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明末海外真相曝光,朱元璋不認子孫!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千萬兩白銀!?皇爺,這些人簡直是罪大惡極,罪該萬死!”曹變蛟氣的滿臉通紅,恨不得手撕了這些虛偽的文官。】
【其他人的心情也都差不多,既震撼於這些人的斂財之巨,又恨這些國之蛀蟲將大明朝都給吸幹了。】
【尤其是小李定國,在知道他一直都在向往的父母官,竟然全部都是這種形象後,神聖的光環就此打破,此刻的心情特別的崩潰。】
【“六千萬?有點少啊。”朱由檢與他人不同,非但沒有任何驚訝的表情,語氣反而還有些不滿。】
【洪承疇、楊嗣昌、陳新甲等人再一次懵逼了。】
【不是!】
【六千萬兩白銀還少?】
【這可是現如今大明朝整整四十年的稅收啊!】
【他們已經搞不明白,到底是他們見識太短,還是朱由檢的野心太大,六千萬兩白銀竟然還不滿足。】
【“怎麽?你們覺得很多嗎?”朱由檢戲謔地望著那些瑟瑟發抖的大臣,開口說道:“如果你們知道他們這些錢財是從那裏來的,就會明白六千萬兩對他們來說隻不過是個小數目。】
轟!
聽到這句話之後,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全都如同五雷轟頂,被朱由檢震的外焦裏嫩。
“我沒聽錯吧?六千萬兩白銀竟然還是個小數目?”
“天哪,這世道究竟是什麽樣子?看了天幕我才知道,自己這輩子簡直就白活了。”
“六千萬兩不屑一顧?別的不說,這句話的格調還真是高,一般人望塵莫及啊。”
所有人都對天幕裏的那個少年天子肅然起敬。
朱由檢總是能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嚇。
當世人以為那些貪官隻不過是家財萬貫的時候,朱由檢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家財萬貫隻不過是這些人謙虛而已。
當人們還沒有從六千萬兩白銀的震撼中恢複過來的時候,朱由檢竟然又告訴他們,六千萬兩白銀其實隻是個小數目。
這個世間到底還有多少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仿佛就像有一個真相,沒有人知道或者看見過所有的全景,而朱由檢正在一點一點揭開這些神秘的麵紗,讓那些真相都血淋淋地呈現在世人麵前。
【“陛下,能否為微臣答疑解惑?六千萬兩白銀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目,陛下為何說這隻是一個小數目?”】
【楊嗣昌實在受不了了,他迫切的想知道這一切背後的答案和真相。】
【在查清楚這些文臣們所貪汙的數目後,他在震驚之餘,同樣也好奇這些人究竟是哪裏來的這麽多錢。】
【他是朝廷的戶部尚書,大明兩京一十三省所有的稅收全都裝在他的肚子裏。】
【就算地方上有所隱瞞,但每年報上來的稅收數字,也絕不會有那麽大的偏差。】
【也就是說,光靠搜刮老百姓的財富,這些人是絕對不會擁有這麽多的錢!】
【他們一定有其他的方法,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極大的暴利。】
【楊嗣昌有一種直覺,這些人在隱藏一座巨大的金山,而他們很默契的都在保守這個秘密!】
【很顯然,朱由檢也知道這個秘密!】
【這不僅是楊嗣昌心裏的疑惑,同樣也是洪承疇、陳新甲、盧象升等人的疑惑。】
【他們雖然不像楊嗣昌那樣了解朝廷稅收,但大體也能明白近幾十年來,大明內憂外患,朝廷崩潰不堪,老百姓早就已經沒有任何油水了。】
【要是這六千萬兩白銀都是搜刮老百姓而來,那大明早就已經完了,根本就挺不到現在。】
【“答案很簡單,這些人的斂財手段,並不來自於大明內部,而是外部。”朱由檢目光銳利的盯著那些大臣。】
【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那些早就已經心生絕望的大臣們,再次渾身一抖。】
【甚至有的人還猛的抬頭,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朱由檢。】
【“他,他怎麽什麽都知道?”】
【朱由檢淡淡一笑,說道:“怎麽?害怕了?”】
【“這才哪到哪?朕今日就要揭開你們的真麵目,要讓世人全都知道,你們這些人的嘴臉到底有多醜惡、貪婪、虛偽!”】
【“皇爺,你剛剛說的外部是什麽意思?”小李定國忍不住開口問道。】
【“所謂的外部其實就是海外。”】
【朱由檢也不繞彎子,直接了當的說出了答案。】
【“海外?不應該啊!”洪承疇皺緊眉頭,說道:“早就在太祖時期,朝廷便明令禁止,嚴禁大明任何人出海,違者殺無赦。”】
【“雖然在成祖時期有鄭和下西洋的美談,但那也隻是曇花一現而已。”】
【“聽說西洋人全都如毛飲血,窮的連絲綢都沒有見過,哪裏會有錢啊?”】
【朱由檢點頭道:“問的好。”】
【“要迴答這個問題,那麽咱就得從太祖時期開始說起。”】
【“兩百多年前,我大明太祖為抵禦倭寇,也為了民生安定,用一刀切的方式下令大明任何人嚴禁出海。”】
【“太祖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的眼光還是有曆史的局限性。”】
“曆史的局限性?”
