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不穩定因素
剛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 作者:枉度紅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樣子這二王爺準備得還差不多了,也不怕我們知道了他的計劃而提前動手。你的人可是要加快速度!”楊迴也是很嚴肅地對上官敏說道。
本來以為這馬文彬來到這東海州,怎麽也可以知道一點二王爺的信息,誰知道,這馬文彬過來這麽幾天,便已經倒向了二王爺,這也是讓楊迴有的措手不及。
“我剛剛已經訊給他們,讓他們加緊。隻是現在看來,這二王爺已經將這東海州經營得是鐵板一塊了。現在最重要的是,他到底有多少人馬?而人馬又在哪裏?他的具體計劃是什麽?”上官敏也是有點擔心地說道。
上次來到這東海州,上官敏也算是完全被這二王爺給騙了過去,要不是這一次在洛城查到金國的奸細,還不知道這二王爺居然隱藏得這麽深。
楊迴輕輕地揮了揮手:“算了,不要想那麽多了,騰興秋那裏還不知道什麽情況。等我們到了,摸清騰興秋的情況之後,再說其它。”
現在情況不明,也做不了什麽。
而就是在這時,一騎卻是飛快馳來,到了楊迴的跟前,這才停住。
來人下馬,對著楊迴拜道:“國公爺,南越齊姑娘迴信!”說著,便將手中信箋高高舉起。
馬上有人將信取來遞給楊迴,楊迴看了信之後,也是下了馬。
來信的確是齊瑤送過來的,隻是讓楊迴沒有想到,南越居然在備戰,而齊瑤也是被困在南越國的皇宮當中,沒有辦法出來。
要不是楊迴在一開始就安排了人去了南越國的皇宮,還真就沒有辦法與齊瑤取得聯係。即便如此,也是花了些時日。
南越國在防著齊瑤,因為齊瑤身在南越國的皇宮,知道的消息肯定也是比起一般人來要多。
“他們這是在防著齊瑤?”楊迴低眉沉思。
南越如此舉動,那就是在防著自己。因為齊瑤唯一可能通知的人,就是自己。
“南越國要做什麽?”楊迴又在心裏問道。
在這個時候,南越國有如此反應,肯定不會是什麽好事。
“辛苦你了,你先歸隊,到了東路軍再好好休息。”楊迴把信收起來,然後對著送信的人說了一聲,便又上了馬。
一切等等到了東路軍,再做打算。
騰興秋在駐地外迎接,一個四十來歲的魁梧漢子,皮膚有點黑。
“騰元帥,久仰大名!”楊迴見到騰興秋,雖然自己以前不認識,但是,站在最中間的那個人,肯定就是。
“楊國公,你的戰績才是讓我汗顏!請!”騰興秋也是讓了半個身位,請楊迴入內。
楊迴也不客氣,徑直走了進去。
大帳裏麵,楊迴也是直截了當地問道:“騰元帥,最近金國可是有所異動?”
“楊國公,金國最近的確是有動作,但是,並不是很大,反倒是南越國國內的兵力調整動,更為頻繁。”騰興秋馬上迴答道。
周國的東路軍可不僅僅隻麵對金國,而是要防守三國,金國、北蠻國與南越國。
當然,因為周國與金國的國界線比較短,所以,金國的所有防禦都是由東路軍完成。而北蠻國與南越國東路軍也是同樣要防守一部分。
“南越國有所動作,可知他們的目標是什麽?”楊迴看向騰興秋。
“目的雖然還不明確,但是現在的南越國想要對付的隻怕也隻有我們周國,所以,我認為,南越國欲要與我大周動刀兵。”騰興秋很是自信。
騰興秋身為東路軍的元帥,自然都有往他所要防守的三個國家派細作過去,雖然不能夠達到他們這些國家的權力中心,但是,大規模的兵力調動這些情況還是很快他就能夠知道。
“那你為何沒有向兵部說這些情況?”楊迴盯著騰興秋。
“我派了啊!而且,兵部還迴執了。”騰興秋雖然不明白這裏有什麽誤會,馬上就叫人去取來兵部的迴執。
楊迴拿過迴執,的確是兵部的。
楊迴又看向上官敏:“郡主,皇上可曾知道?”
