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朱元璋起殺心,勳貴全部鏟除!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勳貴?竟然是勳貴?”
朱元璋有些錯愕。
他也沒有想到明末時期的勳貴竟然有這麽大的膽子,聯合文官集團刺殺他的子孫。
“這些人真是看咱死了,膽子也大了。”
朱元璋恨的牙根癢癢。
勳貴的背叛對他來說要比文官集團更可惡。
因為這些人的榮華富貴,全部都是他們老朱家的皇帝賜予的。
他們非但不懂得感激,竟然還動了弑君的念頭,簡直不可原諒。
“不如將這些人全部鏟除,一了百了!”
朱元璋眼神冷冽,殺意盎然。
他想從根上替子孫後代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
“爹,萬萬不可!”
朱標意識到了朱元璋的想法,趕緊站出來勸阻道:“勳貴乃是我大明之根基。”
“他們都是跟著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要是把他們全殺了,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們朱家?”
朱元璋滿不在乎的說道:“咱不解決他們,難道還要把這些問題留給子孫後代嗎?”
他的性格就像家庭裏的一個大家長,總是希望自己解決掉所有的問題,好讓自己的兒孫少受點苦。
“爹,話不能這麽說。”
朱標語重心長的說道:“明末時期的功勳如何,那是明末時期的事情,與我洪武一朝毫無關係。”
“不能因為百餘年後的人犯了錯,就追溯到如今他們的先祖,沒有這樣的道理。”
“況且,要是因為明末時期的勳貴犯錯,就殺了洪武一朝的勳貴,那明末時期的文官集團犯了錯,是不是也要把咱們這個時代的文官全部殺掉?”
朱元璋頓時眼睛一亮。
“嗯,你這個想法不錯。”
朱標:“……”
“爹,咱們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無論我們做再多的事情,當時代的洪流滾滾而來,並非我們人力所能改變。”
朱元璋冷哼一聲,默默的望向天幕,沒再繼續堅持。
他其實也很清楚,現在不是動勳貴的時候。
隻是看到自己的子孫被別人這麽欺負,他心裏不舒服而已。
“皇爺,梁國公、曹國公、潁川侯、臨江侯等二十八位勳貴在殿外求見。”
一名太監走進來稟告道。
“看看,咱就算不動手,他們也都坐不住了。”朱元璋輕笑一聲,吩咐道:“標兒,你去處理吧,咱現在不想看見他們。”
“是。”朱標答應一聲,轉身離開大殿。
朱棣一看到大哥走了,也趕緊屁顛屁顛的跟在後麵,他可不想跟自己的老爹獨處一室,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
其實藍玉、常茂、李文忠這些淮西勳貴之所以主動過來找朱元璋,就是看到了天幕裏勳貴刺殺皇帝的一幕,差點把他們魂都嚇沒了。
他們也是大明的勳貴,雖然時代不同,但他們非常了解朱元璋的脾氣,說不定看的來氣,一怒之下把他們也都砍了。
左思右想之下,他們還是決定一起過來主動謝罪,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實不止洪武一朝。
大明各個時代的勳貴集團,在看到天幕裏勳貴刺殺皇帝之後,幾乎無一例外,全部都主動求見當朝皇帝,表明自己絕無悖逆之心。
他們也都恨透了天幕裏的那些勳貴,好好的福不享,非得作死,把他們都連累了。
好在大明各個時代的皇帝們倒是清醒,並沒有因為看到天幕裏勳貴刺殺一事,便遷怒到本朝勳貴的頭上。
……
【當日,朱由檢留下洪承疇以及本部兵馬在京城郊外,處理難民善後事宜,自己則帶著八千難民子弟,浩浩蕩蕩的進入京城。】
【京城內,家家戶戶緊閉大門,往日繁華的街道上更是空無一人。】
