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到達涇關
剛穿越就被四百斤的女人退婚 作者:枉度紅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上派出輕騎五千,爭取在楊迴他們趕到涇關之前拿下涇關!去接應金國的兵馬去兩萬五就行了。”二爺想了想,還是不甘心,隻有這樣一試,他才能夠安心。
小看了這楊迴,真是小看他了。
二王爺有些許後悔,要是在楊迴來王府的時候,直接動手,自己的這一手牌可能會打得更好。
隻是二王爺手中的騎兵不多,還不到一萬。因為他一直都是將兵馬隱藏起來,要是騎兵太多的話,很容易引起洛城的注意。
在二王爺的命令下達了之後,整個王府也是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而二王爺既然下達了這樣的命令,便也是一改以往唯唯諾諾的樣子,威武之氣已經溢於言表。
從今天開始,他不需要再隱忍下去。
“報!”一名東路軍士兵直衝到騰興秋的帳中,大聲說道:“金軍突然冒出六萬人馬,已經逼進邊關。二王爺那邊也有兩萬五千左右的人馬向邊關而來。不需一日,兩方人馬便可抵達邊關。”
騰興秋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
楊迴果然是楊迴,居然這都讓他猜中了。
“讓邊關將士全部撤下來,向涇關方向撤退,我與他們在中途會合!”騰興秋此時也不得不依照楊迴臨走之時的安排,邊關雖險,但是,前後夾擊,根本就守不了幾天,還不如早些撤退,保存實力。
等到了涇關,再在那裏與二王爺的兵馬決一高下。
“報!”又是一個士兵跑了進來:“潯關守將孔經武已經換了二王爺的旗幟,南越國的兵馬已經過了潯關!”
“什麽?”就是騰興秋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
真沒有想到,自己的東路軍居然已經被人策反了。
看來楊迴把預測的都是對的。
騰興秋也是背上冒出了冷汗,雖然自己得知消息隻是早了幾個時辰,但是,自己已經做好了前去涇關的準備。
再說了,要不是有楊迴的提醒,自己也不可能派人去盯著這些地方,讓自己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隻要慢個一天,自己這東路軍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在這裏。
看來楊迴有以往的成就,也不是靠的是運氣。
此時此刻,騰興秋已經佩服楊迴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王爺啊二王爺,這也隻能怪你命醜,碰到了楊迴這樣的奇才。”騰興秋感歎了一句。
“收拾行裝,馬上前往涇關!”騰興秋聽到南越國的軍隊已經進了潯關,看來他們的人馬早就隱藏在潯關的邊上,要不然,也不會這樣的快速。
騰興秋上了馬,看著頭頂上的點點繁星,也是踏上了去往徑關的路。
再說楊迴在,從他開始啟程便是用盡了全力。
因為楊迴知道,自己這突然一起,說不定二王爺會提前動手。
隻有自己到了涇關,確保涇關在自己的手中,才可以保證在涇關外攔下二王爺的人馬。
楊迴帶的人雖然不多,可是也有一千多精銳,加上涇關上的守軍,定能守望得住這涇關。
因為二王爺如果想要快速取了涇關,那就不得不派出輕騎兵,無法攜帶攻城器械。
如此一來,那要來的人數可就不能是少數。
可是,二王爺有那麽多的輕騎兵嗎?
