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朱棣:軍師,那我主動請旨裁撤王府兵馬?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老朱知道早晚要謀反,為什麽又不壓一下?還放心地把位子交給朱允炆這個弱雞?
如果說老朱不知道,也不太合情理啊。畢竟,天下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的,至少很多大臣心裏有數,朱棣謀反隻是個時間問題。
更何況,這兩年經曆了那麽多,朱棣在京城又有那麽多暗樁,老朱怎麽會不知道呢?
其實曆史上真實情況也是如此,朱棣不僅有暗樁,還在京城時不時造謠,很多太監都已經被收買了。
這時,
藍玉忽然笑了笑:
“上位啊,他是不信啊……”
不信?
老朱不信朱棣敢造飯?
這個解釋似乎很有道理?
蘇塵感覺有點靠譜了:“爹,為何啊?”
“塵兒啊,你是不知道上位這個人……他啊,狂著呢!這天底下就沒幾個他看得入眼的人啊!朱棣是他欣賞的兒子,在北邊招兵買馬,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上位那麽多錦衣衛,又怎麽會不知道?他是壓根兒就不信朱棣敢做!”
說到這裏,
藍玉又拍了拍蘇塵肩膀:“塵兒,你也不用擔心……改天我去找他,給他提個醒!這個毒瘡,早早割掉最好!省得將來惹下滔天大禍!”
哦?
給老朱提個醒?
這個似乎可以有!
蘇塵心想——
跟朱棣打仗,也沒什麽好處,
雖然可以分分鍾滅了他,可到時候畢竟耽誤事啊。
如果老朱能削弱他一下,他沒有實力,也就不敢想了。
“好!
“爹啊,你就說吧!上位既然赦免了你們,早晚也會見麵的……到時候再說吧……”
嗯嗯,
藍玉這一年來變化很大,想到這個大明朝正在往理想中的方向前進,但又因為老朱的性格,這個兒子早晚都要跟他發生嚴重衝突,每次想起來都特別擔憂,這時忍不住說:
“塵兒,我還得提醒你啊!咱們這個上位,可是最喜歡朱允炆的……他是鐵了心要讓朱允炆繼位的……你扶朱允熥,早晚是死路一條!塵兒啊,要麽就算了!走吧!這個攤子還給他們!”
哦?
你倒是想得開啊?
蘇塵忍不住笑了——
這和尚果然沒白當,竟然真的大徹大悟了!
可我要是走了,這大明朝勢必要落在朱棣手上的。
朱棣那個王八蛋什麽不幹?
況且,
就算真走了,還不是去東瀛、南洋,也沒多少意思啊、不過他說的對,老朱是一定要扶持朱允炆的,到時候發生衝突是必然的……
“爹啊,我也知道……老朱早晚要對我下手啊……我也想過了,等幾年看吧,先準備著後路,到時候真不行,上船就走了……”
嗯嗯,
藍玉哈哈一笑:
“這就對了!塵兒啊,我也早就想開了,藍家的血脈啊什麽的,也都是一場空……這天下什麽事,都有定數!強求不得啊……”
說著,
藍玉大步邁開,竟然走了!
臨了,
他又哈哈一笑:“塵兒,幹吧!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哈哈哈……”
哦?
還真是個高僧了?
蘇塵一下怔住了。
……
與此同時,
北平慶壽寺。
朱棣羞辱而歸。在王府裏悶了好幾天,閉門謝客,一個人也不見。差不多十天半月了,這天才想起來到慶壽寺。
這時,
天色夕陽,禪院內安靜一片。
朱棣一邊喝茶,一邊悶不做聲,想著在京城受到的羞辱,時不時拳頭緊握,一副咬牙切齒。
姚廣孝好幾次想勸慰一下,又忽然欲言又止。
喝了半個時辰,
朱棣才忽然站起來,對著窗外的秋色,喃喃自語:“軍師啊,本王到底是不是個人物?你實話實說……千萬不要隱瞞……”
啊?
這?
姚廣孝頓時一愣——
怎麽這次那麽慘嗎?
都搞成這樣了?
咳咳,
姚廣孝幹咳一聲:“殿下,貧僧一直以為,殿下乃是命世之主……此言絕無虛假!”
