閑散人士,哪裏敢得罪任何一方 。
待其走後,才有功夫跟林黛玉等人稍稍說明情況,之後才在原地等起元春她們到來。
而就在陳子文和周瑞家的,互相商榷的時候,賈璉騎在馬上倒也是一點也不急,對於他來說 從正門進,和從側門入,都是一 樣,畢竟這些對他來說都是虛的, 一點也沒有實實在在好處來的真切,而另一邊同他吹牛打屁的賈雨村,對於此事就更加的無話可說,總不能讓他一個外人說三道四吧。
賈雨村倒是想搬弄一下口舌是非見聞,然他沒有那個先天條件啊!
幾斤幾兩他自個兒還是拎得很清楚,這一次能一同前來還是托了林黛玉的光,才有可能借榮國府人情,出麵打點打點關係,以期能從中斡旋,恢複一官半職,終究老做西席著實是沒有什麽盼頭可言 。
吃過葷腥,誰還天天惦記著吃素,又不是大和尚頂著一個大光頭,要天天念經 。
清規戒律,三禁五止,這不許,那不讓,習慣了也就是。
可他一個大老爺們兒,確實是吃過葷腥搭配著,素菜來的逍遙日子,如何能夠忍受得了那些清苦日子。
賈雨春是如此想,也是想要這麽幹。而恰恰好巧不成書,陳子文也是這麽想,也想這樣幹的。
奈何大庭廣眾,朗朗乾坤之下,阻隔了那一絲絲可能,於是也隻能和元春,秦可卿她們說些悄悄話,而不敢有太過大膽,驚世駭俗行為舉止 。
不過他們這種欲蓋彌彰的聊天方式,如何能夠瞞得過僅僅是被打了聲招唿的陳母的法眼呢 ?
在她老人家看來,那眼睛時時刻刻都是眉目傳情,脈脈含光,用陳母以前聽說過的如膠似漆,等等詞匯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畢竟誰還沒個小別勝新婚,陳母也是過來人,如何不知道他們那點心思。
因此對於陳子文僅僅是向她問了聲好,就被自家嬌妻美妾攝了魂魄的兒子,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理會。
可惜相比對於陳母這種過來人有識之士, 那些沒有過來經驗的雛鳥 ,就不是那麽的識趣了 。
就如現在抓著陳子文,左右胳膊左搖右擺,上下拉扯,撒嬌賣萌詢問禮物的妹妹們,就顯得非常不近人情,大有棒打鴛鴦重大嫌疑。
然還能如何自己的妹妹自己寵著,就算是心中無奈,翻著大白眼,也要踐行到底,正當陳子文想著在儲物袋裏,摸尋些小巧實用禮物,打發這些煩粘小丫頭時 ,榮國府那緊閉著的大門,終於在發出吱吱呀呀,刺耳之聲中緩緩向兩邊打開。
這一幕不僅僅吸引還在糾纏著,陳子文妹妹們的心思,同時也讓那幾個看門護院,留守之人,激靈靈的打了個寒顫,頓時精神抖擻起來。
終究他們是吃這碗飯的人,十分明白這大門打開,意味著什麽。
平時懶懶散散也就算了,一旦這大門打開,就代表著有重要人物,要從這門裏進入,作為這門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然是刻不容緩 ,全都規規矩矩的立正站好,頓時好一副森嚴跡象顯現。
如果不是之前,老早就知道他們的頹廢模樣,如何能想到這些威武之師,竟然是剛才的人蛻變而來,可見端著誰的碗吃飯,就為誰幹活,忌憚於誰,心裏是非常有數的 。
而遠處見到這一幕的陳子文 等人,也是看破不說破,畢竟誰還不是為了那幾兩碎銀子裝裝模樣 。
總不能為了幾塊錢?
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上刀山,下火海吧?
畢竟榮國府是鍾鳴鼎食之家 ,簪纓詩禮之族,萬萬是做不來那種大忽悠事情,多大腦袋,戴多大的帽子,才是真真切切,想來就算是沒落了的榮國府,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不然何以取信於人 ?
