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蘇塵:全國成立裁判庭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平,慶壽寺。
禪房內,死一般的寂靜。
“砰!”
朱棣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把將手中的青瓷茶杯摔得粉碎,碎片四濺。
“蘇塵!你欺人太甚!”
朱棣破口大罵,聲音嘶啞,像是受傷的野獸在咆哮。他雙目赤紅,額頭青筋暴起,整個人都在微微顫抖。
姚廣孝站在一旁,看著暴怒的朱棣,輕輕歎了口氣。他撚著佛珠,緩緩說道:“殿下息怒。蘇塵此人,本來就實力雄厚,又有皇上撐腰,咱們的走私,本就難以長久。”
“那又如何?!”朱棣怒吼道,“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他把咱們的銀子都搶走?看著他把咱們的人都殺光?!”
“殿下,走私之事,本就見不得光。”姚廣孝勸慰道,“出了岔子,也是意料之中。如今之計,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而是要想想,接下來該怎麽辦。”
朱棣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姚廣孝說得對,現在發火沒有任何意義。
“軍師有何高見?”朱棣問道。
“殿下,如今蘇塵勢大,咱們不宜與他正麵衝突。”姚廣孝說道,“為今之計,隻有聯合淮王和李善長,共同對付蘇塵。”
“淮王?李善長?”朱棣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們會跟咱們合作嗎?”
“殿下放心,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他們一定會跟咱們合作的。”姚廣孝說道,“蘇塵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所有人的利益。咱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利益串聯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將蘇塵徹底擊垮!”
朱棣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好!就依軍師所言!本王這就派人去聯係淮王和李善長!”
“殿下,除了聯合淮王和李善長,咱們還要鞏固江北。”姚廣孝繼續說道,“江北是咱們的根基,絕不能有失。”
朱棣聞言,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江北……江北如今的收入,已經銳減了!那些外洋商人,都不敢來連雲港進貨了!長此以往,人心就散了!”
“殿下,這都是因為蘇塵的貿易衙門!”姚廣孝說道,“他用低價傾銷,把咱們的生意都搶走了!”
“可惡!”朱棣怒罵道,“那些南蠻子的瓷器、絲綢,質量根本比不上咱們江北的!可是,他們就是便宜!那些外洋商人,都是些見錢眼開的家夥,誰便宜就買誰的!”
兩人頓時沉默了。
姚廣孝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殿下,為今之計,隻有一條路可走。”
“什麽路?”朱棣急切地問道。
“戰事。”姚廣孝說道,“隻有戰事,才能轉移視線,才能消耗蘇塵的實力,才能讓咱們有機會翻盤!”
朱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猛地一拍桌子,說道:“軍師的意思是……”
“殿下,西羌正在鬧事。”姚廣孝說道,“川康之地,不南不北,正是用兵的好地方。咱們可以請旨平叛,讓蘇塵供應後勤。到時候,咱們就可以以供應不力為由,殺了蘇塵的人,讓李善長的人去填充。這樣一來,從巴蜀到武昌,就都是殿下的地盤了!”
朱棣聽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妙!妙!妙!軍師此計,真是妙不可言!好!就這麽辦!本王這就進京,向父皇請旨平叛!”
……
貿易衙門。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蘇塵的身上,給他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邊。他正襟危坐,翻閱著手中的卷宗,神情專注而嚴肅。
突然,耳邊傳來“叮”的一聲脆響,打破了這寧靜的氛圍。
【恭喜宿主化解走私危機,成功完成第44次任務】
【獲得獎勵:衡平法】
蘇塵一愣,手中的卷宗差點掉在地上。他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
“衡平法?這是什麽鬼?”蘇塵一臉懵逼,“係統,你確定沒搞錯?這玩意兒……是要讓我推行全麵法治了嗎?”
蘇塵心中一陣嘀咕。這衡平法,他倒是聽說過。簡單來說,就是在大明律的基礎上,做一些平衡和補充。
“這……倒也不是不行。”蘇塵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畢竟,新政三年,社會都已經變了,的確需要一部更加完善的法律。”
他想起這些年來,貿易衙門處理的各種糾紛。很多時候,按照大明律來判,總感覺有些不公平。
“看來,是時候做出改變了。”蘇塵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既然係統給了這個獎勵,那就說明,時機已經成熟了。”
蘇塵心中有了計較。他決定,先從商業糾紛入手,慢慢擴大到一般的民間生活糾紛。
“這事兒,還得跟允熥商量一下。”蘇塵心想,“畢竟,他才是未來的皇帝。”
……
次日,蘇塵將一份詳細的方略交給了朱允熥。
“恩師,這是……”朱允熥看著手中的方略,有些疑惑。
“這是關於設立‘裁判庭’的方略。”蘇塵解釋道,“我想在各地貿易衙門之內,設立一個專門處理糾紛的機構。”
“裁判庭?”朱允熥一愣,“這是做什麽的?”
