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不速之客,起義軍使者到來!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當大明藩王們全部都在開會暢飲的時候,一名軍吏慌慌張張的跑進來,說道:“王爺,不好了,大軍敗了!”】
【“什麽!?”】
【“二十萬大軍,居然打不過十萬人,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將率領的大軍?”】
【“廢物!全部都是一群廢物!”】
【“我們該怎麽辦?本王可不想做階下囚啊!王府裏麵還有一百多個嬌妻美妾等著本王呢。”】
【“要不咱們跟陛下服個軟,畢竟都是皇室宗親,大家都是一家人,他總不會把咱們怎麽樣吧?”】
【“說的有理。”】
【一聽說大軍敗了,這些平日裏隻知道吃喝玩樂的大明藩王們,心裏麵全都慌了。】
【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自己的榮華富貴不保。】
【“都給本王閉嘴!”就在大明藩王們全部都在驚慌失措的時候,寧王站出來,大聲嗬斥道:“你們以為那昏君真的會對咱們手下留情嗎?”】
【“都快醒醒吧!想想福王朱常洵的下場,那還是朱由檢的親叔叔,不還是說殺就殺了?”】
【“咱們這些人,充其量都是他的遠親而已,關係再怎麽親密,也比不上他的親叔叔,一旦咱們被俘虜,下場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死無全屍!”】
【這一番話說下來,在場的大明藩王們全部都冷汗直流,像是被人潑了一盆冷水,從頭涼到腳。】
【寧王說的確實不錯,就連朱常洵都能被當街斬首,他們這些朱由檢的遠親,下場肯定會更慘,而且在座的一些王爺,甚至都已經出了五服,跟朱由檢八竿子打不著。】
【有些王爺心裏悔不當初,就不該聽從寧王的挑撥,擅自離開自己的封地,來趟這趟渾水。】
【記得在還沒有起兵的時候,朱由檢就已經告訴過他們,如果那個時候就投降的話,朱由檢會考慮饒他們一條性命。】
【可偏偏他們沒有人把朱由檢當迴事,總以為自己能像當初的成祖朱棣一樣,再次創造大明的曆史。】
【直到現在一敗塗地,他們才知道怕,才知道慌,才知道原來起兵造反不是過家家,那是真的要出人命了!】
【但以現在的情形來說,確實隻能一條路走到黑,再也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
【“可是咱們二十萬人都已經輸了,就算不投降,那還能有什麽辦法?”】
【晉王悶悶不樂的說道。】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營帳內又是一片寂靜。】
【最後的答案是,誰也沒有辦法。】
【行軍打仗,說白了,就是真刀真槍的應戰,誰贏了,誰就創造曆史。誰輸了,誰就人頭落地。】
【就算再多的錦囊妙計,也沒辦法改變強弱的局勢。】
【就在這時,一個校尉匆匆走進來,恭敬說道:“王爺,外麵有人求見,說是起義軍的使者?”】
【起義軍的使者?】
【大明藩王們皆是心頭一動,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他們與朱由檢的爭鬥,說白了都是他們朱家自己人內部的事情,也是大明王朝內部的事,就算爭的你死我活,到最後大明的旗幟還是不會變的。】
【可如果把起義軍牽扯進來,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起義軍的最終目的,是要推翻大明王朝的統治,這也違背了大明藩王們的宗旨。】
【大明王朝一旦被推翻,他們這些朱家的王爺們,哪能享受得到如今的榮華富貴?】
【可以目前的情勢來說,如果再不想辦法卷土重來的話,人頭落地可能就在眼前。】
【思來想去後,還是寧王拿定了主意,點頭道:“讓他進來。”】
【起義軍使者走進來後,淡然自若的拱手敬禮道:“參見諸位王爺。”】
【“你有何事?”說話的是秦王。】
【使者笑道:“當然是為解諸位王爺危難而來。”】
【楚王不屑的說道:“就你們這群人,也能解我們的危難?”】
【起義軍使者說道:“王爺此言差矣,如今大明已經行將就木,昏君暴虐成性,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我起義軍替天行道,乃民心所向,千萬百姓皆為我起義軍所用,如何解決不了諸位的危難?”】
【“在下剛剛來的途中,已經得知諸位的二十萬大軍打輸了,如果再不想辦法的話,諸位階下囚的命運就近在眼前。”】
【大明藩王們全都不淡定了,起義軍使者的話,正戳中他們內心的恐懼。】
【齊王最為膽小,此刻也顧不得談判的要義,搞什麽你來我往那一套,直截了當的說道:“不知道尊使有沒有辦法幫幫我們?”】
【起義軍使者嘴角一勾,立馬就意識到這些王爺全都是酒囊飯袋,平日裏海口誇得震天響,可一遇到難事,立馬就軟了。】
【他甚至連談判的內容都沒說,這些王爺就已經開始攤牌了。】
“廢物!蠢貨!咱怎麽會有這樣一群豬狗不如的子孫?”
