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援剿之軍欲待發
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 作者:小鯊魚愛吃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平處理了這批身懷異心之人,隨即河南全境宣布易幟。
與新建的周明小朝廷一樣,通通被綁上了劉平的戰車。
與此同時,拉扯不休的大明朝廷終於得出了最後的結果。
六月初一,兵部下發的文書傳到了九邊重鎮和南北各省。
崇禎帝朱由檢想要調集九邊精銳五萬,匯合內地明軍十萬人圍剿河南叛賊。
可兵部的命令剛到,竟有人是按兵不動。
三邊總督洪承疇給朝廷上了折子,言說陝西流賊複起,邊軍不能隨意調動。
至於大明中最精銳的遼軍,對援剿之事更不放在心上。
兵部公文到的那個夜裏,祖大壽和趙率教爭論了一番。
最終在吳三桂的建議之下,言說關外東虜蠢蠢欲動,遼軍無力入關剿賊。
這兩軍一迴信,差點把朱由檢氣的當場腦溢血。
洪承疇那邊倒也算個借口,可遼軍那邊到底是什麽意思。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祖大壽和趙率教二人肯定是心中有異,懷著坐山觀虎鬥的態勢。
不過這也難怪,誰讓劉平本就是出身遼軍一係的將領。
如若真的靖難成功了,遼軍上下自然要水漲船高。
至於為什麽按兵不動,無非是沒看到哪一方占足了優勢。
“反了,都反了!大明難道就沒有忠臣義士了嗎?”
東暖閣內,朱由檢歇斯底裏的拍著桌子,唾沫星子飛濺。
但他卻是不清楚,自天啟六年以來,朝廷拖欠九邊軍費何止百萬兩之巨。
如此態勢之下,九邊軍卒沒直接加入叛軍都算對朝廷仁至義盡了。
跪著的溫體仁和周延儒惶恐不已,顯然,他們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地步。
“皇上息怒,盧大人已經迴了信,可以助兵剿賊!”
總算是聽見了點好消息,朱由檢靜靜坐在了龍椅上問道:“山西總兵張鴻功可有迴信?”
“未有消息,不過臣聽說,山西那邊官軍鬧餉,張總兵恐怕無力南顧了”
“哼,一個個都有借口,難道就要看那反賊劉平攻破京師!”
提到了劉平,朱由檢心中的火氣更大,不時出言責問下方的兩個輔臣。
直到二人無言以對,朱由檢才消了心中火氣道:“朕聽聞那盧象升和那劉平有舊,可是如此?”
“這……”
周延儒心中都要罵娘了,但卻強裝鎮定的道:“皇上,盧象升赤膽忠心,一心為了朝廷,先前追殺劉平便是他手下的兵馬,皇上萬不能不信盧象升啊!”
朱由檢最終點了點頭,但眼中的狐疑之色更甚。
經曆了袁崇煥以及劉平之事,這位年輕天子的疑心病更重。
就連看待平日宮中的宮女太監,心中都是滿滿的戒備之色。
敲定了掛帥之人,三日之後,朱由檢於平台召見了盧象升。
一番場麵上的客氣話後,朱由檢讓太監出來宣讀聖旨。
加封盧象升為太子太保銜,總督宣府、大同、山東、北直隸官軍兵馬,即刻整軍南下,圍剿河南之賊。
另外,加封太監方正化為監軍欽差大臣,隨軍一同剿賊。
盧象升磕頭謝恩,麵色雖然嚴肅,但心中已經湧起了驚濤駭浪。
先不說能不能打過劉平麾下的虎狼之師,就是這個監軍太監也讓人心裏不痛快。
這赤裸裸的監視,皇帝是不信任他盧象升啊!
心中雖然不痛快,盧象升依舊恭敬的道:“微臣謝主隆恩!”