更何況,騰興秋的東路軍也是很快就可以到達,等到東路軍一到,二王爺的騎兵隻怕是也不得不退去。
空間換時間,這就是楊迴的計策。
隻要成功,就可以廢了二王爺這麽多年來的布局。
要知道,二王爺布局可是在他沒有爭到帝位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了。
不像玉親王,隻是女帝上台這三年的時間。
楊迴的騎兵們手中都拿著火把,一千人也是拉了好長的隊伍。
路邊有些老百姓的寨子,看到這麽多的官兵在如此行軍,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都是在躲在家裏瑟瑟發抖。
好在並沒有發生什麽。
直到第二天天亮不久,楊迴也是終於看到了涇關。
五百多裏,楊迴他們一整個晚上都在趕路,好在,到達了。
楊迴進到了涇關內,馬上就通知涇關守將關上了關門,做好迎敵準備。
涇關中有守軍一千,加上楊迴帶來的一千,兩千人。
楊迴有足夠的信心能夠防守住這二王爺第一波的人。
與此同時,楊迴也是馬上給女帝送了信,讓他將西路軍調五萬人前去南路軍。
既然南越國要來,也得要讓他們嚐一嚐周國的厲害。
南越國從潯關出兵,南越國內自然就會有所空虛,隻要打開與南越國的邊關,便可長驅直入。
迫使南越國的兵馬不得不迴國自救,借機削弱二王爺的實力,然後再想辦法。
楊迴又給西路軍的彭真寫了一份去南越國的作戰意圖。
讓彭真能夠更好的配合自己。
然後就是北路軍的衛精武,楊迴同樣也是寫了信去。
北蠻國始終是一個大患,去年楊迴已經打痛了北蠻國,今年這個時候北蠻國竟然還敢出兵,他北蠻國國內又還會有多少兵馬?
讓衛精武不管其他,直取北蠻國的都城。
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北蠻國的都城今年都將要插上周國的旗幟。
楊迴雖然勞累了一夜,但是,他並沒有睡,而上了涇關的關樓。
僅僅隻是兩個時辰之後,便看到有大隊騎兵來到涇關之前。
楊迴看著這些輕騎兵,便知道他們的數量,隻有五千來騎。
這麽點人想攻上有兩千人鎮守的涇關,無疑於癡人說夢。
而關下的騎兵,也是看到了坐在城樓上麵的楊迴,一言不發,便掉轉了馬頭。
因為來之前,二王爺便已經告訴了這次領兵之將,如果楊迴已經到了涇關,便馬上返迴,不用攻關。
涇關以東有三州,東海州是二王爺的老巢,而另外兩州二王爺的影響就要小一些。
雖然楊迴放棄了這三州,但是,二王爺卻是不得不要控製住這另外兩州。
接下來就是要打大仗,甚至是硬仗,二王爺也是知道,自己的後方必須要穩定。
小看了這楊迴,真是小看他了。
二王爺有些許後悔,要是在楊迴來王府的時候,直接動手,自己的這一手牌可能會打得更好。
隻是二王爺手中的騎兵不多,還不到一萬。因為他一直都是將兵馬隱藏起來,要是騎兵太多的話,很容易引起洛城的注意。
在二王爺的命令下達了之後,整個王府也是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而二王爺既然下達了這樣的命令,便也是一改以往唯唯諾諾的樣子,威武之氣已經溢於言表。
從今天開始,他不需要再隱忍下去。
“報!”一名東路軍士兵直衝到騰興秋的帳中,大聲說道:“金軍突然冒出六萬人馬,已經逼進邊關。二王爺那邊也有兩萬五千左右的人馬向邊關而來。不需一日,兩方人馬便可抵達邊關。”
騰興秋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
楊迴果然是楊迴,居然這都讓他猜中了。
“讓邊關將士全部撤下來,向涇關方向撤退,我與他們在中途會合!”騰興秋此時也不得不依照楊迴臨走之時的安排,邊關雖險,但是,前後夾擊,根本就守不了幾天,還不如早些撤退,保存實力。
等到了涇關,再在那裏與二王爺的兵馬決一高下。
“報!”又是一個士兵跑了進來:“潯關守將孔經武已經換了二王爺的旗幟,南越國的兵馬已經過了潯關!”
