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
竟也是半分不輸周晟元那首的氣度!
在場眾人議論紛紛。
“這又是誰啊?”
“他們是一個帳子出來的,該是好友吧?也是府衙的人?”
“不是……你看他穿的青衫就知道了,舉人罷了。”
“我認識我認識,這不是咱們那個同窗柳宗嗎?去年他爹不是墜井死了,自那之後,他就再也沒有來過學堂了吧?”
“想起來了,是有這麽迴事。”
“沒想到他學識也相當不錯啊,這首詩一點兒也不輸給三郎那首。”
柳宗歪著頭去看躲在角落的何功偉,看他一副鵪鶉模樣,便也沒有替他說話的意思,而是轉眸望向周晟元,笑吟吟地說道:“周三郎君,你那首詩是如何的大氣磅礴,與你平日裏的風格可不一樣。”
周晟元微微皺眉。
他輕哼了聲,說:“若腹中有才,風格豈會固定?柳學兄看來是離學堂太久,眼界都淺了。”
站在周晟元身邊的學子立馬跟著貶諷道:“我聽說柳學兄休學是為了父親,不知……令尊那案子如何了?聽說府衙的人如今都不讓你入堂了,隻怕是不好查吧?”
“以柳學兄的家底,想要弄一張請帖隻怕有些困難。”另一人幸災樂禍地說:“柳學兄這是為了攀一門好親事來的?難怪這麽尖銳,處處與周三郎君爭鋒相對。”
被如此蔑視,柳宗卻不以為意,反而笑得更歡了,揚聲道:“我的眼界淺不淺,那首詩一出來,眾人自能分辨。至於諸位說我父親……我父親的案子就不勞幾位掛心了,遲則兩年,早則半年,我父親必能瞑目。”
不等周晟元開口,柳宗又說:“何學兄怎麽還往後退了?我聽說何學兄早年間最喜歡詠梅,今日一見,水平不減啊。”
被點到名的何功偉身子一顫,從角落裏緩緩站起身來。
“柳學兄這話是什麽意思?”何功偉低著頭,聲音有些顫抖:“在……在下今日並未作詩,柳學兄怎麽突然說這麽奇怪的話?”
周晟元勾唇,麵帶冷笑。
然而柳宗卻繼續說道:“何學兄什麽風格我還是記得的,以仙詠梅,是何學兄最喜歡做的事,不嗎?”
何功偉僵住。
“柳宗,你什麽意思!”有人不滿地問。
“自然是周三郎君那首詩不是他自己寫的意思。”柳宗開門見山地說:“本來我是不想讓你難堪的,可你為何非要替我父親呢?周三郎君,我父親到底是不是墜亡,你應該比我清楚才是啊。”
嗯?
楊韻挑眉。
這事還有周家的事?
那邊的周晟元臉色發冷,一言不發。
“好了好了。”羅宜蘭見識不好,連忙走下台階,打著圓場道:“都說以文會友,豈能如此劍拔弩張?不免敗了這滿園梅景。”
“羅夫人說的是。”周晟元率先低頭。
柳宗雖然臉上還有幾分不屑,卻也沒有多說什麽,側身垂眸。
那何功偉就更不用說了,腦袋快低到腰上了,整個人縮成一團,恨不得就地找個洞鑽進去,讓旁人看不到他。
啪——
啪啪啪——
阮南音拍著掌,跟著走下來,說:“好精彩,原來周三郎君那首詩竟是拿的別人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周晟元身上。
周晟元則掃了一眼何功偉。
何功偉怯懦地開口道:“文、文人的事……算不得拿……是我提了幾句,周三郎君自己補上的,其實是周三郎君的詩。”
對此,周晟元一副坦然的樣子,顯然對何功偉的迴答很是滿意。
“既然這樣,那不如大家再以冬日為題,以方才的詩文風格為眼,再賦詩一首?”阮南音看熱鬧不嫌事大,脆生生道。
羅宜蘭汗都流下來了。
事情本來都要過去了,怎麽這個小祖宗又重提了?
可話已然到了這個份上,再扯開,恐怕隻會讓周家那位三郎君更加難堪。
想到這兒,羅宜蘭捏了捏袖擺,清著嗓子說:“這個主意好,諸位不如以冬日為題,再賦詩一首。”
她轉向眾人,輕聲說道:“今日大家齊聚一堂,本是為了交流學問、切磋詩藝,一展自己的文才風度。既然如此,給大家一炷香的時間,如何?當然,若有誰能七步成詩,也可以當眾展示一二。”
眾人紛紛點頭,氣氛逐漸緩和下來。
羅宜蘭話音剛落,便有人附和:
“七步成詩?羅夫人這主意好!周三郎君過去在學堂可是有過十步成詩的雅名,冬日……冬日早就是咱們詠過無數次的題目了,想來對周三郎君來說,應當是信手拈來吧?”
