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和孝廉談話的聲音隨著灶房未關嚴的窗縫流露到了小院中。
淩淵坐在石凳上,懷裏抱著吃得五飽六飽,半眯著眼睛的黃土。
孟虎一屁股坐在了他旁邊,淩淵往旁邊挪了挪。
兩人半晌沒說話,孟虎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有啥不好意思的?你也年紀不小了,我還沒上山那會兒,在我們村,像你這樣年紀都當爹了。”
淩淵側過頭看著他:“你想說什麽?”
“我就想說,你也該成家了,山上沒什麽姑娘,林琅在淮州還有個遠房表舅,家裏有個閨女今年十六,眼光高的很,還沒定下人家,她表舅來信訴苦呢。”
淩淵眼神定定看著一處,餘光注視著灶房的窗戶上灑出來的金色燭光,沒有說話。
孟虎用胳膊肘聳聳他:“你別不吭聲啊,我可是好心啊,勾欄瓦舍你也不去,男人到了這個年齡就得......”
淩淵突然迴頭猛盯著他,孟虎把沒說出口的話又咽了迴去。
淩淵看他慫了,淡淡道:“腦子裏整天想些什麽呢?還替我謀劃上了?我看你是日子太清閑了,明天開始,讓宋叔安排你下山去教練守備軍。”
“嘿嘿,教練守備軍有什麽關係,我去就是了,但我跟你說的話,你別不當迴事啊,你這樣太過克製自己,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
孟虎見他不接茬,繼續說:“不過也是,你馬上就要跟著高指揮進京了,到了京城,富貴迷人眼,你這樣的天資,哪個王侯家的小姐看上你也不一定,說不好還能做個駙馬。”
淩淵道:“那就借你吉言,祝我好運吧。”
孟虎捂著嘴忍住笑:“今天本來是為小程,哦不,為蘇姑娘送行了,結果把人家羞到灶房裏不敢出來了,這個孝廉,今晚我定要教訓他一頓。”
“是你自己該注意才是,孝廉那麽小,他懂什麽?你進去跟他們繼續喝酒吧,別因為我掃了大家的興。”
孟虎道:“得了吧,都是弟兄,他們不會見怪的,你就要走了,我還是多陪你一會吧,說實話,從前你與大家接觸的少,我也不了解你,對你有很多錯誤的看法。”
“過去的事情就別提了。”
孟虎又說:“本來以為龍隱山將來就這樣了,朝廷爛成了那樣,官府也奈何不了我們,我們顧好自己,一直在這山上過著不問世事的日子,誰曾想,來了個柳宗衡,竟把大當家給說服了。”
淩淵道:“龍隱山現在的勢力已經很危險了,既沒有謀反的想法,歸順朝廷便是最好的選擇,改朝換代是要流血的,你也經常出去,你是知道的,大良的百姓已經困苦至此,經不起戰亂了。”
“這個小皇帝真的可以改變大良的現狀嗎?”孟虎有些懷疑。
淩淵道:“改變大良現狀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事情,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個柳宗衡,千千萬萬個願意為了天下太平貢獻一點力量的人。”
“所以高大人讓你進京,我也覺得你屈身在這山上可惜了,以你的資質和胸襟,你應該去更大的地方。”
“我也是跟高迎廬交手過後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是井底之蛙,我是該走出去,見天地之廣闊,方覺自身之渺小。”
孟虎喜滋滋道:“高迎廬可是錦衣衛指揮使,是皇上身邊的人,他那麽看重你,你到了京城講不好要當大官,到時候我再去投奔你,你可別忘了我。”
淩淵玩笑道:“你這麽孝順,我怎麽可能忘了你?”
孟虎聽了這話,仿佛此時自己已經跟著淩淵飛黃騰達了,咧嘴笑著去揉黃土。
“還是你好,爺爺去哪都帶上你,到了京城,替我照顧好他。”
黃土伸出一隻爪子拍打著孟虎寬厚的手掌,喉頭發出唿唿的聲音。
淩淵道:“其實我這次離開,很是放心不下。”
“是因為二當家嗎?”
“你也看出來了?”