朱元璋皺著眉頭,氣憤道:“好小子,敢這麽說咱朱重八的人,你也是普天之下第一人了!”
這倒不是朱元璋自誇。
他可是開局一個碗,最後打下一整個大明帝國的真命天子。
在洪武時期,他的事跡早就已經成了一個傳說,像神一樣被人仰望。
任何膽敢說他不好的人,都不需要他親自動手,就會有人幫他處理掉。
朱元璋也覺得自己是天命之子,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有天助,毫無疑問也全部都是對的。
遷界禁海同樣也是如此。
海外能有什麽東西?
無非都是茫茫大海而已,哪裏有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物資豐盛?
“咱倒是想聽聽,你小子到底能說出什麽話來。”
朱元璋脾氣上來了,很不服朱由檢,說道:“你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五,可別怪咱這個老祖宗不認你這個子孫!”
【其他人的心情也都差不多,既震撼於這些人的斂財之巨,又恨這些國之蛀蟲將大明朝都給吸幹了。】
【尤其是小李定國,在知道他一直都在向往的父母官,竟然全部都是這種形象後,神聖的光環就此打破,此刻的心情特別的崩潰。】
【“六千萬?有點少啊。”朱由檢與他人不同,非但沒有任何驚訝的表情,語氣反而還有些不滿。】
【洪承疇、楊嗣昌、陳新甲等人再一次懵逼了。】
【不是!】
【六千萬兩白銀還少?】
【這可是現如今大明朝整整四十年的稅收啊!】
【他們已經搞不明白,到底是他們見識太短,還是朱由檢的野心太大,六千萬兩白銀竟然還不滿足。】
【“怎麽?你們覺得很多嗎?”朱由檢戲謔地望著那些瑟瑟發抖的大臣,開口說道:“如果你們知道他們這些錢財是從那裏來的,就會明白六千萬兩對他們來說隻不過是個小數目。】
轟!
聽到這句話之後,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全都如同五雷轟頂,被朱由檢震的外焦裏嫩。
“我沒聽錯吧?六千萬兩白銀竟然還是個小數目?”
“天哪,這世道究竟是什麽樣子?看了天幕我才知道,自己這輩子簡直就白活了。”
“六千萬兩不屑一顧?別的不說,這句話的格調還真是高,一般人望塵莫及啊。”
所有人都對天幕裏的那個少年天子肅然起敬。
朱由檢總是能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嚇。
當世人以為那些貪官隻不過是家財萬貫的時候,朱由檢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家財萬貫隻不過是這些人謙虛而已。
當人們還沒有從六千萬兩白銀的震撼中恢複過來的時候,朱由檢竟然又告訴他們,六千萬兩白銀其實隻是個小數目。
這個世間到底還有多少他們不知道的事情?
