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操縱科舉,驚人內幕!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最開始的時候,科舉的這些層層選拔製度,都是為了防止人才的流失,還有那些企圖通過舞弊手段,選拔上來的人。】
【然而,隨著大明朝的統治逐漸陷入昏庸腐敗的階段,這些層層選拔的製度,卻成為阻擋百姓之地晉升的罪魁禍首。】
【正是因為需要層層選拔,在選拔的第一關,就會有人開始找門路,以不易讓人察覺的套路,賄賂當地考官。】
【若是在太平盛世,或者皇帝英明的情況下,這種事情幾乎不會發生。】
【可要是在嘉靖、萬曆、天啟年間,朝廷的內部鬥爭早已是你死我活,所有人的目光和精力全部都集中在最上層,沒有人會在意最底層的一場童生考試。】
【而這就給很多當地士紳富豪或者達官顯貴,有了可乘之機。】
【他們利用混亂的時局,悄悄用各種手段,讓家族子弟通過當地的層層選拔。】
【可朝廷每年給各地科舉考試資格的名額都是一定的,漸漸的,達官顯貴子弟就占據了所有的名額,而百姓子弟甚至連第一道難關都無法通過,就被篩選下來。】
“什麽!?居然有這種內幕!”
“真是豈有此理,他們每天吃香的喝辣的還不夠,居然還要和咱們百姓之地搶奪唯一能翻身的資源!”
“老天不公,朝廷不公啊!”
“怪不得我考了那麽多年,年年成績名列前茅,卻年年名落孫山,連進京趕考的資格都沒有,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必須要給我們一個交代,否則的話我絕不善罷甘休!”
“若是朝廷不為我們做主,那我們就為自己做主!”
天幕上曝光科舉內幕,在大明各個時代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尤其是那些百姓學子。
他們的家境大多都很不富裕,父母或者兄弟姐妹耗盡心血,供一個人讀書,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改變家族命運。
可這一切竟然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所謂的改變命運,都隻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真正的機會,早就被那些達官顯貴用盡各種手段搶奪一空。
留給百姓子弟的永遠是鏡花水月。
這一下子,大明各個時代的老百姓心態都崩了。
上升通道徹底被堵死,很多人心生絕望,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引起了騷亂。
洪武位麵。
“真是該死啊!”
朱元璋在知道這些內幕之後,也是氣的咬牙切齒。
其實在洪武年間,也有一兩次科舉考試,朱元璋總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多年九死一生練就的敏銳直覺告訴他,這些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可能有人在暗中操控。
可朱元璋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哪怕他派錦衣衛暗中查探許久,卻還是一無所獲。
久而久之,朱元璋也就不再在意這些事情,他覺得是自己太過敏感。
可現在,天幕上將科舉的內幕曝光,曾經壓在朱元璋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再一次被挑動起來。
“老大,咱記得上一次科舉考試,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南方人?”
朱元璋悠悠開口,聲音卻猶如冰窖。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他這是真的生氣了。
朱元璋隻有在憤怒的時候,才會表現的如此平靜,聲音會如此冰冷。
朱標沉默片刻,還是決定實話實說,點頭道:“爹,上次科舉考試總共錄取三百多人,有近三百人都是南方士子。”
朱元璋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是繼續淡淡的詢問道:“你覺得這裏麵有沒有貓膩?”
“……”
朱標張了張嘴,沒有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如果真的像朱元璋說的那樣,那裏麵的牽涉可就太多了!
這就意味著朝廷選拔人才的科舉製度,被人給操縱了!
這可不得了!
朝廷選拔出來的人才,選優異者入京為官,在二三十年之後,這些大臣或許會成為宰輔,也或許是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肱骨之臣。
這些人的一道命令,一道政策,或許就會改變成千上萬人的命運。
還有那些下放到地方為官的封疆大吏,他們也都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
這些人掌握著帝國所有的脈絡,如果他們被人給操縱了,那不就說明整個大明王朝都已經落入別人的手中?