哦……
朱棣臉色終於緩和下來,但又悠悠說:“軍師啊,這次在京城,本王可謂是受盡羞辱啊……”
這一番苦水,他已經悶了大半個月,這時在姚廣孝麵前和盤托出,說了半個時辰,嘴幹舌燥之際,也感到了一陣輕鬆解脫。
喝了兩杯茶,他又說:
“軍師啊,我見了父皇兩次,都沒有好聲氣啊……本王倒是看出來一點,父皇似乎會削藩?等李善長、蘇塵垮了,父皇多半就會做啊……”
哦?
這個倒是超出了姚廣孝的預期、
“殿下,何出此言?”
“軍師,我也是猜的……父皇一定是要交給朱允炆……那個朱允熥,還有蘇塵,想都不要想!其實不光他們,就連本王,父皇也是再三警告!軍師……”
他湊到姚廣孝耳邊,壓低聲音:
“軍師,父皇讓我死心……”
啊?
這?
姚廣孝頓時一陣悚然——
皇上他死心?
既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削藩真的就是早晚的事了。
他還在京城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來:老朱的封建屏藩是鐵定的,但給與藩王兵權,卻是臨時的。
因此,
這兩年,他讓朱棣自己練兵,就藏在邊塞朵顏三衛裏,到時候就算裁撤,也裁不到這些塞外兵馬。
但這一手本來是預防的,沒想到皇上這樣跟燕王說話,那就一定會把藩王的兵馬徹底裁掉了……
想了一會兒,
姚廣孝說:“殿下,如此說來,皇上的確有意削藩啊……不過,應該還有數年……李善長、蘇塵垮台之後,皇上才會動手……殿下,其實這也是好事!”
哦?
好事?
朱棣一下警醒過來,豎起耳朵。
姚廣孝娓娓說:“殿下你想啊,皇上削藩之後,一定會把兵權交給朝廷,交到兵部尚書手裏,到時候大臣廷議,朱允炆裁決,才能調動兵馬……而這時候,淮西人已經沒了,天下藩王誰都沒有兵馬,殿下豈不是獨一家?”
“再者,朝廷那些腐儒當權,又怎麽會懂得戰陣?到時候豈不是殿下的天下?隻要殿下熬過了這關,天下就無人能製了……”
嗯嗯!
朱棣頓時興奮起來——
對啊!
父皇削藩就讓他削好了!
想到這裏,
他低聲說:“軍師,那本王幹脆主動請旨裁撤王府兵馬?如此一來,父皇就不疑心本王了……”
如果說老朱不知道,也不太合情理啊。畢竟,天下其實很多人都知道的,至少很多大臣心裏有數,朱棣謀反隻是個時間問題。
更何況,這兩年經曆了那麽多,朱棣在京城又有那麽多暗樁,老朱怎麽會不知道呢?
其實曆史上真實情況也是如此,朱棣不僅有暗樁,還在京城時不時造謠,很多太監都已經被收買了。
這時,
藍玉忽然笑了笑:
“上位啊,他是不信啊……”
不信?
老朱不信朱棣敢造飯?
這個解釋似乎很有道理?
蘇塵感覺有點靠譜了:“爹,為何啊?”
“塵兒啊,你是不知道上位這個人……他啊,狂著呢!這天底下就沒幾個他看得入眼的人啊!朱棣是他欣賞的兒子,在北邊招兵買馬,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上位那麽多錦衣衛,又怎麽會不知道?他是壓根兒就不信朱棣敢做!”
說到這裏,
藍玉又拍了拍蘇塵肩膀:“塵兒,你也不用擔心……改天我去找他,給他提個醒!這個毒瘡,早早割掉最好!省得將來惹下滔天大禍!”
哦?
給老朱提個醒?
這個似乎可以有!
蘇塵心想——
跟朱棣打仗,也沒什麽好處,
雖然可以分分鍾滅了他,可到時候畢竟耽誤事啊。
如果老朱能削弱他一下,他沒有實力,也就不敢想了。
“好!
“爹啊,你就說吧!上位既然赦免了你們,早晚也會見麵的……到時候再說吧……”
嗯嗯,
藍玉這一年來變化很大,想到這個大明朝正在往理想中的方向前進,但又因為老朱的性格,這個兒子早晚都要跟他發生嚴重衝突,每次想起來都特別擔憂,這時忍不住說:
“塵兒,我還得提醒你啊!咱們這個上位,可是最喜歡朱允炆的……他是鐵了心要讓朱允炆繼位的……你扶朱允熥,早晚是死路一條!塵兒啊,要麽就算了!走吧!這個攤子還給他們!”
哦?
你倒是想得開啊?
