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與江山社稷相比,朕的榮辱算什麽?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正德位麵。
文武百官急匆匆的上朝,全都在痛罵朱由檢的惡行。
“陛下,天幕中的可是昏君啊!陛下可千萬不能學他。”
“如此毫無道德底線的行為,若是傳揚開來,就是在給我大明臉上抹黑啊!”
“我泱泱華夏,自有大國風度,怎能做出如此肮髒齷齪的行為?從古至今的先賢若是看到,恐怕都會氣的從棺材裏爬出來吧。”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不過萬幸,陛下肯定不會像天幕裏的那個昏君一樣。”
文官們口誅筆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生怕朱由檢把他們的正德皇帝給帶壞了。
可實際上,他們心裏早就將朱由檢當做眼中釘肉中刺。
朱由檢做的那些事情,樁樁件件都在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豈能放過這個罪魁禍首?
如今終於讓他們抓到了把柄,他們當然要大肆宣揚,將事情搞得越大越好。
“都給朕閉嘴!”
正德皇帝朱厚照煩悶異常。
他正想下定決心一切都仿照朱由檢的做法,讓自己統治下的大明也煥然一新。
可前提是朱由檢絕對不能犯錯,他一定要像聖人一樣,無懈可擊,這樣才能不給人留下把柄和借口。
這聽起來確實很苛刻,但是,如果朱厚照想除舊革新的話,確實挺依賴朱由檢這樣做。
現在,偏偏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朱由檢滿足自己的色欲,要挾一個他國公主的行為,確實是讓人冤過去。
“這個混小子,能不能給他祖宗我長長臉?”
朱厚照怒罵一句。
……
【“卑鄙?”朱由檢迴頭看了一眼傾國傾城的美婦人,笑道:“如果你覺得將安南融入我華夏是可恥的事情,如果你覺得朕為大明開疆拓土是卑鄙的事情,那麽我承認,我是。”】
【朱由檢堂而皇之的說道:“與國家的江山社稷相比,朕的個人榮辱,身後罵名算得了什麽?】
【李薇奇愣住了。】
【她驚訝的不是朱由檢所說的這番話,而是朱由檢的態度,是那麽的坦然。】
【這個少年天子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名譽,也不在意自己的聲望和形象。】
【他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可偏偏這樣的人是最可怕的,他沒有弱點,也不會畏懼任何人的看法,心裏認定一個目標,哪怕艱難險阻,也無所畏懼。】
【說句不好聽的話,李薇奇在朱由檢的眼裏,甚至都不算是一個女人,隻能算是一個用來開疆拓土的工具而已。】
【“我那個侄兒與他的差距太大了。”李薇奇心裏絕望了。】
【她原本還想著在大明忍辱負重,看看能不能找機會逃迴安南,東山再起。】
【可現在,在朱由檢的麵前,任何的手段都是徒勞的。】
【“陛下,李將軍派人迴來了,而且還拿來了陛下現有的東西。”王承恩趕過來,恭敬的說道。】
【“哦?”朱由檢眉毛一挑,迴頭看向李薇奇:“愛妃,要不要隨朕一起看看,你們安南國的稀有資源?”】
【“稀有資源?”李薇奇莫名的輕笑一聲,她以為朱由檢是在打趣她。】
【泱泱華夏,地大物博,要什麽資源沒有,怎麽可能從他們一個小小的彈丸小國獲取資源?】
【李薇奇沒好氣的說道:“請陛下恕罪,本宮有些累了,想再多休息休息,以便……”】
【她頓了頓,有些羞恥的說道:“以便今夜侍寢。”】
【朱由檢笑道:“也好,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勉強你了。”】
【奉天殿。】
【百官早朝。】
【“啟稟陛下,這些便是當地人所說的橡膠。”】
【從安南國千裏迢迢趕迴來的士卒,將上百個水桶整整齊齊的鋪滿在大殿上。】
【百官紛紛好奇的望去,隻見水桶裏麵是一種膠狀乳白色的物質,氣味好像有些刺鼻,像是某種樹的味道。】
【“陛下,此物如何使用?”徐光啟好奇的問道。】
【他掌管著大明科研部,有任何新玩意兒,他都有必要了解清楚,以用於之後的研究。】
【“老師莫急,朕早就已經為你準備好使用手冊。”朱由檢笑道。】
【王承恩趕緊給徐光啟呈上一份手冊,裏麵詳細記錄著這些乳白色的橡膠如何凝固成型,衝洗刷幹,等等一係列操作過程。】
【“多謝陛下,微臣一定會製作出最好的橡膠。”徐光啟振奮精神,隻要能有一個頭緒,以他的能力和智慧,就可以牽出千絲萬縷。】
【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好,那就辛苦老師了。”】
“咱看看,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橡膠啊?看起來平平無奇,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著天幕裏那些水桶裏麵乳白膠狀的物質,像是過年家裏麵做飯用的麵糊糊。
“難道是要把這些東西糊在車輪上麵,防止車輪顛簸嗎?”
