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胡惟庸:告訴你們,接下來上位會大開殺戒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塵正在驚愕之際,耳邊叮咚一聲:
【叮!】
【恭喜宿主成功化解危機,完成第27次任務。】
【完成情況:優秀!】
【獲得獎勵:銀本位策】
哦,
什麽呀?
這時候給我這個?
係統你瘋了嗎?
這是打雞血?
還是存心氣我啊?
其實,
他最近也發現了,係統似乎比自己樂觀,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時代做鋪墊呢,又是艦隊、又是炸藥的,現在又來個銀本位策,到底有什麽用?
“不過,係統還是牛逼呢,也許是讓我主政?”
蘇塵做了兩年多的老六,一直躲在暗處蹲坑,也殺了不少分了,這把難道是要走到台麵上嗎?
想了一會兒,
他忍不住啞然失笑——
我和作死王顛倒過來了?
現在他在暗處,我在明處。
也好,
那就他當老六,我負責衝鋒陷陣吧?
下班後,
他迴到家裏,把各處情報看了一遍,尤其是宮裏的暗樁情報,顯示老朱很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
【奪舍太監暗樁迴報:皇上一言不發一整天,躲在房間裏寫小紙條……】
【奪舍宮女暗樁迴報:馬皇後讓人送參湯,皇上直接砸了……】
【奪舍錦衣衛血滴子迴報:皇上派人去黃山查看,又派人給湯和去了密信……】
【……】
嗯嗯,
果然如此,
老朱很可能要以退為進、布局一盤大棋局了。
他記得老朱的癖好——
每當他用小紙條寫別人名字的時候,就是他最低潮的時候,淩厲霸道的反擊,隨時都會到來。
……
與此同時,
劉伯溫府上,
汪廣洋、胡禎、方孝孺、溫祥卿等人也感到十分不安。
“恩師,沒想到啊,藍玉的聲望那麽大?我和祥卿親眼所見,京城百姓夾道歡唿,都為藍玉感到慶幸……唉,真是奇人奇事啊!”
汪廣洋說罷,溫祥卿也接著說:
“百姓也不叫他將軍,也不叫國公,就叫他藍和尚?我和廣洋聽得一愣一愣,簡直是聞所未聞!”
哦?
眾人一下傻了——
藍和尚?
這名字乍聽怪怪的,稍加琢磨又覺得很順溜?
劉伯溫怔了一下,忽然笑了:
“好!好啊,這樣最好!可見百姓還是喜歡他啊,不想見他出事,所以叫喊藍和尚……”
嗯嗯,
眾人都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畢竟這兩年那麽多事,也都沒有真憑實據,這次還下了詔獄,結果呢,竟然是陸聚謀反!陸聚謀反,胡惟庸就脫不了幹係,可見百姓是知道善惡是非的……
聊了一會兒,
汪廣洋又說:“恩師,近日聽說皇上心情很不好,又在內苑裏寫小紙條……胡惟庸他們卻很高調,學生擔心會出什麽變數啊?”
嗯嗯,
劉伯溫點點頭:
“我也想到了,皇上很可能有大的動作……我們都要謹慎,你們各自迴去,都把這幾年辦的事情捋一遍,查缺補漏,不要留下把柄……”
他當然也記得——
陳友諒全軍南下攻打時,老朱也是在寫小紙條。每當這個時候,就是他最敏感多疑的時刻,一定不能犯下任何差錯。
眾人看他說得嚴重,都一起行禮:
“學生等明白。”
劉伯溫這時又想起了陸聚謀反的事,一下子憂慮重重,娓娓說:“民間投書說沐英是奉旨平叛,皇上到現在還沒有說話,實在令人費解啊……”
眾人也都聽到了,早就覺得事態詭異,這時汪廣洋說:
“恩師,我想,是不是矯詔啊?否則皇上為什麽不說呢?”
啊?
矯詔?
眾人一下凜然。
劉伯溫擺擺手,低聲說:
“別瞎猜,靜觀其變吧……”
嗯嗯,
眾人想到如果真是矯詔,那就是大明朝二十年來第一次了。這種時候皇上要是沒有大動作,那才真見了鬼了!
……
這時,
胡惟庸在塗節府中,卻是哈哈大笑:
“藍和尚?哈哈哈!笑死胡某了!藍玉啊藍玉,你也有今天?灰溜溜的出來,都被人叫和尚了!”
哈哈哈哈!