孟虎收起了臉上的笑意,一邊和黃土推來搡去,一邊沉聲道:“公子,照我說,我們山裏的金庫遲早是個禍害,當初大家去截這些髒銀時抱的都是為民除害的心思,這麽多年來,山上的銀子除了救濟過一些流民,基本也是隻進不出,二當家和除了坤叔外的三個堂主為了這些錢,多次與大當家意見相左,我看他們早已忘了自己為什麽要截這些髒銀。”
“是啊,這些錢既然是貪官汙吏搜刮的民脂民膏,理應用到利國利民的大事上去,而不是放在庫房裏,破壞山上弟兄們的團結。”
孟虎搖搖頭。
“可是二當家他們似乎已經不這樣認為了。”
淩淵道:“連你都看出來了,可見他們的變化已經太明顯了。”
孟虎道:“但現在山上還是大當家說了算,二當家即便心裏有不服,也隻能嘴上逞逞能,不敢造次。”
淩淵搖搖頭:“大當家為了山裏的團結,思慮很多,也無法獨自決定這筆錢的去留,有想法依舊會與他們商議。”
孟虎憤憤道:“我倒覺得大當家在這件事情上寡斷了些,就不該這樣慣著他們,隻怕他們將來胃口越來越大,不好收場。”
“我擔心的就是這個,大當家向來很珍視山裏的每一個兄弟,不希望大家為了錢反目,所以才事事征求大家的意見。”
“可如果有人起了壞心,不早點解決不是留下了禍害嗎?”
淩淵拍拍他的肩:“所以這便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地方,孟虎,我離開後,你要幫我多盯著他們,一旦情況不妙,及時通知我。”
“放心吧,我就是拚出這條命,也會保護好大當家的。”
花豹與那三位堂主此時依舊完全聽命於宋榔的差遣,並沒有任何反叛或者不服從的跡象。
故而沒有理由定他們的罪。
但前提條件是不能涉及到錢,一旦有人要動那些錢,他們便會群起憤慨。
至於山裏上千個弟兄,還有哪些人心裏如花豹一樣,惦記著金庫裏的錢,又有哪些人與孟虎他們一樣,期盼著天下太平,是無法估算的。
一旦惹怒了花豹,說不好龍隱山便會為此引來一場自相殘殺的內鬥。
畢竟在金庫的誘惑下,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而朝廷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讓步,是因為現在沒有那個實力,這金庫就像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刀,隨時會有人割斷繩索。
淩淵坐在石凳上,懷裏抱著吃得五飽六飽,半眯著眼睛的黃土。
孟虎一屁股坐在了他旁邊,淩淵往旁邊挪了挪。
兩人半晌沒說話,孟虎終於忍不住開口了。
“有啥不好意思的?你也年紀不小了,我還沒上山那會兒,在我們村,像你這樣年紀都當爹了。”
淩淵側過頭看著他:“你想說什麽?”
“我就想說,你也該成家了,山上沒什麽姑娘,林琅在淮州還有個遠房表舅,家裏有個閨女今年十六,眼光高的很,還沒定下人家,她表舅來信訴苦呢。”
淩淵眼神定定看著一處,餘光注視著灶房的窗戶上灑出來的金色燭光,沒有說話。
孟虎用胳膊肘聳聳他:“你別不吭聲啊,我可是好心啊,勾欄瓦舍你也不去,男人到了這個年齡就得......”
淩淵突然迴頭猛盯著他,孟虎把沒說出口的話又咽了迴去。
淩淵看他慫了,淡淡道:“腦子裏整天想些什麽呢?還替我謀劃上了?我看你是日子太清閑了,明天開始,讓宋叔安排你下山去教練守備軍。”
“嘿嘿,教練守備軍有什麽關係,我去就是了,但我跟你說的話,你別不當迴事啊,你這樣太過克製自己,時間長了,對身體不好......”