附和的,正是柳宗。
顯然柳宗是咬把周晟元架在火上烤。
周晟元麵上胸有成竹,微微一笑,心裏卻有些尷尬和忐忑。他頓了頓,負手而立,下頜微抬,開口道:“那我……便先拋磚引玉。”
他略一沉吟,隨即邁出一步。
兩步。
三步。
到七步時,周晟元吟道:
“北風唿嘯雪滿天,玉屑紛飛舞九天。
千山鳥絕雲夢斷,萬徑人稀野徑寒。
我欲乘風歸廣寒,瑤台月下醉仙班。
舉杯邀得嫦娥舞,一曲霓裳換歲安。”
眾人聽後,紛紛讚歎不已。周家三郎君不愧是滁州人人稱道的大才子,這首詩氣勢磅礴,將冬日的壯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更貼合了先前的那一首,將方才的指摘用詩文澄清了。
柳宗也不甘示弱,微微一笑,隨即跟著走出七步,而後站定,徐徐吟道:
“寒霜鋪地月如鉤,萬樹瓊花一夜收。
銀海翻騰雲夢澤,玉龍橫臥九天秋。
我醉欲眠君且去,長風萬裏送歸舟。
笑看冰河凝劍氣,一壺濁酒對青丘。”
此詩一出,眾人更是驚歎。
柳宗的這四句詩簡潔而深邃,帶著幾分沉鬱與壯闊,仿佛將冬日的寒冷與孤獨都融入了字裏行間,引領著眾人來到了一個空靈而孤寂的冬日世界。
周晟元微微挑眉,目光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沒想到一年沒迴過學堂的柳宗居然還有留有如此才情,而他倒是成了墊腳石了。
“好詩,好詩!”阮南音拍掌,眯眼笑著說:“依我看,這位姓柳的舉人的詩更勝一籌,羅夫人,你說呢?”
羅宜蘭這背上都冒汗了。
她訕笑幾聲,看了看周晟元,又扭頭去看阮南音,眸光幾轉後,故意點名道姓地問:“阮四姑娘覺得柳舉人的詩更好?”
阮——
四姑娘?
滿座皆驚。
竟也是半分不輸周晟元那首的氣度!
在場眾人議論紛紛。
“這又是誰啊?”
“他們是一個帳子出來的,該是好友吧?也是府衙的人?”
“不是……你看他穿的青衫就知道了,舉人罷了。”
“我認識我認識,這不是咱們那個同窗柳宗嗎?去年他爹不是墜井死了,自那之後,他就再也沒有來過學堂了吧?”
“想起來了,是有這麽迴事。”
“沒想到他學識也相當不錯啊,這首詩一點兒也不輸給三郎那首。”
柳宗歪著頭去看躲在角落的何功偉,看他一副鵪鶉模樣,便也沒有替他說話的意思,而是轉眸望向周晟元,笑吟吟地說道:“周三郎君,你那首詩是如何的大氣磅礴,與你平日裏的風格可不一樣。”
周晟元微微皺眉。
他輕哼了聲,說:“若腹中有才,風格豈會固定?柳學兄看來是離學堂太久,眼界都淺了。”
站在周晟元身邊的學子立馬跟著貶諷道:“我聽說柳學兄休學是為了父親,不知……令尊那案子如何了?聽說府衙的人如今都不讓你入堂了,隻怕是不好查吧?”
“以柳學兄的家底,想要弄一張請帖隻怕有些困難。”另一人幸災樂禍地說:“柳學兄這是為了攀一門好親事來的?難怪這麽尖銳,處處與周三郎君爭鋒相對。”
被如此蔑視,柳宗卻不以為意,反而笑得更歡了,揚聲道:“我的眼界淺不淺,那首詩一出來,眾人自能分辨。至於諸位說我父親……我父親的案子就不勞幾位掛心了,遲則兩年,早則半年,我父親必能瞑目。”
不等周晟元開口,柳宗又說:“何學兄怎麽還往後退了?我聽說何學兄早年間最喜歡詠梅,今日一見,水平不減啊。”
被點到名的何功偉身子一顫,從角落裏緩緩站起身來。
“柳學兄這話是什麽意思?”何功偉低著頭,聲音有些顫抖:“在……在下今日並未作詩,柳學兄怎麽突然說這麽奇怪的話?”
周晟元勾唇,麵帶冷笑。
然而柳宗卻繼續說道:“何學兄什麽風格我還是記得的,以仙詠梅,是何學兄最喜歡做的事,不嗎?”
