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河北。


    卻說袁紹聞青州戰事不利,怒而收繳高覽兵權,令張郃代之。


    一麵又定下戰策,先命顏良攻打白馬,截斷濟水、濮水。


    以防兗、徐二州聯係緊密,聯合抗袁。


    這邊顏良接到袁公命令,親自領軍攻打白馬津。


    時東郡太守劉延,領兵鎮守白馬。


    顏良乃先登勇猛之將,一經接到命令,便對著白馬猛攻。


    劉延據守不住,趕忙向潁川求援。


    一日連發三道求援書,隻證前線戰事緊急。


    曹操在潁川許縣調度,尚未收到前線急報,倒是收到了另外兩項急報。


    一則是呂布自汝南領兵北上,前往陳地,為國討賊。


    曹操聞言,不禁罵道:


    “陳地並非戰場。”


    “吾與袁紹交兵甚急,呂布若有心助河南,就該領兵去前線。”


    “反寇兵至陳地奈何,欲趁我交兵北袁之時,劫掠天子耶?”


    尚書令荀彧在旁側諫道:


    “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並無膽識敢劫掠天子。”


    曹操又道:


    “那也不能放任其在陳地朝廷,萬一有變,吾與玄德俱受其害也。”


    微微一頓,又有些恨鐵不成鋼的感歎,這呂布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


    他們雖然是以天子名義,召呂布起兵的,但你怎麽還真跑到天子那裏去了?


    呂布該不會以為,我們召他來,是讓他保護天子的吧?


    陳國在豫州,隻要曹操、劉備在,其他人根本碰不到天子一根汗毛。


    “另一則文書是?”曹操接著問。


    “汝南有變!”


    當荀彧說出這個消息後,曹操又是為之一驚。


    “袁紹煽動劉辟反叛,汝南大量郡縣起兵對抗朝廷。”


    與演義裏劉辟為救劉備而死不同。


    劉辟曆史上是汝南一支強大的黃巾軍。


    因為袁紹、袁術都是出自汝南,所以對此地的影響力很強。


    袁術在時,汝南黃巾便跟著袁術混。


    袁術滅後,盡管隔著十萬八千裏,但袁紹依然能輕鬆煽動這裏的渠帥叛亂。


    曹操眉宇間一川不平,蹙眉道:


    “汝南乃我河南大後方,若是生叛,必為大患。”


    汝南是天下第二大郡,人口遠超百萬。


    當地的黃巾賊仗著地形,隱於山中,剿滅起來極其困難。


    所以當初在瓜分袁術地盤時,李翊主張將汝南劃給曹操、呂布。


    然而,不論是曹操亦或呂布,這幾年都未能解決掉汝南的黃巾問題。


    不是不想,是費力不討好,誰都不願意去做。


    “……今正好命呂布領兵迴汝南平叛。”


    “呂布壯士,善戰無前,縱不能平,也能壓製。”


    荀彧建議曹操道。


    曹操頷首,“此計最好,呂布若不能隨我去前線,就該留在汝南。”


    曹操暗想,汝南這時候之所以能夠掀起叛亂,估計也是趁著呂布領兵北上之際,鑽了個空子。


    之前呂布在時,劉辟等人忌憚其武勇,倒還安分。


    不想呂布一走,袁紹再一煽風點火,整個汝南立馬失控。


    “就照文若之言所辦!”


    曹操即刻擬了書劄,上書朝廷,備言汝南反叛之事。


    呂布本就是汝南太守,讓他去平叛合情合理。


    “還有何事報我?”


    曹操見荀彧張了張口,欲言又止,便接著問。


    “……倒不是什麽大事。”


    荀彧淺淺俯首,“隻是聽說禰衡已經死了。”


    “噫!怎麽死的?”


    曹操聞言大喜,連忙追問。


    “因禰衡對江夏太守黃祖出言不遜,故而殺之。”


    原來,黃祖在艨艟舟船上宴請賓客。


    禰衡也在,黃祖便問禰衡說道:


    “我聞河南多奇士,君先去徐州,後又至潁川,此地有何人物?”


