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真正的千古一帝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朱由檢的一再堅持下,徐光啟也隻能苦笑著點頭答應。】
【畢竟,這是一件為百姓謀福祉的好事,要是說的好,自然可以留名千古,徐光啟實在沒有理由拒絕。】
【禦書房。】
【朱由檢欣賞著徐光啟拿來的另外一樣東西,同樣是用橡膠做的膠底鞋。】
【“陛下,這個鞋實在是太方便了,尤其是對老百姓來說,鞋底非常結實,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翻山越嶺,這鞋都穿不了底。”徐光啟激動無比的說道。】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膠底鞋的問世,要遠比自行車更加重要。】
【在這個時代,普通老百姓大部分穿的都是草鞋,甚至或者連鞋都沒得穿,能穿上鞋的人,大部分都是家境殷實的官宦子弟,或者是商賈之家。】
【而這部分的人群,僅占大明的十之一二。】
【也就是說,大明八成以上的老百姓,都是穿不起鞋的,或者隻能打個草鞋,將就著穿。】
“這話說的倒是一點都不假。”
朱元璋讚同的點點頭。
別人不知道,他可最清楚,一雙鞋對於一個窮苦人家來說,是多麽奢侈的一件事情。
就像朱元璋自己小的時候,一大家子人,隻有父親一個人打了一雙草鞋,其他人基本都是赤著腳長大。
朱元璋自己依稀記得,在他小的時候,每次給地主家放牛,都會把腳紮的血肉模糊,因為他窮的連一雙草鞋都買不起,隻能光著腳給別人放牛。
從那以後,他立下誓言,以後一定要穿上這個世上最好的鞋。
現在的朱元璋當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穿上了世上最好的龍靴。
“別說是他們,就連咱們洪武的老百姓,那十個裏麵有一個能穿得起鞋,就已經很不錯了。”
朱標雖然生來富貴,但是也非常了解民間疾苦,知道老百姓的穿得起一雙鞋,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
“市場上,一雙靴子賣的很貴,就是不知道這膠底鞋賣多少錢了。”
朱標喃喃自語。
“一定便宜不了。”
朱元璋篤定的說道:“你沒聽剛剛他們說嗎?這雙鞋的鞋底質量很好,就算是翻山越嶺,也沒有絲毫障礙。”
“咱們現在的市場上,哪有這麽好的鞋?”
朱元璋說的一點都不假。
其實不管是洪武年間,還是其他的曆史朝代,鞋子的做工都是相當費時費力的,大部分都是布鞋,鞋底是納的千層底。
千層裏聽起來很厚,實際上也就是用布為原材料,多納幾層底而已,目的就是為了穿的時候不容易損壞。
但實際上,這樣的布鞋損壞率極高,若是普通的達官貴人,平日裏不用幹活,隻需要在城鎮裏麵走路的話,那倒還好。
可要是每天都要下地幹活的老百姓,穿這樣的布鞋,用不了幾天,就會壞掉。
這也就是為什麽老百姓們穿不起鞋的原因。
因為損壞率高,必須要頻繁更換,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不穿鞋,這樣就可以省下一筆開支。
但如果膠底鞋像朱由檢所說的那樣,就算是翻山越嶺也不會影響損耗率,那麽就意味著老百姓能幹活的時候,也可以放心大膽的穿,沒有必要擔心更換的問題。
隻要有了舒服的鞋子,幹活的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細節,穿鞋幹活和光腳幹活,那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效率也不是可以同日而語的。
……
大明其他各個時代的人們,也全都睜大眼睛,眼饞的看著那雙膠底鞋。
尤其是貧苦的老百姓,他們低著頭看了看自己的雙滿身傷痕的腳,心裏麵不禁有些酸澀和無奈。
畢竟像他們這樣的人,就算有一雙鞋,也不舍得穿,隻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可能會拿出來顯擺顯擺。
