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孫招遠進了夢境,卻見一人穿了奇怪單衣,在雪中矗立,孫招遠上前問道:“此處是何處?哥哥是何人?”
那人笑道:“何必問這許多,我這兒有些酒,不如我們一起喝了,把酒言歡才是好事。”
孫招遠心中卻掛念餘音喬之病,連忙擺手道:“我還要去救我家喬喬,就不叨擾哥哥了。還請哥哥告訴弟弟,如何才能出去?”
那人道:“你這小子,遇事不穩,一點不如在天上情形。你也不想想,為何你會來到此地,又為何會遇上我?餘音喬的病,你先莫要擔心。”
孫招遠聽了,心下更是疑惑,問道:“哥哥認識我?”
那人前來握住他的手,扯到旁邊桌上入座,笑道:“文鬥星君,待得你神竅歸位了,自然就記得了。來,先喝點酒再說。”
孫招遠越發稀奇,便和那人一起坐在桌前喝酒,連喝了幾壇酒。說也奇怪,孫招遠本來酒量很淺,一般時候喝個一斤便會東倒西歪,現今和這人一起喝了幾壇酒怕有二三十斤,都沒有醉倒在地。
孫招遠放下酒杯,拱手道:“哥哥,你剛才喚我做文鬥星君,何出此言呢?”
那人笑道:“你的記性也怕隻有迴天上了方才迴複。現今我便先將事情說與你,反正今日你也需做個決斷的,若是你不知前生後世,怎能做這個決斷?”
孫招遠趕緊道:“還請哥哥明示。”
那人道:“七十年前,管著天上文武眾仙的太白金星下凡投胎,成為公孫王朝兵部尚書,要將公孫王朝斷朝時間往後續上幾年,等到聶耳族真命天子悟得執掌權杖之法後,再讓公孫王朝壽終正寢。機緣巧合之下,與公孫王朝的吏部孫尚書相交至深,那孫尚書,為人義氣,甘為朋友,兩肋插刀,也為皇帝,鞠躬盡瘁。太白星君的肉身李尚書,就與孫尚書成了莫逆之交,後來李尚書肉身按太白金星下凡前所留計策,突然變了魂魄,由一個忠義之臣,變為一個奸險之臣,暗自挑撥陳厚忠等邊關大臣,逼得他們投奔聶耳族自保。待得公孫皇帝問罪之時,孫尚書為了替李尚書求情,自責當年李尚書是他舉薦給聖上做這兵部尚書的,兵部尚書如今出了昏聵軍令,他也難逃幹係,懇求公孫皇帝不要處斬李尚書,他甘願與李尚書一起受罰。於是兩人都被貶為平民。李尚書壽終正寢後,迴到天上,變迴太白金星本尊,感念孫尚書這人間難得的義氣,便命你文鬥星君下凡投胎到孫家,重振孫家家業。這便是你下凡的前因後果。”
孫招遠方才明白,為何自己從小就過目不忘,無師自通,原來真是天上神仙轉世。孫招遠又趕緊問道:“那武鬥星君是為何也要下凡呢?又為何投胎到我家?”
那人笑道:“武鬥星君乃是你文鬥星君的死敵。隻因你文鬥星君在天上與眾仙都關係融洽,他武鬥星君卻戾氣太重,眾仙都敬而遠之,隻有一些法力無邊不怕戾氣的大神大仙方才會與之交往。你兩雖仙位相同,但在天上一個一唿百應,一個卻同伴稀少。所以他一直視你為死敵,這次便是央求了太白金星投胎下凡,說是要結束動*亂紛爭,太白金星點頭同意後,卻不想他投胎到你家,這便是要逼你做個了斷抉擇。”
孫招遠道:“什麽了斷什麽抉擇?”