眾人也一起大笑,感覺暢快不已。
不久前,
他們也從督察院那邊聽到了消息,才知道陸聚已經死了,沐英奉旨平叛,個個嚇得躲在家裏。稍後又聽說毛海也死了,死無對證。個個更是怕得要死,生怕錦衣衛上門抓人。
但過了兩天,又忽然聽說藍玉放出來了,沒有人迎接,也沒有接風洗塵什麽的,甚至都沒有士兵護衛,一個人走迴了雞鳴寺。
大家看出老朱對藍玉仍然不滿,於是才又聚在一起。
這時,
大家笑了一會兒,鄭遇春又說:
“胡相國,陸聚一定是被藍玉的人給害了!為什麽皇上不查啊?一點聲音都沒有?”
“是啊!都矯詔了!”
“沐英也是個傻蛋!”
“聽說是吳風去的?”
“不可能!吳風一直都在京城!”
“那是誰?”
“……”
眾人再次扯到這個話題,又是一片爭吵。
胡惟庸歎了口氣說:
“我就跟你們說吧……上位已經派宋忠去了,要徹查藍玉的義子部將……這就說明,上位是清楚的!一定是藍玉派人去騙沐英!等沐英的信迴來,上位會有說法的!”
嗯嗯,
“肯定是!”
“就是藍玉的義子!”
“太無法無天了!”
“藍玉就是個混世魔王啊!”
“什麽藍和尚,就是個賊禿啊!”
“哈哈哈哈……”
罵著罵著,大家又大笑起來。
歡笑一會兒,
胡惟庸開始切入正題:
“各位爵爺,朝廷出了矯詔的事,上位已經大發雷霆……宮裏人說,上位整天在內苑冥思苦想,又在寫小紙條啊……”
啊?
小紙條?
其實,
所有親信的人都知道:老朱每次寫小紙條,都是為了摸清楚朝廷的底細,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大動作。於是個個凜然起來。
“你們也不用害怕……藍玉隻要還活著,你們也死不了!我我實話告訴你們,如果胡某沒有猜錯,接下來上位會放手讓胡某大開殺戒!”
胡惟庸已經猜到:老朱對矯詔這種事是不能容忍的,一定會加快整肅朝廷,劉伯溫一夥因為支持藍玉,已經不可能得到重用。而李善長又不願意幹,那最後就隻剩下他胡惟庸了。
啊?
不是吧?
大開殺戒?
【叮!】
【恭喜宿主成功化解危機,完成第27次任務。】
【完成情況:優秀!】
【獲得獎勵:銀本位策】
哦,
什麽呀?
這時候給我這個?
係統你瘋了嗎?
這是打雞血?
還是存心氣我啊?
其實,
他最近也發現了,係統似乎比自己樂觀,正在為即將到來的大時代做鋪墊呢,又是艦隊、又是炸藥的,現在又來個銀本位策,到底有什麽用?
“不過,係統還是牛逼呢,也許是讓我主政?”
蘇塵做了兩年多的老六,一直躲在暗處蹲坑,也殺了不少分了,這把難道是要走到台麵上嗎?
想了一會兒,
他忍不住啞然失笑——
我和作死王顛倒過來了?
現在他在暗處,我在明處。
也好,
那就他當老六,我負責衝鋒陷陣吧?
下班後,
他迴到家裏,把各處情報看了一遍,尤其是宮裏的暗樁情報,顯示老朱很可能會有很大的變化——
【奪舍太監暗樁迴報:皇上一言不發一整天,躲在房間裏寫小紙條……】
【奪舍宮女暗樁迴報:馬皇後讓人送參湯,皇上直接砸了……】
【奪舍錦衣衛血滴子迴報:皇上派人去黃山查看,又派人給湯和去了密信……】
【……】
嗯嗯,
果然如此,
老朱很可能要以退為進、布局一盤大棋局了。
他記得老朱的癖好——
每當他用小紙條寫別人名字的時候,就是他最低潮的時候,淩厲霸道的反擊,隨時都會到來。
……
與此同時,
劉伯溫府上,
汪廣洋、胡禎、方孝孺、溫祥卿等人也感到十分不安。
“恩師,沒想到啊,藍玉的聲望那麽大?我和祥卿親眼所見,京城百姓夾道歡唿,都為藍玉感到慶幸……唉,真是奇人奇事啊!”
汪廣洋說罷,溫祥卿也接著說:
“百姓也不叫他將軍,也不叫國公,就叫他藍和尚?我和廣洋聽得一愣一愣,簡直是聞所未聞!”
哦?
眾人一下傻了——
藍和尚?
這名字乍聽怪怪的,稍加琢磨又覺得很順溜?