    禰衡迴答說:


    “徐州孔文舉,許縣楊德祖,頗有才識。”


    “除此二人,別無人物。”


    黃祖便問,“似我何如?”


    禰衡答曰,“汝似廟中之神,雖受祭祀,恨無靈驗!”


    黃祖聞言大怒,“汝以我為土木偶人耶?”


    於是命人將禰衡的頭按住,自己用鞭杖抽他。


    直打得禰衡皮開肉綻,血肉橫飛。


    禰衡乃天下名士,黃祖如此做,隻是想當眾折辱他。


    不想禰衡這人骨頭硬的很,抵死不求饒,反倒不依不饒地罵道:


    “死鍛錫公!死鍛錫公!”


    黃祖暴跳如雷,即命人將禰衡絞死在船上。


    原來,黃祖早年間當過鐵匠。


    禰衡此話,就是在揭黃祖的短兒。


    就類似於罵劉備織席販履,曹操贅閹遺醜是一個道理。


    舟船上的賓客,皆厭惡禰衡。


    於是取出繩索,將禰衡活生生勒死在了船上。


    雖殺禰衡,黃祖卻餘怒未消,又命賓客輪番在其屍體上吐唾沫。


    禰衡好友黃射聞說消息,也來不及穿鞋,光著腳丫子便來船上救人。


    等黃射到時,禰衡已經淹沒在了唾沫之中。


    黃射乃哭倒於地,問黃祖道:


    “橫有異才,曹兗州及劉徐州皆不殺他。”


    “大人奈何殺之牙!”


    黃祖咬牙道:


    “此小兒罵汝父為死鍛錫公,奈何不殺?”


    不過事後,黃祖也後悔了。


    在這個時代殺名士,後果是很嚴重的。


    要不然為什麽劉備、曹操、劉表都不殺他?


    於是命人將禰衡屍首收了,安葬在了鸚鵡洲邊。


    曹操聽聞這個故事,知禰衡受害,鼓掌慶賀道:


    “腐儒舌劍,反自殺矣!”


    “此兒將吾與玄德皆罵了個遍,死不足惜。”


    “倒是劉表,我聞袁紹遣使去過荊州。”


    “而劉表至今仍未迴複我河南,到底出不出兵襄助。”


    “若是放任劉表為患,恐不利於我與玄德征討河北。”


    荀彧諫道:


    “劉表守戶之犬耳,今袁紹未平,而欲用兵江漢。”


    “是猶舍心腹而順手足也。”


    “待河北平定,再談荊楚事宜,江漢可一掃而平矣。”


    曹操從其言,忽有人報顏良領兵攻打白馬。


    東郡太守劉延據守不住,懇請曹公速速發兵救援。


    曹操一驚:


    “不想袁紹動作如此之快!”


    遂迴首謂荀彧道:


    “白馬乃黃河重鎮,不可有失。”


    “按照吾與徐州的約定,可差人去請雲長來,共解白馬之圍。”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曹操還是決定親自帶兵北上去解白馬之圍。


    一方麵是自己離得更近,一方麵白馬確實十分重要。


    劉備雖忙於青州戰事,但仍然走水路,輸送了不少糧秣器械過來。


    幫助曹操狠狠地迴了口血。


    “文若為我守家,吾才能放心出征。”


    曹操留荀彧守潁川,自己則親自領兵北上,前往白馬解圍。


    那邊關羽也收到了曹操發來的求援文書,急與荀攸商議。


    荀攸是李翊專門留給關羽的。


    關羽打仗有時候容易上頭,就需要一個類似於荀彧、荀攸這種處大事而不驚的謀士。


    “白馬圍之甚急,既是曹公求援,不可不救。”


    荀攸正色言道。


    關公從其言,即領了本部部曲,星夜趕往白馬。


    約行了五六日,關羽與曹操本部軍馬匯合至一處。


    曹操愛慕關羽之才,早就想與其並肩作戰。


    兩軍既然合兵一處,曹操即設下酒宴,以商討解白馬之圍為由,邀關羽前來赴宴。


    酒席上擺滿了酒菜,諸將士皆餓得急了。


    但關羽未至,諸將皆不敢動筷子。


    正在此時,外麵報來:


    “關將軍到!”


