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削爵為民,崇禎皇帝又被騙了!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聽到朱元璋這句話之後,滿朝勳貴嚇得差點當場暈死過去。
在他們的眼裏,朱元璋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如果朱元璋讓他們斷子絕孫,那也絕不會是一句玩笑!
“陛下,微臣該死!微臣自請削去國公爵位,迴鳳陽種地去!”
徐達第一個反應過來,上來就放大招。
國公爵位不要了。
甚至官職也不要了。
他隻想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迴鳳陽老家種地。
至少,這樣自己就不會斷子絕孫。
看到天幕裏自己子孫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徐達說不心痛是不可能的。
他一直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與朱元璋的感情更是不同尋常。
朱元璋或許會拿別人開刀,甚至李善長、藍玉這些人,有朝一日都會被滿門抄斬,但自己絕不會落到這般下場。
徐達自信,隻要自己本本分分,兒孫也都老老實實,與國同休的爵位肯定是十拿九穩。
可看到天幕裏自己的子孫竟然通敵賣國後,徐達立刻就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做出取舍。
斷子絕孫,還是力保爵位,總要做出一個決斷。
徐達是曆史級別的名將,戰場瞬息萬變,他總能找到最精準的戰機。
人生中一樣如此。
僅僅一瞬間,他就做出了選擇。
放棄爵位,保全子孫!
在徐達表態之後,湯和、馮勝、鄧愈等人也都紛紛表示,放棄爵位,主動當一個平民老百姓。
朱元璋看到這些勳貴如此識趣,心中的憤怒也消了一大半。
天幕裏的畫麵,總歸是兩百年後的事情,怎麽也怪罪不到他們這些祖先身上。
“唉。”
朱元璋長歎一口氣,無奈的說道:“你們幾個也別怨咱,天幕裏的事,那以後可都是要真實發生的。”
“在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著想,也為了你們子孫後代著想,也不得不當一迴惡人。”
“你們放心,國公的爵位永遠都是你們的,誰也改不了,咱也不會出爾反爾,讓天下人都覺得跟咱打了天下後,咱就卸磨殺驢,兔死狗烹。”
“不過,你們的國公爵位,以後就不要再傳下去了,你們的兒孫自有一份俸祿,但不會再有任何地位。”
勳貴們聽到這話,內心五味雜陳。
當初他們一起打天下的時候,都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在屍山血海中爬出來,最終扶持朱元璋登上帝位,建立大明帝國。
仗打完了,活著的人總該享受享受。
朱元璋開始論功行賞。
該封侯的封侯,該稱公的稱公。
天下太平,榮華富貴。
可安逸的生活過得久了,誰也不願意再過曾經的那些苦日子。
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能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當初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打江山,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可好日子沒過幾天,天幕上的一個畫麵,直接將他們從美夢中拉迴到了現實。
好端端的世襲爵位就這麽沒了,擱誰心裏肯定都不舒服。
但偏偏他們說不出任何委屈。
子孫造的孽,明明白白的就在那裏,他們這些當祖宗都不承擔,又有誰來替他們承擔?
好在朱元璋沒有把他們逼上絕路,還給了他們一個衣食無憂的保障。
至於後世子孫……
那就應了那句老話。
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誰叫這些孽障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動什麽歪心思,跟遼東建奴牽扯不清。
想想都讓人恨得牙根癢癢!
這一下,就連他們這些祖宗見到別人都抬不起頭了。
朱元璋倒是心情不錯。
勳貴做大一事,始終都是他心裏的一個芥蒂。
尤其是淮西勳貴的囂張跋扈,總是動不動就叫囂著自己打天下的功勞,意思仿佛在說,離開他們,朱元璋什麽都不是,天下也不可能打得下來。
朱元璋表麵上不在乎這些事,可其實一直都耿耿於懷。
隻是礙於勳貴確實功勞太大,若是隨意處置,會引起人心浮動。
現在倒好,自己的好兒孫朱由檢一出手,倒是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
……
崇禎位麵。
“怎麽會這樣?南京上到王公勳貴,下到六部九卿,居然全部都與遼東建東有勾結!?”
