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嘉靖皇帝看傻了,難民的價值這麽高?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爺,您為何要讓魏公公去跑馬圈地?”】
【魏忠賢離開乾清宮後,王承恩奉上一杯茶,借此機會問出心中的疑惑。】
【他覺得自己跟魏忠賢學了那麽久,也應該能為朱由檢做些什麽,而不是隻能眼睜睜的在一旁看著。】
【“幾十萬百姓同時入京,看似是災民,但實際上那也是幾十萬勞動力。”】
【朱由檢喝了口茶,解釋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這些老百姓一次吃飽,不如給他們圈一塊地自己勞作,自給自足。”】
【“況且,這種得罪人的事,自然要讓專業的人去做。”】
【“原來是這樣,皇爺高明!”王承恩恍然大悟,心裏很是感動。】
【他知道朱由檢這麽做是在護著他,不讓他去得罪人,承擔這個罵名。】
【朱由檢笑了笑。】
【他其實還有另外一部分原因沒說。】
【中原大旱,災情非常嚴峻,能在這種情況下,徒步行走數百裏來到京城的人,肯定都是優勝劣汰的佼佼者。】
【經過自然的篩選後,若是加以利用,這些人的潛力將會無限放大。】
【朱由檢可舍不得讓這些人白白走掉,一定要把他們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這小子好深的心機!”
看到天幕的旁白解釋,朱元璋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他感覺朱由檢就是個賬房先生,每一筆賬都算得非常精細。
就連難民的價值都被他算計得淋漓盡致。
“是啊,這孩子確實想得很深遠。”
朱標認同的點點頭。
經過各種自然災害,一路上的奔波勞累,還有疲憊饑餓等等的因素,肯定會有無數難民在這場災難中死去。
這就是像一場淘汰賽,不斷會有人死亡,不斷有人被淘汰。
而那些成功活著走到京城的人,他們經過種種磨難,最終成為了勝利者。
這些人的意誌力還有生命力,都是經過自然嚴格篩選出來的,都是普通人中的強者。
若是能好好利用這些人,那生產出的價值將會難以估量。
“有的人在亂世隻有絕望,但有的人在亂世就能看到機遇。”
朱棣也罕見的得到了自己的感悟。
很顯然,朱由檢就是那種在亂世能抓住機遇的人,在別人都擔心難民會造成暴亂的時候,他卻能看到這些人的價值。
僅憑這一點,他就能配得上是亂世梟雄。
【“皇爺,那為何隻要魏忠賢在京城東北和西北跑馬圈地?”王承恩想多了解一些朱由檢的心思,好讓自己快點成長,幫他做事。】
【“這個就更簡單了。”朱由檢也是知無不言,解釋道:“若是有朝一日,建奴或者韃靼進攻大明的話,東北和西北就是他們的進軍路線。”】
【“皇爺是要讓難民防禦外敵?”王承恩瞬間明白了朱由檢的意思,背後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如果有外敵入侵大明,最有可能的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東北和西北就是他們的進軍路線。】
【朱由檢打算將這兩個方位的土地分給難民耕種,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就是讓這些難民當做拱衛京城的第一道防線!】
【土地對老百姓來說是什麽?那是他們的命根子啊!】
【誰要是敢搶他們的土地,他們就會跟人拚命。】
【如此一來,就算北方的敵人來襲,也不會那麽輕鬆的兵臨城下。】
【這一招真是高!】
【閑時既能讓難民生產糧食,戰時又能讓他們拱衛京城,將他們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朱由檢心思如此縝密,怎能不讓人背脊發涼?】
【“不。”然而,朱由檢卻否定了王承恩的想法,他慢慢吞吞的開口道:“僅憑這些難民,怎麽可能抵禦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
【“朕要從這些人中挑選青壯組建新軍,讓他們的家人去京城外耕種土地。等到外敵來襲,這支難民軍為保護京城外的家人和土地,自然會奮力抵抗,他們才是防禦外敵最重要的力量。”】
“嘶!”
