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沈記
駕崩後,才知皇後不願與朕合葬 作者:一口小甜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地窖之前就有,那就不用再挖了,灶肯定得重新砌,之前鋪子的主人做的是別的買賣,光景又不好,為了省事,不知道他們是怎麽想的,可能為了省事,隻壘了幾層磚頭就燒火做飯。
沈知霜要做餐飲,不可能糊弄了事。
至於住宿環境,沈知霜的手裏的資金有限,當然不會太挑剔,但她還是需要整潔幹淨的環境。
於是一群人就開始熱火朝天地收拾起來。
收拾了幾天,沈知霜把該考察的都考察好了,準備好了菜單,就打算開業了。
古代開鋪子沒那麽難。
或者說,李淵的統治地域,開鋪子沒那麽難。
沈知霜給李淵打輔助,推行了很多惠民的政策,她必定要鼓勵經濟發展,百姓們富起來了,對李淵才會更加崇拜。
所以,某種意義上,沈知霜借了自己的光。
這一次她打算先賣一下早餐試一試。
兩個小姑娘她培訓了幾天,很簡單就上手了,他感覺自己撿到了寶。
悅安和悅寧都是十二歲,在窮人家早就當家了,她們更是吃了很多苦頭。
沈知霜可不會白用人。
即便她們的賣身契在她這裏,她們也表示不要月錢,但沈知霜還是大方地給她們了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人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銀子,才能更有幹勁,你們兩個人往後若是有婚配的念頭,必定要給自己攢些嫁妝。所以我給你們銀子,你們就收著,不必推脫。”
沈知霜說的都是實際的方麵。
悅寧有些猶豫地看著姐姐,悅安是兩姐妹之中的主心骨。
悅安抿抿嘴唇,小心膽怯地點點頭:“那我們隻要一半。”
“該多少就多少,我需要你們為我付出全部的精力,買的是你們的價值。”
兩姐妹隻好點頭。
把前期的工作做好之後,沈知霜的“沈記餐館”就開張了。
為了試水,她打算先做早餐,要是效果好,那往後必定要繼續開展其他業務。
做餐飲必定很累,尤其是隻有三個人,沈知霜不可能再做高枕無憂的貴夫人,但她幹勁十足。
沈知霜的早餐主推四種食物:鹵貨,煎餅果子,手抓餅和豆腐腦。
她手裏的銀兩有限,必定要找付出成本低但收益高的食物進行販賣。
鹵貨其實成本就有些高了,但為了能夠通過香味散發吸引食客的注意,沈知霜還是咬了咬牙,讓它“上架”了。
真到了開業那一天,“沈記”的門口沒多久就排滿了人。
沈知霜的廚藝是跟李月如學的,後來她又博采眾長,也跟其他廚子學了一些真本事,都幾年過去了,她的手藝早已大有長進。
尤其是鹵味,在現代她很喜歡吃鹵味,在古代她更是希望能夠複刻曾經的美味,下了很大的功夫去鑽研。
這鹵肉湯,就是博采眾長後精心改良才有的美味。
李淵就特別愛吃鹵肉這一口。
這一天,沈知霜和悅安悅寧起得比雞還要早。
在這幾天裏,沈知霜定做了許多廚具,如今都派上了用場。
沈知霜負責做鹵肉湯,忙個不停。
不過忙碌是有成效的,大大的鐵桶裏,一掀蓋,肉湯的香氣可以用香飄十裏來形容。
那群人願意耐心排隊,鹵肉湯的功勞功不可沒。
沈知霜上輩子做輿論那一部分,很擅長饑餓營銷,開店之前,她總結了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先試行了一條:第一次來鋪子消費的客戶,免費送一勺鹵肉湯。
那可是用新鮮的雞肉豬肉和珍貴的調料香料熬製多小時才有的秘製濃湯,聞一下都要被香迷糊了,哪怕迴去放點青菜涮著吃,都香得不行。
鹵肉湯贈送活動時間有限,這麽大的優惠,走過路過不能錯過。
——製作的傳單上就是寫的。
民眾們雖然不知道沈知霜是何方神聖,但沒人不喜歡占便宜。
哪怕是再富的人,他們也知道打折。