總不能空口白話,誇誇其談吧!又不是黑了心,長了蛆的人 。
如果是,就難說了 。
諸君要是碰到此類者,萬萬要當心謹慎,莫要著了道,陷入那甜言蜜語中去,而不可自拔,到時鑠骨銷金,再後悔已然晚矣 , 共勉之。
雖然把林黛玉等人著實給嚇了一跳,但到底還是在陳子文的安撫下有驚無險,又重新風平浪靜起來。
之後除了這件事可以道哉外,倒也沒有再發生任何事情波折,得以順利和早已等在岸上,翹首以待多時的接應之人匯合。
又是一番中規中矩互相寒暄,在此也不再多費筆墨贅述 ,畢竟都是一些下人,嬤嬤管家之流,能夠做主的一個人都沒有,說多了倒也顯得太刻意 。
不過其中林黛玉所帶來的行李頗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箱子摞得跟一堵小牆,或是用繩子捆綁,或是稍小之物落在大箱子之上,層層疊疊 。
裏麵或是裝著銀子,或是金子,或是綾羅綢緞,又或是緊要筆墨紙硯,以及被林黛玉視若珍寶命根子一樣的古籍善本等書籍。
不是陳子文不懂人情世故,狠心不幫忙放入儲物袋中,而是有些東西你就得露在外麵,給別人見到,不然就像是懷才一樣,沒有遇到明主之前,絕對大多數 才華能力都無法施展。
蓋因懷才不是懷孕,到了月份,她就會顯懷,明晃晃的讓人知道,如何的遮遮掩掩都無法掩蓋,那鼓大的大肚子 。
古語有言: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不外如是 。
所以,有時候恰當的財富外露,還是很有必要,不然有些人不明就裏,還以為你到他家裏白吃白喝白住呢。
這種事情依然是屢見不鮮 ,時有發生,而被人廣為流傳。
前車之鑒,後事之師,不可不謹慎,時時刻刻,銘記在在心 。
遠的不說,就說林黛玉,可是在曹公的筆下,穩穩當當,真真實實,親自嚐過什麽叫另類人“參養榮丸”的絕美味道 。
那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想想也是,一個父母早去,獨留孤苦伶仃一弱女子人,如何的能夠保住偌大的財富,本身又病怏怏,加之比較看好的人。
而所謂的寶玉木石前盟從頭到尾也隻是見了其他姐姐,忘了妹妹,可謂一點擔當也沒有,可以想象得到,早魂歸九幽,香消玉殞,已然是曹公筆下留情最好的結果 。
不然但凡換一個活法,想想都覺得細思極恐,靠山山倒,靠 人倒,偌大的榮國府也是朽木不堪,隨時一輕風就可殿坍樓塌 。
到時還算護持者的史老太太,咽了最後一口不甘心之氣,兩腿一蹬 ,重歸黃泉。
樹倒胡孫散,林黛玉樣貌又靜穆姣好,氣質泠泠若仙,柔柔弱弱一副惹人憐愛模樣,豈有沒有不懷鬼胎之人覬覦 ?
想想那不忍畫麵都覺得不寒而栗 。
故為林黛玉計,這好東西還是擺在明麵上,大大方方,高調喧嘩的從榮國府的大門邁進去為妙。
然人世間不如意者十有八九 ,等陳子文一幫人,浩浩蕩蕩到了榮國府門前,哦!一瞧,也沒見到正門大開。
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怎地?