“盧愛卿免禮,這次討賊之事,事關重大,望你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
朱由檢的臉上帶著假笑,親自扶起了跪著的盧象升。
盧象升心中感動,就連對監軍太監的不滿也拋在了腦後。
這一刻的他,隻想為年輕的天子和大明朝征戰沙場……
十幾日之後,各軍人馬雲集京師,盧象升於德勝門外誓師南下。
此次剿賊之軍,以天雄軍主力和兩鎮標營兩萬多人為中軍。
左路軍統帥為山東總兵楊禦蕃,抽山東各衛所精銳之兵,加之標營共一萬多人。
右路軍統帥則為京營總兵李國禎,統三大營人馬,共計兩萬多人。
三路大軍總兵力近六萬,加上沿途運送糧草和給養的軍戶百姓。
剿賊大軍號稱十萬,沿著大運河渡口南下,浩浩蕩蕩的殺奔河南而來。
七日之後,劉平在漢王府中得到了歸德府送來的密信。
仔細閱了一遍,劉平急令神武軍各大坐營官來王府開會。
半個時辰之後,待趙黑子、趙小五、羅孝武、王平、趙貴、李信六人全部到齊。
劉平抬眼一笑道:“坐!”
唰啦啦的,六人正襟坐下,然後目光火熱的看著劉平。
雖然不知道劉平令他們來何事,但看這陣仗,恐怕是又要打仗了。
如同他們想的一樣,劉平直奔主題的將明軍人馬將要圍攻河南的消息說了出來。
瞬時間,眾人駭然,但也有人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比如趙黑子,此人天生便是個惡徒強匪。
聽聞又可以上陣殺人,當即大吼道:“漢王殿下,你快下令吧,老黑我的手早就癢了!”
劉平輕笑一聲,卻是沒有理這個渾人,而是看向了李信。
見此,李信正色道:“啟稟漢王,官軍此次來剿,必是抱定了速戰速決的心思,我等可依靠著關卡死守,時日一長,恐怕朝廷那邊就先要亂了!”
欣賞的看了眼李信,劉平點點頭道:“李兄弟說的沒錯,本王也是這個看法,隻需守住黃河渡口荊隆口,以及歸德一帶的虞城、考城,官軍便可不攻自破”
說話間,劉平已經指向了桌上地圖的幾個位置。
眾人看著點了點頭,羅孝武率先請命道:“漢王殿下,我泰山營願死守荊隆,不放官軍一兵一卒渡過黃河!”
“孝武兄,切勿操之過急,依本王來看,荊隆渡可以讓給官軍,他們來的容易,想走卻是難了,到時可別怪本王心狠手辣了”
劉平打了個啞謎,又看著眾人道:“從現在開始,各營迴去整軍備戰,補充糧草軍械,最多七日之內,本王帶你們親自北上!”
“屬下遵命!”
與新建的周明小朝廷一樣,通通被綁上了劉平的戰車。
與此同時,拉扯不休的大明朝廷終於得出了最後的結果。
六月初一,兵部下發的文書傳到了九邊重鎮和南北各省。
崇禎帝朱由檢想要調集九邊精銳五萬,匯合內地明軍十萬人圍剿河南叛賊。
可兵部的命令剛到,竟有人是按兵不動。
三邊總督洪承疇給朝廷上了折子,言說陝西流賊複起,邊軍不能隨意調動。
至於大明中最精銳的遼軍,對援剿之事更不放在心上。
兵部公文到的那個夜裏,祖大壽和趙率教爭論了一番。
最終在吳三桂的建議之下,言說關外東虜蠢蠢欲動,遼軍無力入關剿賊。
這兩軍一迴信,差點把朱由檢氣的當場腦溢血。
洪承疇那邊倒也算個借口,可遼軍那邊到底是什麽意思。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祖大壽和趙率教二人肯定是心中有異,懷著坐山觀虎鬥的態勢。
不過這也難怪,誰讓劉平本就是出身遼軍一係的將領。
如若真的靖難成功了,遼軍上下自然要水漲船高。
至於為什麽按兵不動,無非是沒看到哪一方占足了優勢。
“反了,都反了!大明難道就沒有忠臣義士了嗎?”
東暖閣內,朱由檢歇斯底裏的拍著桌子,唾沫星子飛濺。
但他卻是不清楚,自天啟六年以來,朝廷拖欠九邊軍費何止百萬兩之巨。
如此態勢之下,九邊軍卒沒直接加入叛軍都算對朝廷仁至義盡了。
跪著的溫體仁和周延儒惶恐不已,顯然,他們也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如此地步。
“皇上息怒,盧大人已經迴了信,可以助兵剿賊!”
總算是聽見了點好消息,朱由檢靜靜坐在了龍椅上問道:“山西總兵張鴻功可有迴信?”
“未有消息,不過臣聽說,山西那邊官軍鬧餉,張總兵恐怕無力南顧了”
“哼,一個個都有借口,難道就要看那反賊劉平攻破京師!”