崇禎皇帝瞪大眼睛望著天幕,滿臉震驚之色。
在他繼位之初,除了對朝廷大臣們重新調用提拔之外,對陪都南京也是格外上心。
畢竟那裏是大明第二個京城。
為此,崇禎皇帝可是費了一番周折,與大臣們日夜商討,好不容易確定了人事調動。
當時,崇禎皇帝心中很是振奮,那是他第一次品嚐到皇權的滋味。
金口一開,無數人的命運將會隨之改變。
他相信自己親自選拔任用的南京官吏,一定都會恪盡職守。
為他守護好大明根基,江南之地。
尤其是忻城伯趙之龍,當初他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伯爵,在南京一中勳貴中,隻不過是個普通角色。
但崇禎皇帝偏偏看中他,力排眾議,將他提升為南京守備,也就是南直隸的軍區總司令。
趙之龍從一個小小伯爵,一躍而成為地方軍區一把手,在江南之地權勢滔天,這一切都是崇禎皇帝一手提拔的。
崇禎皇帝不是白癡,相反,他有著異於常人的精明。
遼東建奴日益做大,寧錦戰事一敗再敗,崇禎皇帝難道就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努爾哈赤揮兵十萬,南下攻入順天府?
他當然想過!
趙之龍便是崇禎皇帝留的後手。
萬一真有那麽一天,他大可以南下陪都,隻要自己的心腹趙之龍兵權在手,即便大明半壁江山淪陷,他依然可以皇權在握。
而這一切,在天幕裏的朱由檢查清趙之龍通敵叛國的真相後,也隨之煙消雲散。
崇禎皇帝頹廢的坐在龍椅上,像是抽幹了所有的力氣。
顯然。
他再一次被騙了。
“到底還有多少人在騙朕!!!”
崇禎皇帝在禦書房內咆哮。
他甚至有點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亡國之君,隻想知道大明上上下下的王公勳貴,朝廷大臣,到底還有多少人多少事,是他還沒有看清楚的。
值得慶幸的是,崇禎皇帝總會明白一切的真相。
因為天幕裏的朱由檢會一點點的抽絲剝繭,將大明漠視所有不堪入目的真相,全部都血淋淋的揭露在他的麵前。
在他們的眼裏,朱元璋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很有可能成為現實。
如果朱元璋讓他們斷子絕孫,那也絕不會是一句玩笑!
“陛下,微臣該死!微臣自請削去國公爵位,迴鳳陽種地去!”
徐達第一個反應過來,上來就放大招。
國公爵位不要了。
甚至官職也不要了。
他隻想當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迴鳳陽老家種地。
至少,這樣自己就不會斷子絕孫。
看到天幕裏自己子孫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徐達說不心痛是不可能的。
他一直都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與朱元璋的感情更是不同尋常。
朱元璋或許會拿別人開刀,甚至李善長、藍玉這些人,有朝一日都會被滿門抄斬,但自己絕不會落到這般下場。
徐達自信,隻要自己本本分分,兒孫也都老老實實,與國同休的爵位肯定是十拿九穩。
可看到天幕裏自己的子孫竟然通敵賣國後,徐達立刻就意識到,自己必須要做出取舍。
斷子絕孫,還是力保爵位,總要做出一個決斷。
徐達是曆史級別的名將,戰場瞬息萬變,他總能找到最精準的戰機。
人生中一樣如此。
僅僅一瞬間,他就做出了選擇。
放棄爵位,保全子孫!