隻見幾個身穿華服,頭戴巾帽,腳履皂靴,持槍拿棒的家丁護衛之類,分散大門口四處,再細瞧之,貌倒也俊朗,身形也算高大威猛 ,和門前的兩頭威風凜凜石獅子倒也相得益彰,就是這精神頭,葳葳蕤蕤,懶懶散散的站在那裏,不大似有眼色,都是一副眼高於天的家夥貨色。
大概是因為這大門不常打開 ,又或者是這月錢拿的不沉手 ,隻保持了個形有,而無神韻的狀態在那裏磨洋工 。
眼看著馬蹄聲噠噠噠的就要溜達過這個正門 ,也沒有絲毫見到這個鑲嵌滿統一樣式,鋥亮亮反著賊光銅釘,厚重門戶打開一點點細縫 。
這下子,本來還有點心不在焉的陳子文,就有點急眼。
立馬就詢問迎接隊伍中,周瑞家的這是怎麽迴事。
周瑞家的見陳子文,這位高官顯赫,地位不凡姑爺臉帶焦急詢問,倒也光棍把知道的一五一十都說了出來:
“這是太太囑咐,林姑娘來,人小事多,不必大動幹戈開了正門,隻需從側門進就行,簡單利索不費事 ,畢竟這大門每次開啟 不是王公貴族出入,就是有極大的事情,顯得隆重才從那裏過,確實有點費勁。
平時大家夥沒有什麽緊要的事情,也是從側門裏進進出出,並無不妥之處 ,也無輕視林姑娘家的意思,都是墨守成規,潛移默化 了的,文哥兒可別多想。”
聽得如此娓娓道來 ,倒也有理有據,合情合理,能夠自圓其說,然陳子文卻是在心裏有另一番想法,怎能讓她如此潦潦草草的打發了去,是以稍微一思索就直言不諱:
“此事我左思右想,覺得不大妥當,你這樣趕忙去跟嶽母大人說一聲,就說林姑娘此番前來,除了是探親之外, 也是代表了林大人,再者裏麵還有一些,不大 可在大庭廣眾之下,言說的難言之隱,如此從側門進有失考慮。”
周瑞家的聽了此言,還是顯得有些為難 ,不知道如何是好 。
坐在馬背上,高瞻遠矚的陳子文,已然眼睛裏捕捉到了幾抹熟悉的倩影,突然心頭就是一計,靈光一現,加重籌碼道:
“這樣你看行不行?就說我母親也攜幾位妹妹,和元春他們一同拜訪,如此多的人,僅僅從側門進,確實有些不妥當,你如此一說,想來嶽母大人會改變主意的。
實在不行,你就把責任完全往我這邊推也可,我身子骨英朗耐抗,完全可以招架得住 ,來自嶽母大人的熊熊怒火 ,如此就勞煩周姐姐去一趟也無愛礙。”
“瞧文哥說的是哪裏話,我這老骨頭親自走一趟就是,也無甚大礙 ,可莫要說這些話了。”
一邊說著這些話,周瑞家的 還一邊拿眼神四處亂瞄,倒是要看看陳子文所說的元春,和其母親妹子們,到底是不是真要來, 如果為真,往太太耳根子邊嘀咕 倒也不失為一個借口措辭。
見這小心翼翼,不敢明目張膽得罪自己,又要親眼見到心裏有數的樣子,陳子文隻覺得有點好笑,同時也隻能說,能在王夫人身邊混得風生水起之人,沒兩把刷子心眼,絕對是行不通的 。
也不為難於她,輕抬下巴示意,又伸手遙指杏花村 ,嗯 ,是元春他們,已然於不遠處往這邊來了。
雖然都是坐著馬車, 但是對於熟悉的人來說,就算是隔著一雙重帷幕,也是能夠清晰無比感受知到,加之陳子文子此時依然是不同往昔,金丹有成高手 。
這短短距離,小小障礙如何能夠攔得住感知敏銳 ,又時時掛懷之人的火眼金睛?
而周瑞家的就算是使勁的踮著腳,手搭涼蓬一般往所指方向處仔細眺望,搜尋辨別,也依然沒有絲毫見到所熟知的人影,哪怕一點點 。
到底還是老眼昏花了的。
就算心裏急得冒火,也不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耽擱下去,轉轉過身跟陳子文道了一聲,就急急忙忙的往榮國府裏不遠,側門趕去,誓要把這裏的情況,清清楚楚跟王太太說個明明白白 。
不然有些黑鍋還真的扛不起 。
兩頭都是大爺,她這個小胳膊小腿,混口飯吃閑散人士,哪裏敢得罪任何一方 。
待其走後,才有功夫跟林黛玉等人稍稍說明情況,之後才在原地等起元春她們到來。
而就在陳子文和周瑞家的,互相商榷的時候,賈璉騎在馬上倒也是一點也不急,對於他來說 從正門進,和從側門入,都是一 樣,畢竟這些對他來說都是虛的, 一點也沒有實實在在好處來的真切,而另一邊同他吹牛打屁的賈雨村,對於此事就更加的無話可說,總不能讓他一個外人說三道四吧。
賈雨村倒是想搬弄一下口舌是非見聞,然他沒有那個先天條件啊!