“簡單來說,就是用衡平法來斷案。”蘇塵說道,“這樣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解決糾紛。”
朱允熥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知道蘇塵的用意,這是要進一步完善大明朝的法律體係。
“恩師,這事兒,您就放手去做吧。”朱允熥說道,“我全力支持您!”
蘇塵笑了笑,說道:“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朱允熥將方略交到了奉天殿。老朱看都沒看,直接就批準了。
“這老頭子,倒是挺信任我的。”蘇塵心中暗笑。
於是,各地貿易衙門之內,又設立了“裁判庭”。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轟動。
百姓們奔走相告,一個個興奮不已。
“聽說了嗎?貿易衙門要設立裁判庭了!”
“真的假的?這裁判庭是幹什麽的?”
“聽說啊,是專門處理糾紛的!而且,是用一種叫‘衡平法’的新 ????來斷案!”
“衡平法?那是什麽?”
“不知道啊!不過,聽說這種法,比大明律更加公平、公正!”
“那可太好了!以後咱們老百姓,就不用怕打官司了!”
……
很快,民間擠壓的案子,全都湧入了裁判庭。
官府的刑名師爺們,一下子就失業了。
“這……這怎麽迴事?”一個刑名師爺看著空蕩蕩的衙門,一臉茫然,“怎麽都沒人來打官司了?”
“你還不知道呢?”另一個刑名師爺說道,“現在,大家都去貿易衙門的裁判庭了!”
“裁判庭?那是什麽地方?”
“唉,說了你也不懂。反正啊,咱們這飯碗,算是砸了!”
禪房內,死一般的寂靜。
“砰!”
朱棣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一把將手中的青瓷茶杯摔得粉碎,碎片四濺。
“蘇塵!你欺人太甚!”
朱棣破口大罵,聲音嘶啞,像是受傷的野獸在咆哮。他雙目赤紅,額頭青筋暴起,整個人都在微微顫抖。
姚廣孝站在一旁,看著暴怒的朱棣,輕輕歎了口氣。他撚著佛珠,緩緩說道:“殿下息怒。蘇塵此人,本來就實力雄厚,又有皇上撐腰,咱們的走私,本就難以長久。”
“那又如何?!”朱棣怒吼道,“難道就眼睜睜地看著他把咱們的銀子都搶走?看著他把咱們的人都殺光?!”
“殿下,走私之事,本就見不得光。”姚廣孝勸慰道,“出了岔子,也是意料之中。如今之計,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而是要想想,接下來該怎麽辦。”
朱棣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姚廣孝說得對,現在發火沒有任何意義。
“軍師有何高見?”朱棣問道。
“殿下,如今蘇塵勢大,咱們不宜與他正麵衝突。”姚廣孝說道,“為今之計,隻有聯合淮王和李善長,共同對付蘇塵。”
“淮王?李善長?”朱棣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們會跟咱們合作嗎?”
“殿下放心,隻要有足夠的利益,他們一定會跟咱們合作的。”姚廣孝說道,“蘇塵的存在,已經威脅到了所有人的利益。咱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些利益串聯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將蘇塵徹底擊垮!”
朱棣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好!就依軍師所言!本王這就派人去聯係淮王和李善長!”
“殿下,除了聯合淮王和李善長,咱們還要鞏固江北。”姚廣孝繼續說道,“江北是咱們的根基,絕不能有失。”
朱棣聞言,臉色頓時變得更加難看。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江北……江北如今的收入,已經銳減了!那些外洋商人,都不敢來連雲港進貨了!長此以往,人心就散了!”
“殿下,這都是因為蘇塵的貿易衙門!”姚廣孝說道,“他用低價傾銷,把咱們的生意都搶走了!”
“可惡!”朱棣怒罵道,“那些南蠻子的瓷器、絲綢,質量根本比不上咱們江北的!可是,他們就是便宜!那些外洋商人,都是些見錢眼開的家夥,誰便宜就買誰的!”