在徐達表態之後,湯和、馮勝、鄧愈等人也都紛紛表示,放棄爵位,主動當一個平民老百姓。
朱元璋看到這些勳貴如此識趣,心中的憤怒也消了一大半。
天幕裏的畫麵,總歸是兩百年後的事情,怎麽也怪罪不到他們這些祖先身上。
“唉。”
朱元璋長歎一口氣,無奈的說道:“你們幾個也別怨咱,天幕裏的事,那以後可都是要真實發生的。”
“在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著想,也為了你們子孫後代著想,也不得不當一迴惡人。”
“你們放心,國公的爵位永遠都是你們的,誰也改不了,咱也不會出爾反爾,讓天下人都覺得跟咱打了天下後,咱就卸磨殺驢,兔死狗烹。”
“不過,你們的國公爵位,以後就不要再傳下去了,你們的兒孫自有一份俸祿,但不會再有任何地位。”
勳貴們聽到這話,內心五味雜陳。
當初他們一起打天下的時候,都是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在屍山血海中爬出來,最終扶持朱元璋登上帝位,建立大明帝國。
仗打完了,活著的人總該享受享受。
朱元璋開始論功行賞。
該封侯的封侯,該稱公的稱公。
天下太平,榮華富貴。
可安逸的生活過得久了,誰也不願意再過曾經的那些苦日子。
他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子子孫孫都能榮華富貴,享之不盡,當初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打江山,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
可好日子沒過幾天,天幕上的一個畫麵,直接將他們從美夢中拉迴到了現實。
好端端的世襲爵位就這麽沒了,擱誰心裏肯定都不舒服。
但偏偏他們說不出任何委屈。
子孫造的孽,明明白白的就在那裏,他們這些當祖宗都不承擔,又有誰來替他們承擔?
好在朱元璋沒有把他們逼上絕路,還給了他們一個衣食無憂的保障。
至於後世子孫……
那就應了那句老話。
兒孫自有兒孫福了!
誰叫這些孽障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動什麽歪心思,跟遼東建奴牽扯不清。
想想都讓人恨得牙根癢癢!
這一下,就連他們這些祖宗見到別人都抬不起頭了。
朱元璋倒是心情不錯。
勳貴做大一事,始終都是他心裏的一個芥蒂。
尤其是淮西勳貴的囂張跋扈,總是動不動就叫囂著自己打天下的功勞,意思仿佛在說,離開他們,朱元璋什麽都不是,天下也不可能打得下來。
朱元璋表麵上不在乎這些事,可其實一直都耿耿於懷。
隻是礙於勳貴確實功勞太大,若是隨意處置,會引起人心浮動。
現在倒好,自己的好兒孫朱由檢一出手,倒是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
……
崇禎位麵。
“怎麽會這樣?南京上到王公勳貴,下到六部九卿,居然全部都與遼東建東有勾結!?”
崇禎皇帝瞪大眼睛望著天幕,滿臉震驚之色。
在他繼位之初,除了對朝廷大臣們重新調用提拔之外,對陪都南京也是格外上心。
畢竟那裏是大明第二個京城。
為此,崇禎皇帝可是費了一番周折,與大臣們日夜商討,好不容易確定了人事調動。
當時,崇禎皇帝心中很是振奮,那是他第一次品嚐到皇權的滋味。
金口一開,無數人的命運將會隨之改變。
他相信自己親自選拔任用的南京官吏,一定都會恪盡職守。
為他守護好大明根基,江南之地。
尤其是忻城伯趙之龍,當初他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伯爵,在南京一中勳貴中,隻不過是個普通角色。
但崇禎皇帝偏偏看中他,力排眾議,將他提升為南京守備,也就是南直隸的軍區總司令。
趙之龍從一個小小伯爵,一躍而成為地方軍區一把手,在江南之地權勢滔天,這一切都是崇禎皇帝一手提拔的。
崇禎皇帝不是白癡,相反,他有著異於常人的精明。
遼東建奴日益做大,寧錦戰事一敗再敗,崇禎皇帝難道就沒有想過,有朝一日,努爾哈赤揮兵十萬,南下攻入順天府?
他當然想過!
趙之龍便是崇禎皇帝留的後手。
萬一真有那麽一天,他大可以南下陪都,隻要自己的心腹趙之龍兵權在手,即便大明半壁江山淪陷,他依然可以皇權在握。
而這一切,在天幕裏的朱由檢查清趙之龍通敵叛國的真相後,也隨之煙消雲散。
崇禎皇帝頹廢的坐在龍椅上,像是抽幹了所有的力氣。
顯然。
他再一次被騙了。
“到底還有多少人在騙朕!!!”
崇禎皇帝在禦書房內咆哮。
他甚至有點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亡國之君,隻想知道大明上上下下的王公勳貴,朝廷大臣,到底還有多少人多少事,是他還沒有看清楚的。
值得慶幸的是,崇禎皇帝總會明白一切的真相。
因為天幕裏的朱由檢會一點點的抽絲剝繭,將大明漠視所有不堪入目的真相,全部都血淋淋的揭露在他的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