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崇禎興國的希望,逐幀學習明光武帝!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可以從大明滅亡的畫麵中吸取教訓外,還可以從另外光武中興的畫麵中,學到一些東西。
就比如剛剛朱高熾所說,那時的孩童為何要背誦乘法口訣,沿海的萬噸巨輪又是怎麽迴事。
還有,寧古塔之戰,明軍的槍炮威力之大,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若是當下的神機營裝備上這些武器,北方的瓦剌等部落又有何懼?
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好啊,老大,要不說你是太子呢,考慮問題果然全麵。”
朱棣蒼老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答案。
當看完天幕上兩個亡國之君對比後,他就立刻意識到了這一點。
從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當中吸取亡國的教訓,徹底杜絕致命的弊端。
從另外一個明光武皇帝身上,看看能不能學習先進的治國理念。
唯有如此,方能將天幕昭示未來的價值最大化。
“傳旨,百官群臣立刻詳細記錄天幕所述,不可錯過一字一句。”
朱棣立即下令。
“遵旨!”
……
不隻是朱棣。
大明各個時期的皇帝,也都在命人記錄天幕畫麵。
崇禎位麵。
剛剛登基稱帝的朱由檢,在看到天幕所顯示的畫麵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朕竟然是亡國之君?以後還要吊死在煤山後的歪脖子樹上?”
天幕上【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畫麵,縈繞在朱由檢的腦海中久久不曾散去。
他還想著要勵精圖治,改變如今大明的局麵。
然而,看到自己的結局之一後,他的心都涼了。
“皇爺,您是天命之子,肯定不會是這樣的結局,一定會是中興大明的光武皇帝。”
王承恩趕緊寬慰道。
其實他心裏也不太舒服。
畢竟朱由檢吊死在煤山上的結局中,他親眼見證了一切。
雖然在這個結局中,朱由檢死的悲壯,但如果能有另外一個結局,讓崇禎一朝重迴大明巔峰,也是他最大的願望。
畢竟他對朱由檢始終忠心耿耿。
“說的對。”
朱由檢連連點頭。
事實上,他心裏很清楚,【光武皇帝】天幕裏,那個崇禎皇帝在麵對皇太極時所表現出來的氣勢,跟他完全就不是一個人。
相反,【亡國之君】天幕裏的崇禎皇帝,倒是跟他非常相似。
不過這不重要。
既然有了天幕相助,也算是讓他開了天眼,隻要照著【光武皇帝】天幕中的自己有樣學樣,就算不能完美複刻,至少也能避免自縊身亡的悲慘下場吧。
“王承恩,你立刻傳旨,命專人記錄天幕畫麵,切記要逐字逐句,不可有絲毫紕漏。”
朱由檢打算逐幀學習光武皇帝裏的自己如何理政。
“奴婢遵命。”
王承恩答應一聲,剛想轉身離開,忽然又迴過頭來,恭敬的問道:“皇爺,錦衣衛傳來消息,魏忠賢發配鳳陽後,竟在暗中豢養死士。”
“豈有此理!”
朱由檢勃然大怒。
他登基之後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理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此事幫他積累了許多威望,朝野內外一片稱讚。
許多大臣上書懇請誅殺魏忠賢,但朱由檢念在此人是他哥哥天啟皇帝的心腹,便留了他一命,僅僅將他發配到了鳳陽。
沒想到此人賊心不死,居然私底下豢養死士。
他想幹什麽?
造反嗎?
“傳旨,立刻著錦衣衛將魏忠賢捉拿歸案,明正典刑!”
“遵旨。”
……
蒼穹之上,【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光幕再次亮起。
【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崇禎皇帝朱由檢誕生於北平,紫禁城,慈慶宮,乃當時皇太子朱常洛第五子。】
【五歲那年,朱由檢的生母劉氏在父親朱常洛的責罵後死去。】
【十歲時,朱由檢的祖父,萬曆皇帝朱翊鈞,以及父親朱常洛相繼去世,兄長朱由校即位。】
【天啟二年,朱由檢十一歲,被冊封為信王,但並未出閣,仍舊居住紫禁城,勖勤殿。】
【少年時期,朱由檢喜讀書,不苟言笑。常靜心養神,正襟危坐。】
【天啟五年,建信王府,天啟皇帝下詔,為其挑選王妃。】
……
洪武位麵。
當看到天幕中所播放的畫麵後,朱元璋愣神了很久。
“朱由檢、朱常洛、朱翊鈞……”
他嘴裏念叨著,眉頭緊皺,像是喃喃自語的問道:“標兒啊,咱記得咱給你子孫排的字輩裏,好像沒有這些字吧?”