    曹操大喜,帶文武出接。


    雙方各自見禮,又問關羽:


    “雲長向來準時,今日因為遲誤?”


    關羽答道:


    “關某坐騎害病,馬不長膘,又因賤軀頗重,馬不能載,故而遲了。”


    曹操一聽,轉頭看向其胯下馬匹,果然瘦弱。


    關公既下馬來,從馬袋上取出塊鹽磚,放在馬槽裏,供馬兒舔舐。


    又親自為其煎服藥物,供它服用。


    曹操見了,不禁脫口而出:


    “病馬而已,交予圉官照看便好。”


    “將軍千金之軀,何必待它如此?”


    關公正色道:


    “曹公此言差了,常言道,汗馬之功,為將豈能忽視。”


    “此馬隨我征戰多年,勞苦功高,今日害了病,知它年月無多。”


    “吾實不忍棄之,隻留它在身邊照看。”


    原來,關羽知道這馬兒已經活不長了。


    但此馬倒隨主人家一樣性烈,寧死也要死在戰場上,不願在馬廄裏養病。


    關羽憐其忠義,故仍舊騎乘它,帶它上戰場。


    曹操聞言,亦嗟歎不已。


    暗想雲長待馬尚且有情有義,況乎人耶?


    任我待他千般萬好,隻怕他都向著他的劉將軍。


    今日也算共事一場,給他留個好印象也是極好的。


    乃對關羽說道:


    “將軍!原來如此,想吾聚集天下良馬。”


    “贈一匹於將軍,可好?”


    那關公聽聞此話,人立馬直立起來,將袍袖一甩,對曹操一躬道:


    “謝曹公!”


    原來,這關公不愛金銀財寶,不愛嬌妻美妾。


    莫說曹操贈他,便是劉備贈他,關羽也頂多是分賜給下人。


    可若要贈他好馬,那便能使他上陣殺敵更加利落,以報劉備的知遇之恩。


    此所謂,紅粉送佳人,寶馬贈英雄。


    於是曹操道一聲:“列公請了。”


    便避席而去,親自去馬廄挑選好馬了。


    叫來圉官兒,說是要選好馬。


    那圉官喏喏領命,四處一望。


    無數馬夫往來忙碌,有的喂草,有的喂水。


    於是命令馬夫東帶一匹,西牽一隻,共選了十匹良馬。


    顏色俱是不同,品相極好。


    這曹操也是漢末有名的相馬能士,掃過諸馬之後,隻搖了搖頭。


    “馬雖好,卻配不得雲長英雄豪氣。”


    思慮半晌,乃道:


    “可牽吾爪黃飛電來。”


    那圉官聞言一驚,跪拜道:


    “曹公,爪黃飛電乃世之名馬,可遇不可求。”


    “今用之贈人,恐怕……”


    原來,曹操共有兩匹絕世好馬,一曰絕影,一曰爪黃飛電。


    眾所周知,宛城愛情故事當中的一炮害三賢。


    三賢指的是,曹昂、典韋、絕影馬。(bushi)


    自絕影馬死後,爪黃飛電目前就是曹營中最優良的馬匹。


    平日曹操自己都很少騎乘,營中更是有不少將軍貪求。


    今曹操竟要無端將之贈給一員客將,怎能不令這養馬官感到震驚?


    “寶馬配英雄,無須多言,可速速取來。”


    曹操也有自己的考量。


    首先他骨子裏是有浪漫主義文人氣質的。


    見麵就送超跑的行為,在他看來是很酷很帥的。


    其次,千金買馬骨。


    曹操也希望通過這次贈馬,吸引到更多的英雄豪傑。


    尤其將來河北之戰打贏了,瓜分袁氏遺產時。


    劉備頂著帝室苗裔、袁氏姻親的招牌,是比他曹操更好消化袁氏遺產的。


    曹操目前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買熱搜,努力包裝自己。


    那圉官不敢違命,將馬帶住,迴複曹操:


    “曹公,馬帶來了!”