朱元璋暴跳如雷,破口大罵。
要說這些王爺平日裏嬌生慣養,從來不知道戰場上的殘酷,一時間嚇破膽,倒是可以理解。
可他們連最基本的談判邏輯,都完全搞不清楚,這就是純純智商有問題。
哪怕是兩個目不識丁的老百姓做買賣,也不知道不能一上來就把底價露出來,否則的話,這買賣就隻能任人宰割。
畢竟人家知道你心裏的底價,那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敲詐你。
事實正如朱元璋所預料的那樣。
【“在下正是為此事而來。”起義軍使者說道:“如果諸位王爺能歸順我起義軍麾下,與我們一同抗明的話,在下保證諸位以後也能享受榮華富貴。”】
【什麽!?】
【一聽到這話,大明藩王們全都懵了,他們萬萬沒想到,起義軍使者解決事情的方法,居然是這個。】
【就算他們都是酒囊飯袋,蠢如豬狗,也知道一旦大明皇室的王爺,居然主動投靠起義軍,在天下會引起多麽大的震動。】
【“什麽!?”】
【“二十萬大軍,居然打不過十萬人,還是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將率領的大軍?”】
【“廢物!全部都是一群廢物!”】
【“我們該怎麽辦?本王可不想做階下囚啊!王府裏麵還有一百多個嬌妻美妾等著本王呢。”】
【“要不咱們跟陛下服個軟,畢竟都是皇室宗親,大家都是一家人,他總不會把咱們怎麽樣吧?”】
【“說的有理。”】
【一聽說大軍敗了,這些平日裏隻知道吃喝玩樂的大明藩王們,心裏麵全都慌了。】
【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害怕自己的榮華富貴不保。】
【“都給本王閉嘴!”就在大明藩王們全部都在驚慌失措的時候,寧王站出來,大聲嗬斥道:“你們以為那昏君真的會對咱們手下留情嗎?”】
【“都快醒醒吧!想想福王朱常洵的下場,那還是朱由檢的親叔叔,不還是說殺就殺了?”】
【“咱們這些人,充其量都是他的遠親而已,關係再怎麽親密,也比不上他的親叔叔,一旦咱們被俘虜,下場就隻有一個,那就是死無全屍!”】
【這一番話說下來,在場的大明藩王們全部都冷汗直流,像是被人潑了一盆冷水,從頭涼到腳。】
【寧王說的確實不錯,就連朱常洵都能被當街斬首,他們這些朱由檢的遠親,下場肯定會更慘,而且在座的一些王爺,甚至都已經出了五服,跟朱由檢八竿子打不著。】
【有些王爺心裏悔不當初,就不該聽從寧王的挑撥,擅自離開自己的封地,來趟這趟渾水。】
【記得在還沒有起兵的時候,朱由檢就已經告訴過他們,如果那個時候就投降的話,朱由檢會考慮饒他們一條性命。】
【可偏偏他們沒有人把朱由檢當迴事,總以為自己能像當初的成祖朱棣一樣,再次創造大明的曆史。】
【直到現在一敗塗地,他們才知道怕,才知道慌,才知道原來起兵造反不是過家家,那是真的要出人命了!】
【但以現在的情形來說,確實隻能一條路走到黑,再也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
【“可是咱們二十萬人都已經輸了,就算不投降,那還能有什麽辦法?”】
【晉王悶悶不樂的說道。】