當得知朱由檢真正的想法後,大明各個時期的皇帝們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小子,想的可真夠深遠的,連朕都沒想到這許多關節。”
嘉靖皇帝的額頭滲出一滴冷汗。
天幕裏朱由檢的手段,把他看的都心潮澎湃。
難民竟然還能這麽用?
他也算是長見識了。
論心機城府,他這輩子從來沒佩服過任何人。
但朱由檢確實讓他心悅誠服。
“嚴閣老,徐閣老,你們覺得我這個子孫組建難民軍的想法怎麽樣?”
嘉靖皇帝看向坐在一旁沉思的嚴嵩和徐階。
“小陛下思慮長遠,老臣佩服。”嚴嵩沙啞著嗓音說道。
“手段確實高明。”徐階同樣點頭道。
他們並不是單純在附和嘉靖皇帝的話,而是覺得朱由檢這一招確實高明。
先用土地跟難民綁定,再用難民跟新軍綁定,最後將所有人都綁在他的戰車上。
如果朱由檢真的利用這些難民建立了一支新軍,那就會多一張強大的底牌,極大的增加他手中的權利。
而且這支新軍所有的一切都是朱由檢賦予的,無論是土地還是生命,那麽他們的忠心程度,將會遠遠超過任何一支軍隊。
這不就是朱由檢想要的完全聽從於他的軍事力量嗎?
高!
實在是高!
……
崇禎位麵。
“難民竟然這麽好用?”
崇禎皇帝喜不自勝,在禦案前奮筆疾書,瘋狂記錄著朱由檢的思想和方法。
雖然他現在還做不到像朱由檢那樣大開大合,但隻要秉承著這種思想,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也能建立一支都屬於自己的軍隊。
畢竟他統治下的難民也不少。
“皇爺,奴婢已經將旨意送到諸位大人手裏了,諸位大人歃血為盟,願為皇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承恩替崇禎皇帝給洪承疇等人送密旨歸來。
“好,現在朕隻要等一個機會。”
崇禎皇帝信心滿滿。
他不奢求自己能像天幕裏的朱由檢那樣,任何事情都盡善盡美,但至少也不要讓大明王朝在他的統治下滅亡。
【魏忠賢離開乾清宮後,王承恩奉上一杯茶,借此機會問出心中的疑惑。】
【他覺得自己跟魏忠賢學了那麽久,也應該能為朱由檢做些什麽,而不是隻能眼睜睜的在一旁看著。】
【“幾十萬百姓同時入京,看似是災民,但實際上那也是幾十萬勞動力。”】
【朱由檢喝了口茶,解釋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這些老百姓一次吃飽,不如給他們圈一塊地自己勞作,自給自足。”】
【“況且,這種得罪人的事,自然要讓專業的人去做。”】
【“原來是這樣,皇爺高明!”王承恩恍然大悟,心裏很是感動。】
【他知道朱由檢這麽做是在護著他,不讓他去得罪人,承擔這個罵名。】
【朱由檢笑了笑。】
【他其實還有另外一部分原因沒說。】
【中原大旱,災情非常嚴峻,能在這種情況下,徒步行走數百裏來到京城的人,肯定都是優勝劣汰的佼佼者。】
【經過自然的篩選後,若是加以利用,這些人的潛力將會無限放大。】
【朱由檢可舍不得讓這些人白白走掉,一定要把他們牢牢攥在自己手裏。】
“這小子好深的心機!”