建國之初,朱元璋便早已定下諸子後輩襲字,以便沿襲王爵子嗣,寓意皇室血脈昌隆興盛。
隻要知道後代子孫的名字,就可以很容易推算出他們是第幾代子孫。
“爹,確實沒有。”
朱標的臉色同樣難看。
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名字叫做朱由檢,顯然是由字輩,以此類推,他的父親朱常洛是常字輩,祖父朱翊鈞是翊字輩。
可朱標的後代字輩,卻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跟朱由檢祖孫完全不一樣。
就像他的兒子朱允炆,就是允字輩。
“混賬!那這些皇帝到底是誰的子孫?”
朱元璋爆喝一聲,雷霆之怒瞬間席卷整個奉天殿。
文武百官皆匍匐在地,瑟瑟發抖。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何況是殺人如麻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將大明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苦心培養了最完美的太子朱標,結果卻被別人摘了桃子,可想而知心裏會有多憤怒。
“禮部尚書,你給咱說,咱的這些兒子裏麵,有沒有翊、常、由這些輩分的子孫?”
朱元璋眼睛瞪得像銅鈴似的,殺氣騰騰。
既然這些皇帝不是朱標的後代,大明也沒有改朝換代,那就隻有一個答案。
有人篡了朱標的皇位!
“迴陛下,有!”
禮部尚書李冕不敢隱瞞,趕緊開口答道:“四皇子,燕王朱棣,字輩為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
“由字輩,正是燕王殿下第十世孫!”
轟!
奉天殿內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這迴破案了!
就比如剛剛朱高熾所說,那時的孩童為何要背誦乘法口訣,沿海的萬噸巨輪又是怎麽迴事。
還有,寧古塔之戰,明軍的槍炮威力之大,更是讓人瞠目結舌。
若是當下的神機營裝備上這些武器,北方的瓦剌等部落又有何懼?
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好啊,老大,要不說你是太子呢,考慮問題果然全麵。”
朱棣蒼老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答案。
當看完天幕上兩個亡國之君對比後,他就立刻意識到了這一點。
從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當中吸取亡國的教訓,徹底杜絕致命的弊端。
從另外一個明光武皇帝身上,看看能不能學習先進的治國理念。
唯有如此,方能將天幕昭示未來的價值最大化。
“傳旨,百官群臣立刻詳細記錄天幕所述,不可錯過一字一句。”
朱棣立即下令。
“遵旨!”
……
不隻是朱棣。
大明各個時期的皇帝,也都在命人記錄天幕畫麵。
崇禎位麵。
剛剛登基稱帝的朱由檢,在看到天幕所顯示的畫麵後,整個人都不好了。
“朕竟然是亡國之君?以後還要吊死在煤山後的歪脖子樹上?”
天幕上【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畫麵,縈繞在朱由檢的腦海中久久不曾散去。
他還想著要勵精圖治,改變如今大明的局麵。
然而,看到自己的結局之一後,他的心都涼了。
“皇爺,您是天命之子,肯定不會是這樣的結局,一定會是中興大明的光武皇帝。”
王承恩趕緊寬慰道。
其實他心裏也不太舒服。
畢竟朱由檢吊死在煤山上的結局中,他親眼見證了一切。
雖然在這個結局中,朱由檢死的悲壯,但如果能有另外一個結局,讓崇禎一朝重迴大明巔峰,也是他最大的願望。
畢竟他對朱由檢始終忠心耿耿。
“說的對。”
朱由檢連連點頭。
事實上,他心裏很清楚,【光武皇帝】天幕裏,那個崇禎皇帝在麵對皇太極時所表現出來的氣勢,跟他完全就不是一個人。
相反,【亡國之君】天幕裏的崇禎皇帝,倒是跟他非常相似。
不過這不重要。
既然有了天幕相助,也算是讓他開了天眼,隻要照著【光武皇帝】天幕中的自己有樣學樣,就算不能完美複刻,至少也能避免自縊身亡的悲慘下場吧。
“王承恩,你立刻傳旨,命專人記錄天幕畫麵,切記要逐字逐句,不可有絲毫紕漏。”
朱由檢打算逐幀學習光武皇帝裏的自己如何理政。
“奴婢遵命。”
王承恩答應一聲,剛想轉身離開,忽然又迴過頭來,恭敬的問道:“皇爺,錦衣衛傳來消息,魏忠賢發配鳳陽後,竟在暗中豢養死士。”
“豈有此理!”
