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汪廣洋:到底什麽人做的案卷?見了鬼了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
奉天殿上,
群臣上早朝。
老朱心情愉悅,感覺大明朝站穩腳跟了,下一步就可以北伐,徹底打垮北元,解除邊患。
但最近事情太多了,大多數朝臣都不敢說話。
老朱說了一會兒,就想散朝。
這時,
都察院一個副都禦史忽然出列:
“皇上,臣有重大案件上奏。”
哦?
“拿來。”
太監送過來,是一疊完整的案卷。上麵還有劉伯溫親自閱看的簽押。上麵寫著:
【禦史張文德收民間士子狀告楚王毆死王府主簿 民告禦狀被劫案】
楚王打死人?
老朱隻看了一眼,準備把案子扔給宗人府,但忽然瞥了一眼,看到“民告禦狀被劫”幾個字。
啪的一聲!
他猛拍桌子。
“反了嗎?”
啊?
群臣已經好一陣子沒見老朱發飆了,這一下噤若寒蟬。
大明朝的都察院辦案,相對獨立一些,因此汪廣洋、李善長都還不知道,這時太監送過來,兩人稍稍翻了一下,瞬間麵麵相覷。
汪廣洋一下子就怔住了——
怎麽有點怪啊?
這麽詳細的證據,怎麽可能在楚王的眼皮子底下拿到的?
他畢竟是辦過無數案子的人,深知要做好這樣一個人證物證齊全的案卷,要很大的力氣。尤其是告禦狀的那個人的口供,又怎麽可能搞得到?
李善長也是一個心思——
楚王那點脾氣,誰不知道?打死王府主簿,一般按照宗人府的條例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在朝堂上告發。
那個副都禦史之所以告發,是因為有人送到督察院了,他不得不在朝堂上告藩王。如此一來,連劉伯溫都隻能簽押辦理。
但問題是,李善長一下就看出了事情的詭異——
是誰?
有那麽大本事,竟然能在楚王和武昌知府的眼皮子底下,把楚王犯罪的證據收集齊全?但事情既然已經擺在台麵上,兩人作為宰相,也隻能附和。
李善長當即說:“上位,告禦狀被攔截,非同小可,臣以為可以派朝廷大員下去巡視辦理?”
他的意思,還是想派一個心腹下去,到時候保一保楚王,也好有個交情。
汪廣洋卻說:
“皇上,案件涉及皇家,臣以為,皇上自派錦衣衛去查即可,到時候將民告禦狀被攔截之事昭告天下,也就是了。”
嗯嗯,
群臣頓時分成兩夥,一下子交頭接耳議論。
這時,
汪廣洋一聽李善長的話,立刻就感覺有問題——
之前陷害藍玉,是楚王參與了的。
但為什麽才十幾天功夫,楚王的事就被爆出來了?
這後麵會不會有鬼?
那個鬼,是不是李善長?
如果不是李善長,又會是誰?
總不可能是藍玉本人吧?
此時此刻,
群臣的也都在瞎猜——
“怎麽兩個爵爺剛剛被告發,接著就來了個王爺被告?”
“這是藩王和勳貴在神仙打架嗎?”
“華雲龍已經被抓了,那就是藍玉?但藍玉是個莽將啊,怎麽可能有這個心機?”
“民告禦狀被攔截,是皇上最痛恨的,這些要出大事了!”
“怎麽跟楊憲那個案子有點相似啊?又是有人把做好的案卷送到了都察院?”
“到底什麽人在背後?”
“……”
這時,
老朱也冷靜下來,忽然問:
“案卷是怎麽送到都察院的?”
副都禦使迴答:
“稟皇上,都察院經常收到此類案卷,大多數是民間士子匿名呈送的。臣也問了屬吏,不知是什麽人扔進他院子裏的。”
啊?
扔到院子裏的?
怎麽會這樣?
群臣一下子麵麵相覷。
此時此刻,
李善長嚇了一跳——
我特麽的上次就是這樣被人坑了的!