如果真的能有一雙穿不壞的膠底鞋,那麽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是一種稀世珍寶。
有人恨不得睡覺的時候都穿著。
……
【“太好了,這就是朕要的效果。”朱由檢滿意的點頭道:“老師,這雙鞋的成本是多少?”】
【“一……十兩銀子!”徐光啟剛開始想說一兩銀子,可以想到朱由檢這個“敗家子”,總是上來就獅子大張口,還不如幹脆直接說十兩銀子,也能有個討價還價的餘地。】
【可誰料到,這朱由檢更狠,想都不想就直接說道:“十文錢!不能再多了!”】
【“不是,陛下,你幹脆去搶好了。”徐光啟瞪大眼睛,實在無法接受這個跌破極限的價格。】
【實際上,膠底鞋的成本是一兩銀子,雖然價格不高,但至少也是有成本的。】
【可朱由檢直接以十文錢的價格打算售賣膠底鞋,這簡直跟白送沒什麽區別。】
【“老師,我幹嘛搶我自己的?”朱由檢笑嗬嗬的說道。】
【徐光啟急得滿頭大汗:“陛下,老臣這也是在為你考慮啊。十文錢實在是太便宜了。”】
【朱由檢搖頭道:“老師,你隻見其一不見其二。如果膠底鞋可以給我大明的老百姓增加幹活效率的話,就算是十文錢那也是值得的,隻要咱們的效率提上去,賺迴來的何止是十文錢?”】
【徐光啟恍然大悟:“陛下英明。”】
【想想看,如果大明上下所有的老百姓,全部都能穿上鞋的話,那將會是一個何等的盛世?】
【就算是曆朝曆代的巔峰盛世,也從來沒聽說過哪一個朝代,所有的老百姓都能穿得上鞋。】
【要是真的能達成這個成就,朱由檢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真正的千古一帝!】
“十文錢!?我的天哪!這也太便宜了!”
“嗚嗚嗚,我太羨慕天幕裏麵的那些老百姓了,怎麽會有這麽好的皇帝。”
“十文錢竟然能買一雙穿不壞的鞋,就算我家徒四壁,也能買得起啊。”
“可恨,為何這麽好的皇帝,不能出現在我們這個時代?”
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都被朱由檢所說的價格震驚的無以複加。
十文錢,就算是一個孩童,估計都能拿得出來。
【畢竟,這是一件為百姓謀福祉的好事,要是說的好,自然可以留名千古,徐光啟實在沒有理由拒絕。】
【禦書房。】
【朱由檢欣賞著徐光啟拿來的另外一樣東西,同樣是用橡膠做的膠底鞋。】
【“陛下,這個鞋實在是太方便了,尤其是對老百姓來說,鞋底非常結實,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翻山越嶺,這鞋都穿不了底。”徐光啟激動無比的說道。】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膠底鞋的問世,要遠比自行車更加重要。】
【在這個時代,普通老百姓大部分穿的都是草鞋,甚至或者連鞋都沒得穿,能穿上鞋的人,大部分都是家境殷實的官宦子弟,或者是商賈之家。】
【而這部分的人群,僅占大明的十之一二。】
【也就是說,大明八成以上的老百姓,都是穿不起鞋的,或者隻能打個草鞋,將就著穿。】
“這話說的倒是一點都不假。”
朱元璋讚同的點點頭。
別人不知道,他可最清楚,一雙鞋對於一個窮苦人家來說,是多麽奢侈的一件事情。
就像朱元璋自己小的時候,一大家子人,隻有父親一個人打了一雙草鞋,其他人基本都是赤著腳長大。
朱元璋自己依稀記得,在他小的時候,每次給地主家放牛,都會把腳紮的血肉模糊,因為他窮的連一雙草鞋都買不起,隻能光著腳給別人放牛。
從那以後,他立下誓言,以後一定要穿上這個世上最好的鞋。
現在的朱元璋當然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穿上了世上最好的龍靴。
“別說是他們,就連咱們洪武的老百姓,那十個裏麵有一個能穿得起鞋,就已經很不錯了。”
朱標雖然生來富貴,但是也非常了解民間疾苦,知道老百姓的穿得起一雙鞋,是一件多麽幸福的事情。
“市場上,一雙靴子賣的很貴,就是不知道這膠底鞋賣多少錢了。”
朱標喃喃自語。
“一定便宜不了。”
朱元璋篤定的說道:“你沒聽剛剛他們說嗎?這雙鞋的鞋底質量很好,就算是翻山越嶺,也沒有絲毫障礙。”
“咱們現在的市場上,哪有這麽好的鞋?”