“絕對不知道!”上官敏很是篤定。
如果女帝知道,為什麽還叫自己到這裏來調查。
這其中肯定是出了什麽問題。
“騰元帥,將送信之人叫來,我要問一下他。”
騰興秋聽到楊迴問上官敏的話,已經明白了原因。
洛城都還不知道這裏發生的事情,可是,兵部的確是蓋章了的,而且送信的人,也是說送到了兵部。
“馬上去將送信的人叫來!”騰興秋也不敢大意,事情發生這樣大的變故,隻怕是軍情已經很急了。
隻是過了一會兒,那個去叫人的親衛卻是一個人迴來了。
“稟報元帥,那送信的百戶已經死了!”
“騰!”騰興秋那是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說,怎麽迴事!”
騰興秋已經有種預感,有大事要發生了。
“迴元帥,這個百戶,就在今天早上,騎馬的時候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不幸頭先關地,當時就沒有了氣。情況都還沒有報到元帥這裏來。”
“不會有這麽巧的事情!”騰興秋作為一軍元帥,已經知道這肯定是人為的了。
“楊國公,現在如何是好?”楊迴現在雖然沒有領大將軍的職位,可是,騰興秋知道,真要有什麽事情,這女帝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讓楊迴統領兵馬的。
再說了,楊迴的戰績可算是前無古人,就是騰興秋也是在心裏佩服。
“先傳令南越邊境,做好南越來襲準備,並派人去南路軍說一聲。還有就是要做好金國與北蠻國同時來襲的準備,再一個,同樣派人去監視二王爺。”楊迴隻是一想,便說道。
“先有隻有這樣了,楊國公,我就先失陪一下子。”騰興秋聽了楊迴的話,也是馬上就去安排。
而楊迴這是完全沒有想到這邊的情況已經來得到了這個地步,雖然如此安排,楊迴也是同樣沒有底。
去年不管是與西蕃國還是北蠻國開戰,可都沒有內應,而這一次不同,二王爺是一個極為不穩定的因素。
本來以為這馬文彬來到這東海州,怎麽也可以知道一點二王爺的信息,誰知道,這馬文彬過來這麽幾天,便已經倒向了二王爺,這也是讓楊迴有的措手不及。
“我剛剛已經訊給他們,讓他們加緊。隻是現在看來,這二王爺已經將這東海州經營得是鐵板一塊了。現在最重要的是,他到底有多少人馬?而人馬又在哪裏?他的具體計劃是什麽?”上官敏也是有點擔心地說道。
上次來到這東海州,上官敏也算是完全被這二王爺給騙了過去,要不是這一次在洛城查到金國的奸細,還不知道這二王爺居然隱藏得這麽深。
楊迴輕輕地揮了揮手:“算了,不要想那麽多了,騰興秋那裏還不知道什麽情況。等我們到了,摸清騰興秋的情況之後,再說其它。”
現在情況不明,也做不了什麽。
而就是在這時,一騎卻是飛快馳來,到了楊迴的跟前,這才停住。
來人下馬,對著楊迴拜道:“國公爺,南越齊姑娘迴信!”說著,便將手中信箋高高舉起。
馬上有人將信取來遞給楊迴,楊迴看了信之後,也是下了馬。
來信的確是齊瑤送過來的,隻是讓楊迴沒有想到,南越居然在備戰,而齊瑤也是被困在南越國的皇宮當中,沒有辦法出來。
要不是楊迴在一開始就安排了人去了南越國的皇宮,還真就沒有辦法與齊瑤取得聯係。即便如此,也是花了些時日。
南越國在防著齊瑤,因為齊瑤身在南越國的皇宮,知道的消息肯定也是比起一般人來要多。
“他們這是在防著齊瑤?”楊迴低眉沉思。
南越如此舉動,那就是在防著自己。因為齊瑤唯一可能通知的人,就是自己。
“南越國要做什麽?”楊迴又在心裏問道。
在這個時候,南越國有如此反應,肯定不會是什麽好事。
“辛苦你了,你先歸隊,到了東路軍再好好休息。”楊迴把信收起來,然後對著送信的人說了一聲,便又上了馬。
一切等等到了東路軍,再做打算。
騰興秋在駐地外迎接,一個四十來歲的魁梧漢子,皮膚有點黑。
“騰元帥,久仰大名!”楊迴見到騰興秋,雖然自己以前不認識,但是,站在最中間的那個人,肯定就是。
“楊國公,你的戰績才是讓我汗顏!請!”騰興秋也是讓了半個身位,請楊迴入內。
楊迴也不客氣,徑直走了進去。
大帳裏麵,楊迴也是直截了當地問道:“騰元帥,最近金國可是有所異動?”
