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李善長:卸磨殺驢!等他籌到錢再說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時,
蘇塵拋出了第三招。
“皇上,李大人,我計劃在舟山雙嶼島開辟一個商埠,所有交易,免去一切稅賦!不僅要免稅,朝廷還要保護!屆時,我要廣邀四海各國商家,前來采辦!對大商人,一律提供國賓待遇!至於商人來不來,我蘇塵也可以在這裏立個軍令狀!”
啊?
什麽?
話音落出,
所有人全傻眼了!
聞所未聞啊!
給商人國賓待遇?
還不收稅?
那不瘋了嗎?
而這時,
老朱卻一下聽出了厲害之處——
這個蘇塵,果然類似管仲!
如此一來,商人全都要瘋了!
這樣也好,
遠遠待在島上,隻要不上岸,咱大明就毫發未損!國內的貨物集中到瀏家港,然後再運出去,一般人也不受影響……
他的見識自然遠遠高於李善長,他對治亂興亡之事的理解,那可是曆史上數一數二的,隻不過他的重點不在這裏,而是放在了重建秩序上。憑他的本能,都能立刻看出來——
這樣搞法,商人就是十萬八千裏也要趕過來的。不為別的,光說沒有稅賦,就是大筆的銀子,完全能抵消一路上的運費。
這時,
他腦子裏已經在想另一件事了——
這件事自然是能成的,
可是他幹成了之後,還想幹什麽?
咱是由著他呢?
還是讓別人來幹?
將來他要是掌握了國家命脈,那該如何是好?
思來想去,
老朱也感到萬分無奈。
畢竟,
眼下的形勢並不好,民生已有凋敝之象,不出兩三年,就會有流民之患了。到時候朝廷更沒辦法,如果運氣不好,再遇到什麽天災人禍,朝廷立刻就要動搖……
一念至此,
老朱已經倍感無力,朝廷的爭鬥,幾乎已經耗盡了一切,現在再不專注民生,大亂就在眼前了!
唉!
他暗歎一聲:沒辦法了,也隻有讓他幹,再讓李善長盯著,一旦有什麽不對勁的,就把他拿下,不管怎麽說,先籌到錢再說……
想到這裏,
老朱淡然一笑:
“安國公啊,這些事兒啊,咱不懂……不過,聽著是好的,施行方略也有了……安國公就辛苦一下,親自抓一抓吧?咱讓李善長幫襯著!就算是錦衣衛,隻要安國公用得著,也可以隨調隨用!怎麽樣?”
啊?
這樣說話?
錦衣衛隨便用?
李善長和親信們一下傻了——
錦衣衛也給他用?
有那麽急嗎?
他掌握那麽大的權,將來怎麽辦?
而這時,
廷議大臣汪廣洋、湯和卻是表情各異。
汪廣洋雖然是江南人,也見過前元的種種全球貿易,但一時半會兒也理解不了這麽激進的方略,總感覺這樣一來,動作實在太大了,就算搞到了錢,將來也一定會跟朝廷有很大衝突,到時候就很那收場了。
湯和事完全聽老朱的,參加廷議,不過是為了看著眾人而已,必要的時候幫著老朱壓壓陣腳。所以平常他都不說話。
這時,
他偷偷打量老朱,感覺不像假的,於是跟著附和:“安國公高見,實乃興邦之策!咱也表個態,有用得著五軍都督府的,隻要上位點頭,咱就提著腦袋給你幹!哈哈……”
哈哈哈……
眾人聽他說得豪爽,一下子都笑起來。
老朱又笑著說:
“李善長,你怎麽說?”
啊?
李善長頓時凜然——
你們都做好人,就讓我做惡人?
想了片刻,
李善長也隻好說:“安國公啊,這可是大事啊,老夫也沒什麽主意,就給你敲敲邊鼓吧……呃,六部尚書侍郎也都在場,安國公有什麽吩咐,就讓他們做!”
嗯嗯,
老朱點點頭——
這樣就對了!
就讓他去做,
先把架勢給他擺好,省得到時候天下人說朝廷的不是。
他要是幹不成,
那就另說了。
到時候也算是解決掉了一塊心頭之患。
於是,
蘇塵的方略就此通過。
此時此刻,
他看著虛情假意的全部朝臣包括老朱,心裏也是百感交集——
簡直太難了!
誰再說穿越到古代可以隨便改變曆史,那真想一耳光扇過去!
不過也好,
事情終歸是起步了。
看他們樣子,也不願意真幫忙,到時候不添亂就謝天謝地了。
想到這裏,
蘇塵對著眾人團團一拜:“多謝皇上,多謝各位,蘇某這就下去幹!”