蘇塵忍不住笑了——
這和尚果然沒白當,竟然真的大徹大悟了!
可我要是走了,這大明朝勢必要落在朱棣手上的。
朱棣那個王八蛋什麽不幹?
況且,
就算真走了,還不是去東瀛、南洋,也沒多少意思啊、不過他說的對,老朱是一定要扶持朱允炆的,到時候發生衝突是必然的……
“爹啊,我也知道……老朱早晚要對我下手啊……我也想過了,等幾年看吧,先準備著後路,到時候真不行,上船就走了……”
嗯嗯,
藍玉哈哈一笑:
“這就對了!塵兒啊,我也早就想開了,藍家的血脈啊什麽的,也都是一場空……這天下什麽事,都有定數!強求不得啊……”
說著,
藍玉大步邁開,竟然走了!
臨了,
他又哈哈一笑:“塵兒,幹吧!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哈哈哈……”
哦?
還真是個高僧了?
蘇塵一下怔住了。
……
與此同時,
北平慶壽寺。
朱棣羞辱而歸。在王府裏悶了好幾天,閉門謝客,一個人也不見。差不多十天半月了,這天才想起來到慶壽寺。
這時,
天色夕陽,禪院內安靜一片。
朱棣一邊喝茶,一邊悶不做聲,想著在京城受到的羞辱,時不時拳頭緊握,一副咬牙切齒。
姚廣孝好幾次想勸慰一下,又忽然欲言又止。
喝了半個時辰,
朱棣才忽然站起來,對著窗外的秋色,喃喃自語:“軍師啊,本王到底是不是個人物?你實話實說……千萬不要隱瞞……”
啊?
這?
姚廣孝頓時一愣——
怎麽這次那麽慘嗎?
都搞成這樣了?
咳咳,
姚廣孝幹咳一聲:“殿下,貧僧一直以為,殿下乃是命世之主……此言絕無虛假!”
哦……
朱棣臉色終於緩和下來,但又悠悠說:“軍師啊,這次在京城,本王可謂是受盡羞辱啊……”
這一番苦水,他已經悶了大半個月,這時在姚廣孝麵前和盤托出,說了半個時辰,嘴幹舌燥之際,也感到了一陣輕鬆解脫。
喝了兩杯茶,他又說:
“軍師啊,我見了父皇兩次,都沒有好聲氣啊……本王倒是看出來一點,父皇似乎會削藩?等李善長、蘇塵垮了,父皇多半就會做啊……”
哦?
這個倒是超出了姚廣孝的預期、
“殿下,何出此言?”
“軍師,我也是猜的……父皇一定是要交給朱允炆……那個朱允熥,還有蘇塵,想都不要想!其實不光他們,就連本王,父皇也是再三警告!軍師……”
他湊到姚廣孝耳邊,壓低聲音:
“軍師,父皇讓我死心……”
啊?
這?
姚廣孝頓時一陣悚然——
皇上他死心?
既然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削藩真的就是早晚的事了。
他還在京城的時候就已經看出來:老朱的封建屏藩是鐵定的,但給與藩王兵權,卻是臨時的。
因此,
這兩年,他讓朱棣自己練兵,就藏在邊塞朵顏三衛裏,到時候就算裁撤,也裁不到這些塞外兵馬。
但這一手本來是預防的,沒想到皇上這樣跟燕王說話,那就一定會把藩王的兵馬徹底裁掉了……
想了一會兒,
姚廣孝說:“殿下,如此說來,皇上的確有意削藩啊……不過,應該還有數年……李善長、蘇塵垮台之後,皇上才會動手……殿下,其實這也是好事!”
哦?
好事?
朱棣一下警醒過來,豎起耳朵。
姚廣孝娓娓說:“殿下你想啊,皇上削藩之後,一定會把兵權交給朝廷,交到兵部尚書手裏,到時候大臣廷議,朱允炆裁決,才能調動兵馬……而這時候,淮西人已經沒了,天下藩王誰都沒有兵馬,殿下豈不是獨一家?”
“再者,朝廷那些腐儒當權,又怎麽會懂得戰陣?到時候豈不是殿下的天下?隻要殿下熬過了這關,天下就無人能製了……”
嗯嗯!
朱棣頓時興奮起來——
對啊!
父皇削藩就讓他削好了!
想到這裏,
他低聲說:“軍師,那本王幹脆主動請旨裁撤王府兵馬?如此一來,父皇就不疑心本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