那人道:“武鬥星君下凡都是命犯天煞孤星,周邊煞氣極重,一般的母體都難以承受,等到武鬥星君轉世為人,武鬥星君的母親便撒手歸天了。武鬥星君選了餘音喬作為母體,日夜損耗餘音喬體內真氣,待到他出生之時,便是餘音喬魂歸地下之時。武鬥星君之惡便是要讓你選擇是將你的親生兒子墮胎,還是要選擇讓他出生餘音喬身死。”
孫招遠聽完恨得牙癢,道:“這個破仙,怎能如此惡毒,出了如此惡計。我迴去便一腳將他踢死,看他還如何作惡。”
那人道:“如此萬萬不可,人在世間行走,自當有人欲天理,隻因人仙天理殊途同歸,縱然你知曉他是一個惡仙,但他也投胎為你的子嗣,萬萬不能殺掉的,不然待得你元神歸位,殺子之事也會被眾仙知曉看你不起。”
孫招遠道:“我怎能眼睜睜看著喬喬慘死,即使是不當這個什麽文鬥星君,我也會力保喬喬不死。”
那人道:“看來文鬥星君之意,便是要讓這個子嗣胎死腹中了。”
孫招遠點頭道:“事情到此,也隻有如此行事了。”
那人道:“文鬥星君休慌,如今我這裏還有妙丹,可力保餘音喬不死,也能保得你不殺子嗣。”
孫招遠轉喜道:“什麽樣的妙丹?”
那人道:“按理來說,這個妙丹是不能用在凡間的,但我和你相交至深,怎能看你背上虎毒不食子的罵名,便賭上這仙位不做,也要助你。這妙丹乃是南極仙子用了冰凍萬年的靈芝,做成的鎮魂冰心的丹藥,吃了這個丹藥,即使是武鬥星君的真火也能冰封體內。到那時,便解了餘音喬身上的熱毒。”
孫招遠道:“仙家若真能救我家喬喬,待得日後我真上天,必當好生感謝。”
那人又道:“你我不需如此生分,待得你上天之後,自然知曉我為何如此幫你。隻是還有一事,必須與你說清道明,那武鬥星君體內真火雖被困在身中,成了一個肉體凡胎,但畢竟是個仙家化身,力氣武藝待得成人也是無師自通,天煞孤星的命運也無從更改,隻怕你孫家會被他拖入泥潭。”
孫招遠道:“既然他是個這樣的掃把星,待得他生了下來,我便將他扔到深山老林,或是找個鄉村人家撫養長大,離了我們,方才是好。”
那人笑道:“若是他生了下來,隻怕你就舍不得了。你在天上之時,便重情重義,待得看到自家兒子牙牙學語,怎會舍得將他拋下。如今不早了,你且迴去,那妙丹,我自會放到餘音喬肚中。”
言畢,孫招遠周邊事物急速退走,隻剩一片虛無慘白。
一陣頭暈目眩中,孫招遠被趕來的下人搖醒:“老爺,醒一醒,老爺,醒一醒。”
孫招遠搖了搖頭,剛才夢境中發生事情,再想不起來半點。
下人看孫招遠醒了,又道:“夫人好轉了,頭也不疼了,汗也消了,老爺快迴去看看。”
孫招遠聽到下人言語,欣喜異常,丟開下人,趕緊翻出牆來,騎了大馬,趕迴巡府大院。
餘音喬躺在床上,雖還是無力,但氣色明顯迴轉,看孫招遠進來,也能掙紮起身,道:“相公,剛才我好難受,體內似有許多邪氣火氣亂穿亂竄,似要將我拖到地府之中。正當我不停掙紮,又不知為何,體內一股涼氣將所有火氣邪氣鎮住,我便慢慢迴轉過來,現今除了有些虛弱,再無一點不適。相公快去再找大夫過來看看。”