這又是誰啊?
是不是同一個人啊?
隨著額頭上的汗珠涔涔而下,他卻不敢說出來。因為上次他交給都察院的時候,也是讓人送進去的。這要說出來,老朱的疑心病非得觸發,到時候就麻煩大了。
這時,
老朱忽然問:
“你們怎麽看啊?”
呃,
群臣一下子交頭接耳——
“這種事也不奇怪!楚王是什麽人,一般人不敢惹啊!”
“怕被報複,所以不敢交!”
“連都察院也不信任嗎?”
“誰敢啊?”
“我覺得合理……”
“……”
老朱踱了幾步,又問刑部尚書錢唐:
“錢唐,你是刑部尚書,你怎麽看?”
“稟皇上,自來告發之人,多恐報複,故而方式多樣,就說我們刑部,也時常有人扔進來狀紙。臣以為,此事關鍵是看真實與否。既然言之鑿鑿,又有證言,自當核查!”
嗯嗯,
老朱非常讚許地點點頭:“告發人匿名投遞於禦史私宅,那就說明武昌知府和楚王更是罪大惡極!”
“李進!擬旨!”
“著刑部尚書錢唐,錦衣衛副指揮蔣獻,即日赴武昌核查案情。若有罪,武昌知府斬立決,其他屬員發配遼東!楚王交由宗人府,廢為庶人,圈禁鳳陽高牆!”
嘩!
嘶!
全場頓時一片跪倒。
老朱就是老朱,
簡直太狠了!
好好一個楚王,才就藩大半年,直接就變成庶人了。
武昌知府更是人頭都沒了。
散朝後,
李進也極為震驚,忍不住問:
“皇上,案卷似乎來曆不明啊?”
老朱很欣慰地點點頭:
“李進啊,你是個忠臣……咱當然知道來曆不明,但所列案情、證據都十分明了……就以案件而論,既然沒有問題,咱焉能不判啊。”
哦哦,
“皇上英明。”
但老朱其實也很奇怪——
以楚王和武昌知府的權勢,誰又能整理出這些案卷?總是這世上總有厲害人物,隱沒在民間。
這就不得不讓他想到了當年的朱升、周顛。
不過,
此人用心光明正大,是為了申冤,那當然就要滿足他的要求。
然而,
他們所有人都不會知道——
這一切都是蘇塵的血滴子和暗樁幹的。
口供則是血滴子深入武昌府大牢,由犯人口述,他們記下來,又咬破指頭,用血畫押的。
至於投遞到禦史院子裏的,則是一個暗樁。
……
接近宮門。
李善長猶自驚怖不已,
這時,
汪廣洋故意跟他並肩走,忽然問:
“相國,武昌的民間士子可真厲害啊。”
嗯嗯,
李善長心頭狂跳,但表麵上卻不停點頭:
“此等士子,沒有錄用,都是你我宰相之過啊、”
哈哈哈哈,
兩人笑了起來,心裏都明白——
根本沒有什麽民間士子!
這個案卷鬼知道是誰做的?
但皇上也真狠,竟然也不查案卷來源,直接就判了?
說不定,就是皇上自己派人弄的,在朝堂上故意走走形式,看看都察院、中書省這些人到底能不能忠於職守?
……
迴到府中,
汪廣洋剛喝了一口茶,一群門生就到了。
刑部侍郎胡楨上來就說:
“恩師,學生覺得這件事是不是有點奇怪?這個案卷到底是什麽人做的?以學生在刑部十年當差的經驗,絕不是一般人辦得到的啊!”
“是啊!相國,此事蹊蹺啊!”
“怪得很!”
“是不是皇上自己派人辦的啊?”
“要麽是李善長指使的?”
“……”
七嘴八舌之際,
汪廣洋搖了搖頭:
“不是李善長,散朝時我跟他聊了一會兒……”
“那是誰呢?”
“總不可能是藍玉吧?”