幾斤幾兩他自個兒還是拎得很清楚,這一次能一同前來還是托了林黛玉的光,才有可能借榮國府人情,出麵打點打點關係,以期能從中斡旋,恢複一官半職,終究老做西席著實是沒有什麽盼頭可言 。
吃過葷腥,誰還天天惦記著吃素,又不是大和尚頂著一個大光頭,要天天念經 。
清規戒律,三禁五止,這不許,那不讓,習慣了也就是。
可他一個大老爺們兒,確實是吃過葷腥搭配著,素菜來的逍遙日子,如何能夠忍受得了那些清苦日子。
賈雨春是如此想,也是想要這麽幹。而恰恰好巧不成書,陳子文也是這麽想,也想這樣幹的。
奈何大庭廣眾,朗朗乾坤之下,阻隔了那一絲絲可能,於是也隻能和元春,秦可卿她們說些悄悄話,而不敢有太過大膽,驚世駭俗行為舉止 。
不過他們這種欲蓋彌彰的聊天方式,如何能夠瞞得過僅僅是被打了聲招唿的陳母的法眼呢 ?
在她老人家看來,那眼睛時時刻刻都是眉目傳情,脈脈含光,用陳母以前聽說過的如膠似漆,等等詞匯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畢竟誰還沒個小別勝新婚,陳母也是過來人,如何不知道他們那點心思。
因此對於陳子文僅僅是向她問了聲好,就被自家嬌妻美妾攝了魂魄的兒子,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理會。
可惜相比對於陳母這種過來人有識之士, 那些沒有過來經驗的雛鳥 ,就不是那麽的識趣了 。
就如現在抓著陳子文,左右胳膊左搖右擺,上下拉扯,撒嬌賣萌詢問禮物的妹妹們,就顯得非常不近人情,大有棒打鴛鴦重大嫌疑。
然還能如何自己的妹妹自己寵著,就算是心中無奈,翻著大白眼,也要踐行到底,正當陳子文想著在儲物袋裏,摸尋些小巧實用禮物,打發這些煩粘小丫頭時 ,榮國府那緊閉著的大門,終於在發出吱吱呀呀,刺耳之聲中緩緩向兩邊打開。
這一幕不僅僅吸引還在糾纏著,陳子文妹妹們的心思,同時也讓那幾個看門護院,留守之人,激靈靈的打了個寒顫,頓時精神抖擻起來。
終究他們是吃這碗飯的人,十分明白這大門打開,意味著什麽。
平時懶懶散散也就算了,一旦這大門打開,就代表著有重要人物,要從這門裏進入,作為這門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然是刻不容緩 ,全都規規矩矩的立正站好,頓時好一副森嚴跡象顯現。
如果不是之前,老早就知道他們的頹廢模樣,如何能想到這些威武之師,竟然是剛才的人蛻變而來,可見端著誰的碗吃飯,就為誰幹活,忌憚於誰,心裏是非常有數的 。
而遠處見到這一幕的陳子文 等人,也是看破不說破,畢竟誰還不是為了那幾兩碎銀子裝裝模樣 。
總不能為了幾塊錢?
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上刀山,下火海吧?
畢竟榮國府是鍾鳴鼎食之家 ,簪纓詩禮之族,萬萬是做不來那種大忽悠事情,多大腦袋,戴多大的帽子,才是真真切切,想來就算是沒落了的榮國府,也是知道這一點的 ,不然何以取信於人 ?
總不能空口白話,誇誇其談吧!又不是黑了心,長了蛆的人 。
如果是,就難說了 。
諸君要是碰到此類者,萬萬要當心謹慎,莫要著了道,陷入那甜言蜜語中去,而不可自拔,到時鑠骨銷金,再後悔已然晚矣 , 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