看到天幕的旁白解釋,朱元璋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他感覺朱由檢就是個賬房先生,每一筆賬都算得非常精細。
就連難民的價值都被他算計得淋漓盡致。
“是啊,這孩子確實想得很深遠。”
朱標認同的點點頭。
經過各種自然災害,一路上的奔波勞累,還有疲憊饑餓等等的因素,肯定會有無數難民在這場災難中死去。
這就是像一場淘汰賽,不斷會有人死亡,不斷有人被淘汰。
而那些成功活著走到京城的人,他們經過種種磨難,最終成為了勝利者。
這些人的意誌力還有生命力,都是經過自然嚴格篩選出來的,都是普通人中的強者。
若是能好好利用這些人,那生產出的價值將會難以估量。
“有的人在亂世隻有絕望,但有的人在亂世就能看到機遇。”
朱棣也罕見的得到了自己的感悟。
很顯然,朱由檢就是那種在亂世能抓住機遇的人,在別人都擔心難民會造成暴亂的時候,他卻能看到這些人的價值。
僅憑這一點,他就能配得上是亂世梟雄。
【“皇爺,那為何隻要魏忠賢在京城東北和西北跑馬圈地?”王承恩想多了解一些朱由檢的心思,好讓自己快點成長,幫他做事。】
【“這個就更簡單了。”朱由檢也是知無不言,解釋道:“若是有朝一日,建奴或者韃靼進攻大明的話,東北和西北就是他們的進軍路線。”】
【“皇爺是要讓難民防禦外敵?”王承恩瞬間明白了朱由檢的意思,背後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如果有外敵入侵大明,最有可能的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東北和西北就是他們的進軍路線。】
【朱由檢打算將這兩個方位的土地分給難民耕種,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就是讓這些難民當做拱衛京城的第一道防線!】
【土地對老百姓來說是什麽?那是他們的命根子啊!】
【誰要是敢搶他們的土地,他們就會跟人拚命。】
【如此一來,就算北方的敵人來襲,也不會那麽輕鬆的兵臨城下。】
【這一招真是高!】
【閑時既能讓難民生產糧食,戰時又能讓他們拱衛京城,將他們的價值發揮到了極致!】
【朱由檢心思如此縝密,怎能不讓人背脊發涼?】
【“不。”然而,朱由檢卻否定了王承恩的想法,他慢慢吞吞的開口道:“僅憑這些難民,怎麽可能抵禦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兵?”】
【“朕要從這些人中挑選青壯組建新軍,讓他們的家人去京城外耕種土地。等到外敵來襲,這支難民軍為保護京城外的家人和土地,自然會奮力抵抗,他們才是防禦外敵最重要的力量。”】
“嘶!”
當得知朱由檢真正的想法後,大明各個時期的皇帝們全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好小子,想的可真夠深遠的,連朕都沒想到這許多關節。”
嘉靖皇帝的額頭滲出一滴冷汗。
天幕裏朱由檢的手段,把他看的都心潮澎湃。
難民竟然還能這麽用?
他也算是長見識了。
論心機城府,他這輩子從來沒佩服過任何人。
但朱由檢確實讓他心悅誠服。
“嚴閣老,徐閣老,你們覺得我這個子孫組建難民軍的想法怎麽樣?”
嘉靖皇帝看向坐在一旁沉思的嚴嵩和徐階。
“小陛下思慮長遠,老臣佩服。”嚴嵩沙啞著嗓音說道。
“手段確實高明。”徐階同樣點頭道。
他們並不是單純在附和嘉靖皇帝的話,而是覺得朱由檢這一招確實高明。
先用土地跟難民綁定,再用難民跟新軍綁定,最後將所有人都綁在他的戰車上。
如果朱由檢真的利用這些難民建立了一支新軍,那就會多一張強大的底牌,極大的增加他手中的權利。
而且這支新軍所有的一切都是朱由檢賦予的,無論是土地還是生命,那麽他們的忠心程度,將會遠遠超過任何一支軍隊。
這不就是朱由檢想要的完全聽從於他的軍事力量嗎?
高!
實在是高!
……
崇禎位麵。
“難民竟然這麽好用?”
崇禎皇帝喜不自勝,在禦案前奮筆疾書,瘋狂記錄著朱由檢的思想和方法。
雖然他現在還做不到像朱由檢那樣大開大合,但隻要秉承著這種思想,他相信自己總有一天也能建立一支都屬於自己的軍隊。
畢竟他統治下的難民也不少。
“皇爺,奴婢已經將旨意送到諸位大人手裏了,諸位大人歃血為盟,願為皇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王承恩替崇禎皇帝給洪承疇等人送密旨歸來。
“好,現在朕隻要等一個機會。”
崇禎皇帝信心滿滿。
他不奢求自己能像天幕裏的朱由檢那樣,任何事情都盡善盡美,但至少也不要讓大明王朝在他的統治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