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管家
駕崩後,才知皇後不願與朕合葬 作者:一口小甜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屬下說完後,李淵久久沒有開口。
書房的氣氛越來越壓抑。
不知過了多久——
“你退下吧,繼續盯著。”
“是。”
……………………
沈知霜喝了酒,睡了一覺,起床後不怎麽頭痛,倒有種神清氣爽之感。
她昨天演的那段戲,李淵應該收到消息了。
沈知霜演那段戲,沒別的意思,隻是讓李淵知道,哪怕他對她不好了,她心裏還是有他。
兩人對峙時,她對他強調過了,她心裏對他喜歡,可喜歡抵不過她對性命的重視。
她要是被奪了權以後還無動於衷,好像無事發生,李淵又要懷疑了。
演完這一段,打消了李淵的疑心,她也好過段安生日子。
趙逢月把令牌拿去了,聽說已經在府裏轟轟烈烈地開始“鬧事”了。
沈知霜沒有管她。
她發現很多人都會因自己是主子,忽略掉下人的主觀能動性。
不說別的,每個人想求生存,都得有腦子,等級尊卑限製了他們的發展空間,但不代表著他們就會變成蠢貨。
趙逢月用鼻孔看人,會得到教訓的。
沈知霜不會插手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李淵親口下了命令,讓趙逢月管家,沈知霜作為女主子,同樣得按照他的命令行事。
既然他讓她專心帶孩子,那沈知霜就好好帶孩子。
李謹受到了娘親全身心的關愛,學會的詞越來越多。
沈知霜發現她大兒子真挺聰明的。
可傷仲永的故事她從小就學,沈知霜在育兒這一塊,一直保持著一顆平常心。
說實話,不到萬不得已,沈知霜不會考慮離開李淵,帶著李謹逃命。
亂世已經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沈知霜沒有籌碼,找不到能被她控製在手心的強大勢力保護,出去以後很容易就沒了性命。
而且,她是一個母親。
母親就代表著責任。
她想著帶李謹一起走,可遲遲下不了決心。
原因無他,李淵如今位高權重,李謹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
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隻要李淵不死,李謹的人生就不會差。
可他要是跟著她,朝不保夕,還要地位下降,做一個平民百姓,很容易連性命都保不住——那對孩子也是一種殘忍。
畢竟古代等級觀念太重了。
所以,沈知霜還是決定先忍著。
隻要沒到實在走投無路的境地,她不會輕易逃走。
她生活的時代是真正殘酷的古代,自己身上沒有什麽光環,怎麽能為了所謂的感情之爭,連性命都不顧。
把孩子生下來,她就要承擔起作為母親的責任,人不能為了意氣用事而活。
想必李淵拿準了她的心思,才會給她教訓。
目前來看,她能做的就是等待。
其實沈知霜看出來了,李淵讓趙逢月管家,絕不是隻為了給她懲罰。
這個男人很理智,在利益問題上更是聰明得可怕。
他對一個外人開放自己的後宅,還賦予重任,絕對另有圖謀。
靜觀其變就好。
在被象征性軟禁的這段時間裏,沈知霜找了一個打發自己的活——給李謹畫像。
李謹都快一周歲了,長得越來越可愛。
沈知霜想著在他周歲之前,給他畫幾張像,紀念一下。
在現代時,沈知霜不算是多才多藝,但也培養了幾個愛好,比如畫畫。
她的畫技不算是多突出,但還算得上是拿得出手。
本就沒事幹,李淵又不想讓她再做什麽,沈知霜有了充足的時間。
於是,她開始用畫畫消磨時間。
李淵不來看她,沈知霜就不必天天精心打扮,她沉浸在了給兒子畫像之中,連吃飯都要下人提醒。
她想著在李謹周歲之時,送給他這個禮物。
在沈知霜關起院門過自己的日子時,府裏上上下下一團亂。
趙逢月在趙家隻是個庶女,被家裏的嫡母壓著,隻有屬於自己的小院子,兩三個下人。
她不是正經嫡女,嫡母對她態度一般,管家之類的本事,她根本就沒學過。
當時李淵下命令讓她管家,趙逢月能做的就是立即抓住機會,後續再慢慢學。
可她沒想過,管家竟這般難!
