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蘇塵:這次科舉舞弊,名堂不小啊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與此同時,
他們這些人並不知道,杭州暗樁已經把情況匯總上去了。
京城,
貿易衙門,
蘇塵還在閱讀各地的基建衙門迴報,忽然收到了暗樁情報+
【李善長杭州府邸暗樁迴報:稟報主人,李善長見了一個北方儒生,名叫萬山,說到了科場舞弊的事。萬山說北方人愛作弊,鬱新說江南人也喜歡作弊,還說到了他的弟子錢唐……】
嗯嗯,
上大貨了!
蘇塵立即猜到——
果然沒錯,
他們還是想讓南方人作弊,這樣才順理成章,到時候就說南方人作弊,欺負江北人,就可以鬧出大事了!
【雨化田聽令:立即追查鬱新的弟子錢唐,看看物色了什麽人來搞科場舞弊,查到立刻匯報!】
緊接著,
他又詢問了陝西樁頭,關於萬山的背景,很快也就來了迴報:
【山西樁頭迴報:萬山乃是洪武初年進士,三年前令一女嫁予燕王府護衛千戶牛騰之子,雙方親如一家。】
哦哦,
原來如此。
蘇塵這下徹底明白了——
燕王的確是搞事,而且是先讓京城的暗樁找到了鄭賜、張忱、尹昌隆,這三人又找到了鬱新,再把萬山引薦給李善長。
這樣做可謂是天衣無縫!
畢竟,到時候如果事情暴露,查下來,也就是查到鄭賜、張忱他們幾個。而這幾個人已經投效淮王了!
況且,他們幾個跟李善長的關係本身也不是特別好,嚴格說並不是李善長的黨羽。所以事情是退掉的。
老朱如果強壓,他們也有理由反駁——
天下儒生本來就是相通的!
江北儒學薄弱,十幾年來都有不斷有人南下求學。
這有什麽奇怪的?難道一個山西儒生去了一趟江南,見了一下朋友,就說他謀反不成?
大明官場的這個套路,蘇塵現在已經摸得門清。
如此一來,
他們的計劃也就浮出水麵了——
很可能,
錢唐找了個人作弊,很可能還要牽扯上淮王……這樣才保險!
然後,
鄭賜他們幾個就在貢院裏把作弊這個人抓出來,一番審訊,供出線索!
而線索,
很可能就是朱允熥!
畢竟,要想攀扯到他蘇塵身上,還是有點難度。這些年根本沒有插手禮部的事,想要扯過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
現在的問題就一定在——
吳王府!
想到這裏,
他立刻下令——
【常威聽令:立刻讓上次你安置在吳王府中的暗樁,嚴密盯著每一個人王府官員,一個時辰一報!】
這個時候,
他還不想告訴朱允熥,畢竟要後發製人,才能把燕王、李善長的陰謀翻出來,而且,這次還要看看朱允炆,如果拉下水,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
數日後,
今年科舉已經籌備妥當。
廷議上,
老朱大為高興,竟破例讓朱允熥也列席了。
“劉夫子啊,辦得好!辦得太好了!咱就喜歡這樣的!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規……好啊,好啊……”
老朱踱來踱去,手裏把玩著癢癢撓,滿臉喜色。
這時,
列席廷議的大臣,李善長已經換成了夏恕,付友德已死,換成了耿炳文,其他還是老樣子。參與廷議的部臣,又換了兩個侍郎。其中,鄭賜經過淮王舉薦,成了禮部侍郎,此時在隊伍末尾,顯得一臉嚴肅。
朝臣上方,是朱允炆和朱允熥兩個皇孫,此時大氣都不敢喘,隻是靜靜聽著朝臣說話。
“一切都仰賴皇上聖明……老臣昨日到貢院看了看,江北士子們都山唿萬歲啊……嗬嗬嗬……”
劉三吾全無心機,一派天真。
老朱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忍不住笑了起來:“好,好啊……劉夫子有心了……額,這次,咱賞一個人!那就是吳王!”
啊?
朱允熥一下都怕得要死,這時趕緊低下頭。
群臣卻是表情各異。
畢竟,
吳王上書提出南北等額,雖然遂了皇上的意思,但實際上卻是偏袒之舉,已經惹得江南人不滿了。而在座的大臣,三分之二都是江南人,誰又敢附和呢?
故而,
老朱話音落處,殿內竟然悄無聲息。
咦?
老朱訝然說:“怎麽?你們,還有什麽話要說?”