孟虎見他不接茬,繼續說:“不過也是,你馬上就要跟著高指揮進京了,到了京城,富貴迷人眼,你這樣的天資,哪個王侯家的小姐看上你也不一定,說不好還能做個駙馬。”
淩淵道:“那就借你吉言,祝我好運吧。”
孟虎捂著嘴忍住笑:“今天本來是為小程,哦不,為蘇姑娘送行了,結果把人家羞到灶房裏不敢出來了,這個孝廉,今晚我定要教訓他一頓。”
“是你自己該注意才是,孝廉那麽小,他懂什麽?你進去跟他們繼續喝酒吧,別因為我掃了大家的興。”
孟虎道:“得了吧,都是弟兄,他們不會見怪的,你就要走了,我還是多陪你一會吧,說實話,從前你與大家接觸的少,我也不了解你,對你有很多錯誤的看法。”
“過去的事情就別提了。”
孟虎又說:“本來以為龍隱山將來就這樣了,朝廷爛成了那樣,官府也奈何不了我們,我們顧好自己,一直在這山上過著不問世事的日子,誰曾想,來了個柳宗衡,竟把大當家給說服了。”
淩淵道:“龍隱山現在的勢力已經很危險了,既沒有謀反的想法,歸順朝廷便是最好的選擇,改朝換代是要流血的,你也經常出去,你是知道的,大良的百姓已經困苦至此,經不起戰亂了。”
“這個小皇帝真的可以改變大良的現狀嗎?”孟虎有些懷疑。
淩淵道:“改變大良現狀不是皇帝一個人的事情,這世上還有千千萬萬個柳宗衡,千千萬萬個願意為了天下太平貢獻一點力量的人。”
“所以高大人讓你進京,我也覺得你屈身在這山上可惜了,以你的資質和胸襟,你應該去更大的地方。”
“我也是跟高迎廬交手過後才知道,原來自己一直是井底之蛙,我是該走出去,見天地之廣闊,方覺自身之渺小。”
孟虎喜滋滋道:“高迎廬可是錦衣衛指揮使,是皇上身邊的人,他那麽看重你,你到了京城講不好要當大官,到時候我再去投奔你,你可別忘了我。”
淩淵玩笑道:“你這麽孝順,我怎麽可能忘了你?”
孟虎聽了這話,仿佛此時自己已經跟著淩淵飛黃騰達了,咧嘴笑著去揉黃土。
“還是你好,爺爺去哪都帶上你,到了京城,替我照顧好他。”
黃土伸出一隻爪子拍打著孟虎寬厚的手掌,喉頭發出唿唿的聲音。
淩淵道:“其實我這次離開,很是放心不下。”
“是因為二當家嗎?”
“你也看出來了?”
孟虎收起了臉上的笑意,一邊和黃土推來搡去,一邊沉聲道:“公子,照我說,我們山裏的金庫遲早是個禍害,當初大家去截這些髒銀時抱的都是為民除害的心思,這麽多年來,山上的銀子除了救濟過一些流民,基本也是隻進不出,二當家和除了坤叔外的三個堂主為了這些錢,多次與大當家意見相左,我看他們早已忘了自己為什麽要截這些髒銀。”
“是啊,這些錢既然是貪官汙吏搜刮的民脂民膏,理應用到利國利民的大事上去,而不是放在庫房裏,破壞山上弟兄們的團結。”
孟虎搖搖頭。
“可是二當家他們似乎已經不這樣認為了。”
淩淵道:“連你都看出來了,可見他們的變化已經太明顯了。”
孟虎道:“但現在山上還是大當家說了算,二當家即便心裏有不服,也隻能嘴上逞逞能,不敢造次。”
淩淵搖搖頭:“大當家為了山裏的團結,思慮很多,也無法獨自決定這筆錢的去留,有想法依舊會與他們商議。”
孟虎憤憤道:“我倒覺得大當家在這件事情上寡斷了些,就不該這樣慣著他們,隻怕他們將來胃口越來越大,不好收場。”
“我擔心的就是這個,大當家向來很珍視山裏的每一個兄弟,不希望大家為了錢反目,所以才事事征求大家的意見。”
“可如果有人起了壞心,不早點解決不是留下了禍害嗎?”
淩淵拍拍他的肩:“所以這便是我最放心不下的地方,孟虎,我離開後,你要幫我多盯著他們,一旦情況不妙,及時通知我。”
“放心吧,我就是拚出這條命,也會保護好大當家的。”
花豹與那三位堂主此時依舊完全聽命於宋榔的差遣,並沒有任何反叛或者不服從的跡象。
故而沒有理由定他們的罪。
但前提條件是不能涉及到錢,一旦有人要動那些錢,他們便會群起憤慨。
至於山裏上千個弟兄,還有哪些人心裏如花豹一樣,惦記著金庫裏的錢,又有哪些人與孟虎他們一樣,期盼著天下太平,是無法估算的。
一旦惹怒了花豹,說不好龍隱山便會為此引來一場自相殘殺的內鬥。
畢竟在金庫的誘惑下,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
而朝廷之所以在這件事情上讓步,是因為現在沒有那個實力,這金庫就像是懸在頭頂的一把刀,隨時會有人割斷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