想到這些,朱標就不禁遍體生寒。
要是事情屬實,或許過不了太久,大明皇帝就會被架空。
就算在朱元璋統治的時期,這件事情不會發生,但在後世之君的統治之中,早早晚晚都會出現。
到那個時候,大明的皇帝就是一個實質上的傀儡。
“或許有吧?”
沉默良久之後,朱標還是決定聽從自己的本心,告訴朱元璋自己的心裏話。
“一定有!”
朱元璋毫不猶豫的說道。
“我覺得爹說的對。”
旁邊的朱棣點點頭,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他一直以來都不怎麽能看得上讀書人,覺得這些人心裏麵全都是花花腸子,明麵上一套,背地裏一套,永遠不值得讓人信任。
“或許這就是為什麽咱們大明的那些後世之君,看起來好像威風無限,可實際上卻什麽都做不了的原因。”
朱元璋總算明白天幕裏朱由檢所說的那些事情。
比如大明的皇帝總是會以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暴斃。
堂堂一國之君,坐擁天下,居然總是會在盛年死亡。
如果一次兩次還好,可三次四次都是這樣,那這就絕對不是巧合,而是有人刻意為之。
朱元璋曾經很納悶,到底是誰有這麽大的能耐,能隨意殺掉他那些子孫後代。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
原來從科舉考試開始,那些入朝為官的大臣就已經在被人操縱。
或者說,這些人抱成一團,就是為了要與皇權抗爭!
“好啊!好的很,真是沒想到,那小子廢除八股文,倒是解決了咱心裏的一個巨大疑問。”
朱元璋臉色冷漠。
他已經決定要殺人了。
在他治理的大明朝,一定有人這麽做。
“老四,你暫時先別迴南洋了,先幫咱解決這件事情再說。”
朱元璋大手一揮,直截了當的說道。
“是,爹,我保證為爹分憂!”
朱棣毫不猶豫的點頭道。
【然而,隨著大明朝的統治逐漸陷入昏庸腐敗的階段,這些層層選拔的製度,卻成為阻擋百姓之地晉升的罪魁禍首。】
【正是因為需要層層選拔,在選拔的第一關,就會有人開始找門路,以不易讓人察覺的套路,賄賂當地考官。】
【若是在太平盛世,或者皇帝英明的情況下,這種事情幾乎不會發生。】
【可要是在嘉靖、萬曆、天啟年間,朝廷的內部鬥爭早已是你死我活,所有人的目光和精力全部都集中在最上層,沒有人會在意最底層的一場童生考試。】
【而這就給很多當地士紳富豪或者達官顯貴,有了可乘之機。】
【他們利用混亂的時局,悄悄用各種手段,讓家族子弟通過當地的層層選拔。】
【可朝廷每年給各地科舉考試資格的名額都是一定的,漸漸的,達官顯貴子弟就占據了所有的名額,而百姓子弟甚至連第一道難關都無法通過,就被篩選下來。】
“什麽!?居然有這種內幕!”
“真是豈有此理,他們每天吃香的喝辣的還不夠,居然還要和咱們百姓之地搶奪唯一能翻身的資源!”
“老天不公,朝廷不公啊!”
“怪不得我考了那麽多年,年年成績名列前茅,卻年年名落孫山,連進京趕考的資格都沒有,竟然是因為這個原因!”
“必須要給我們一個交代,否則的話我絕不善罷甘休!”
“若是朝廷不為我們做主,那我們就為自己做主!”
天幕上曝光科舉內幕,在大明各個時代瞬間掀起軒然大波。
尤其是那些百姓學子。
他們的家境大多都很不富裕,父母或者兄弟姐妹耗盡心血,供一個人讀書,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題名,改變家族命運。
可這一切竟然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所謂的改變命運,都隻不過是一個美好的幻想。
真正的機會,早就被那些達官顯貴用盡各種手段搶奪一空。
留給百姓子弟的永遠是鏡花水月。
這一下子,大明各個時代的老百姓心態都崩了。
上升通道徹底被堵死,很多人心生絕望,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引起了騷亂。
洪武位麵。
“真是該死啊!”
