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畫大餅
星際:你要用機械之心係統泡妞? 作者:打倒愛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甚至對礫岩的本事了解最深的嵐,也用驚異的眼神看著礫岩。
礫岩強忍著被眾人注視的不適感,抹了把額頭上已經滲出的汗珠,侃侃道:
“各位,你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礦由機器挖,工業品由機器生產,水由機器處理和循環供應,而發電成本又低到可以忽略的話?”
“是不是可以讓民眾免費地享受所有自然資源和工業製品呢?”
錚然思考片刻,問道:“水、電和工業製品我能理解,但你說的房屋呢?這個也能免費?”
“沒錯,現在房屋都是老百姓自己申請土地,然後自己蓋,以後是不是可以由工廠提供免費統一的預製件,由建築機器人免費快速搭建?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能節約總體開銷,不好嗎?”
錚然目瞪口呆,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農業部長老太太接著問道:“那食物呢?總不能所有農作物都能用機器代替人工吧?”
“當然可以代替。”礫岩神秘一笑,“不過我有更好的主意。”
見挑起眾人好奇心後,礫岩才娓娓道來:
“以後糧食生產,將由兩個部分組成,基礎部分,將采用捕獲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方式,直接合成澱粉,這些澱粉,既可以加工成各類人食用的主食,也可以做成飼料喂養牲畜。”
“擴展部分,由自動化全天候農場培育農作物,這些農場都是全封閉的,由機器控製溫濕度和灌溉量,不受外部氣候影響,同時,大功率紫外線燈可以提供30小時不間斷的光照,農作物的生長效率理論上可以達到自然條件下的兩倍。”
“你是說?”農業部老太太坐不住了,“可以憑空生產澱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夠嗎?”
礫岩微笑點頭:“當然可以憑空生產澱粉,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就是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了澱粉麽?”
“至於夠不夠,我查了下,不算桑坦星大氣中原有的,每年光是礦石發電,排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都超過了十億噸,這還不夠麽?”
“啊?十億噸?”老太太用手指比劃了半天,“我們去年的糧食總產量,才兩千萬噸......”
老太太簡單地比較了下,徹底懵了,再也說不出話來。
“各位。”礫岩停止了解釋工作,“如果按照規劃改造現在的電力、礦業、工業和農業,未來所有的食物、水電、工業製品,甚至房屋,都可以做到向社會免費提供。”
“民眾沒有生存的壓力,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喜歡科學的,可以繼續深造學習,向科研方向發展。”
“而對生活質量有更高要求的,則需要上班,用上班的報酬來支付額外生活資料的開銷。”
“喜歡藝術的,可以自由地創造和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喜歡旅行的,可以全年168天,天天都在外麵,因為所有的旅館、交通工具、餐飲都是免費的。”
“那時候一般的工業品,已經沒有私人財產的概念,你在路邊看到一輛車,可以直接開走它,因為它沒有主人,誰都可以使用。”
“社會甚至能容忍一些人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貢獻,隻是平靜的宅在家裏,度過這一生。”
“我把這種最終的社會形態,稱作‘無限資源共產主義。’”
“礫岩先生!”一個中年女人眼眶泛紅,大聲道,“我是民政部長慧,我堅決支持你的計劃,我也希望這樣的未來早日來到,需要我怎麽配合,你盡管開口。”
礫岩很滿意慧的表態,正要肯定她,角落裏一直沒說話的中年男人開口了:
“礫岩先生,我是交通部長浦帆,首先我支持你的計劃,但有幾個疑問想請教下。”
會場的氣氛越來越熱烈,這個浦帆的用詞,明顯比之前客氣多了。
礫岩心中叫苦,但隻能裝出平易近人的樣子:“不存在什麽請教,一起討論而已,浦帆部長,你請說。”
“礫岩先生,你提到以後汽車都是免費提供,那燃料如何解決呢?也免費嗎?要知道我國石油儲量和開采量都很捉襟見肘,很難做到大量供給啊?更不要說免費了。”
“為什麽要用燃料呢?用電不行嗎?”礫岩奇道。
“用電?你是說大容量的車載電池嗎?但這樣一來,是不是會花很多時間充電?影響使用效率?而且電池老化後,拆解迴收過程會不會汙染環境?”浦帆皺起了眉頭。
“根本就不需要大容量電池,未來的汽車可以邊行駛邊充電,最多隻需要一低容量的緩衝儲能電池就行了。”
“邊行駛邊充電?這是什麽意思?能具體解釋下嗎?”浦帆驚唿出口。
“在所有的城市馬路下布設充電線圈,汽車底部則安裝對應的接收裝置,隻要車輛在道路上行駛,就能獲取電力。”
浦帆聽完,皺起的眉頭鬆開了:“原來如此,隻要不離開路麵,就相當於一直在充電了。”
“但是我還有個疑問,離開城市範圍怎麽辦?難不成你要把國內所有的跨城公路都改造一遍?”