    曹操即親自將馬牽至關羽麵前,問道:


    “雲長,汝看眼前之馬,可為良駒乎?”


    關公站定了,睜開鳳目,左手撩須。


    “好馬啊!好馬……”


    關羽幾乎是脫口而出,連聲稱讚。


    此馬首尾一丈,地背八尺,麵如側磚。


    耳如削竹,眼如明珠,四蹄皆黃。


    當真生得高大威武,體態莊嚴。


    嘶聲鳴叫,宛若撥開紫霧見群山。


    有詩讚道:


    蹄似披金爪似霜,身如閃電氣如芒。


    嘶鳴猶勝獅龍吼,一騎騰飛武聖旁。


    關羽忍不住再次高唿:


    “好馬!好馬!”


    關羽對此良駒當真是稱心滿意,將袍袖一拎,對曹操拜道:


    “謝曹公!”


    曹操見關羽對一匹馬竟如此上心,心中也頗感唏噓。


    此馬兒雖然寶貴,但對曹操而言,也並非是不舍之物。


    “一駒而已,何必言謝!”


    曹操伸手將關羽托起,心中五味雜陳不是滋味兒。


    乃複請關羽入席,商議解白馬之圍一事。


    關羽既得了好馬,欲要試腳力,立功心切,當即請命道:


    “關某願提本部勁旅,前往白馬,退顏良之兵。”


    曹操撫須笑道:


    “雲長將軍雖英勇可嘉,然顏良乃河北名將,所部又多為袁軍勁旅。”


    “未可輕視,此事尚需從長計較。”


    關羽凝眸問:


    “莫非曹公小覷關某耶?”


    那邊荀攸在一旁勸道:


    “關將軍,曹司空說得對,白馬之圍,可從長計較。”


    “不該如此輕率。”


    見自家人都這麽說了,關羽請戰情緒這才稍有平靜。


    曹操注意到荀攸,久聞他是荀彧子侄,文若更是數次稱讚其才學。


    曹操早在數年前,就想將之召來麾下。


    不想竟為劉備捷足先登。惜哉!痛哉!


    “足下想必便是荀公達,令叔數次讚你之才。”


    “今白馬圍之甚急,未知公達先生有何高見?”


    曹操刻意提到荀彧,似有意和荀攸套近乎。


    荀攸倒不甚在意,隻專注於獻策解圍之事。


    “袁紹兵強人多,若要強攻,實在難取。”


    “不妨以聲東擊西之策,分其勢乃可。”


    曹操接著追問,“願聞其詳。”


    “我等可先引兵至延津,做舟船,修器械。”


    “佯裝渡河襲取袁紹後方,以使袁紹分兵向西。”


    “再用輕騎急行軍,迅速攻打白馬的顏良軍。”


    “如此白馬之圍,可解也。”


    曹操靜靜聽聞,思慮半晌,連道好計好計。


    於是從善如流,命夏侯惇提主力軍馬,引兵至延津,佯裝要渡黃河。


    自己則領著本部精銳,與關羽急趨白馬戰場。


    ……


    河北的情報係統是要優於河南的。


    曹操、關羽大軍急速向白馬行進。


    此時的顏良,正圍困著白馬,忽有報事兵來告知有緊急軍報。


    顏良乃坐於帳上,命那小兵報來。


    “報!將軍不好了,接到前線軍報。”


    “曹操正引軍來解白馬之圍!”


    嘶……


    聽聞這個消息,顏良亦頗感震驚。


    不是說曹操去了延津嗎?


    怎麽跑白馬來了?


    “曹操帶了多少人?”


    “多為輕騎,兵不滿萬。”


    顏良這才稍加放心,這便不奇怪了。


    若是曹操是引的主力軍隊前來,那的確是一招瞞天過海的妙計。


    以至於連河北的情報係統,都偏過去了。


    原來隻是引了少量兵馬,欲要聲東擊西,想解白馬之圍。


    時有副將在側,對顏良諫道:


    “將軍,既然曹操不在延津,不妨先通報主公一聲。”


    “好另派兵增援白馬,如何?”