朱元璋在知道這些內幕之後,也是氣的咬牙切齒。
其實在洪武年間,也有一兩次科舉考試,朱元璋總是覺得有點怪怪的。
多年九死一生練就的敏銳直覺告訴他,這些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可能有人在暗中操控。
可朱元璋沒有實質性的證據,哪怕他派錦衣衛暗中查探許久,卻還是一無所獲。
久而久之,朱元璋也就不再在意這些事情,他覺得是自己太過敏感。
可現在,天幕上將科舉的內幕曝光,曾經壓在朱元璋心底最敏感的那根神經,再一次被挑動起來。
“老大,咱記得上一次科舉考試,是不是大部分都是南方人?”
朱元璋悠悠開口,聲音卻猶如冰窖。
任誰都能看得出來,他這是真的生氣了。
朱元璋隻有在憤怒的時候,才會表現的如此平靜,聲音會如此冰冷。
朱標沉默片刻,還是決定實話實說,點頭道:“爹,上次科舉考試總共錄取三百多人,有近三百人都是南方士子。”
朱元璋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是繼續淡淡的詢問道:“你覺得這裏麵有沒有貓膩?”
“……”
朱標張了張嘴,沒有說話,也不知道該說什麽。
如果真的像朱元璋說的那樣,那裏麵的牽涉可就太多了!
這就意味著朝廷選拔人才的科舉製度,被人給操縱了!
這可不得了!
朝廷選拔出來的人才,選優異者入京為官,在二三十年之後,這些大臣或許會成為宰輔,也或許是協助皇帝治理天下的肱骨之臣。
這些人的一道命令,一道政策,或許就會改變成千上萬人的命運。
還有那些下放到地方為官的封疆大吏,他們也都是通過科舉考試選拔出來的人才。
這些人掌握著帝國所有的脈絡,如果他們被人給操縱了,那不就說明整個大明王朝都已經落入別人的手中?
想到這些,朱標就不禁遍體生寒。
要是事情屬實,或許過不了太久,大明皇帝就會被架空。
就算在朱元璋統治的時期,這件事情不會發生,但在後世之君的統治之中,早早晚晚都會出現。
到那個時候,大明的皇帝就是一個實質上的傀儡。
“或許有吧?”
沉默良久之後,朱標還是決定聽從自己的本心,告訴朱元璋自己的心裏話。
“一定有!”
朱元璋毫不猶豫的說道。
“我覺得爹說的對。”
旁邊的朱棣點點頭,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他一直以來都不怎麽能看得上讀書人,覺得這些人心裏麵全都是花花腸子,明麵上一套,背地裏一套,永遠不值得讓人信任。
“或許這就是為什麽咱們大明的那些後世之君,看起來好像威風無限,可實際上卻什麽都做不了的原因。”
朱元璋總算明白天幕裏朱由檢所說的那些事情。
比如大明的皇帝總是會以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暴斃。
堂堂一國之君,坐擁天下,居然總是會在盛年死亡。
如果一次兩次還好,可三次四次都是這樣,那這就絕對不是巧合,而是有人刻意為之。
朱元璋曾經很納悶,到底是誰有這麽大的能耐,能隨意殺掉他那些子孫後代。
現在他終於明白了。
原來從科舉考試開始,那些入朝為官的大臣就已經在被人操縱。
或者說,這些人抱成一團,就是為了要與皇權抗爭!
“好啊!好的很,真是沒想到,那小子廢除八股文,倒是解決了咱心裏的一個巨大疑問。”
朱元璋臉色冷漠。
他已經決定要殺人了。
在他治理的大明朝,一定有人這麽做。
“老四,你暫時先別迴南洋了,先幫咱解決這件事情再說。”
朱元璋大手一揮,直截了當的說道。
“是,爹,我保證為爹分憂!”
朱棣毫不猶豫的點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