孫招遠道:“既然好了,現在已夜深,那還不趕緊好生修養,等到明日再叫大夫過來看看。”
餘音喬道:“我擔心體內胎兒,如今得了這麽大一個重病,還吐了這麽多血,我怕傷著他的五髒六腑。胎兒剛成人形,若是傷了髒腑,怕日後長大陽氣不足,整日精氣萎靡。”
孫招遠聽了,也跟著著急,趕緊吩咐下人道:“快去請孫大夫。”
那孫大夫剛迴家中,躺下沒多久,又聽見巡撫大院派人過來相請,便披上衣服,前來查看。待得見了餘音喬,把她脈象,除了喜脈,再不見其他異脈,且餘音喬滑珠喜脈,甚為強勁,想來胎兒並未受到影響。
孫大夫道:“恭喜孫大人、孫夫人,脈象已然正常,且胎兒喜脈,並無雜音,想來並未傷到胎兒分毫。”
聽聞此言,孫招遠餘音喬將擔心之情放下。
孫大夫又奇道:“剛才孫夫人情形,想來十分嚴重,為何兩個時辰之後,孫夫人便完全康複?”孫大夫想了半晌,道:“難道真是三清師尊顯靈,所以讓孫夫人渡過難關。”
孫招遠道:“想來也是上蒼可憐我們夫妻,才讓我們遇難呈祥。”
孫大夫又開了些補身體的藥方,告辭去了。
孫招遠將餘音喬好生服侍,待得餘音喬睡著了,方才和衣而睡。
連著伺候了幾日,餘音喬都沒再犯病,孫招遠才安心到州府公衙議事。
孫招遠那日到了公衙,就見到姚雲貴、蔣勝、薑超、河道專使張文才等人怒氣衝衝到了公衙來找他。
姚雲貴先開了口,道:“聽聞現今州府公衙要擬一個奏折,將金河玉河租借給民間大戶,請問孫大人,可有此事?”
孫招遠那時要將金河玉河租借索納紮之事上奏朝廷,必要用州府公衙名頭發文,吩咐了下麵小吏,將奏折草擬了,準備過幾日就和州府大員商議,若是妥當了,便將奏折報至朝廷。姚雲貴自然就知曉了此事。
</p>
孫招遠進了夢境,卻見一人穿了奇怪單衣,在雪中矗立,孫招遠上前問道:“此處是何處?哥哥是何人?”
那人笑道:“何必問這許多,我這兒有些酒,不如我們一起喝了,把酒言歡才是好事。”
孫招遠心中卻掛念餘音喬之病,連忙擺手道:“我還要去救我家喬喬,就不叨擾哥哥了。還請哥哥告訴弟弟,如何才能出去?”
那人道:“你這小子,遇事不穩,一點不如在天上情形。你也不想想,為何你會來到此地,又為何會遇上我?餘音喬的病,你先莫要擔心。”
孫招遠聽了,心下更是疑惑,問道:“哥哥認識我?”
那人前來握住他的手,扯到旁邊桌上入座,笑道:“文鬥星君,待得你神竅歸位了,自然就記得了。來,先喝點酒再說。”
孫招遠越發稀奇,便和那人一起坐在桌前喝酒,連喝了幾壇酒。說也奇怪,孫招遠本來酒量很淺,一般時候喝個一斤便會東倒西歪,現今和這人一起喝了幾壇酒怕有二三十斤,都沒有醉倒在地。
孫招遠放下酒杯,拱手道:“哥哥,你剛才喚我做文鬥星君,何出此言呢?”
那人笑道:“你的記性也怕隻有迴天上了方才迴複。現今我便先將事情說與你,反正今日你也需做個決斷的,若是你不知前生後世,怎能做這個決斷?”