兩人頓時沉默了。
姚廣孝沉思良久,緩緩說道:“殿下,為今之計,隻有一條路可走。”
“什麽路?”朱棣急切地問道。
“戰事。”姚廣孝說道,“隻有戰事,才能轉移視線,才能消耗蘇塵的實力,才能讓咱們有機會翻盤!”
朱棣聞言,眼中閃過一絲精光。他猛地一拍桌子,說道:“軍師的意思是……”
“殿下,西羌正在鬧事。”姚廣孝說道,“川康之地,不南不北,正是用兵的好地方。咱們可以請旨平叛,讓蘇塵供應後勤。到時候,咱們就可以以供應不力為由,殺了蘇塵的人,讓李善長的人去填充。這樣一來,從巴蜀到武昌,就都是殿下的地盤了!”
朱棣聽了,頓時哈哈大笑起來:“妙!妙!妙!軍師此計,真是妙不可言!好!就這麽辦!本王這就進京,向父皇請旨平叛!”
……
貿易衙門。
陽光透過窗欞,灑在蘇塵的身上,給他鍍上了一層淡淡的金邊。他正襟危坐,翻閱著手中的卷宗,神情專注而嚴肅。
突然,耳邊傳來“叮”的一聲脆響,打破了這寧靜的氛圍。
【恭喜宿主化解走私危機,成功完成第44次任務】
【獲得獎勵:衡平法】
蘇塵一愣,手中的卷宗差點掉在地上。他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聽錯了。
“衡平法?這是什麽鬼?”蘇塵一臉懵逼,“係統,你確定沒搞錯?這玩意兒……是要讓我推行全麵法治了嗎?”
蘇塵心中一陣嘀咕。這衡平法,他倒是聽說過。簡單來說,就是在大明律的基礎上,做一些平衡和補充。
“這……倒也不是不行。”蘇塵摸著下巴,若有所思,“畢竟,新政三年,社會都已經變了,的確需要一部更加完善的法律。”
他想起這些年來,貿易衙門處理的各種糾紛。很多時候,按照大明律來判,總感覺有些不公平。
“看來,是時候做出改變了。”蘇塵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既然係統給了這個獎勵,那就說明,時機已經成熟了。”
蘇塵心中有了計較。他決定,先從商業糾紛入手,慢慢擴大到一般的民間生活糾紛。
“這事兒,還得跟允熥商量一下。”蘇塵心想,“畢竟,他才是未來的皇帝。”
……
次日,蘇塵將一份詳細的方略交給了朱允熥。
“恩師,這是……”朱允熥看著手中的方略,有些疑惑。
“這是關於設立‘裁判庭’的方略。”蘇塵解釋道,“我想在各地貿易衙門之內,設立一個專門處理糾紛的機構。”
“裁判庭?”朱允熥一愣,“這是做什麽的?”
“簡單來說,就是用衡平法來斷案。”蘇塵說道,“這樣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解決糾紛。”
朱允熥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他知道蘇塵的用意,這是要進一步完善大明朝的法律體係。
“恩師,這事兒,您就放手去做吧。”朱允熥說道,“我全力支持您!”
蘇塵笑了笑,說道:“好!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
朱允熥將方略交到了奉天殿。老朱看都沒看,直接就批準了。
“這老頭子,倒是挺信任我的。”蘇塵心中暗笑。
於是,各地貿易衙門之內,又設立了“裁判庭”。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轟動。
百姓們奔走相告,一個個興奮不已。
“聽說了嗎?貿易衙門要設立裁判庭了!”
“真的假的?這裁判庭是幹什麽的?”
“聽說啊,是專門處理糾紛的!而且,是用一種叫‘衡平法’的新 ????來斷案!”
“衡平法?那是什麽?”
“不知道啊!不過,聽說這種法,比大明律更加公平、公正!”
“那可太好了!以後咱們老百姓,就不用怕打官司了!”
……
很快,民間擠壓的案子,全都湧入了裁判庭。
官府的刑名師爺們,一下子就失業了。
“這……這怎麽迴事?”一個刑名師爺看著空蕩蕩的衙門,一臉茫然,“怎麽都沒人來打官司了?”
“你還不知道呢?”另一個刑名師爺說道,“現在,大家都去貿易衙門的裁判庭了!”
“裁判庭?那是什麽地方?”
“唉,說了你也不懂。反正啊,咱們這飯碗,算是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