【這個問題一拋出來,營帳內又是一片寂靜。】
【最後的答案是,誰也沒有辦法。】
【行軍打仗,說白了,就是真刀真槍的應戰,誰贏了,誰就創造曆史。誰輸了,誰就人頭落地。】
【就算再多的錦囊妙計,也沒辦法改變強弱的局勢。】
【就在這時,一個校尉匆匆走進來,恭敬說道:“王爺,外麵有人求見,說是起義軍的使者?”】
【起義軍的使者?】
【大明藩王們皆是心頭一動,不知道該如何抉擇。】
【他們與朱由檢的爭鬥,說白了都是他們朱家自己人內部的事情,也是大明王朝內部的事,就算爭的你死我活,到最後大明的旗幟還是不會變的。】
【可如果把起義軍牽扯進來,那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因為起義軍的最終目的,是要推翻大明王朝的統治,這也違背了大明藩王們的宗旨。】
【大明王朝一旦被推翻,他們這些朱家的王爺們,哪能享受得到如今的榮華富貴?】
【可以目前的情勢來說,如果再不想辦法卷土重來的話,人頭落地可能就在眼前。】
【思來想去後,還是寧王拿定了主意,點頭道:“讓他進來。”】
【起義軍使者走進來後,淡然自若的拱手敬禮道:“參見諸位王爺。”】
【“你有何事?”說話的是秦王。】
【使者笑道:“當然是為解諸位王爺危難而來。”】
【楚王不屑的說道:“就你們這群人,也能解我們的危難?”】
【起義軍使者說道:“王爺此言差矣,如今大明已經行將就木,昏君暴虐成性,天下人人得而誅之,我起義軍替天行道,乃民心所向,千萬百姓皆為我起義軍所用,如何解決不了諸位的危難?”】
【“在下剛剛來的途中,已經得知諸位的二十萬大軍打輸了,如果再不想辦法的話,諸位階下囚的命運就近在眼前。”】
【大明藩王們全都不淡定了,起義軍使者的話,正戳中他們內心的恐懼。】
【齊王最為膽小,此刻也顧不得談判的要義,搞什麽你來我往那一套,直截了當的說道:“不知道尊使有沒有辦法幫幫我們?”】
【起義軍使者嘴角一勾,立馬就意識到這些王爺全都是酒囊飯袋,平日裏海口誇得震天響,可一遇到難事,立馬就軟了。】
【他甚至連談判的內容都沒說,這些王爺就已經開始攤牌了。】
“廢物!蠢貨!咱怎麽會有這樣一群豬狗不如的子孫?”
朱元璋暴跳如雷,破口大罵。
要說這些王爺平日裏嬌生慣養,從來不知道戰場上的殘酷,一時間嚇破膽,倒是可以理解。
可他們連最基本的談判邏輯,都完全搞不清楚,這就是純純智商有問題。
哪怕是兩個目不識丁的老百姓做買賣,也不知道不能一上來就把底價露出來,否則的話,這買賣就隻能任人宰割。
畢竟人家知道你心裏的底價,那肯定會想方設法的敲詐你。
事實正如朱元璋所預料的那樣。
【“在下正是為此事而來。”起義軍使者說道:“如果諸位王爺能歸順我起義軍麾下,與我們一同抗明的話,在下保證諸位以後也能享受榮華富貴。”】
【什麽!?】
【一聽到這話,大明藩王們全都懵了,他們萬萬沒想到,起義軍使者解決事情的方法,居然是這個。】
【就算他們都是酒囊飯袋,蠢如豬狗,也知道一旦大明皇室的王爺,居然主動投靠起義軍,在天下會引起多麽大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