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恐怖的戰損比,嘉靖皇帝硬剛清流!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嘉靖位麵。
“嚴閣老、徐閣老,你們二人都是見多識廣之人,可曾見過這種火器?”
嘉靖皇帝眯著眼睛,死死盯著天幕。
燧發槍,當初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讓府邸講師徐光啟、孫元化等人研發製造完成。
當燧發槍橫空出世的時候,嘉靖皇帝並沒有太過驚訝。
畢竟大明有神機營,雖說自從英宗之後,神機營已經不複當年英勇,但營中還是有一些火銃的。
不過由於大明承平日久,很少有戰事發生,哪怕邊境有戰事,大明也是習慣性的用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和步兵解決問題。
久而久之,神機營和火銃便很少被人提起。
而且火銃用起來相當麻煩,無論裝彈還是攜帶都很不方便,這個兵種也就徹底被人遺忘了。
到了嘉靖年間的時候,神機營已經成了一個名稱代號,很多人都隻是聽說過神機營曾經很輝煌,但那也隻是存在於傳說當中而已。
因此,嘉靖年代以後的人,其實並不怎麽了解神機營。
當人們看到燧發槍的時候,其實也不怎麽在意。
在他們眼中,這種新鮮玩意更像是奇淫巧技,不被世人所接受。
“迴稟陛下,老臣確實沒有見過這種火器。”
嚴嵩很誠實。
他知道在嘉靖麵前,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要誠實。
“陛下,我大明現如今兵強馬壯,兵鋒正盛,所到之處必然馬到功成,不需要這些歪門邪道。”
徐階則更加耿直,直接說出了自己對燧發槍的態度。
他是內閣次輔,同時也是清流領袖,他的看法幾乎就等同於讀書人士大夫的看法。
也就是說,在讀書人的眼中,燧發槍不過是歪門邪道,終不是正途。
或許正是明朝讀書人這些迂腐的思想,導致火器的研發自洪熙皇帝朱高熾以後幾乎停滯不前,甚至消失不見。
“歪門邪道?”
嘉靖皇帝似乎被朱由檢的年輕鬥誌感染了,若是以前的時候,他或許也就不在意徐階所言了,但今天不行。
“這個燧發槍能在城樓之上,十米之內,轉瞬間便全殲千餘敵人,試問世上有何種武器能做得到這一點?”
“你們難道還沒發覺到這燧發槍的可怕嗎?”
嘉靖皇帝雖然在與文官集團的鬥爭中逐漸擺爛,但他的聰明才智卻始終在線。
燧發槍是很早就研發出來了,世人也都通過天幕看到它的威力,可實戰的表現卻還是第一次看到。
看似雲淡風輕的城樓之戰,蘊藏的玄機可大了去了。
首先,古代的攻城之戰,大概分為兩種方式,攻城門和登城樓。
這兩種方式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城樓,一旦被攻城一方占領,戰鬥基本上也就宣告結束了。
古代的城樓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可以俯瞰整座城池,是最有價值的戰略點。
因此,城樓爭奪戰往往是一場戰役當中最激烈的焦點,守城方肯定都會派重兵把守。
哪怕傳說中的諸葛亮空城計,人家也是親自守在城樓上,絕不會把這個地方拱手讓人。
這也就是為什麽先登是古代戰功之最。
因為這個地方實在太重要了,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可天幕裏的這場城樓爭奪戰,顛覆了明朝所有時代世人的三觀。
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城樓爭奪戰還能這麽打。
直接把這個最有戰略價值的地方讓給敵人,堵住兩邊的通道,直接來個甕中捉鱉,隨隨便便就讓人全軍覆沒。
這個戰術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難度非常大。
首先,誰也不能確定攻城方登上城樓之後,守城方可以將他們全軍覆沒。
在狹長的城樓走廊,長槍的威力施展不開,雙方基本上都是短兵相接。
這個時候就要鬥狠,看誰更狠,看誰更不要命。
那麽這就會給守城帶來極大的不確定因素。
因為誰都不會知道他們跟敵人之間到底誰更狠,誰會狠到最後。
所以在古代沒人會冒這個險,哪怕強如諸葛亮也不會。
可燧發槍的出現,讓曾經一切的戰術戰法全部都失去了意義!