“或者是其他勳貴?”
“……”
奉天殿上,
群臣上早朝。
老朱心情愉悅,感覺大明朝站穩腳跟了,下一步就可以北伐,徹底打垮北元,解除邊患。
但最近事情太多了,大多數朝臣都不敢說話。
老朱說了一會兒,就想散朝。
這時,
都察院一個副都禦史忽然出列:
“皇上,臣有重大案件上奏。”
哦?
“拿來。”
太監送過來,是一疊完整的案卷。上麵還有劉伯溫親自閱看的簽押。上麵寫著:
【禦史張文德收民間士子狀告楚王毆死王府主簿 民告禦狀被劫案】
楚王打死人?
老朱隻看了一眼,準備把案子扔給宗人府,但忽然瞥了一眼,看到“民告禦狀被劫”幾個字。
啪的一聲!
他猛拍桌子。
“反了嗎?”
啊?
群臣已經好一陣子沒見老朱發飆了,這一下噤若寒蟬。
大明朝的都察院辦案,相對獨立一些,因此汪廣洋、李善長都還不知道,這時太監送過來,兩人稍稍翻了一下,瞬間麵麵相覷。
汪廣洋一下子就怔住了——
怎麽有點怪啊?
這麽詳細的證據,怎麽可能在楚王的眼皮子底下拿到的?
他畢竟是辦過無數案子的人,深知要做好這樣一個人證物證齊全的案卷,要很大的力氣。尤其是告禦狀的那個人的口供,又怎麽可能搞得到?
李善長也是一個心思——
楚王那點脾氣,誰不知道?打死王府主簿,一般按照宗人府的條例就行了,根本不需要在朝堂上告發。
那個副都禦史之所以告發,是因為有人送到督察院了,他不得不在朝堂上告藩王。如此一來,連劉伯溫都隻能簽押辦理。
但問題是,李善長一下就看出了事情的詭異——
是誰?
有那麽大本事,竟然能在楚王和武昌知府的眼皮子底下,把楚王犯罪的證據收集齊全?但事情既然已經擺在台麵上,兩人作為宰相,也隻能附和。
李善長當即說:“上位,告禦狀被攔截,非同小可,臣以為可以派朝廷大員下去巡視辦理?”
他的意思,還是想派一個心腹下去,到時候保一保楚王,也好有個交情。
汪廣洋卻說:
“皇上,案件涉及皇家,臣以為,皇上自派錦衣衛去查即可,到時候將民告禦狀被攔截之事昭告天下,也就是了。”
嗯嗯,
群臣頓時分成兩夥,一下子交頭接耳議論。
這時,
汪廣洋一聽李善長的話,立刻就感覺有問題——
之前陷害藍玉,是楚王參與了的。
但為什麽才十幾天功夫,楚王的事就被爆出來了?
這後麵會不會有鬼?
那個鬼,是不是李善長?
如果不是李善長,又會是誰?
總不可能是藍玉本人吧?
此時此刻,
群臣的也都在瞎猜——
“怎麽兩個爵爺剛剛被告發,接著就來了個王爺被告?”
“這是藩王和勳貴在神仙打架嗎?”
“華雲龍已經被抓了,那就是藍玉?但藍玉是個莽將啊,怎麽可能有這個心機?”
“民告禦狀被攔截,是皇上最痛恨的,這些要出大事了!”
“怎麽跟楊憲那個案子有點相似啊?又是有人把做好的案卷送到了都察院?”
“到底什麽人在背後?”
“……”
這時,
老朱也冷靜下來,忽然問:
“案卷是怎麽送到都察院的?”
副都禦使迴答:
“稟皇上,都察院經常收到此類案卷,大多數是民間士子匿名呈送的。臣也問了屬吏,不知是什麽人扔進他院子裏的。”
啊?
扔到院子裏的?
怎麽會這樣?
群臣一下子麵麵相覷。
此時此刻,
李善長嚇了一跳——
我特麽的上次就是這樣被人坑了的!