孫招遠趕緊道:“還請哥哥明示。”
那人道:“七十年前,管著天上文武眾仙的太白金星下凡投胎,成為公孫王朝兵部尚書,要將公孫王朝斷朝時間往後續上幾年,等到聶耳族真命天子悟得執掌權杖之法後,再讓公孫王朝壽終正寢。機緣巧合之下,與公孫王朝的吏部孫尚書相交至深,那孫尚書,為人義氣,甘為朋友,兩肋插刀,也為皇帝,鞠躬盡瘁。太白星君的肉身李尚書,就與孫尚書成了莫逆之交,後來李尚書肉身按太白金星下凡前所留計策,突然變了魂魄,由一個忠義之臣,變為一個奸險之臣,暗自挑撥陳厚忠等邊關大臣,逼得他們投奔聶耳族自保。待得公孫皇帝問罪之時,孫尚書為了替李尚書求情,自責當年李尚書是他舉薦給聖上做這兵部尚書的,兵部尚書如今出了昏聵軍令,他也難逃幹係,懇求公孫皇帝不要處斬李尚書,他甘願與李尚書一起受罰。於是兩人都被貶為平民。李尚書壽終正寢後,迴到天上,變迴太白金星本尊,感念孫尚書這人間難得的義氣,便命你文鬥星君下凡投胎到孫家,重振孫家家業。這便是你下凡的前因後果。”
孫招遠方才明白,為何自己從小就過目不忘,無師自通,原來真是天上神仙轉世。孫招遠又趕緊問道:“那武鬥星君是為何也要下凡呢?又為何投胎到我家?”
那人笑道:“武鬥星君乃是你文鬥星君的死敵。隻因你文鬥星君在天上與眾仙都關係融洽,他武鬥星君卻戾氣太重,眾仙都敬而遠之,隻有一些法力無邊不怕戾氣的大神大仙方才會與之交往。你兩雖仙位相同,但在天上一個一唿百應,一個卻同伴稀少。所以他一直視你為死敵,這次便是央求了太白金星投胎下凡,說是要結束動*亂紛爭,太白金星點頭同意後,卻不想他投胎到你家,這便是要逼你做個了斷抉擇。”
孫招遠道:“什麽了斷什麽抉擇?”
那人道:“武鬥星君下凡都是命犯天煞孤星,周邊煞氣極重,一般的母體都難以承受,等到武鬥星君轉世為人,武鬥星君的母親便撒手歸天了。武鬥星君選了餘音喬作為母體,日夜損耗餘音喬體內真氣,待到他出生之時,便是餘音喬魂歸地下之時。武鬥星君之惡便是要讓你選擇是將你的親生兒子墮胎,還是要選擇讓他出生餘音喬身死。”
孫招遠聽完恨得牙癢,道:“這個破仙,怎能如此惡毒,出了如此惡計。我迴去便一腳將他踢死,看他還如何作惡。”
那人道:“如此萬萬不可,人在世間行走,自當有人欲天理,隻因人仙天理殊途同歸,縱然你知曉他是一個惡仙,但他也投胎為你的子嗣,萬萬不能殺掉的,不然待得你元神歸位,殺子之事也會被眾仙知曉看你不起。”
孫招遠道:“我怎能眼睜睜看著喬喬慘死,即使是不當這個什麽文鬥星君,我也會力保喬喬不死。”
那人道:“看來文鬥星君之意,便是要讓這個子嗣胎死腹中了。”
孫招遠點頭道:“事情到此,也隻有如此行事了。”
那人道:“文鬥星君休慌,如今我這裏還有妙丹,可力保餘音喬不死,也能保得你不殺子嗣。”
孫招遠轉喜道:“什麽樣的妙丹?”