“什麽?”就是騰興秋聽到這個消息也是大吃一驚。
真沒有想到,自己的東路軍居然已經被人策反了。
看來楊迴把預測的都是對的。
騰興秋也是背上冒出了冷汗,雖然自己得知消息隻是早了幾個時辰,但是,自己已經做好了前去涇關的準備。
再說了,要不是有楊迴的提醒,自己也不可能派人去盯著這些地方,讓自己第一時間得到消息。
隻要慢個一天,自己這東路軍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在這裏。
看來楊迴有以往的成就,也不是靠的是運氣。
此時此刻,騰興秋已經佩服楊迴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王爺啊二王爺,這也隻能怪你命醜,碰到了楊迴這樣的奇才。”騰興秋感歎了一句。
“收拾行裝,馬上前往涇關!”騰興秋聽到南越國的軍隊已經進了潯關,看來他們的人馬早就隱藏在潯關的邊上,要不然,也不會這樣的快速。
騰興秋上了馬,看著頭頂上的點點繁星,也是踏上了去往徑關的路。
再說楊迴在,從他開始啟程便是用盡了全力。
因為楊迴知道,自己這突然一起,說不定二王爺會提前動手。
隻有自己到了涇關,確保涇關在自己的手中,才可以保證在涇關外攔下二王爺的人馬。
楊迴帶的人雖然不多,可是也有一千多精銳,加上涇關上的守軍,定能守望得住這涇關。
因為二王爺如果想要快速取了涇關,那就不得不派出輕騎兵,無法攜帶攻城器械。
如此一來,那要來的人數可就不能是少數。
可是,二王爺有那麽多的輕騎兵嗎?
更何況,騰興秋的東路軍也是很快就可以到達,等到東路軍一到,二王爺的騎兵隻怕是也不得不退去。
空間換時間,這就是楊迴的計策。
隻要成功,就可以廢了二王爺這麽多年來的布局。
要知道,二王爺布局可是在他沒有爭到帝位的時候,便已經開始了。
不像玉親王,隻是女帝上台這三年的時間。
楊迴的騎兵們手中都拿著火把,一千人也是拉了好長的隊伍。
路邊有些老百姓的寨子,看到這麽多的官兵在如此行軍,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都是在躲在家裏瑟瑟發抖。
好在並沒有發生什麽。
直到第二天天亮不久,楊迴也是終於看到了涇關。
五百多裏,楊迴他們一整個晚上都在趕路,好在,到達了。
楊迴進到了涇關內,馬上就通知涇關守將關上了關門,做好迎敵準備。
涇關中有守軍一千,加上楊迴帶來的一千,兩千人。
楊迴有足夠的信心能夠防守住這二王爺第一波的人。
與此同時,楊迴也是馬上給女帝送了信,讓他將西路軍調五萬人前去南路軍。
既然南越國要來,也得要讓他們嚐一嚐周國的厲害。
南越國從潯關出兵,南越國內自然就會有所空虛,隻要打開與南越國的邊關,便可長驅直入。
迫使南越國的兵馬不得不迴國自救,借機削弱二王爺的實力,然後再想辦法。
楊迴又給西路軍的彭真寫了一份去南越國的作戰意圖。
讓彭真能夠更好的配合自己。
然後就是北路軍的衛精武,楊迴同樣也是寫了信去。
北蠻國始終是一個大患,去年楊迴已經打痛了北蠻國,今年這個時候北蠻國竟然還敢出兵,他北蠻國國內又還會有多少兵馬?
讓衛精武不管其他,直取北蠻國的都城。
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北蠻國的都城今年都將要插上周國的旗幟。
楊迴雖然勞累了一夜,但是,他並沒有睡,而上了涇關的關樓。
僅僅隻是兩個時辰之後,便看到有大隊騎兵來到涇關之前。
楊迴看著這些輕騎兵,便知道他們的數量,隻有五千來騎。
這麽點人想攻上有兩千人鎮守的涇關,無疑於癡人說夢。
而關下的騎兵,也是看到了坐在城樓上麵的楊迴,一言不發,便掉轉了馬頭。
因為來之前,二王爺便已經告訴了這次領兵之將,如果楊迴已經到了涇關,便馬上返迴,不用攻關。
涇關以東有三州,東海州是二王爺的老巢,而另外兩州二王爺的影響就要小一些。
雖然楊迴放棄了這三州,但是,二王爺卻是不得不要控製住這另外兩州。
接下來就是要打大仗,甚至是硬仗,二王爺也是知道,自己的後方必須要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