“公爺辛苦!”
“公爺能者多勞!”
“安國公心在社稷!”
“……”
眾人一片虛假的恭維聲中,一場關鍵廷議就此結束。
……
迴到家裏,
蘇塵立刻開始布局——
【京城樁頭吳本六聽令:把暗樁人手調出來三分之二,全部給我下去州府,到處宣揚方略,向富商募資!】
【江南各省樁頭聽令:一切聽吳本六調遣,立刻撥出四分之三人手,挨家挨戶上門,給貿易衙門募資!】
【常威小組聽令:立刻去雙嶼找到藍玉,請他出麵巡遊各國,邀請各國商人、朝廷,數月後來雙嶼采辦大明貨物!】
【雨化田聽令:嚴密監視李善長的一切動靜,每日三報!當次大事期間,更要加倍小心!】
【李成梁聽令:你親率一百火槍騎隊保護本主人,隨時待命在一百米之內!不可有任何閃失!】
【火炮隊孫元化、戚繼光聽令:立即在雙嶼島修築炮台、軍港,等籌到錢款,再修建市場!】
一切安排妥當,
他才鬆了口氣
這把的關鍵,其實還在藍玉。畢竟,藍玉是大明戰神,朝廷雖然說是叛黨,但各國並不知情。隻要他一出麵,說大明安國公廣開招商會,各國商人聽他的威名,信用也是杠杠的,那就再無疑慮了!
現在,
還剩下幾個月時間,他要先籌資,然後收購第一批貨物,一半由貿易船隊販賣至各大港口,一半囤積在雙嶼島。隻要三五個月,大明就會走上正軌了。
……
與此同時,
李善長府中,氣氛卻十分凝重。
今日廷議,蘇塵突然拋出重大方略,李善長措手不及,而皇上十分動心,竟然就把大權交給了蘇塵?
沉默許久,
眾人都打量李善長的臉色,感覺他已經緩和了。
茹太素才輕聲說:“恩師,此事如果幹成了,那咱們這些人還有什麽用啊?”
他不敢明說,但意思已經很清楚——
蘇塵這個方略搞成了,貿易衙門就成了朝廷支出,他這個戶部尚書首先就成了擺設了。
其他人呢?又能好到哪裏去?
蘇塵拋出了第三招。
“皇上,李大人,我計劃在舟山雙嶼島開辟一個商埠,所有交易,免去一切稅賦!不僅要免稅,朝廷還要保護!屆時,我要廣邀四海各國商家,前來采辦!對大商人,一律提供國賓待遇!至於商人來不來,我蘇塵也可以在這裏立個軍令狀!”
啊?
什麽?
話音落出,
所有人全傻眼了!
聞所未聞啊!
給商人國賓待遇?
還不收稅?
那不瘋了嗎?
而這時,
老朱卻一下聽出了厲害之處——
這個蘇塵,果然類似管仲!
如此一來,商人全都要瘋了!
這樣也好,
遠遠待在島上,隻要不上岸,咱大明就毫發未損!國內的貨物集中到瀏家港,然後再運出去,一般人也不受影響……
他的見識自然遠遠高於李善長,他對治亂興亡之事的理解,那可是曆史上數一數二的,隻不過他的重點不在這裏,而是放在了重建秩序上。憑他的本能,都能立刻看出來——
這樣搞法,商人就是十萬八千裏也要趕過來的。不為別的,光說沒有稅賦,就是大筆的銀子,完全能抵消一路上的運費。
這時,
他腦子裏已經在想另一件事了——
這件事自然是能成的,
可是他幹成了之後,還想幹什麽?
咱是由著他呢?
還是讓別人來幹?
將來他要是掌握了國家命脈,那該如何是好?
思來想去,
老朱也感到萬分無奈。
畢竟,
眼下的形勢並不好,民生已有凋敝之象,不出兩三年,就會有流民之患了。到時候朝廷更沒辦法,如果運氣不好,再遇到什麽天災人禍,朝廷立刻就要動搖……
一念至此,
老朱已經倍感無力,朝廷的爭鬥,幾乎已經耗盡了一切,現在再不專注民生,大亂就在眼前了!
唉!
他暗歎一聲:沒辦法了,也隻有讓他幹,再讓李善長盯著,一旦有什麽不對勁的,就把他拿下,不管怎麽說,先籌到錢再說……
想到這裏,
老朱淡然一笑:
“安國公啊,這些事兒啊,咱不懂……不過,聽著是好的,施行方略也有了……安國公就辛苦一下,親自抓一抓吧?咱讓李善長幫襯著!就算是錦衣衛,隻要安國公用得著,也可以隨調隨用!怎麽樣?”