礫岩忍俊不禁道:“那倒不必,跨城交通,還是鐵路更加合適,不過,我覺得公國的鐵路係統,是時候升級一下了。”
浦帆眼睛一亮,急忙問道:“升級?怎麽升級法?”
“如果我利用電磁力,把列車懸浮起來,不讓它和鐵軌接觸,再用電力驅動列車,是不是能達到更高的速度?”
浦帆興奮插話道:“這,這可以做到嗎?那它可以達到多高的速度?500公裏每小時?”
“等等,這還沒完呢。”礫岩笑了笑,“如果我把火車放進一個封閉的管道,再把管道內的空氣抽到接近真空,列車行駛時沒有空氣阻力,是不是更快了?”
浦帆快要跟不上礫岩的思路了,喃喃道:“更快?能有多快?抱歉我想象不出來。”
礫岩伸出一個手指,在空中晃了晃,緩緩道:“1000公裏每小時。”
不光是浦帆,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感覺椅子的摩擦力似乎突然變小了,有一種要順著椅子滑到地麵的感覺。
過了好一會兒,浦帆才迴過神來,惶恐道:“礫岩先生,你準備把整個公國的鐵路係統,都換成這種嗎?”
礫岩笑了起來,拍拍手道:“換是肯定要換的,但不是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建一條環大洋隧道。”
眾人再次傻眼:這又是什麽東西?
礫岩強忍著被眾人注視的不適感,抹了把額頭上已經滲出的汗珠,侃侃道:
“各位,你們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礦由機器挖,工業品由機器生產,水由機器處理和循環供應,而發電成本又低到可以忽略的話?”
“是不是可以讓民眾免費地享受所有自然資源和工業製品呢?”
錚然思考片刻,問道:“水、電和工業製品我能理解,但你說的房屋呢?這個也能免費?”
“沒錯,現在房屋都是老百姓自己申請土地,然後自己蓋,以後是不是可以由工廠提供免費統一的預製件,由建築機器人免費快速搭建?這樣既能保證質量,又能節約總體開銷,不好嗎?”
錚然目瞪口呆,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農業部長老太太接著問道:“那食物呢?總不能所有農作物都能用機器代替人工吧?”
“當然可以代替。”礫岩神秘一笑,“不過我有更好的主意。”
見挑起眾人好奇心後,礫岩才娓娓道來:
“以後糧食生產,將由兩個部分組成,基礎部分,將采用捕獲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方式,直接合成澱粉,這些澱粉,既可以加工成各類人食用的主食,也可以做成飼料喂養牲畜。”
“擴展部分,由自動化全天候農場培育農作物,這些農場都是全封閉的,由機器控製溫濕度和灌溉量,不受外部氣候影響,同時,大功率紫外線燈可以提供30小時不間斷的光照,農作物的生長效率理論上可以達到自然條件下的兩倍。”
“你是說?”農業部老太太坐不住了,“可以憑空生產澱粉?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夠嗎?”
