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永樂大帝下大棋,以修路之名削藩!
大明:雙崇禎對比,朱元璋看哭了 作者:小小西下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陰錯陽差間,這一次的大工程,又幫助大明朝廷消化了很多難民。】
【很多各地遭了災的難民,來到京城之後,甚至都沒來得及哭訴,就被朝廷以豐厚的報酬,征召去修路。】
【雖說是修路,但待遇相當不錯。】
【朱由檢早就已經下達旨意,凡是參與修路的工人,逢六休一,月錢二兩,包吃包住。】
【那些難民們聽說有這麽好的待遇,全都像瘋了一樣撲上來,紛紛哭著喊著要為朝廷修路。】
【短短幾日間,朝廷就招收三萬名精壯作為修路的主力。】
【洪承疇被朱由檢任命為此次工程的最高決策人,這些精壯也由他分派到各個地方。】
【一時間,大明上上下下全部都動了起來,各個地方都在開鑿修路,鋪設水泥,準備幹一次遠超當年隋煬帝修大運河的史詩級工程。】
【不過當年隋煬帝修大運河的時候,負責挖河的人叫做苦力,他們沒有任何自尊,更沒有錢可以拿,他們要遭受的隻有永無止境的鞭打和辱罵。】
【而如今朱由檢在全國修路,老百姓參與的積極性卻非常高,不僅沒有任何怨言,還爭先恐後的踴躍報名。】
【原因無他,主要是朱由檢給的太多了,實在是沒辦法讓人拒絕。】
“唉,這麽好的待遇,誰會拒絕啊?”
“就是!逢六休一,包吃包住,錢賺的還那麽多,這麽好的活計,在咱們這個時代,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不說了不說了,越說越心酸,同樣是做老百姓,怎麽人家就那麽幸福。”
大明各個時代的老百姓,看到天幕裏麵整個國家上下一心,全都在熱火朝天的奔向更好的生活時,都不由得有些莫名的心酸。
他們迴想起自己所在的時代,不是貪官汙吏橫行,就是苛捐雜稅遍地。
能苟延殘喘的活著,就已經算是燒高香了。
……
洪武位麵,南京城郊。
朱元璋彎腰抓起把混著碎石的混凝土,灰白粉末從指縫簌簌落下。
三十裏外,龍江船廠十二座新式立窯正噴吐黑煙,將采石場運來的青石煆燒成灰。
“標兒,去把江寧縣令捆來!”朱元璋突然暴喝,嚇得正在記錄配比的朱標毛筆墜地。
“爹,怎麽了?”朱標還有些疑惑不解。
就在不久前,大學士宋濂研究出水泥的配比後,朱元璋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在京城附近動工。
他也要像朱由檢那樣,修一條像模像樣的水泥路。
朱元璋指著試驗路段凹陷處:“說好摻三成煤渣,這路怎的比夯土還軟?”
“什麽?”朱標頓時一愣,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路麵。
果然!
這條試驗路段有貓膩!
大部分區域都是在合格線,可是有少數的地方,輕輕一用力就凹陷下去。
這是有人在偷工減料!
馬蹄聲由遠及近,工部主事呂昶滾鞍下馬:“陛下,徐州煤礦被暴雨衝垮,煤渣供應不及,工匠們隻得...”
\"放屁!\"朱元璋一腳踹翻裝模樣的石塊,\"當年打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都沒斷過糧,區區煤渣就能難倒咱?”
他目光望向遠方,眼眸忽明忽暗,似乎在想些什麽。
三日後,整飭一新的驛道係統突然改變規則。
往北的驛卒馬鞍兩側各懸竹簍,返程時必須裝滿煤塊。
南來的驛船艙室隔出三層,專門裝載福建運來的火山灰。
當鳳陽老農看見驛卒拿官馬馱煤時,全都驚訝的無以複加。
他們從未見過此等奇特的場景。
半年後,鳳陽府。
朱元璋站在城牆上,望著腳下蜿蜒如龍的水泥路,眼中閃過一絲得意。這條從南京直通鳳陽的官道,是他親自督建的樣板工程。
“怎麽樣,老大,這條路還不錯吧?”朱元璋洋洋得意的問道。
朱標也興奮不已,望著蜿蜒平坦的水泥馬路,開口道:“此路當記載史冊,永垂不朽。”
聽到這話,朱元璋心裏麵舒坦極了。
\"陛下,不好了!”這時,工部侍郎氣喘籲籲地跑來,“鳳陽世家聯名上書,說修路占了他們的祖田,要討個說法!”
