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姚廣孝:先讓他們鬧,到時候再把矛頭對準皇上
大明:爹,造反不是你這樣造的! 作者:玄義黃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淮王府。
齊泰將李善長的計策,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朱允炆。
朱允炆聽罷,頓時精神大振。
“好!好!好!”
他連說了三個“好”字,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
“恩師果然是老謀深算,此計甚妙!”
他轉頭看向劉三吾和方孝孺,說道:“二位先生,以為如何?”
劉三吾捋著胡須,連連點頭:“殿下,此計可行!祭孔乃是國之大事,自古以來,便備受重視。若能借此機會,將蘇塵的惡行公之於眾,定能引發天下人的共鳴,讓他成為眾矢之的!”
方孝孺也微微頷首:“殿下,臣以為,此計可行。隻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擔憂:“隻是,蘇塵此人,詭計多端,恐怕不會坐以待斃。咱們還需多加防範。”
朱允炆冷笑一聲:“無妨!他蘇塵再厲害,也敵不過天下悠悠眾口!隻要咱們把聲勢造起來,他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翻不了天!”
黃子澄也適時地插了一句:“殿下,祭孔乃是最明確的反對新政的信號。到時候,全國反對新政的人,一定會紛紛響應,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到那時,皇上必定會出麵壓製蘇塵,而蘇塵,也就隻能乖乖讓步了。”
他眼中閃過一絲得意:“蘇塵隻要讓了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不出數年,他的威勢,便會慢慢瓦解,再也無法與殿下抗衡!”
朱允炆越聽越是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蘇塵被自己踩在腳下的景象。
“好!”
他猛地一拍桌案,大聲說道:“傳本王旨意:擇日祭孔!同時昭告天下,同一天,全國各州府,同時舉行祭孔大典!務必聲勢浩大,讓天下人都知道,朝廷對新政的態度!”
“是!”
眾人齊聲應道,眼中都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
很快,
全國州府得了朱允炆的口諭,立時行動起來,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下月初三的祭孔大典。
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有借祭孔之名,掀起一場反新政風暴的架勢。
各地暗樁將消息傳迴,蘇塵盡收眼底,卻不動聲色。
朱允熥有些慌了,他畢竟年輕,頭一迴麵對這等陣仗,忍不住問蘇塵:“安國公,若全天下都起來反對,咱們該如何是好?”
蘇塵反問道:“誰說天下都反對?反對的,當真比讚成的多嗎?”
“這……”朱允熥一時語塞。
“反對的,多是些抱殘守缺的儒生。可這天下,終究不是隻靠讀書人撐起來的。”蘇塵淡淡道。
朱允熥似懂非懂,可心頭的憂慮,卻始終揮之不去。
……
北平,慶壽寺。
朱棣與姚廣孝也接到了監國口諭。
“這定是李善長那老狐狸的手筆。”姚廣孝撚著佛珠,眼中閃過一絲陰冷,“他們這是要與安國公不死不休了。”
朱棣麵露喜色:“那咱們該當如何?”
姚廣孝微微一笑:“等這把火燒起來,咱們便將火引到皇上身上。”
什麽?
“引到皇上身上?”
朱棣一驚,險些從榻上摔下來。
姚廣孝緩緩解釋:“新政最大的支持者,便是皇上。隻有讓天下儒生對皇上不滿,皇上才會出手壓製蘇塵。到那時,蘇塵便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再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了。”
朱棣聽得心驚肉跳,卻又不得不佩服姚廣孝的毒辣。
“可……若皇上怪罪下來,又當如何?”朱棣仍有些擔憂,“又或者,皇上鐵了心要支持蘇塵呢?”
姚廣孝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若皇上執迷不悟,那便隻能……清君側了。”
“清君側?!”
朱棣手中的酒杯“啪”的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姚廣孝,仿佛在看一個瘋子。
姚廣孝卻依舊平靜如水,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這天下,終究是強者的天下。”
朱棣沉默了。
他知道,姚廣孝說得沒錯。
可……那可是皇上啊!
是他的父皇!
他真的要走到那一步嗎?