何功偉僵住。
“柳宗,你什麽意思!”有人不滿地問。
“自然是周三郎君那首詩不是他自己寫的意思。”柳宗開門見山地說:“本來我是不想讓你難堪的,可你為何非要替我父親呢?周三郎君,我父親到底是不是墜亡,你應該比我清楚才是啊。”
嗯?
楊韻挑眉。
這事還有周家的事?
那邊的周晟元臉色發冷,一言不發。
“好了好了。”羅宜蘭見識不好,連忙走下台階,打著圓場道:“都說以文會友,豈能如此劍拔弩張?不免敗了這滿園梅景。”
“羅夫人說的是。”周晟元率先低頭。
柳宗雖然臉上還有幾分不屑,卻也沒有多說什麽,側身垂眸。
那何功偉就更不用說了,腦袋快低到腰上了,整個人縮成一團,恨不得就地找個洞鑽進去,讓旁人看不到他。
啪——
啪啪啪——
阮南音拍著掌,跟著走下來,說:“好精彩,原來周三郎君那首詩竟是拿的別人的?”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周晟元身上。
周晟元則掃了一眼何功偉。
何功偉怯懦地開口道:“文、文人的事……算不得拿……是我提了幾句,周三郎君自己補上的,其實是周三郎君的詩。”
對此,周晟元一副坦然的樣子,顯然對何功偉的迴答很是滿意。
“既然這樣,那不如大家再以冬日為題,以方才的詩文風格為眼,再賦詩一首?”阮南音看熱鬧不嫌事大,脆生生道。
羅宜蘭汗都流下來了。
事情本來都要過去了,怎麽這個小祖宗又重提了?
可話已然到了這個份上,再扯開,恐怕隻會讓周家那位三郎君更加難堪。
想到這兒,羅宜蘭捏了捏袖擺,清著嗓子說:“這個主意好,諸位不如以冬日為題,再賦詩一首。”
她轉向眾人,輕聲說道:“今日大家齊聚一堂,本是為了交流學問、切磋詩藝,一展自己的文才風度。既然如此,給大家一炷香的時間,如何?當然,若有誰能七步成詩,也可以當眾展示一二。”
眾人紛紛點頭,氣氛逐漸緩和下來。
羅宜蘭話音剛落,便有人附和:
“七步成詩?羅夫人這主意好!周三郎君過去在學堂可是有過十步成詩的雅名,冬日……冬日早就是咱們詠過無數次的題目了,想來對周三郎君來說,應當是信手拈來吧?”
附和的,正是柳宗。
顯然柳宗是咬把周晟元架在火上烤。
周晟元麵上胸有成竹,微微一笑,心裏卻有些尷尬和忐忑。他頓了頓,負手而立,下頜微抬,開口道:“那我……便先拋磚引玉。”
他略一沉吟,隨即邁出一步。
兩步。
三步。
到七步時,周晟元吟道:
“北風唿嘯雪滿天,玉屑紛飛舞九天。
千山鳥絕雲夢斷,萬徑人稀野徑寒。
我欲乘風歸廣寒,瑤台月下醉仙班。
舉杯邀得嫦娥舞,一曲霓裳換歲安。”
眾人聽後,紛紛讚歎不已。周家三郎君不愧是滁州人人稱道的大才子,這首詩氣勢磅礴,將冬日的壯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更貼合了先前的那一首,將方才的指摘用詩文澄清了。
柳宗也不甘示弱,微微一笑,隨即跟著走出七步,而後站定,徐徐吟道:
“寒霜鋪地月如鉤,萬樹瓊花一夜收。
銀海翻騰雲夢澤,玉龍橫臥九天秋。
我醉欲眠君且去,長風萬裏送歸舟。
笑看冰河凝劍氣,一壺濁酒對青丘。”
此詩一出,眾人更是驚歎。
柳宗的這四句詩簡潔而深邃,帶著幾分沉鬱與壯闊,仿佛將冬日的寒冷與孤獨都融入了字裏行間,引領著眾人來到了一個空靈而孤寂的冬日世界。
周晟元微微挑眉,目光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沒想到一年沒迴過學堂的柳宗居然還有留有如此才情,而他倒是成了墊腳石了。
“好詩,好詩!”阮南音拍掌,眯眼笑著說:“依我看,這位姓柳的舉人的詩更勝一籌,羅夫人,你說呢?”
羅宜蘭這背上都冒汗了。
她訕笑幾聲,看了看周晟元,又扭頭去看阮南音,眸光幾轉後,故意點名道姓地問:“阮四姑娘覺得柳舉人的詩更好?”
阮——
四姑娘?
滿座皆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