朱由檢勃然大怒。
他登基之後幹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理了以魏忠賢為首的閹黨。
此事幫他積累了許多威望,朝野內外一片稱讚。
許多大臣上書懇請誅殺魏忠賢,但朱由檢念在此人是他哥哥天啟皇帝的心腹,便留了他一命,僅僅將他發配到了鳳陽。
沒想到此人賊心不死,居然私底下豢養死士。
他想幹什麽?
造反嗎?
“傳旨,立刻著錦衣衛將魏忠賢捉拿歸案,明正典刑!”
“遵旨。”
……
蒼穹之上,【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光幕再次亮起。
【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崇禎皇帝朱由檢誕生於北平,紫禁城,慈慶宮,乃當時皇太子朱常洛第五子。】
【五歲那年,朱由檢的生母劉氏在父親朱常洛的責罵後死去。】
【十歲時,朱由檢的祖父,萬曆皇帝朱翊鈞,以及父親朱常洛相繼去世,兄長朱由校即位。】
【天啟二年,朱由檢十一歲,被冊封為信王,但並未出閣,仍舊居住紫禁城,勖勤殿。】
【少年時期,朱由檢喜讀書,不苟言笑。常靜心養神,正襟危坐。】
【天啟五年,建信王府,天啟皇帝下詔,為其挑選王妃。】
……
洪武位麵。
當看到天幕中所播放的畫麵後,朱元璋愣神了很久。
“朱由檢、朱常洛、朱翊鈞……”
他嘴裏念叨著,眉頭緊皺,像是喃喃自語的問道:“標兒啊,咱記得咱給你子孫排的字輩裏,好像沒有這些字吧?”
建國之初,朱元璋便早已定下諸子後輩襲字,以便沿襲王爵子嗣,寓意皇室血脈昌隆興盛。
隻要知道後代子孫的名字,就可以很容易推算出他們是第幾代子孫。
“爹,確實沒有。”
朱標的臉色同樣難看。
他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大明最後一個皇帝名字叫做朱由檢,顯然是由字輩,以此類推,他的父親朱常洛是常字輩,祖父朱翊鈞是翊字輩。
可朱標的後代字輩,卻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跟朱由檢祖孫完全不一樣。
就像他的兒子朱允炆,就是允字輩。
“混賬!那這些皇帝到底是誰的子孫?”
朱元璋爆喝一聲,雷霆之怒瞬間席卷整個奉天殿。
文武百官皆匍匐在地,瑟瑟發抖。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何況是殺人如麻的洪武大帝朱元璋。
他將大明看得比自己的命都重要,苦心培養了最完美的太子朱標,結果卻被別人摘了桃子,可想而知心裏會有多憤怒。
“禮部尚書,你給咱說,咱的這些兒子裏麵,有沒有翊、常、由這些輩分的子孫?”
朱元璋眼睛瞪得像銅鈴似的,殺氣騰騰。
既然這些皇帝不是朱標的後代,大明也沒有改朝換代,那就隻有一個答案。
有人篡了朱標的皇位!
“迴陛下,有!”
禮部尚書李冕不敢隱瞞,趕緊開口答道:“四皇子,燕王朱棣,字輩為高瞻祁見佑,厚載翊常由。”
“由字輩,正是燕王殿下第十世孫!”
轟!
奉天殿內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這迴破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