    顏良揮了揮手,果斷拒絕。


    “不必,此非操之主力也。”


    “我本部軍力足夠,自引一軍便可破之,何勞袁公再派援軍來。”


    非是顏良單純自負。


    而是他想著,袁公開戰前明確說過。


    取曹操首級者,封五千戶侯,賞錢五千萬。


    若是自己斬了曹操,便可獨享這份賞賜。


    若是先袁公乞派援軍,那不是便要與人分享這千戶侯、千萬錢嗎?


    所以早在出征之前,顏良就請求袁紹,不要派人給他。


    他獨自領軍,便能擊敗曹操。


    念及此,顏良當即下令,點兵八千,準備出營。


    自己則站起身來,全身甲胄整頓,上馬提到,便要出營。


    諸將皆驚,紛紛問道:


    “今圍白馬,將士舍命,旦夕將破,將軍此時卻要何往?”


    顏良臉上閃過一絲傲氣,哼哼道:


    “破一白馬,何足為奇?”


    “曹操主動前來送死,梟其首級,才是頭功。”


    沒錯,作為河北數一數二的猛男。


    在驚訝於曹操會突然出現的同時,也意識到了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他隻要突然陣中,斬了曹操,那麽兗州之戰基本就能宣告結束。


    這絕對是能名垂青史的一個決定。


    故顏良沒有打算逃避,而是決定率領本部兵馬,打算與曹操來個硬碰硬的遭遇戰。


    麵對顏良的這個決定,諸將並不能理解。


    又想起沮授此前的話語,“良性促狹,雖驍勇不可獨任。”


    即沮授認為顏良腦子一根筋轉不過彎來,不適合單獨領軍。


    當初沮監軍對袁紹說此話時,袁紹並未聽從。


    但將士們與顏良相處多年,能不知道他們這個老大是個什麽德行嗎?


    於是,紛紛勸道:


    “將軍,今曹操距我軍不過十裏之遙。”


    “何不就在此以逸待勞,擺下陣勢,專等曹軍到來?”


    “何必舍近求遠,舍本逐末,主動去迎擊曹軍呢?”


    大家都覺得顏良定下的這個戰略部署有問題。


    既然咱們的情報係統,已經探知到曹操引軍前來解圍。


    那咱們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這個時間差,從從容容的布置軍陣,以逸待勞。


    甚至留下的時間,都足夠他們再設倆伏擊點了。


    “兵法有雲,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


    “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


    “今我軍多為步卒,冒然出擊,實不明智。”


    “還望顏將軍三思!”


    “……還望顏將軍三思!”


    諸將士紛紛勸阻顏良不要主動出擊。


    步兵百裏急行軍最多能跑到十分之一,即便是輕騎出擊,百裏消耗也同樣不小。


    何況顏良主力多為步卒,因為他們是攻城戰,所以並沒有分配到太多騎兵。


    也就是說,如果顏良放棄以逸待勞,而是選擇主動出擊的話。


    他們至少得奔襲五裏左右的路程,這對士卒的體能與精氣神是一個消耗。


    其次,顏良主動出擊,就意味著要和曹操打遭遇戰。


    如此一來,顏良軍就沒辦法排兵布陣了。


    當然,曹操也沒法布下陣勢。


    可問題是,顏良軍本來是可以布陣的。


    隻要安心在此等候,排開陣勢,等曹操來就行了。


    何必浪費自己的建製優勢呢?


    顏良對此卻不以為然,叱諸將道:


    “汝等小輩,豈知兵法用略!”


    “吾隨袁公征戰多年,難道不如爾等知兵乎?”


    在顏良看來,狗屁的以逸待勞,老子要當霍去病。


    打得就是曹軍的精銳!


    當然了,顏良也並非是腦子一熱,胡亂做出的決定。


    他之所以選擇主動出擊,主要有兩個考慮。


    第一,萬一曹操不是衝自己來的,直接跑了咋整?