原來城樓爭奪戰可以不用短兵相接。
隻需要堵住出口,用燧發槍將敵人全部圍困在狹長的廊道裏,像殺豬一樣把他們全部殺幹淨就可以了。
甚至己方都不用露麵,別說死人了,連受傷都沒必要!
戰損比達到了0:1000!
這已經不能用誇張來形容,簡直就是恐怖!
毫不客氣的說,燧發槍在戰爭史上掀開嶄新的一頁篇章!
它讓曾經冷兵器時代的各種戰術,甚至國家級別的戰爭,全部徹底顛覆!
這個意義可太重要了!
縱然嘉靖皇帝擺爛多年,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陛下的意思是……”
聽到嘉靖皇帝的話,徐階愣了愣,沒想到他竟然這麽堅持,這倒是很罕見。
“造!”
嘉靖皇帝就吐出一個字,頓了頓,繼續說道:“不管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這燧發槍必須要研製出來!”
之前朱由檢研製燧發槍的時候,他沒把這個火器當迴事,但既然已經領教到了燧發槍的強大之處,那就必須研製出來。
“遵旨。”
嚴嵩和徐階同時答應一聲。
他們在朝中勢均力敵,誰也沒有辦法扳倒誰,隻能全部聽從嘉靖皇帝的命令,就算心裏有什麽不滿,也沒資格講條件。
……
“這哪是城樓攻防戰?這簡直就是城防殲滅戰!”
朱元璋背著手,眼中罕見的流露出震撼之色。
他向來思想保守,從來不願意去接觸那些所謂的火器。
哪怕他當年還是起義軍的時候,非常重視火銃和大炮。
可自從當上皇帝之後,朱元璋就不願意將心思用在這上麵。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治理這個國家,還有如何鞏固他們老朱家的皇權。
況且,他覺得火銃和大炮有極大的威脅性,亂世的時候可以用一用,但大一統的時期,絕不可亂用。
說句誅心的言論,萬一這些火器落入賊人之手,用來對付他怎麽辦?
這可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他寧願徹底禁止任何人深入研究火器。
從一個乞丐到一代帝王,沒有人知道朱元璋到底有多麽恐懼失去如今的所有。
“嚴閣老、徐閣老,你們二人都是見多識廣之人,可曾見過這種火器?”
嘉靖皇帝眯著眼睛,死死盯著天幕。
燧發槍,當初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讓府邸講師徐光啟、孫元化等人研發製造完成。
當燧發槍橫空出世的時候,嘉靖皇帝並沒有太過驚訝。
畢竟大明有神機營,雖說自從英宗之後,神機營已經不複當年英勇,但營中還是有一些火銃的。
不過由於大明承平日久,很少有戰事發生,哪怕邊境有戰事,大明也是習慣性的用冷兵器時代的騎兵和步兵解決問題。
久而久之,神機營和火銃便很少被人提起。
而且火銃用起來相當麻煩,無論裝彈還是攜帶都很不方便,這個兵種也就徹底被人遺忘了。
到了嘉靖年間的時候,神機營已經成了一個名稱代號,很多人都隻是聽說過神機營曾經很輝煌,但那也隻是存在於傳說當中而已。
因此,嘉靖年代以後的人,其實並不怎麽了解神機營。
當人們看到燧發槍的時候,其實也不怎麽在意。
在他們眼中,這種新鮮玩意更像是奇淫巧技,不被世人所接受。
“迴稟陛下,老臣確實沒有見過這種火器。”
嚴嵩很誠實。
他知道在嘉靖麵前,最聰明的做法就是要誠實。
“陛下,我大明現如今兵強馬壯,兵鋒正盛,所到之處必然馬到功成,不需要這些歪門邪道。”
徐階則更加耿直,直接說出了自己對燧發槍的態度。
他是內閣次輔,同時也是清流領袖,他的看法幾乎就等同於讀書人士大夫的看法。
也就是說,在讀書人的眼中,燧發槍不過是歪門邪道,終不是正途。
或許正是明朝讀書人這些迂腐的思想,導致火器的研發自洪熙皇帝朱高熾以後幾乎停滯不前,甚至消失不見。
“歪門邪道?”
嘉靖皇帝似乎被朱由檢的年輕鬥誌感染了,若是以前的時候,他或許也就不在意徐階所言了,但今天不行。
“這個燧發槍能在城樓之上,十米之內,轉瞬間便全殲千餘敵人,試問世上有何種武器能做得到這一點?”