朱元璋冷笑一聲:“討說法?咱看他們是舍不得那些私設的關卡!”他轉身對朱標說道:“標兒,你去告訴他們,要麽讓路,要麽讓腦袋!”
朱標領命而去,朱元璋卻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天幕中朱由檢的種種舉措,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修路不僅是修路,更是要打破世家大族對地方經濟的壟斷。
……
永樂位麵。
朱棣的永樂劍插在石灰窯前,劍柄紅纓在硝煙中獵獵作響。三百神機營士兵將整片礦區圍得水泄不通。
朱高煦拎著帶血的馬鞭走來:“爹,周王叔的管家說要見您最後一麵。\"
不久前,朱棣決定修建水泥路的時候,便將朱高煦從南洋緊急召迴來。
修路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狠角色打破阻礙,而朱高煦最適合這個角色。
朱棣專注地盯著剛出爐的生石灰,突然開口:“當年靖難,三百死士就能燒白溝河糧草。”沾滿石灰的手掌拍在朱高煦肩頭:“如今給你三萬精兵,半年內給朕打通到南京的路基!\"
“兒臣遵命!”朱高煦鬥誌滿滿的說道。
三個月後。
朱高熾展開奏章,眉頭緊鎖:“爹,西山石灰窯產量已達極限,若要繼續擴建,恐怕...”
\"恐怕什麽?\"朱棣冷冷打斷,“朕聽說你那些叔伯們,在各地私設石灰窯,高價倒賣。你去告訴他們,要麽交出窯口,要麽交出腦袋!”
“這……”
朱高熾心頭一震。
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朱棣想要的修路不僅是修路!
他在布局一盤大棋,是想要打破藩王對資源的壟斷!
……
【紫禁城,乾清宮】
【朱由檢望著輿圖上密密麻麻的紅線,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這些紅線不僅代表著水泥路,更代表著一條條打破地方壟斷的經濟命脈。】
【短短一年間,大明各地的道路框架已經初見雛形,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各地城鎮的道路就會連成一片,成為一條條水泥馬路網。】
【很多各地遭了災的難民,來到京城之後,甚至都沒來得及哭訴,就被朝廷以豐厚的報酬,征召去修路。】
【雖說是修路,但待遇相當不錯。】
【朱由檢早就已經下達旨意,凡是參與修路的工人,逢六休一,月錢二兩,包吃包住。】
【那些難民們聽說有這麽好的待遇,全都像瘋了一樣撲上來,紛紛哭著喊著要為朝廷修路。】
【短短幾日間,朝廷就招收三萬名精壯作為修路的主力。】
【洪承疇被朱由檢任命為此次工程的最高決策人,這些精壯也由他分派到各個地方。】
【一時間,大明上上下下全部都動了起來,各個地方都在開鑿修路,鋪設水泥,準備幹一次遠超當年隋煬帝修大運河的史詩級工程。】
【不過當年隋煬帝修大運河的時候,負責挖河的人叫做苦力,他們沒有任何自尊,更沒有錢可以拿,他們要遭受的隻有永無止境的鞭打和辱罵。】
【而如今朱由檢在全國修路,老百姓參與的積極性卻非常高,不僅沒有任何怨言,還爭先恐後的踴躍報名。】
【原因無他,主要是朱由檢給的太多了,實在是沒辦法讓人拒絕。】
“唉,這麽好的待遇,誰會拒絕啊?”
“就是!逢六休一,包吃包住,錢賺的還那麽多,這麽好的活計,在咱們這個時代,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不說了不說了,越說越心酸,同樣是做老百姓,怎麽人家就那麽幸福。”
大明各個時代的老百姓,看到天幕裏麵整個國家上下一心,全都在熱火朝天的奔向更好的生活時,都不由得有些莫名的心酸。
他們迴想起自己所在的時代,不是貪官汙吏橫行,就是苛捐雜稅遍地。
能苟延殘喘的活著,就已經算是燒高香了。
……
洪武位麵,南京城郊。
朱元璋彎腰抓起把混著碎石的混凝土,灰白粉末從指縫簌簌落下。
三十裏外,龍江船廠十二座新式立窯正噴吐黑煙,將采石場運來的青石煆燒成灰。
“標兒,去把江寧縣令捆來!”朱元璋突然暴喝,嚇得正在記錄配比的朱標毛筆墜地。
“爹,怎麽了?”朱標還有些疑惑不解。
就在不久前,大學士宋濂研究出水泥的配比後,朱元璋便迫不及待的開始在京城附近動工。
他也要像朱由檢那樣,修一條像模像樣的水泥路。
朱元璋指著試驗路段凹陷處:“說好摻三成煤渣,這路怎的比夯土還軟?”