    雖然曹操極大概率是衝白馬來的,但顏良不想賭。


    第二,若是曹操趕到白馬,白馬守軍主動出擊,與曹操裏應外合,夾攻自己。


    那自己縱然是擺下陣勢,也何難擒住曹操。


    兩種考慮,都是擔憂抓不住曹操。


    在顏良看來,河北打贏河南是板上釘釘的事。


    而河北名將甚多,隻是平推一個河南,功勞根本不夠分的。


    現在上天將曹操賜給自己,自己豈能不抓住這個機會?


    就像當年冠軍侯率八百羽林騎麵對匈奴大營時,倘若霍去病有一絲一毫的猶豫。


    都不可能斬首過當,以至於功冠全軍,封侯千戶。


    如今斬殺曹操也是封千戶侯,而且是五千戶侯,比之霍去病冠軍侯的食邑更盛。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大丈夫立功名隻在今日,何必猶豫!


    於是乃提步騎八千,主動出擊。


    剩餘人馬,則繼續圍困白馬,不得放過一人。


    那邊曹操、關羽兩支軍馬一路往白馬方向行去,忽有哨騎來報。


    前方遇著了大軍。


    曹操即命就地臨陣迎敵,一麵又差人打探是哪位將領。


    大軍就於土坡上駐紮,曹操領著關公到坡上視察敵情。


    時哨騎奔迴,答曰是顏良的軍馬。


    曹操暗道既然親來,此戰便不容有失,否則白馬之圍難解矣。


    於是揚鞭遙指前方顏良的軍陣,旗幟鮮明,槍刀森布,嚴整有威。


    “河北人馬,雄壯如此!”


    關公暗想,這河北軍士雖然強壯,但比之徐州軍卻遜色不少。


    乃傲睨地說道:


    “以吾觀之,乃土雞瓦犬耳。”


    曹操又揚鞭一指:


    “那麾蓋之下,繡袍金甲,刀馬相隨,此必顏良耳。”


    原來,顏良素以勇猛著稱,多敗名將。


    故自負甚高,目中無人,性格火爆。


    此次出擊,顏良乘了一輛犛蓋戰車,護兵們在左右騎馬跟隨。


    犛蓋戰車是身份地位的象征,以顏良如今在袁營的地位,當然有資格乘此車駕。


    關公舉目一望,眸中翕動,閃過一絲欣喜之色,對曹操說道:


    “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這不單是關羽的大話,而是當他發現顏良竟然乘戰車,還被我軍給捕捉到了具體位置時。


    這就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戰機!


    曹操嗬嗬笑道:


    “雲長啊,軍中無戲言。”


    “況顏良乃河北名將,未可輕視!”


    關羽奮然道:


    “某雖不才,願去萬軍中取其首級,為盟軍建功!”


    “壯哉!”


    曹操聞言大喜,即命軍士讓開道路,供雲長衝陣。


    值得一提的是,曆史上的曹操在用關羽斬顏良時,其實內心是不糾結的。


    什麽意思?


    在許多人的認知裏,曹操害怕用關羽建功,然後就會離開自己。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曆史上不論是曹操還是關羽,都知道劉備當時就在袁紹的軍營裏。


    是的,你沒聽錯。


    關羽本人是知道劉備就在袁紹那裏的。


    站在關羽視角,其實比演義更加躊躇難決。


    那就是自己到底是該先報曹操的恩情,還是馬上去找自己的老大哥?


    關羽最終選擇了前者。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


    ——“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吾終不留,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耳。”


    你初聽關羽這話時,會覺得關羽忠義,為了劉備隨時準備去死。


    但你要是結合當時的情況來看,隻會更加感到震撼。


    因為關羽在知道劉備在袁紹那裏的前提下,明說了要去找劉備。


    也就是投袁紹,這個曹操的死敵。


    也就說當關羽說完這話後,就有極大可能被陰謀幹掉。


    這就是關羽,我來去明白,直接告訴曹操我的真實想法。


    你要是不同意可以殺我,我夠義氣絕對不騙你。


    你厚待我,我立功報答了你再走。


    知道你的心意,但我遇著老劉在前,咱還是下輩子再續前緣吧。


    而曹操對此是什麽反應呢?