更何況,鹵肉湯是真材實料製成的,能免費領,誘惑力不可謂不大。
所以收到了傳單的人,都說要來看看這“沈記”的厲害之處。
怕百姓們被價格嚇到,傳單上還專門寫明了各種食物的售價。
沈知霜製定的售價其實比一般的食鋪要高一些,但高有高的好處,高個一文錢兩文錢,大多數百姓還是能承擔得起的。
一開業,看著那麽多人,沈知霜臉上隻有笑容,沒有緊張。
悅安和悅寧則是緊張也不說,隻頭也不抬地幹活。
兩姐妹心靈手巧,她們就負責攤煎餅和做手抓餅。
沈知霜負責打鹵湯,順便收賬。
三個人都是麻利的人,培訓了幾天,默契早就有了,真到了開業這一天,倒也沒有出什麽亂子。
食客們被沈記販賣的食物搞得垂涎三尺。
攤好的煎餅薄如蟬翼,金黃的誘人色澤,無聲搶奪著大家的視線。
剛出爐的煎餅果子,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狠狠咬上一口,麵醬的鹹香、生菜的清爽和油條的酥脆,一瞬間刺激味蕾,豐富的口感,讓他們連話都來不及說,狼吞虎咽吃下一整個,還得再來一個。
手抓餅其實是試驗品,沈知霜得看看這兩種餅哪一種賣得更好,再做出篩選。
不過手抓餅的戰績也不弱。
金黃酥脆的手抓餅,麥香與油香完美融合,外層酥脆仿佛一碰就得直掉渣,內層則是既柔軟又勁道,沈知霜不吝嗇用真材實料,餅裏的配菜十分紮實,配菜的鮮味,火腿的鹹香、醬料的濃鬱,都被金黃的餅緊緊鎖住。
豐富的口感又是一絕。
明明手抓餅跟煎餅果子的配菜差不多,可吃起來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今天沈知霜還額外多熬了一鍋大骨湯,鹵肉湯要是一直添水隻會破壞口感,所以先到先得,但大骨湯每個人都可以來一碗。
骨湯鮮美極了,配著香氣撲鼻的餅子,一邊吃餅一邊喝,很多人胃口大開,吃得頭都不抬。
鋪子裏麵的桌子有限,他們就去外麵找個地方蹲著把湯喝完。
幸好沈知霜發的傳單上寫了想喝湯的要自帶碗,哪怕有一部分人沒聽,但至少有聽的那一部分,碗具還算是充足。
忙碌了整整一個上午,沈記“一戰成名”。
古代的食物哪有那麽精細,他們隻是普通老百姓,很多人都沒有接觸到美味的機會。
沈記的湯好,餅好,老板人更好,名氣引爆整個鎮子是自然而然的結果。
沈知霜要做餐飲,不可能糊弄了事。
至於住宿環境,沈知霜的手裏的資金有限,當然不會太挑剔,但她還是需要整潔幹淨的環境。
於是一群人就開始熱火朝天地收拾起來。
收拾了幾天,沈知霜把該考察的都考察好了,準備好了菜單,就打算開業了。
古代開鋪子沒那麽難。
或者說,李淵的統治地域,開鋪子沒那麽難。
沈知霜給李淵打輔助,推行了很多惠民的政策,她必定要鼓勵經濟發展,百姓們富起來了,對李淵才會更加崇拜。
所以,某種意義上,沈知霜借了自己的光。
這一次她打算先賣一下早餐試一試。
兩個小姑娘她培訓了幾天,很簡單就上手了,他感覺自己撿到了寶。
悅安和悅寧都是十二歲,在窮人家早就當家了,她們更是吃了很多苦頭。
沈知霜可不會白用人。
即便她們的賣身契在她這裏,她們也表示不要月錢,但沈知霜還是大方地給她們了一個非常可觀的數字。
“人憑借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銀子,才能更有幹勁,你們兩個人往後若是有婚配的念頭,必定要給自己攢些嫁妝。所以我給你們銀子,你們就收著,不必推脫。”
沈知霜說的都是實際的方麵。
悅寧有些猶豫地看著姐姐,悅安是兩姐妹之中的主心骨。
悅安抿抿嘴唇,小心膽怯地點點頭:“那我們隻要一半。”
“該多少就多少,我需要你們為我付出全部的精力,買的是你們的價值。”
兩姐妹隻好點頭。
把前期的工作做好之後,沈知霜的“沈記餐館”就開張了。
為了試水,她打算先做早餐,要是效果好,那往後必定要繼續開展其他業務。