原本沈知霜對府裏上上下下都有了具體的安排,隻要按照她所創建的係統運轉,至少短期之內,趙逢月會有充足的學習時間,不會因乍一接手而失了陣腳。
可問題是——趙逢月極其討厭沈知霜。
沈知霜幾次不答應納趙逢月為妾,李淵對沈知霜的態度又那般愛護,趙逢月怎麽可能會遵循沈知霜製定的規則。
她就是要把沈知霜的一切全部推翻,對李淵展現自己的價值!
趙逢月不知道李淵為何還沒有納她為妾,先讓她代行了管家權,但她必須要把握機會,讓李淵欣賞她,喜歡她!
於是,沈知霜的管理模式被趙逢月全部破壞掉了,她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本以為管家不過就是動動嘴皮子,不必浪費太多精力,她完全可以勝任,可趙逢月真正行使管家權後,卻發覺自己大錯特錯。
每一日,趙逢月睜開眼睛就要開始處理府裏的事務。
府裏的下人壓根就不服她,趙逢月誰都信不過,隻能盯著他們辦事。
將軍府人員眾多,雖然隻有幾個主子,可事務一點都不少。
趙逢月必須要事事過問才能放心。
無論是平日的飲食,還是吃穿用度,日常開支的賬本……她都要管。
除此以外,李淵來到陵州城後買了不少地,還弄了不少商鋪,這類產業的生意運轉原本是由沈知霜來管,這次全都交給趙逢月了。
這還隻是一些大項,那些細碎的事務更是讓人頭皮發麻。
讓偌大的一個將軍府每天正常運轉,需要耗費的精力極多。
趙逢月不信邪,非要表示自己能做到。
她聽見雞鳴就起,深夜點燈都在看賬本,可還是看不懂。
作為小妾生的女兒,家裏對她的指望就是做妾,她連算盤都不會,又如何承擔得起龐大的內宅事務。
不僅如此,趙逢月跟府裏下人們的對抗快要到劍拔弩張的程度。
書房的氣氛越來越壓抑。
不知過了多久——
“你退下吧,繼續盯著。”
“是。”
……………………
沈知霜喝了酒,睡了一覺,起床後不怎麽頭痛,倒有種神清氣爽之感。
她昨天演的那段戲,李淵應該收到消息了。
沈知霜演那段戲,沒別的意思,隻是讓李淵知道,哪怕他對她不好了,她心裏還是有他。
兩人對峙時,她對他強調過了,她心裏對他喜歡,可喜歡抵不過她對性命的重視。
她要是被奪了權以後還無動於衷,好像無事發生,李淵又要懷疑了。
演完這一段,打消了李淵的疑心,她也好過段安生日子。
趙逢月把令牌拿去了,聽說已經在府裏轟轟烈烈地開始“鬧事”了。
沈知霜沒有管她。
她發現很多人都會因自己是主子,忽略掉下人的主觀能動性。
不說別的,每個人想求生存,都得有腦子,等級尊卑限製了他們的發展空間,但不代表著他們就會變成蠢貨。
趙逢月用鼻孔看人,會得到教訓的。
沈知霜不會插手這些亂七八糟的問題。
李淵親口下了命令,讓趙逢月管家,沈知霜作為女主子,同樣得按照他的命令行事。
既然他讓她專心帶孩子,那沈知霜就好好帶孩子。
李謹受到了娘親全身心的關愛,學會的詞越來越多。
沈知霜發現她大兒子真挺聰明的。
可傷仲永的故事她從小就學,沈知霜在育兒這一塊,一直保持著一顆平常心。
說實話,不到萬不得已,沈知霜不會考慮離開李淵,帶著李謹逃命。
亂世已經出現易子而食的慘狀,沈知霜沒有籌碼,找不到能被她控製在手心的強大勢力保護,出去以後很容易就沒了性命。
而且,她是一個母親。
母親就代表著責任。
她想著帶李謹一起走,可遲遲下不了決心。
原因無他,李淵如今位高權重,李謹的地位跟著水漲船高。
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隻要李淵不死,李謹的人生就不會差。