提到了劉平,朱由檢心中的火氣更大,不時出言責問下方的兩個輔臣。
直到二人無言以對,朱由檢才消了心中火氣道:“朕聽聞那盧象升和那劉平有舊,可是如此?”
“這……”
周延儒心中都要罵娘了,但卻強裝鎮定的道:“皇上,盧象升赤膽忠心,一心為了朝廷,先前追殺劉平便是他手下的兵馬,皇上萬不能不信盧象升啊!”
朱由檢最終點了點頭,但眼中的狐疑之色更甚。
經曆了袁崇煥以及劉平之事,這位年輕天子的疑心病更重。
就連看待平日宮中的宮女太監,心中都是滿滿的戒備之色。
敲定了掛帥之人,三日之後,朱由檢於平台召見了盧象升。
一番場麵上的客氣話後,朱由檢讓太監出來宣讀聖旨。
加封盧象升為太子太保銜,總督宣府、大同、山東、北直隸官軍兵馬,即刻整軍南下,圍剿河南之賊。
另外,加封太監方正化為監軍欽差大臣,隨軍一同剿賊。
盧象升磕頭謝恩,麵色雖然嚴肅,但心中已經湧起了驚濤駭浪。
先不說能不能打過劉平麾下的虎狼之師,就是這個監軍太監也讓人心裏不痛快。
這赤裸裸的監視,皇帝是不信任他盧象升啊!
心中雖然不痛快,盧象升依舊恭敬的道:“微臣謝主隆恩!”
“盧愛卿免禮,這次討賊之事,事關重大,望你不要辜負了朕的期望!”
朱由檢的臉上帶著假笑,親自扶起了跪著的盧象升。
盧象升心中感動,就連對監軍太監的不滿也拋在了腦後。
這一刻的他,隻想為年輕的天子和大明朝征戰沙場……
十幾日之後,各軍人馬雲集京師,盧象升於德勝門外誓師南下。
此次剿賊之軍,以天雄軍主力和兩鎮標營兩萬多人為中軍。
左路軍統帥為山東總兵楊禦蕃,抽山東各衛所精銳之兵,加之標營共一萬多人。
右路軍統帥則為京營總兵李國禎,統三大營人馬,共計兩萬多人。
三路大軍總兵力近六萬,加上沿途運送糧草和給養的軍戶百姓。
剿賊大軍號稱十萬,沿著大運河渡口南下,浩浩蕩蕩的殺奔河南而來。
七日之後,劉平在漢王府中得到了歸德府送來的密信。
仔細閱了一遍,劉平急令神武軍各大坐營官來王府開會。
半個時辰之後,待趙黑子、趙小五、羅孝武、王平、趙貴、李信六人全部到齊。
劉平抬眼一笑道:“坐!”
唰啦啦的,六人正襟坐下,然後目光火熱的看著劉平。
雖然不知道劉平令他們來何事,但看這陣仗,恐怕是又要打仗了。
如同他們想的一樣,劉平直奔主題的將明軍人馬將要圍攻河南的消息說了出來。
瞬時間,眾人駭然,但也有人露出了興奮的神色。
比如趙黑子,此人天生便是個惡徒強匪。
聽聞又可以上陣殺人,當即大吼道:“漢王殿下,你快下令吧,老黑我的手早就癢了!”
劉平輕笑一聲,卻是沒有理這個渾人,而是看向了李信。
見此,李信正色道:“啟稟漢王,官軍此次來剿,必是抱定了速戰速決的心思,我等可依靠著關卡死守,時日一長,恐怕朝廷那邊就先要亂了!”
欣賞的看了眼李信,劉平點點頭道:“李兄弟說的沒錯,本王也是這個看法,隻需守住黃河渡口荊隆口,以及歸德一帶的虞城、考城,官軍便可不攻自破”
說話間,劉平已經指向了桌上地圖的幾個位置。
眾人看著點了點頭,羅孝武率先請命道:“漢王殿下,我泰山營願死守荊隆,不放官軍一兵一卒渡過黃河!”
“孝武兄,切勿操之過急,依本王來看,荊隆渡可以讓給官軍,他們來的容易,想走卻是難了,到時可別怪本王心狠手辣了”
劉平打了個啞謎,又看著眾人道:“從現在開始,各營迴去整軍備戰,補充糧草軍械,最多七日之內,本王帶你們親自北上!”
“屬下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