朱棣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久久不語。
……
奉天殿上。
宋忠跪伏於地,將京城中的種種變故,一五一十地稟報給老朱。
老朱越聽,臉色越是陰沉。
蘇塵,竟敢如此大膽!
朱允炆三令五申,他卻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更讓老朱感到震驚的是,蘇塵竟不知從何處,籠絡了如此多的人手!
硬生生將這招標之事,給辦成了!
“這小子……”
老朱的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他死死地盯著手中的奏折,仿佛要將它撕成碎片。
一種莫名的情緒,在老朱心中翻湧。
那是一種……
被挑釁的憤怒!
以及,對局勢逐漸失控的深深擔憂!
老朱緩緩抬起頭,目光深邃,令人捉摸不透。
宋忠繼續稟報著。
他提到了朱允炆號令天下祭孔的計劃,以及李善長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老朱的眉頭,越皺越緊。
祭孔?
這可不是小事!
自古以來,祭孔便是國之大事,象征著對儒家道統的尊崇。
朱允炆選擇在這個時候祭孔,其用意,不言而喻。
這是要……
攤牌了!
老朱心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
他仿佛看到,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天下人將被迫在這場風暴中,做出選擇。要麽支持新政,要麽反對新政。再無中間道路可走!
而燕王……
老朱的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那個不安分的兒子,又豈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一定會趁機興風作浪,將這潭水,攪得更渾!
可現在……
老朱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
他發現,自己竟然有些……
束手無策!
麵對蘇塵和朱允炆之間的這場對抗,他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隻能……
走一步,看一步了。
老朱長歎一聲,緩緩閉上了眼睛。
殿內,一片死寂。
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
良久。
老朱緩緩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宋忠。”
“臣在。”
“傳朕口諭……”
老朱的聲音,低沉而威嚴。
“命錦衣衛,嚴密監視京城內外的一舉一動!”
“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迴報!”
“是!”
宋忠領命而去。
齊泰將李善長的計策,一五一十地稟報給了朱允炆。
朱允炆聽罷,頓時精神大振。
“好!好!好!”
他連說了三個“好”字,臉上露出興奮的神色。
“恩師果然是老謀深算,此計甚妙!”
他轉頭看向劉三吾和方孝孺,說道:“二位先生,以為如何?”
劉三吾捋著胡須,連連點頭:“殿下,此計可行!祭孔乃是國之大事,自古以來,便備受重視。若能借此機會,將蘇塵的惡行公之於眾,定能引發天下人的共鳴,讓他成為眾矢之的!”
方孝孺也微微頷首:“殿下,臣以為,此計可行。隻是……”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擔憂:“隻是,蘇塵此人,詭計多端,恐怕不會坐以待斃。咱們還需多加防範。”
朱允炆冷笑一聲:“無妨!他蘇塵再厲害,也敵不過天下悠悠眾口!隻要咱們把聲勢造起來,他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翻不了天!”
黃子澄也適時地插了一句:“殿下,祭孔乃是最明確的反對新政的信號。到時候,全國反對新政的人,一定會紛紛響應,匯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到那時,皇上必定會出麵壓製蘇塵,而蘇塵,也就隻能乖乖讓步了。”
他眼中閃過一絲得意:“蘇塵隻要讓了一步,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不出數年,他的威勢,便會慢慢瓦解,再也無法與殿下抗衡!”
朱允炆越聽越是興奮,仿佛已經看到了蘇塵被自己踩在腳下的景象。
“好!”
他猛地一拍桌案,大聲說道:“傳本王旨意:擇日祭孔!同時昭告天下,同一天,全國各州府,同時舉行祭孔大典!務必聲勢浩大,讓天下人都知道,朝廷對新政的態度!”
“是!”
眾人齊聲應道,眼中都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
很快,
全國州府得了朱允炆的口諭,立時行動起來,緊鑼密鼓地籌備著下月初三的祭孔大典。
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有借祭孔之名,掀起一場反新政風暴的架勢。
各地暗樁將消息傳迴,蘇塵盡收眼底,卻不動聲色。
朱允熥有些慌了,他畢竟年輕,頭一迴麵對這等陣仗,忍不住問蘇塵:“安國公,若全天下都起來反對,咱們該如何是好?”