嗬嗬,
蘇塵當即上前一步:“皇上,臣以為,此次南北等額分榜,實乃關係國家安危之大計……臣也認為應該賞賜吳王!”
說罷,
蘇塵一個人啪啪的鼓掌。
啊?
群臣一下懵了——
你一個人鼓個啥掌啊?
夏恕、王純等幾個李善長的親信,一下子臉色便秘,眼中流露出鄙視之色。汪廣洋等人也顯得頗為尷尬。
這時,
老朱卻忍不住大笑:“哈哈哈……安國公!好啊,咱就喜歡這樣的,直言不諱!知無不言!”
額,
老朱也知道群臣都不喜歡這個章程,也隻有硬著頭皮說:“李進,擬旨!賞賜吳王,嗯……今年就代咱殿試!”
啊?
“孫臣不敢!”
朱允熥趕緊跪下來推辭。
“有什麽不敢?你怕什麽?為國掄才嘛!何況,這個章程也是你上的!事到臨頭,又怕了?”
老朱一向不喜歡他,這時見他一副慫樣,一下子又火了。
夏恕、王純等人忍不住想笑——
吳王啊,你就想著投機,
可皇上壓根兒就不喜歡你啊!
蘇塵趕緊給朱允熥使了個眼色。
朱允熥當即說:“孫臣,孫臣謝皇上隆恩……”
嗯,
老朱這才臉色緩下來,又看看另一邊的朱允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好了……明日開考……咱就不去了……劉夫子,淮王,你們就代朕舉行掄才大典吧!退朝!”
說罷,
老朱袖子一揮,直接走入偏殿。
……
出了宮門,
朱允熥拉著蘇塵走到偏僻處,低聲問:“安國公,會不會有事啊?怎麽皇上讓我主持殿試,又讓淮王主持掄才大典?這?唉……”
嗬嗬,
蘇塵笑了出來,心想——
老朱可真是偏心得很!
髒活累活苦活,就讓吳王幹,人前顯聖的好事,又讓朱允炆幹。
換了誰,也高興不起來啊。
“吳王,算了……你就這個命……認命吧!”
這?
朱允熥一臉便秘。
蘇塵拍拍他肩膀,又安慰說:“總比圈進鳳陽好吧?行了,能出出風頭已經不錯了……走吧!”
他們這些人並不知道,杭州暗樁已經把情況匯總上去了。
京城,
貿易衙門,
蘇塵還在閱讀各地的基建衙門迴報,忽然收到了暗樁情報+
【李善長杭州府邸暗樁迴報:稟報主人,李善長見了一個北方儒生,名叫萬山,說到了科場舞弊的事。萬山說北方人愛作弊,鬱新說江南人也喜歡作弊,還說到了他的弟子錢唐……】
嗯嗯,
上大貨了!
蘇塵立即猜到——
果然沒錯,
他們還是想讓南方人作弊,這樣才順理成章,到時候就說南方人作弊,欺負江北人,就可以鬧出大事了!
【雨化田聽令:立即追查鬱新的弟子錢唐,看看物色了什麽人來搞科場舞弊,查到立刻匯報!】
緊接著,
他又詢問了陝西樁頭,關於萬山的背景,很快也就來了迴報:
【山西樁頭迴報:萬山乃是洪武初年進士,三年前令一女嫁予燕王府護衛千戶牛騰之子,雙方親如一家。】
哦哦,
原來如此。
蘇塵這下徹底明白了——
燕王的確是搞事,而且是先讓京城的暗樁找到了鄭賜、張忱、尹昌隆,這三人又找到了鬱新,再把萬山引薦給李善長。
這樣做可謂是天衣無縫!
畢竟,到時候如果事情暴露,查下來,也就是查到鄭賜、張忱他們幾個。而這幾個人已經投效淮王了!
況且,他們幾個跟李善長的關係本身也不是特別好,嚴格說並不是李善長的黨羽。所以事情是退掉的。
老朱如果強壓,他們也有理由反駁——
天下儒生本來就是相通的!
江北儒學薄弱,十幾年來都有不斷有人南下求學。
這有什麽奇怪的?難道一個山西儒生去了一趟江南,見了一下朋友,就說他謀反不成?
大明官場的這個套路,蘇塵現在已經摸得門清。
如此一來,
他們的計劃也就浮出水麵了——
很可能,
錢唐找了個人作弊,很可能還要牽扯上淮王……這樣才保險!
然後,
鄭賜他們幾個就在貢院裏把作弊這個人抓出來,一番審訊,供出線索!