“你們難道還沒發覺到這燧發槍的可怕嗎?”
嘉靖皇帝雖然在與文官集團的鬥爭中逐漸擺爛,但他的聰明才智卻始終在線。
燧發槍是很早就研發出來了,世人也都通過天幕看到它的威力,可實戰的表現卻還是第一次看到。
看似雲淡風輕的城樓之戰,蘊藏的玄機可大了去了。
首先,古代的攻城之戰,大概分為兩種方式,攻城門和登城樓。
這兩種方式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城樓,一旦被攻城一方占領,戰鬥基本上也就宣告結束了。
古代的城樓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可以俯瞰整座城池,是最有價值的戰略點。
因此,城樓爭奪戰往往是一場戰役當中最激烈的焦點,守城方肯定都會派重兵把守。
哪怕傳說中的諸葛亮空城計,人家也是親自守在城樓上,絕不會把這個地方拱手讓人。
這也就是為什麽先登是古代戰功之最。
因為這個地方實在太重要了,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可天幕裏的這場城樓爭奪戰,顛覆了明朝所有時代世人的三觀。
他們第一次知道原來城樓爭奪戰還能這麽打。
直接把這個最有戰略價值的地方讓給敵人,堵住兩邊的通道,直接來個甕中捉鱉,隨隨便便就讓人全軍覆沒。
這個戰術聽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難度非常大。
首先,誰也不能確定攻城方登上城樓之後,守城方可以將他們全軍覆沒。
在狹長的城樓走廊,長槍的威力施展不開,雙方基本上都是短兵相接。
這個時候就要鬥狠,看誰更狠,看誰更不要命。
那麽這就會給守城帶來極大的不確定因素。
因為誰都不會知道他們跟敵人之間到底誰更狠,誰會狠到最後。
所以在古代沒人會冒這個險,哪怕強如諸葛亮也不會。
可燧發槍的出現,讓曾經一切的戰術戰法全部都失去了意義!
原來城樓爭奪戰可以不用短兵相接。
隻需要堵住出口,用燧發槍將敵人全部圍困在狹長的廊道裏,像殺豬一樣把他們全部殺幹淨就可以了。
甚至己方都不用露麵,別說死人了,連受傷都沒必要!
戰損比達到了0:1000!
這已經不能用誇張來形容,簡直就是恐怖!
毫不客氣的說,燧發槍在戰爭史上掀開嶄新的一頁篇章!
它讓曾經冷兵器時代的各種戰術,甚至國家級別的戰爭,全部徹底顛覆!
這個意義可太重要了!
縱然嘉靖皇帝擺爛多年,也不得不重視起來。
“陛下的意思是……”
聽到嘉靖皇帝的話,徐階愣了愣,沒想到他竟然這麽堅持,這倒是很罕見。
“造!”
嘉靖皇帝就吐出一個字,頓了頓,繼續說道:“不管消耗多少人力物力財力,這燧發槍必須要研製出來!”
之前朱由檢研製燧發槍的時候,他沒把這個火器當迴事,但既然已經領教到了燧發槍的強大之處,那就必須研製出來。
“遵旨。”
嚴嵩和徐階同時答應一聲。
他們在朝中勢均力敵,誰也沒有辦法扳倒誰,隻能全部聽從嘉靖皇帝的命令,就算心裏有什麽不滿,也沒資格講條件。
……
“這哪是城樓攻防戰?這簡直就是城防殲滅戰!”
朱元璋背著手,眼中罕見的流露出震撼之色。
他向來思想保守,從來不願意去接觸那些所謂的火器。
哪怕他當年還是起義軍的時候,非常重視火銃和大炮。
可自從當上皇帝之後,朱元璋就不願意將心思用在這上麵。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治理這個國家,還有如何鞏固他們老朱家的皇權。
況且,他覺得火銃和大炮有極大的威脅性,亂世的時候可以用一用,但大一統的時期,絕不可亂用。
說句誅心的言論,萬一這些火器落入賊人之手,用來對付他怎麽辦?
這可不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他寧願徹底禁止任何人深入研究火器。
從一個乞丐到一代帝王,沒有人知道朱元璋到底有多麽恐懼失去如今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