做餐飲必定很累,尤其是隻有三個人,沈知霜不可能再做高枕無憂的貴夫人,但她幹勁十足。
沈知霜的早餐主推四種食物:鹵貨,煎餅果子,手抓餅和豆腐腦。
她手裏的銀兩有限,必定要找付出成本低但收益高的食物進行販賣。
鹵貨其實成本就有些高了,但為了能夠通過香味散發吸引食客的注意,沈知霜還是咬了咬牙,讓它“上架”了。
真到了開業那一天,“沈記”的門口沒多久就排滿了人。
沈知霜的廚藝是跟李月如學的,後來她又博采眾長,也跟其他廚子學了一些真本事,都幾年過去了,她的手藝早已大有長進。
尤其是鹵味,在現代她很喜歡吃鹵味,在古代她更是希望能夠複刻曾經的美味,下了很大的功夫去鑽研。
這鹵肉湯,就是博采眾長後精心改良才有的美味。
李淵就特別愛吃鹵肉這一口。
這一天,沈知霜和悅安悅寧起得比雞還要早。
在這幾天裏,沈知霜定做了許多廚具,如今都派上了用場。
沈知霜負責做鹵肉湯,忙個不停。
不過忙碌是有成效的,大大的鐵桶裏,一掀蓋,肉湯的香氣可以用香飄十裏來形容。
那群人願意耐心排隊,鹵肉湯的功勞功不可沒。
沈知霜上輩子做輿論那一部分,很擅長饑餓營銷,開店之前,她總結了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先試行了一條:第一次來鋪子消費的客戶,免費送一勺鹵肉湯。
那可是用新鮮的雞肉豬肉和珍貴的調料香料熬製多小時才有的秘製濃湯,聞一下都要被香迷糊了,哪怕迴去放點青菜涮著吃,都香得不行。
鹵肉湯贈送活動時間有限,這麽大的優惠,走過路過不能錯過。
——製作的傳單上就是寫的。
民眾們雖然不知道沈知霜是何方神聖,但沒人不喜歡占便宜。
哪怕是再富的人,他們也知道打折。
更何況,鹵肉湯是真材實料製成的,能免費領,誘惑力不可謂不大。
所以收到了傳單的人,都說要來看看這“沈記”的厲害之處。
怕百姓們被價格嚇到,傳單上還專門寫明了各種食物的售價。
沈知霜製定的售價其實比一般的食鋪要高一些,但高有高的好處,高個一文錢兩文錢,大多數百姓還是能承擔得起的。
一開業,看著那麽多人,沈知霜臉上隻有笑容,沒有緊張。
悅安和悅寧則是緊張也不說,隻頭也不抬地幹活。
兩姐妹心靈手巧,她們就負責攤煎餅和做手抓餅。
沈知霜負責打鹵湯,順便收賬。
三個人都是麻利的人,培訓了幾天,默契早就有了,真到了開業這一天,倒也沒有出什麽亂子。
食客們被沈記販賣的食物搞得垂涎三尺。
攤好的煎餅薄如蟬翼,金黃的誘人色澤,無聲搶奪著大家的視線。
剛出爐的煎餅果子,看著就讓人食指大動,狠狠咬上一口,麵醬的鹹香、生菜的清爽和油條的酥脆,一瞬間刺激味蕾,豐富的口感,讓他們連話都來不及說,狼吞虎咽吃下一整個,還得再來一個。
手抓餅其實是試驗品,沈知霜得看看這兩種餅哪一種賣得更好,再做出篩選。
不過手抓餅的戰績也不弱。
金黃酥脆的手抓餅,麥香與油香完美融合,外層酥脆仿佛一碰就得直掉渣,內層則是既柔軟又勁道,沈知霜不吝嗇用真材實料,餅裏的配菜十分紮實,配菜的鮮味,火腿的鹹香、醬料的濃鬱,都被金黃的餅緊緊鎖住。
豐富的口感又是一絕。
明明手抓餅跟煎餅果子的配菜差不多,可吃起來又是別有一番風味。
今天沈知霜還額外多熬了一鍋大骨湯,鹵肉湯要是一直添水隻會破壞口感,所以先到先得,但大骨湯每個人都可以來一碗。
骨湯鮮美極了,配著香氣撲鼻的餅子,一邊吃餅一邊喝,很多人胃口大開,吃得頭都不抬。
鋪子裏麵的桌子有限,他們就去外麵找個地方蹲著把湯喝完。
幸好沈知霜發的傳單上寫了想喝湯的要自帶碗,哪怕有一部分人沒聽,但至少有聽的那一部分,碗具還算是充足。
忙碌了整整一個上午,沈記“一戰成名”。
古代的食物哪有那麽精細,他們隻是普通老百姓,很多人都沒有接觸到美味的機會。
沈記的湯好,餅好,老板人更好,名氣引爆整個鎮子是自然而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