劉伯溫怔了一下,忽然笑了:
“好!好啊,這樣最好!可見百姓還是喜歡他啊,不想見他出事,所以叫喊藍和尚……”
嗯嗯,
眾人都點頭——
的確是這個道理,畢竟這兩年那麽多事,也都沒有真憑實據,這次還下了詔獄,結果呢,竟然是陸聚謀反!陸聚謀反,胡惟庸就脫不了幹係,可見百姓是知道善惡是非的……
聊了一會兒,
汪廣洋又說:“恩師,近日聽說皇上心情很不好,又在內苑裏寫小紙條……胡惟庸他們卻很高調,學生擔心會出什麽變數啊?”
嗯嗯,
劉伯溫點點頭:
“我也想到了,皇上很可能有大的動作……我們都要謹慎,你們各自迴去,都把這幾年辦的事情捋一遍,查缺補漏,不要留下把柄……”
他當然也記得——
陳友諒全軍南下攻打時,老朱也是在寫小紙條。每當這個時候,就是他最敏感多疑的時刻,一定不能犯下任何差錯。
眾人看他說得嚴重,都一起行禮:
“學生等明白。”
劉伯溫這時又想起了陸聚謀反的事,一下子憂慮重重,娓娓說:“民間投書說沐英是奉旨平叛,皇上到現在還沒有說話,實在令人費解啊……”
眾人也都聽到了,早就覺得事態詭異,這時汪廣洋說:
“恩師,我想,是不是矯詔啊?否則皇上為什麽不說呢?”
啊?
矯詔?
眾人一下凜然。
劉伯溫擺擺手,低聲說:
“別瞎猜,靜觀其變吧……”
嗯嗯,
眾人想到如果真是矯詔,那就是大明朝二十年來第一次了。這種時候皇上要是沒有大動作,那才真見了鬼了!
……
這時,
胡惟庸在塗節府中,卻是哈哈大笑:
“藍和尚?哈哈哈!笑死胡某了!藍玉啊藍玉,你也有今天?灰溜溜的出來,都被人叫和尚了!”
哈哈哈哈!
眾人也一起大笑,感覺暢快不已。
不久前,
他們也從督察院那邊聽到了消息,才知道陸聚已經死了,沐英奉旨平叛,個個嚇得躲在家裏。稍後又聽說毛海也死了,死無對證。個個更是怕得要死,生怕錦衣衛上門抓人。
但過了兩天,又忽然聽說藍玉放出來了,沒有人迎接,也沒有接風洗塵什麽的,甚至都沒有士兵護衛,一個人走迴了雞鳴寺。
大家看出老朱對藍玉仍然不滿,於是才又聚在一起。
這時,
大家笑了一會兒,鄭遇春又說:
“胡相國,陸聚一定是被藍玉的人給害了!為什麽皇上不查啊?一點聲音都沒有?”
“是啊!都矯詔了!”
“沐英也是個傻蛋!”
“聽說是吳風去的?”
“不可能!吳風一直都在京城!”
“那是誰?”
“……”
眾人再次扯到這個話題,又是一片爭吵。
胡惟庸歎了口氣說:
“我就跟你們說吧……上位已經派宋忠去了,要徹查藍玉的義子部將……這就說明,上位是清楚的!一定是藍玉派人去騙沐英!等沐英的信迴來,上位會有說法的!”
嗯嗯,
“肯定是!”
“就是藍玉的義子!”
“太無法無天了!”
“藍玉就是個混世魔王啊!”
“什麽藍和尚,就是個賊禿啊!”
“哈哈哈哈……”
罵著罵著,大家又大笑起來。
歡笑一會兒,
胡惟庸開始切入正題:
“各位爵爺,朝廷出了矯詔的事,上位已經大發雷霆……宮裏人說,上位整天在內苑冥思苦想,又在寫小紙條啊……”
啊?
小紙條?
其實,
所有親信的人都知道:老朱每次寫小紙條,都是為了摸清楚朝廷的底細,隨之而來的,往往就是大動作。於是個個凜然起來。
“你們也不用害怕……藍玉隻要還活著,你們也死不了!我我實話告訴你們,如果胡某沒有猜錯,接下來上位會放手讓胡某大開殺戒!”
胡惟庸已經猜到:老朱對矯詔這種事是不能容忍的,一定會加快整肅朝廷,劉伯溫一夥因為支持藍玉,已經不可能得到重用。而李善長又不願意幹,那最後就隻剩下他胡惟庸了。
啊?
不是吧?
大開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