【似乎就連京城裏的平民百姓,都能感覺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險。】
【朱由檢毫不在意,大張旗鼓的帶著八千人自南門進入紫禁城。】
【接下來的幾日時間裏,京城出奇的寧靜,郊外也沒再出現任何暴亂。】
【而且由於天氣轉暖,災情漸消,很多難民陸陸續續離開京城,啟程返鄉。】
【這一個寒冷的冬天,仿佛像過了一年似的漫長。】
【自從朱由檢迴宮之後,便徹底沒了任何消息,整座皇宮如同伏在京城中央的巨獸,無聲無息。】
【而那些達官顯貴同樣沒有任何動靜。】
【雙方似乎都在養精蓄銳,等待著最後決戰的時刻。】
【這一刻,並沒有太久。】
【十日後,深夜。】
【通往紫禁城的街道上,忽然亮起許多火把,一群披甲士卒全副武裝,朝著皇宮的方向行進。】
【皇宮門口。】
【正在值守宮門的宮廷禁衛,看到一群人氣勢洶洶的走過來,紛紛抽出配刀。】
【“何人闖宮!”禁衛頭領高聲嗬斥。】
【“瞎了你的狗眼!”為首一人氣質相當高貴,指著禁衛頭領怒罵道:“連我成國公朱純臣都不認識?”】
【“不知成國公深夜帶兵闖宮所為何事?”禁衛頭領不卑不亢,眼神警惕地看著朱純臣。】
【他是朱由檢從信邸帶出來的三百王府侍衛之一,眼裏除了朱由檢,誰都不認。】
【叫朱純臣一聲國公,隻是給他一個麵子而已。】
【朱純臣臉色不悅的說道:“最近皇宮毫無動靜,陛下身為皇帝,不見大臣,不行政令,本公為防止陛下遭遇不測,親率南城兵馬司前來護駕,還不快快閃開?”】
【說完,朱純臣直接無視宮門禁衛頭領,二話不說便往裏麵闖。】
【“慢!”禁衛頭領抬手攔住朱純臣,麵色冷峻的說道:“沒有陛下的命令,誰都不許進出宮門!”】
【“狂妄!”朱純臣乃是當今國公,身份顯赫至極,從未有人敢如此阻攔過他,頓時大怒。】
【“蹭!”跟隨在他後麵的官兵,一瞬間全部抽出配刀。】
【而宮門禁衛也毫不含糊,立刻舉起燧發槍,瞄準那些官兵。】
【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喲嗬,就憑你們拿著這幾根燒火棍,也敢在本公麵前耀武揚威?”朱純臣不怒反笑,根本就沒有把這些人放在眼裏。】
【他是世襲的國公,成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哪裏見到過燧發槍,還以為朱由檢這個皇帝寒磣到連兵器都發不到禁衛手上,隻能拿著幾根燒火棍充充門麵。】
朱元璋有些錯愕。
他也沒有想到明末時期的勳貴竟然有這麽大的膽子,聯合文官集團刺殺他的子孫。
“這些人真是看咱死了,膽子也大了。”
朱元璋恨的牙根癢癢。
勳貴的背叛對他來說要比文官集團更可惡。
因為這些人的榮華富貴,全部都是他們老朱家的皇帝賜予的。
他們非但不懂得感激,竟然還動了弑君的念頭,簡直不可原諒。
“不如將這些人全部鏟除,一了百了!”
朱元璋眼神冷冽,殺意盎然。
他想從根上替子孫後代一次性解決這個問題。
“爹,萬萬不可!”
朱標意識到了朱元璋的想法,趕緊站出來勸阻道:“勳貴乃是我大明之根基。”
“他們都是跟著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要是把他們全殺了,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們朱家?”
朱元璋滿不在乎的說道:“咱不解決他們,難道還要把這些問題留給子孫後代嗎?”
他的性格就像家庭裏的一個大家長,總是希望自己解決掉所有的問題,好讓自己的兒孫少受點苦。
“爹,話不能這麽說。”
朱標語重心長的說道:“明末時期的功勳如何,那是明末時期的事情,與我洪武一朝毫無關係。”
“不能因為百餘年後的人犯了錯,就追溯到如今他們的先祖,沒有這樣的道理。”
“況且,要是因為明末時期的勳貴犯錯,就殺了洪武一朝的勳貴,那明末時期的文官集團犯了錯,是不是也要把咱們這個時代的文官全部殺掉?”