那人道:“按理來說,這個妙丹是不能用在凡間的,但我和你相交至深,怎能看你背上虎毒不食子的罵名,便賭上這仙位不做,也要助你。這妙丹乃是南極仙子用了冰凍萬年的靈芝,做成的鎮魂冰心的丹藥,吃了這個丹藥,即使是武鬥星君的真火也能冰封體內。到那時,便解了餘音喬身上的熱毒。”
孫招遠道:“仙家若真能救我家喬喬,待得日後我真上天,必當好生感謝。”
那人又道:“你我不需如此生分,待得你上天之後,自然知曉我為何如此幫你。隻是還有一事,必須與你說清道明,那武鬥星君體內真火雖被困在身中,成了一個肉體凡胎,但畢竟是個仙家化身,力氣武藝待得成人也是無師自通,天煞孤星的命運也無從更改,隻怕你孫家會被他拖入泥潭。”
孫招遠道:“既然他是個這樣的掃把星,待得他生了下來,我便將他扔到深山老林,或是找個鄉村人家撫養長大,離了我們,方才是好。”
那人笑道:“若是他生了下來,隻怕你就舍不得了。你在天上之時,便重情重義,待得看到自家兒子牙牙學語,怎會舍得將他拋下。如今不早了,你且迴去,那妙丹,我自會放到餘音喬肚中。”
言畢,孫招遠周邊事物急速退走,隻剩一片虛無慘白。
一陣頭暈目眩中,孫招遠被趕來的下人搖醒:“老爺,醒一醒,老爺,醒一醒。”
孫招遠搖了搖頭,剛才夢境中發生事情,再想不起來半點。
下人看孫招遠醒了,又道:“夫人好轉了,頭也不疼了,汗也消了,老爺快迴去看看。”
孫招遠聽到下人言語,欣喜異常,丟開下人,趕緊翻出牆來,騎了大馬,趕迴巡府大院。
餘音喬躺在床上,雖還是無力,但氣色明顯迴轉,看孫招遠進來,也能掙紮起身,道:“相公,剛才我好難受,體內似有許多邪氣火氣亂穿亂竄,似要將我拖到地府之中。正當我不停掙紮,又不知為何,體內一股涼氣將所有火氣邪氣鎮住,我便慢慢迴轉過來,現今除了有些虛弱,再無一點不適。相公快去再找大夫過來看看。”
孫招遠道:“既然好了,現在已夜深,那還不趕緊好生修養,等到明日再叫大夫過來看看。”
餘音喬道:“我擔心體內胎兒,如今得了這麽大一個重病,還吐了這麽多血,我怕傷著他的五髒六腑。胎兒剛成人形,若是傷了髒腑,怕日後長大陽氣不足,整日精氣萎靡。”
孫招遠聽了,也跟著著急,趕緊吩咐下人道:“快去請孫大夫。”
那孫大夫剛迴家中,躺下沒多久,又聽見巡撫大院派人過來相請,便披上衣服,前來查看。待得見了餘音喬,把她脈象,除了喜脈,再不見其他異脈,且餘音喬滑珠喜脈,甚為強勁,想來胎兒並未受到影響。
孫大夫道:“恭喜孫大人、孫夫人,脈象已然正常,且胎兒喜脈,並無雜音,想來並未傷到胎兒分毫。”
聽聞此言,孫招遠餘音喬將擔心之情放下。
孫大夫又奇道:“剛才孫夫人情形,想來十分嚴重,為何兩個時辰之後,孫夫人便完全康複?”孫大夫想了半晌,道:“難道真是三清師尊顯靈,所以讓孫夫人渡過難關。”
孫招遠道:“想來也是上蒼可憐我們夫妻,才讓我們遇難呈祥。”
孫大夫又開了些補身體的藥方,告辭去了。
孫招遠將餘音喬好生服侍,待得餘音喬睡著了,方才和衣而睡。
連著伺候了幾日,餘音喬都沒再犯病,孫招遠才安心到州府公衙議事。
孫招遠那日到了公衙,就見到姚雲貴、蔣勝、薑超、河道專使張文才等人怒氣衝衝到了公衙來找他。
姚雲貴先開了口,道:“聽聞現今州府公衙要擬一個奏折,將金河玉河租借給民間大戶,請問孫大人,可有此事?”
孫招遠那時要將金河玉河租借索納紮之事上奏朝廷,必要用州府公衙名頭發文,吩咐了下麵小吏,將奏折草擬了,準備過幾日就和州府大員商議,若是妥當了,便將奏折報至朝廷。姚雲貴自然就知曉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