朱元璋說的一點都不假。
其實不管是洪武年間,還是其他的曆史朝代,鞋子的做工都是相當費時費力的,大部分都是布鞋,鞋底是納的千層底。
千層裏聽起來很厚,實際上也就是用布為原材料,多納幾層底而已,目的就是為了穿的時候不容易損壞。
但實際上,這樣的布鞋損壞率極高,若是普通的達官貴人,平日裏不用幹活,隻需要在城鎮裏麵走路的話,那倒還好。
可要是每天都要下地幹活的老百姓,穿這樣的布鞋,用不了幾天,就會壞掉。
這也就是為什麽老百姓們穿不起鞋的原因。
因為損壞率高,必須要頻繁更換,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不穿鞋,這樣就可以省下一筆開支。
但如果膠底鞋像朱由檢所說的那樣,就算是翻山越嶺也不會影響損耗率,那麽就意味著老百姓能幹活的時候,也可以放心大膽的穿,沒有必要擔心更換的問題。
隻要有了舒服的鞋子,幹活的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細節,穿鞋幹活和光腳幹活,那可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效率也不是可以同日而語的。
……
大明其他各個時代的人們,也全都睜大眼睛,眼饞的看著那雙膠底鞋。
尤其是貧苦的老百姓,他們低著頭看了看自己的雙滿身傷痕的腳,心裏麵不禁有些酸澀和無奈。
畢竟像他們這樣的人,就算有一雙鞋,也不舍得穿,隻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可能會拿出來顯擺顯擺。
如果真的能有一雙穿不壞的膠底鞋,那麽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是一種稀世珍寶。
有人恨不得睡覺的時候都穿著。
……
【“太好了,這就是朕要的效果。”朱由檢滿意的點頭道:“老師,這雙鞋的成本是多少?”】
【“一……十兩銀子!”徐光啟剛開始想說一兩銀子,可以想到朱由檢這個“敗家子”,總是上來就獅子大張口,還不如幹脆直接說十兩銀子,也能有個討價還價的餘地。】
【可誰料到,這朱由檢更狠,想都不想就直接說道:“十文錢!不能再多了!”】
【“不是,陛下,你幹脆去搶好了。”徐光啟瞪大眼睛,實在無法接受這個跌破極限的價格。】
【實際上,膠底鞋的成本是一兩銀子,雖然價格不高,但至少也是有成本的。】
【可朱由檢直接以十文錢的價格打算售賣膠底鞋,這簡直跟白送沒什麽區別。】
【“老師,我幹嘛搶我自己的?”朱由檢笑嗬嗬的說道。】
【徐光啟急得滿頭大汗:“陛下,老臣這也是在為你考慮啊。十文錢實在是太便宜了。”】
【朱由檢搖頭道:“老師,你隻見其一不見其二。如果膠底鞋可以給我大明的老百姓增加幹活效率的話,就算是十文錢那也是值得的,隻要咱們的效率提上去,賺迴來的何止是十文錢?”】
【徐光啟恍然大悟:“陛下英明。”】
【想想看,如果大明上下所有的老百姓,全部都能穿上鞋的話,那將會是一個何等的盛世?】
【就算是曆朝曆代的巔峰盛世,也從來沒聽說過哪一個朝代,所有的老百姓都能穿得上鞋。】
【要是真的能達成這個成就,朱由檢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真正的千古一帝!】
“十文錢!?我的天哪!這也太便宜了!”
“嗚嗚嗚,我太羨慕天幕裏麵的那些老百姓了,怎麽會有這麽好的皇帝。”
“十文錢竟然能買一雙穿不壞的鞋,就算我家徒四壁,也能買得起啊。”
“可恨,為何這麽好的皇帝,不能出現在我們這個時代?”
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都被朱由檢所說的價格震驚的無以複加。
十文錢,就算是一個孩童,估計都能拿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