    原話叫,“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度何時能去?”


    曹操浪漫主義文人氣質再次爆發,不僅沒有殺關羽這個潛在威脅,反而肯定了他的忠義。


    還問張遼關羽什麽時候會走。


    張遼迴答說關羽立了功就要走。


    與演義裏舍不得用關羽的形象不同,曹操知道後在第一戰就派上了關羽。


    你想立功就走,那我便成全你。


    在這一件事上,曹操與關羽都表現的光明磊落,坦坦蕩蕩。


    包括關羽走時,史書上明確說了是,“奔先主於袁軍”。


    當時曹營將士的反應都是打算去追。


    而曹操卻攔住他們說,“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有一說一,曹操在這件事上是真的厚道。


    隻聞得一聲號響,雲長已騎爪黃飛電,衝出陣外。


    顏良自領大軍在中軍陣處,待哨騎報說遇著了曹兵時,也命人就地排開陣勢。


    旌旗蔽日,刀槍如林。


    河北雄兵,氣勢如虹。


    忽然,遠處塵土飛揚。


    一騎絕塵而來,爪黃馬四蹄生風,似閃電般劃破長空。


    馬上將軍,身長九尺,髯長二尺。


    麵如重棗,唇若塗脂。


    丹鳳眼,臥蠶眉。


    當真生得相貌堂堂,威風凜凜。


    手中長刀更是寒光閃爍,令人不寒而栗。


    左右河北將士,見關公殺來,即排陣來擋。


    關公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衝彼陣。


    隻聽得“啊啊啊”,一陣陣慘叫聲傳來。


    那關公如天神下凡,河北軍似波開浪裂。


    左右擋他不住,被關公一馬殺穿。


    那邊顏良尚在麾蓋之下,聞得前方響動,乃起身去看。


    隻見一高頭大馬,手持長刀,直奔自己車蓋而來。


    顏良大驚,暗道何人能殺穿吾之軍陣?


    正欲去車蓋旁取矛,那邊關公胯下爪黃飛電奇快,已經殺至近前。


    顏良隻覺天上雲遮霧繞,抬眸看時,竟是關公已殺至近前。


    爪黃飛電一聲長嘯,聲震九霄。


    關公奮起神威,一刀劈落。


    正中顏良的頸項,顏良尚未來得及唿喊,脖頸已是鮮血直冒。


    方拿在手裏的鋼刀落地,屍體滾落於雲長馬前。


    關將軍勒住馬轡,收轉長刀,見刀口上的鮮血滴掛下來。


    乃左手執刀,忽地下馬,取小刀割了顏良首級,掛在馬項之上。


    飛身上馬,複又提刀出陣,殺奔迴營。


    河北軍士尚未從震驚中緩過神來,見關公已打馬而走,才大聲驚唿:


    “顏將軍!顏將軍!賊將殺了顏將軍!”


    顏軍高聲大唿,關公已殺奔迴陣。


    左右皆望風披靡,無敢當者,不戰自亂。


    曹操見關羽得手,忙指揮將士衝下山去,與袁軍廝殺。


    這邊關羽不在,荀攸代為掌管徐州軍士,見曹軍已經衝下山去。


    也下令讓徐州軍衝鋒。


    曹軍與徐州軍合兵一處,乘著河北軍大亂之際,衝殺過去。


    一時間,死者不可勝數。


    馬匹器械,搶奪極多。


    關公縱馬上山,不論是曹營將士亦或徐州將士,都拱手稱賀,盛讚關羽之勇。


    曹操亦不覺感慨:


    “將軍真神人也!”


    有詩為證:


    爪黃飛電卷土來,顏良授首震三台。


    青龍偃月寒光閃,河北雄兵萬馬哀。


    ……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花時節不見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花時節不見君並收藏三國:昭烈謀主,三興炎漢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