朱元璋頓時眼睛一亮。
“嗯,你這個想法不錯。”
朱標:“……”
“爹,咱們要相信後人的智慧。”
“無論我們做再多的事情,當時代的洪流滾滾而來,並非我們人力所能改變。”
朱元璋冷哼一聲,默默的望向天幕,沒再繼續堅持。
他其實也很清楚,現在不是動勳貴的時候。
隻是看到自己的子孫被別人這麽欺負,他心裏不舒服而已。
“皇爺,梁國公、曹國公、潁川侯、臨江侯等二十八位勳貴在殿外求見。”
一名太監走進來稟告道。
“看看,咱就算不動手,他們也都坐不住了。”朱元璋輕笑一聲,吩咐道:“標兒,你去處理吧,咱現在不想看見他們。”
“是。”朱標答應一聲,轉身離開大殿。
朱棣一看到大哥走了,也趕緊屁顛屁顛的跟在後麵,他可不想跟自己的老爹獨處一室,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栗。
其實藍玉、常茂、李文忠這些淮西勳貴之所以主動過來找朱元璋,就是看到了天幕裏勳貴刺殺皇帝的一幕,差點把他們魂都嚇沒了。
他們也是大明的勳貴,雖然時代不同,但他們非常了解朱元璋的脾氣,說不定看的來氣,一怒之下把他們也都砍了。
左思右想之下,他們還是決定一起過來主動謝罪,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實不止洪武一朝。
大明各個時代的勳貴集團,在看到天幕裏勳貴刺殺皇帝之後,幾乎無一例外,全部都主動求見當朝皇帝,表明自己絕無悖逆之心。
他們也都恨透了天幕裏的那些勳貴,好好的福不享,非得作死,把他們都連累了。
好在大明各個時代的皇帝們倒是清醒,並沒有因為看到天幕裏勳貴刺殺一事,便遷怒到本朝勳貴的頭上。
……
【當日,朱由檢留下洪承疇以及本部兵馬在京城郊外,處理難民善後事宜,自己則帶著八千難民子弟,浩浩蕩蕩的進入京城。】
【京城內,家家戶戶緊閉大門,往日繁華的街道上更是空無一人。】
【似乎就連京城裏的平民百姓,都能感覺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險。】
【朱由檢毫不在意,大張旗鼓的帶著八千人自南門進入紫禁城。】
【接下來的幾日時間裏,京城出奇的寧靜,郊外也沒再出現任何暴亂。】
【而且由於天氣轉暖,災情漸消,很多難民陸陸續續離開京城,啟程返鄉。】
【這一個寒冷的冬天,仿佛像過了一年似的漫長。】
【自從朱由檢迴宮之後,便徹底沒了任何消息,整座皇宮如同伏在京城中央的巨獸,無聲無息。】
【而那些達官顯貴同樣沒有任何動靜。】
【雙方似乎都在養精蓄銳,等待著最後決戰的時刻。】
【這一刻,並沒有太久。】
【十日後,深夜。】
【通往紫禁城的街道上,忽然亮起許多火把,一群披甲士卒全副武裝,朝著皇宮的方向行進。】
【皇宮門口。】
【正在值守宮門的宮廷禁衛,看到一群人氣勢洶洶的走過來,紛紛抽出配刀。】
【“何人闖宮!”禁衛頭領高聲嗬斥。】
【“瞎了你的狗眼!”為首一人氣質相當高貴,指著禁衛頭領怒罵道:“連我成國公朱純臣都不認識?”】
【“不知成國公深夜帶兵闖宮所為何事?”禁衛頭領不卑不亢,眼神警惕地看著朱純臣。】
【他是朱由檢從信邸帶出來的三百王府侍衛之一,眼裏除了朱由檢,誰都不認。】
【叫朱純臣一聲國公,隻是給他一個麵子而已。】
【朱純臣臉色不悅的說道:“最近皇宮毫無動靜,陛下身為皇帝,不見大臣,不行政令,本公為防止陛下遭遇不測,親率南城兵馬司前來護駕,還不快快閃開?”】
【說完,朱純臣直接無視宮門禁衛頭領,二話不說便往裏麵闖。】
【“慢!”禁衛頭領抬手攔住朱純臣,麵色冷峻的說道:“沒有陛下的命令,誰都不許進出宮門!”】
【“狂妄!”朱純臣乃是當今國公,身份顯赫至極,從未有人敢如此阻攔過他,頓時大怒。】
【“蹭!”跟隨在他後麵的官兵,一瞬間全部抽出配刀。】
【而宮門禁衛也毫不含糊,立刻舉起燧發槍,瞄準那些官兵。】
【氣氛陡然緊張起來。】
【“喲嗬,就憑你們拿著這幾根燒火棍,也敢在本公麵前耀武揚威?”朱純臣不怒反笑,根本就沒有把這些人放在眼裏。】
【他是世襲的國公,成天就知道吃喝玩樂,哪裏見到過燧發槍,還以為朱由檢這個皇帝寒磣到連兵器都發不到禁衛手上,隻能拿著幾根燒火棍充充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