啊?
這樣說話?
錦衣衛隨便用?
李善長和親信們一下傻了——
錦衣衛也給他用?
有那麽急嗎?
他掌握那麽大的權,將來怎麽辦?
而這時,
廷議大臣汪廣洋、湯和卻是表情各異。
汪廣洋雖然是江南人,也見過前元的種種全球貿易,但一時半會兒也理解不了這麽激進的方略,總感覺這樣一來,動作實在太大了,就算搞到了錢,將來也一定會跟朝廷有很大衝突,到時候就很那收場了。
湯和事完全聽老朱的,參加廷議,不過是為了看著眾人而已,必要的時候幫著老朱壓壓陣腳。所以平常他都不說話。
這時,
他偷偷打量老朱,感覺不像假的,於是跟著附和:“安國公高見,實乃興邦之策!咱也表個態,有用得著五軍都督府的,隻要上位點頭,咱就提著腦袋給你幹!哈哈……”
哈哈哈……
眾人聽他說得豪爽,一下子都笑起來。
老朱又笑著說:
“李善長,你怎麽說?”
啊?
李善長頓時凜然——
你們都做好人,就讓我做惡人?
想了片刻,
李善長也隻好說:“安國公啊,這可是大事啊,老夫也沒什麽主意,就給你敲敲邊鼓吧……呃,六部尚書侍郎也都在場,安國公有什麽吩咐,就讓他們做!”
嗯嗯,
老朱點點頭——
這樣就對了!
就讓他去做,
先把架勢給他擺好,省得到時候天下人說朝廷的不是。
他要是幹不成,
那就另說了。
到時候也算是解決掉了一塊心頭之患。
於是,
蘇塵的方略就此通過。
此時此刻,
他看著虛情假意的全部朝臣包括老朱,心裏也是百感交集——
簡直太難了!
誰再說穿越到古代可以隨便改變曆史,那真想一耳光扇過去!
不過也好,
事情終歸是起步了。
看他們樣子,也不願意真幫忙,到時候不添亂就謝天謝地了。
想到這裏,
蘇塵對著眾人團團一拜:“多謝皇上,多謝各位,蘇某這就下去幹!”
“公爺辛苦!”
“公爺能者多勞!”
“安國公心在社稷!”
“……”
眾人一片虛假的恭維聲中,一場關鍵廷議就此結束。
……
迴到家裏,
蘇塵立刻開始布局——
【京城樁頭吳本六聽令:把暗樁人手調出來三分之二,全部給我下去州府,到處宣揚方略,向富商募資!】
【江南各省樁頭聽令:一切聽吳本六調遣,立刻撥出四分之三人手,挨家挨戶上門,給貿易衙門募資!】
【常威小組聽令:立刻去雙嶼找到藍玉,請他出麵巡遊各國,邀請各國商人、朝廷,數月後來雙嶼采辦大明貨物!】
【雨化田聽令:嚴密監視李善長的一切動靜,每日三報!當次大事期間,更要加倍小心!】
【李成梁聽令:你親率一百火槍騎隊保護本主人,隨時待命在一百米之內!不可有任何閃失!】
【火炮隊孫元化、戚繼光聽令:立即在雙嶼島修築炮台、軍港,等籌到錢款,再修建市場!】
一切安排妥當,
他才鬆了口氣
這把的關鍵,其實還在藍玉。畢竟,藍玉是大明戰神,朝廷雖然說是叛黨,但各國並不知情。隻要他一出麵,說大明安國公廣開招商會,各國商人聽他的威名,信用也是杠杠的,那就再無疑慮了!
現在,
還剩下幾個月時間,他要先籌資,然後收購第一批貨物,一半由貿易船隊販賣至各大港口,一半囤積在雙嶼島。隻要三五個月,大明就會走上正軌了。
……
與此同時,
李善長府中,氣氛卻十分凝重。
今日廷議,蘇塵突然拋出重大方略,李善長措手不及,而皇上十分動心,竟然就把大權交給了蘇塵?
沉默許久,
眾人都打量李善長的臉色,感覺他已經緩和了。
茹太素才輕聲說:“恩師,此事如果幹成了,那咱們這些人還有什麽用啊?”
他不敢明說,但意思已經很清楚——
蘇塵這個方略搞成了,貿易衙門就成了朝廷支出,他這個戶部尚書首先就成了擺設了。
其他人呢?又能好到哪裏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