而線索,
很可能就是朱允熥!
畢竟,要想攀扯到他蘇塵身上,還是有點難度。這些年根本沒有插手禮部的事,想要扯過來,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
現在的問題就一定在——
吳王府!
想到這裏,
他立刻下令——
【常威聽令:立刻讓上次你安置在吳王府中的暗樁,嚴密盯著每一個人王府官員,一個時辰一報!】
這個時候,
他還不想告訴朱允熥,畢竟要後發製人,才能把燕王、李善長的陰謀翻出來,而且,這次還要看看朱允炆,如果拉下水,當然是最好不過了。
……
數日後,
今年科舉已經籌備妥當。
廷議上,
老朱大為高興,竟破例讓朱允熥也列席了。
“劉夫子啊,辦得好!辦得太好了!咱就喜歡這樣的!不拘一格,不墨守成規……好啊,好啊……”
老朱踱來踱去,手裏把玩著癢癢撓,滿臉喜色。
這時,
列席廷議的大臣,李善長已經換成了夏恕,付友德已死,換成了耿炳文,其他還是老樣子。參與廷議的部臣,又換了兩個侍郎。其中,鄭賜經過淮王舉薦,成了禮部侍郎,此時在隊伍末尾,顯得一臉嚴肅。
朝臣上方,是朱允炆和朱允熥兩個皇孫,此時大氣都不敢喘,隻是靜靜聽著朝臣說話。
“一切都仰賴皇上聖明……老臣昨日到貢院看了看,江北士子們都山唿萬歲啊……嗬嗬嗬……”
劉三吾全無心機,一派天真。
老朱盯著他看了一會兒,忍不住笑了起來:“好,好啊……劉夫子有心了……額,這次,咱賞一個人!那就是吳王!”
啊?
朱允熥一下都怕得要死,這時趕緊低下頭。
群臣卻是表情各異。
畢竟,
吳王上書提出南北等額,雖然遂了皇上的意思,但實際上卻是偏袒之舉,已經惹得江南人不滿了。而在座的大臣,三分之二都是江南人,誰又敢附和呢?
故而,
老朱話音落處,殿內竟然悄無聲息。
咦?
老朱訝然說:“怎麽?你們,還有什麽話要說?”
嗬嗬,
蘇塵當即上前一步:“皇上,臣以為,此次南北等額分榜,實乃關係國家安危之大計……臣也認為應該賞賜吳王!”
說罷,
蘇塵一個人啪啪的鼓掌。
啊?
群臣一下懵了——
你一個人鼓個啥掌啊?
夏恕、王純等幾個李善長的親信,一下子臉色便秘,眼中流露出鄙視之色。汪廣洋等人也顯得頗為尷尬。
這時,
老朱卻忍不住大笑:“哈哈哈……安國公!好啊,咱就喜歡這樣的,直言不諱!知無不言!”
額,
老朱也知道群臣都不喜歡這個章程,也隻有硬著頭皮說:“李進,擬旨!賞賜吳王,嗯……今年就代咱殿試!”
啊?
“孫臣不敢!”
朱允熥趕緊跪下來推辭。
“有什麽不敢?你怕什麽?為國掄才嘛!何況,這個章程也是你上的!事到臨頭,又怕了?”
老朱一向不喜歡他,這時見他一副慫樣,一下子又火了。
夏恕、王純等人忍不住想笑——
吳王啊,你就想著投機,
可皇上壓根兒就不喜歡你啊!
蘇塵趕緊給朱允熥使了個眼色。
朱允熥當即說:“孫臣,孫臣謝皇上隆恩……”
嗯,
老朱這才臉色緩下來,又看看另一邊的朱允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好了……明日開考……咱就不去了……劉夫子,淮王,你們就代朕舉行掄才大典吧!退朝!”
說罷,
老朱袖子一揮,直接走入偏殿。
……
出了宮門,
朱允熥拉著蘇塵走到偏僻處,低聲問:“安國公,會不會有事啊?怎麽皇上讓我主持殿試,又讓淮王主持掄才大典?這?唉……”
嗬嗬,
蘇塵笑了出來,心想——
老朱可真是偏心得很!
髒活累活苦活,就讓吳王幹,人前顯聖的好事,又讓朱允炆幹。
換了誰,也高興不起來啊。
“吳王,算了……你就這個命……認命吧!”
這?
朱允熥一臉便秘。
蘇塵拍拍他肩膀,又安慰說:“總比圈進鳳陽好吧?行了,能出出風頭已經不錯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