朱標也看不懂這些橡膠的用處,隻能用自己的經驗來猜測。
“嗬嗬。”朱元璋笑了笑,搖頭道:“咱看啊,這些就是一些普通的漿糊,沒什麽大不了的。”
“那小子就是在故弄玄虛,咱覺得他占領安南,肯定還有其他的想法。”
朱標默默點頭。
目前看起來確實是這麽迴事。
僅僅是因為這樣的一些漿糊,就要發動十萬大軍去滅掉一國,這完全沒道理啊!
……
其實,這並不隻是朱元璋的看法,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還有帝王將相,也全都覺得朱由檢是在賣關子。
“他肯定是在下一盤大棋!”
“我覺得也是,就為了這些漿糊,如此大動幹戈,怎麽可能啊?”
“哈哈哈,看了那麽久的天幕,再傻的人也該變聰明了。我敢打賭,小陛下吞並安南國,肯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有道理,說不定這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嘶!難不成小陛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小的安南國根本沒必要放在眼裏,而他的真正目標,或許是其他的地方?”
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議論紛紛,各有各的說法。
文武百官急匆匆的上朝,全都在痛罵朱由檢的惡行。
“陛下,天幕中的可是昏君啊!陛下可千萬不能學他。”
“如此毫無道德底線的行為,若是傳揚開來,就是在給我大明臉上抹黑啊!”
“我泱泱華夏,自有大國風度,怎能做出如此肮髒齷齪的行為?從古至今的先賢若是看到,恐怕都會氣的從棺材裏爬出來吧。”
“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不過萬幸,陛下肯定不會像天幕裏的那個昏君一樣。”
文官們口誅筆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生怕朱由檢把他們的正德皇帝給帶壞了。
可實際上,他們心裏早就將朱由檢當做眼中釘肉中刺。
朱由檢做的那些事情,樁樁件件都在損害他們的利益,他們豈能放過這個罪魁禍首?
如今終於讓他們抓到了把柄,他們當然要大肆宣揚,將事情搞得越大越好。
“都給朕閉嘴!”
正德皇帝朱厚照煩悶異常。
他正想下定決心一切都仿照朱由檢的做法,讓自己統治下的大明也煥然一新。
可前提是朱由檢絕對不能犯錯,他一定要像聖人一樣,無懈可擊,這樣才能不給人留下把柄和借口。
這聽起來確實很苛刻,但是,如果朱厚照想除舊革新的話,確實挺依賴朱由檢這樣做。
現在,偏偏最害怕的事情發生了。
朱由檢滿足自己的色欲,要挾一個他國公主的行為,確實是讓人冤過去。
“這個混小子,能不能給他祖宗我長長臉?”