仿佛就像有一個真相,沒有人知道或者看見過所有的全景,而朱由檢正在一點一點揭開這些神秘的麵紗,讓那些真相都血淋淋地呈現在世人麵前。
【“陛下,能否為微臣答疑解惑?六千萬兩白銀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一個駭人聽聞的數目,陛下為何說這隻是一個小數目?”】
【楊嗣昌實在受不了了,他迫切的想知道這一切背後的答案和真相。】
【在查清楚這些文臣們所貪汙的數目後,他在震驚之餘,同樣也好奇這些人究竟是哪裏來的這麽多錢。】
【他是朝廷的戶部尚書,大明兩京一十三省所有的稅收全都裝在他的肚子裏。】
【就算地方上有所隱瞞,但每年報上來的稅收數字,也絕不會有那麽大的偏差。】
【也就是說,光靠搜刮老百姓的財富,這些人是絕對不會擁有這麽多的錢!】
【他們一定有其他的方法,能在短時間內獲得極大的暴利。】
【楊嗣昌有一種直覺,這些人在隱藏一座巨大的金山,而他們很默契的都在保守這個秘密!】
【很顯然,朱由檢也知道這個秘密!】
【這不僅是楊嗣昌心裏的疑惑,同樣也是洪承疇、陳新甲、盧象升等人的疑惑。】
【他們雖然不像楊嗣昌那樣了解朝廷稅收,但大體也能明白近幾十年來,大明內憂外患,朝廷崩潰不堪,老百姓早就已經沒有任何油水了。】
【要是這六千萬兩白銀都是搜刮老百姓而來,那大明早就已經完了,根本就挺不到現在。】
【“答案很簡單,這些人的斂財手段,並不來自於大明內部,而是外部。”朱由檢目光銳利的盯著那些大臣。】
【當他說出這句話的時候,那些早就已經心生絕望的大臣們,再次渾身一抖。】
【甚至有的人還猛的抬頭,像看怪物一樣看著朱由檢。】
【“他,他怎麽什麽都知道?”】
【朱由檢淡淡一笑,說道:“怎麽?害怕了?”】
【“這才哪到哪?朕今日就要揭開你們的真麵目,要讓世人全都知道,你們這些人的嘴臉到底有多醜惡、貪婪、虛偽!”】
【“皇爺,你剛剛說的外部是什麽意思?”小李定國忍不住開口問道。】
【“所謂的外部其實就是海外。”】
【朱由檢也不繞彎子,直接了當的說出了答案。】
【“海外?不應該啊!”洪承疇皺緊眉頭,說道:“早就在太祖時期,朝廷便明令禁止,嚴禁大明任何人出海,違者殺無赦。”】
【“雖然在成祖時期有鄭和下西洋的美談,但那也隻是曇花一現而已。”】
【“聽說西洋人全都如毛飲血,窮的連絲綢都沒有見過,哪裏會有錢啊?”】
【朱由檢點頭道:“問的好。”】
【“要迴答這個問題,那麽咱就得從太祖時期開始說起。”】
【“兩百多年前,我大明太祖為抵禦倭寇,也為了民生安定,用一刀切的方式下令大明任何人嚴禁出海。”】
【“太祖爺的出發點是好的,但他的眼光還是有曆史的局限性。”】
“曆史的局限性?”
朱元璋皺著眉頭,氣憤道:“好小子,敢這麽說咱朱重八的人,你也是普天之下第一人了!”
這倒不是朱元璋自誇。
他可是開局一個碗,最後打下一整個大明帝國的真命天子。
在洪武時期,他的事跡早就已經成了一個傳說,像神一樣被人仰望。
任何膽敢說他不好的人,都不需要他親自動手,就會有人幫他處理掉。
朱元璋也覺得自己是天命之子,無論做任何事情都有天助,毫無疑問也全部都是對的。
遷界禁海同樣也是如此。
海外能有什麽東西?
無非都是茫茫大海而已,哪裏有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物資豐盛?
“咱倒是想聽聽,你小子到底能說出什麽話來。”
朱元璋脾氣上來了,很不服朱由檢,說道:“你要是說不出個一二五,可別怪咱這個老祖宗不認你這個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