“楊國公,金國最近的確是有動作,但是,並不是很大,反倒是南越國國內的兵力調整動,更為頻繁。”騰興秋馬上迴答道。
周國的東路軍可不僅僅隻麵對金國,而是要防守三國,金國、北蠻國與南越國。
當然,因為周國與金國的國界線比較短,所以,金國的所有防禦都是由東路軍完成。而北蠻國與南越國東路軍也是同樣要防守一部分。
“南越國有所動作,可知他們的目標是什麽?”楊迴看向騰興秋。
“目的雖然還不明確,但是現在的南越國想要對付的隻怕也隻有我們周國,所以,我認為,南越國欲要與我大周動刀兵。”騰興秋很是自信。
騰興秋身為東路軍的元帥,自然都有往他所要防守的三個國家派細作過去,雖然不能夠達到他們這些國家的權力中心,但是,大規模的兵力調動這些情況還是很快他就能夠知道。
“那你為何沒有向兵部說這些情況?”楊迴盯著騰興秋。
“我派了啊!而且,兵部還迴執了。”騰興秋雖然不明白這裏有什麽誤會,馬上就叫人去取來兵部的迴執。
楊迴拿過迴執,的確是兵部的。
楊迴又看向上官敏:“郡主,皇上可曾知道?”
“絕對不知道!”上官敏很是篤定。
如果女帝知道,為什麽還叫自己到這裏來調查。
這其中肯定是出了什麽問題。
“騰元帥,將送信之人叫來,我要問一下他。”
騰興秋聽到楊迴問上官敏的話,已經明白了原因。
洛城都還不知道這裏發生的事情,可是,兵部的確是蓋章了的,而且送信的人,也是說送到了兵部。
“馬上去將送信的人叫來!”騰興秋也不敢大意,事情發生這樣大的變故,隻怕是軍情已經很急了。
隻是過了一會兒,那個去叫人的親衛卻是一個人迴來了。
“稟報元帥,那送信的百戶已經死了!”
“騰!”騰興秋那是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說,怎麽迴事!”
騰興秋已經有種預感,有大事要發生了。
“迴元帥,這個百戶,就在今天早上,騎馬的時候不小心從馬上摔下來,不幸頭先關地,當時就沒有了氣。情況都還沒有報到元帥這裏來。”
“不會有這麽巧的事情!”騰興秋作為一軍元帥,已經知道這肯定是人為的了。
“楊國公,現在如何是好?”楊迴現在雖然沒有領大將軍的職位,可是,騰興秋知道,真要有什麽事情,這女帝肯定會在第一時間讓楊迴統領兵馬的。
再說了,楊迴的戰績可算是前無古人,就是騰興秋也是在心裏佩服。
“先傳令南越邊境,做好南越來襲準備,並派人去南路軍說一聲。還有就是要做好金國與北蠻國同時來襲的準備,再一個,同樣派人去監視二王爺。”楊迴隻是一想,便說道。
“先有隻有這樣了,楊國公,我就先失陪一下子。”騰興秋聽了楊迴的話,也是馬上就去安排。
而楊迴這是完全沒有想到這邊的情況已經來得到了這個地步,雖然如此安排,楊迴也是同樣沒有底。
去年不管是與西蕃國還是北蠻國開戰,可都沒有內應,而這一次不同,二王爺是一個極為不穩定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