這又是誰啊?
是不是同一個人啊?
隨著額頭上的汗珠涔涔而下,他卻不敢說出來。因為上次他交給都察院的時候,也是讓人送進去的。這要說出來,老朱的疑心病非得觸發,到時候就麻煩大了。
這時,
老朱忽然問:
“你們怎麽看啊?”
呃,
群臣一下子交頭接耳——
“這種事也不奇怪!楚王是什麽人,一般人不敢惹啊!”
“怕被報複,所以不敢交!”
“連都察院也不信任嗎?”
“誰敢啊?”
“我覺得合理……”
“……”
老朱踱了幾步,又問刑部尚書錢唐:
“錢唐,你是刑部尚書,你怎麽看?”
“稟皇上,自來告發之人,多恐報複,故而方式多樣,就說我們刑部,也時常有人扔進來狀紙。臣以為,此事關鍵是看真實與否。既然言之鑿鑿,又有證言,自當核查!”
嗯嗯,
老朱非常讚許地點點頭:“告發人匿名投遞於禦史私宅,那就說明武昌知府和楚王更是罪大惡極!”
“李進!擬旨!”
“著刑部尚書錢唐,錦衣衛副指揮蔣獻,即日赴武昌核查案情。若有罪,武昌知府斬立決,其他屬員發配遼東!楚王交由宗人府,廢為庶人,圈禁鳳陽高牆!”
嘩!
嘶!
全場頓時一片跪倒。
老朱就是老朱,
簡直太狠了!
好好一個楚王,才就藩大半年,直接就變成庶人了。
武昌知府更是人頭都沒了。
散朝後,
李進也極為震驚,忍不住問:
“皇上,案卷似乎來曆不明啊?”
老朱很欣慰地點點頭:
“李進啊,你是個忠臣……咱當然知道來曆不明,但所列案情、證據都十分明了……就以案件而論,既然沒有問題,咱焉能不判啊。”
哦哦,
“皇上英明。”
但老朱其實也很奇怪——
以楚王和武昌知府的權勢,誰又能整理出這些案卷?總是這世上總有厲害人物,隱沒在民間。
這就不得不讓他想到了當年的朱升、周顛。
不過,
此人用心光明正大,是為了申冤,那當然就要滿足他的要求。
然而,
他們所有人都不會知道——
這一切都是蘇塵的血滴子和暗樁幹的。
口供則是血滴子深入武昌府大牢,由犯人口述,他們記下來,又咬破指頭,用血畫押的。
至於投遞到禦史院子裏的,則是一個暗樁。
……
接近宮門。
李善長猶自驚怖不已,
這時,
汪廣洋故意跟他並肩走,忽然問:
“相國,武昌的民間士子可真厲害啊。”
嗯嗯,
李善長心頭狂跳,但表麵上卻不停點頭:
“此等士子,沒有錄用,都是你我宰相之過啊、”
哈哈哈哈,
兩人笑了起來,心裏都明白——
根本沒有什麽民間士子!
這個案卷鬼知道是誰做的?
但皇上也真狠,竟然也不查案卷來源,直接就判了?
說不定,就是皇上自己派人弄的,在朝堂上故意走走形式,看看都察院、中書省這些人到底能不能忠於職守?
……
迴到府中,
汪廣洋剛喝了一口茶,一群門生就到了。
刑部侍郎胡楨上來就說:
“恩師,學生覺得這件事是不是有點奇怪?這個案卷到底是什麽人做的?以學生在刑部十年當差的經驗,絕不是一般人辦得到的啊!”
“是啊!相國,此事蹊蹺啊!”
“怪得很!”
“是不是皇上自己派人辦的啊?”
“要麽是李善長指使的?”
“……”
七嘴八舌之際,
汪廣洋搖了搖頭:
“不是李善長,散朝時我跟他聊了一會兒……”
“那是誰呢?”
“總不可能是藍玉吧?”
“或者是其他勳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