“什麽?”朱標頓時一愣,蹲下身,用手摸了摸路麵。
果然!
這條試驗路段有貓膩!
大部分區域都是在合格線,可是有少數的地方,輕輕一用力就凹陷下去。
這是有人在偷工減料!
馬蹄聲由遠及近,工部主事呂昶滾鞍下馬:“陛下,徐州煤礦被暴雨衝垮,煤渣供應不及,工匠們隻得...”
\"放屁!\"朱元璋一腳踹翻裝模樣的石塊,\"當年打陳友諒六十萬大軍都沒斷過糧,區區煤渣就能難倒咱?”
他目光望向遠方,眼眸忽明忽暗,似乎在想些什麽。
三日後,整飭一新的驛道係統突然改變規則。
往北的驛卒馬鞍兩側各懸竹簍,返程時必須裝滿煤塊。
南來的驛船艙室隔出三層,專門裝載福建運來的火山灰。
當鳳陽老農看見驛卒拿官馬馱煤時,全都驚訝的無以複加。
他們從未見過此等奇特的場景。
半年後,鳳陽府。
朱元璋站在城牆上,望著腳下蜿蜒如龍的水泥路,眼中閃過一絲得意。這條從南京直通鳳陽的官道,是他親自督建的樣板工程。
“怎麽樣,老大,這條路還不錯吧?”朱元璋洋洋得意的問道。
朱標也興奮不已,望著蜿蜒平坦的水泥馬路,開口道:“此路當記載史冊,永垂不朽。”
聽到這話,朱元璋心裏麵舒坦極了。
\"陛下,不好了!”這時,工部侍郎氣喘籲籲地跑來,“鳳陽世家聯名上書,說修路占了他們的祖田,要討個說法!”
朱元璋冷笑一聲:“討說法?咱看他們是舍不得那些私設的關卡!”他轉身對朱標說道:“標兒,你去告訴他們,要麽讓路,要麽讓腦袋!”
朱標領命而去,朱元璋卻陷入了沉思。
他想起天幕中朱由檢的種種舉措,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修路不僅是修路,更是要打破世家大族對地方經濟的壟斷。
……
永樂位麵。
朱棣的永樂劍插在石灰窯前,劍柄紅纓在硝煙中獵獵作響。三百神機營士兵將整片礦區圍得水泄不通。
朱高煦拎著帶血的馬鞭走來:“爹,周王叔的管家說要見您最後一麵。\"
不久前,朱棣決定修建水泥路的時候,便將朱高煦從南洋緊急召迴來。
修路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這時候就需要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狠角色打破阻礙,而朱高煦最適合這個角色。
朱棣專注地盯著剛出爐的生石灰,突然開口:“當年靖難,三百死士就能燒白溝河糧草。”沾滿石灰的手掌拍在朱高煦肩頭:“如今給你三萬精兵,半年內給朕打通到南京的路基!\"
“兒臣遵命!”朱高煦鬥誌滿滿的說道。
三個月後。
朱高熾展開奏章,眉頭緊鎖:“爹,西山石灰窯產量已達極限,若要繼續擴建,恐怕...”
\"恐怕什麽?\"朱棣冷冷打斷,“朕聽說你那些叔伯們,在各地私設石灰窯,高價倒賣。你去告訴他們,要麽交出窯口,要麽交出腦袋!”
“這……”
朱高熾心頭一震。
他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朱棣想要的修路不僅是修路!
他在布局一盤大棋,是想要打破藩王對資源的壟斷!
……
【紫禁城,乾清宮】
【朱由檢望著輿圖上密密麻麻的紅線,嘴角泛起一絲笑意。】
【這些紅線不僅代表著水泥路,更代表著一條條打破地方壟斷的經濟命脈。】
【短短一年間,大明各地的道路框架已經初見雛形,估計用不了多長時間,各地城鎮的道路就會連成一片,成為一條條水泥馬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