可他要是跟著她,朝不保夕,還要地位下降,做一個平民百姓,很容易連性命都保不住——那對孩子也是一種殘忍。
畢竟古代等級觀念太重了。
所以,沈知霜還是決定先忍著。
隻要沒到實在走投無路的境地,她不會輕易逃走。
她生活的時代是真正殘酷的古代,自己身上沒有什麽光環,怎麽能為了所謂的感情之爭,連性命都不顧。
把孩子生下來,她就要承擔起作為母親的責任,人不能為了意氣用事而活。
想必李淵拿準了她的心思,才會給她教訓。
目前來看,她能做的就是等待。
其實沈知霜看出來了,李淵讓趙逢月管家,絕不是隻為了給她懲罰。
這個男人很理智,在利益問題上更是聰明得可怕。
他對一個外人開放自己的後宅,還賦予重任,絕對另有圖謀。
靜觀其變就好。
在被象征性軟禁的這段時間裏,沈知霜找了一個打發自己的活——給李謹畫像。
李謹都快一周歲了,長得越來越可愛。
沈知霜想著在他周歲之前,給他畫幾張像,紀念一下。
在現代時,沈知霜不算是多才多藝,但也培養了幾個愛好,比如畫畫。
她的畫技不算是多突出,但還算得上是拿得出手。
本就沒事幹,李淵又不想讓她再做什麽,沈知霜有了充足的時間。
於是,她開始用畫畫消磨時間。
李淵不來看她,沈知霜就不必天天精心打扮,她沉浸在了給兒子畫像之中,連吃飯都要下人提醒。
她想著在李謹周歲之時,送給他這個禮物。
在沈知霜關起院門過自己的日子時,府裏上上下下一團亂。
趙逢月在趙家隻是個庶女,被家裏的嫡母壓著,隻有屬於自己的小院子,兩三個下人。
她不是正經嫡女,嫡母對她態度一般,管家之類的本事,她根本就沒學過。
當時李淵下命令讓她管家,趙逢月能做的就是立即抓住機會,後續再慢慢學。
可她沒想過,管家竟這般難!
原本沈知霜對府裏上上下下都有了具體的安排,隻要按照她所創建的係統運轉,至少短期之內,趙逢月會有充足的學習時間,不會因乍一接手而失了陣腳。
可問題是——趙逢月極其討厭沈知霜。
沈知霜幾次不答應納趙逢月為妾,李淵對沈知霜的態度又那般愛護,趙逢月怎麽可能會遵循沈知霜製定的規則。
她就是要把沈知霜的一切全部推翻,對李淵展現自己的價值!
趙逢月不知道李淵為何還沒有納她為妾,先讓她代行了管家權,但她必須要把握機會,讓李淵欣賞她,喜歡她!
於是,沈知霜的管理模式被趙逢月全部破壞掉了,她開始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本以為管家不過就是動動嘴皮子,不必浪費太多精力,她完全可以勝任,可趙逢月真正行使管家權後,卻發覺自己大錯特錯。
每一日,趙逢月睜開眼睛就要開始處理府裏的事務。
府裏的下人壓根就不服她,趙逢月誰都信不過,隻能盯著他們辦事。
將軍府人員眾多,雖然隻有幾個主子,可事務一點都不少。
趙逢月必須要事事過問才能放心。
無論是平日的飲食,還是吃穿用度,日常開支的賬本……她都要管。
除此以外,李淵來到陵州城後買了不少地,還弄了不少商鋪,這類產業的生意運轉原本是由沈知霜來管,這次全都交給趙逢月了。
這還隻是一些大項,那些細碎的事務更是讓人頭皮發麻。
讓偌大的一個將軍府每天正常運轉,需要耗費的精力極多。
趙逢月不信邪,非要表示自己能做到。
她聽見雞鳴就起,深夜點燈都在看賬本,可還是看不懂。
作為小妾生的女兒,家裏對她的指望就是做妾,她連算盤都不會,又如何承擔得起龐大的內宅事務。
不僅如此,趙逢月跟府裏下人們的對抗快要到劍拔弩張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