朱厚照怒罵一句。
……
【“卑鄙?”朱由檢迴頭看了一眼傾國傾城的美婦人,笑道:“如果你覺得將安南融入我華夏是可恥的事情,如果你覺得朕為大明開疆拓土是卑鄙的事情,那麽我承認,我是。”】
【朱由檢堂而皇之的說道:“與國家的江山社稷相比,朕的個人榮辱,身後罵名算得了什麽?】
【李薇奇愣住了。】
【她驚訝的不是朱由檢所說的這番話,而是朱由檢的態度,是那麽的坦然。】
【這個少年天子絲毫不在意自己的名譽,也不在意自己的聲望和形象。】
【他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可偏偏這樣的人是最可怕的,他沒有弱點,也不會畏懼任何人的看法,心裏認定一個目標,哪怕艱難險阻,也無所畏懼。】
【說句不好聽的話,李薇奇在朱由檢的眼裏,甚至都不算是一個女人,隻能算是一個用來開疆拓土的工具而已。】
【“我那個侄兒與他的差距太大了。”李薇奇心裏絕望了。】
【她原本還想著在大明忍辱負重,看看能不能找機會逃迴安南,東山再起。】
【可現在,在朱由檢的麵前,任何的手段都是徒勞的。】
【“陛下,李將軍派人迴來了,而且還拿來了陛下現有的東西。”王承恩趕過來,恭敬的說道。】
【“哦?”朱由檢眉毛一挑,迴頭看向李薇奇:“愛妃,要不要隨朕一起看看,你們安南國的稀有資源?”】
【“稀有資源?”李薇奇莫名的輕笑一聲,她以為朱由檢是在打趣她。】
【泱泱華夏,地大物博,要什麽資源沒有,怎麽可能從他們一個小小的彈丸小國獲取資源?】
【李薇奇沒好氣的說道:“請陛下恕罪,本宮有些累了,想再多休息休息,以便……”】
【她頓了頓,有些羞恥的說道:“以便今夜侍寢。”】
【朱由檢笑道:“也好,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勉強你了。”】
【奉天殿。】
【百官早朝。】
【“啟稟陛下,這些便是當地人所說的橡膠。”】
【從安南國千裏迢迢趕迴來的士卒,將上百個水桶整整齊齊的鋪滿在大殿上。】
【百官紛紛好奇的望去,隻見水桶裏麵是一種膠狀乳白色的物質,氣味好像有些刺鼻,像是某種樹的味道。】
【“陛下,此物如何使用?”徐光啟好奇的問道。】
【他掌管著大明科研部,有任何新玩意兒,他都有必要了解清楚,以用於之後的研究。】
【“老師莫急,朕早就已經為你準備好使用手冊。”朱由檢笑道。】
【王承恩趕緊給徐光啟呈上一份手冊,裏麵詳細記錄著這些乳白色的橡膠如何凝固成型,衝洗刷幹,等等一係列操作過程。】
【“多謝陛下,微臣一定會製作出最好的橡膠。”徐光啟振奮精神,隻要能有一個頭緒,以他的能力和智慧,就可以牽出千絲萬縷。】
【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好,那就辛苦老師了。”】
“咱看看,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橡膠啊?看起來平平無奇,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著天幕裏那些水桶裏麵乳白膠狀的物質,像是過年家裏麵做飯用的麵糊糊。
“難道是要把這些東西糊在車輪上麵,防止車輪顛簸嗎?”
朱標也看不懂這些橡膠的用處,隻能用自己的經驗來猜測。
“嗬嗬。”朱元璋笑了笑,搖頭道:“咱看啊,這些就是一些普通的漿糊,沒什麽大不了的。”
“那小子就是在故弄玄虛,咱覺得他占領安南,肯定還有其他的想法。”
朱標默默點頭。
目前看起來確實是這麽迴事。
僅僅是因為這樣的一些漿糊,就要發動十萬大軍去滅掉一國,這完全沒道理啊!
……
其實,這並不隻是朱元璋的看法,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還有帝王將相,也全都覺得朱由檢是在賣關子。
“他肯定是在下一盤大棋!”
“我覺得也是,就為了這些漿糊,如此大動幹戈,怎麽可能啊?”
“哈哈哈,看了那麽久的天幕,再傻的人也該變聰明了。我敢打賭,小陛下吞並安南國,肯定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有道理,說不定這背後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嘶!難不成小陛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小的安南國根本沒必要放在眼裏,而他的真正目標,或許是其他的地方?”
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議論紛紛,各有各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