蘇塵反問道:“誰說天下都反對?反對的,當真比讚成的多嗎?”
“這……”朱允熥一時語塞。
“反對的,多是些抱殘守缺的儒生。可這天下,終究不是隻靠讀書人撐起來的。”蘇塵淡淡道。
朱允熥似懂非懂,可心頭的憂慮,卻始終揮之不去。
……
北平,慶壽寺。
朱棣與姚廣孝也接到了監國口諭。
“這定是李善長那老狐狸的手筆。”姚廣孝撚著佛珠,眼中閃過一絲陰冷,“他們這是要與安國公不死不休了。”
朱棣麵露喜色:“那咱們該當如何?”
姚廣孝微微一笑:“等這把火燒起來,咱們便將火引到皇上身上。”
什麽?
“引到皇上身上?”
朱棣一驚,險些從榻上摔下來。
姚廣孝緩緩解釋:“新政最大的支持者,便是皇上。隻有讓天下儒生對皇上不滿,皇上才會出手壓製蘇塵。到那時,蘇塵便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再也翻不起什麽浪花了。”
朱棣聽得心驚肉跳,卻又不得不佩服姚廣孝的毒辣。
“可……若皇上怪罪下來,又當如何?”朱棣仍有些擔憂,“又或者,皇上鐵了心要支持蘇塵呢?”
姚廣孝眼中閃過一絲狠厲:“若皇上執迷不悟,那便隻能……清君側了。”
“清君側?!”
朱棣手中的酒杯“啪”的一聲掉落在地,摔得粉碎。他瞪大了眼睛,看著姚廣孝,仿佛在看一個瘋子。
姚廣孝卻依舊平靜如水,仿佛在說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
“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這天下,終究是強者的天下。”
朱棣沉默了。
他知道,姚廣孝說得沒錯。
可……那可是皇上啊!
是他的父皇!
他真的要走到那一步嗎?
朱棣的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望著窗外漆黑的夜空,久久不語。
……
奉天殿上。
宋忠跪伏於地,將京城中的種種變故,一五一十地稟報給老朱。
老朱越聽,臉色越是陰沉。
蘇塵,竟敢如此大膽!
朱允炆三令五申,他卻置若罔聞,依舊我行我素!
更讓老朱感到震驚的是,蘇塵竟不知從何處,籠絡了如此多的人手!
硬生生將這招標之事,給辦成了!
“這小子……”
老朱的指節,因用力而發白。
他死死地盯著手中的奏折,仿佛要將它撕成碎片。
一種莫名的情緒,在老朱心中翻湧。
那是一種……
被挑釁的憤怒!
以及,對局勢逐漸失控的深深擔憂!
老朱緩緩抬起頭,目光深邃,令人捉摸不透。
宋忠繼續稟報著。
他提到了朱允炆號令天下祭孔的計劃,以及李善長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老朱的眉頭,越皺越緊。
祭孔?
這可不是小事!
自古以來,祭孔便是國之大事,象征著對儒家道統的尊崇。
朱允炆選擇在這個時候祭孔,其用意,不言而喻。
這是要……
攤牌了!
老朱心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
他仿佛看到,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之中。天下人將被迫在這場風暴中,做出選擇。要麽支持新政,要麽反對新政。再無中間道路可走!
而燕王……
老朱的眼中,閃過一絲寒芒。
那個不安分的兒子,又豈會放過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他一定會趁機興風作浪,將這潭水,攪得更渾!
可現在……
老朱感到一陣深深的無力。
他發現,自己竟然有些……
束手無策!
麵對蘇塵和朱允炆之間的這場對抗,他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隻能……
走一步,看一步了。
老朱長歎一聲,緩緩閉上了眼睛。
殿內,一片死寂。
壓抑的氣氛,令人窒息。
良久。
老朱緩緩睜開眼,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宋忠。”
“臣在。”
“傳朕口諭……”
老朱的聲音,低沉而威嚴。
“命錦衣衛,嚴密監視京城內外的一舉一動!”
“有任何風吹草動,立刻迴報!”
“是!”
宋忠領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