礫岩微笑點頭:“當然可以憑空生產澱粉,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就是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成了澱粉麽?”
“至於夠不夠,我查了下,不算桑坦星大氣中原有的,每年光是礦石發電,排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都超過了十億噸,這還不夠麽?”
“啊?十億噸?”老太太用手指比劃了半天,“我們去年的糧食總產量,才兩千萬噸......”
老太太簡單地比較了下,徹底懵了,再也說不出話來。
“各位。”礫岩停止了解釋工作,“如果按照規劃改造現在的電力、礦業、工業和農業,未來所有的食物、水電、工業製品,甚至房屋,都可以做到向社會免費提供。”
“民眾沒有生存的壓力,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人生,喜歡科學的,可以繼續深造學習,向科研方向發展。”
“而對生活質量有更高要求的,則需要上班,用上班的報酬來支付額外生活資料的開銷。”
“喜歡藝術的,可以自由地創造和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喜歡旅行的,可以全年168天,天天都在外麵,因為所有的旅館、交通工具、餐飲都是免費的。”
“那時候一般的工業品,已經沒有私人財產的概念,你在路邊看到一輛車,可以直接開走它,因為它沒有主人,誰都可以使用。”
“社會甚至能容忍一些人什麽都不做,什麽都不貢獻,隻是平靜的宅在家裏,度過這一生。”
“我把這種最終的社會形態,稱作‘無限資源共產主義。’”
“礫岩先生!”一個中年女人眼眶泛紅,大聲道,“我是民政部長慧,我堅決支持你的計劃,我也希望這樣的未來早日來到,需要我怎麽配合,你盡管開口。”
礫岩很滿意慧的表態,正要肯定她,角落裏一直沒說話的中年男人開口了:
“礫岩先生,我是交通部長浦帆,首先我支持你的計劃,但有幾個疑問想請教下。”
會場的氣氛越來越熱烈,這個浦帆的用詞,明顯比之前客氣多了。
礫岩心中叫苦,但隻能裝出平易近人的樣子:“不存在什麽請教,一起討論而已,浦帆部長,你請說。”
“礫岩先生,你提到以後汽車都是免費提供,那燃料如何解決呢?也免費嗎?要知道我國石油儲量和開采量都很捉襟見肘,很難做到大量供給啊?更不要說免費了。”
“為什麽要用燃料呢?用電不行嗎?”礫岩奇道。
“用電?你是說大容量的車載電池嗎?但這樣一來,是不是會花很多時間充電?影響使用效率?而且電池老化後,拆解迴收過程會不會汙染環境?”浦帆皺起了眉頭。
“根本就不需要大容量電池,未來的汽車可以邊行駛邊充電,最多隻需要一低容量的緩衝儲能電池就行了。”
“邊行駛邊充電?這是什麽意思?能具體解釋下嗎?”浦帆驚唿出口。
“在所有的城市馬路下布設充電線圈,汽車底部則安裝對應的接收裝置,隻要車輛在道路上行駛,就能獲取電力。”
浦帆聽完,皺起的眉頭鬆開了:“原來如此,隻要不離開路麵,就相當於一直在充電了。”
“但是我還有個疑問,離開城市範圍怎麽辦?難不成你要把國內所有的跨城公路都改造一遍?”
礫岩忍俊不禁道:“那倒不必,跨城交通,還是鐵路更加合適,不過,我覺得公國的鐵路係統,是時候升級一下了。”
浦帆眼睛一亮,急忙問道:“升級?怎麽升級法?”
“如果我利用電磁力,把列車懸浮起來,不讓它和鐵軌接觸,再用電力驅動列車,是不是能達到更高的速度?”
浦帆興奮插話道:“這,這可以做到嗎?那它可以達到多高的速度?500公裏每小時?”
“等等,這還沒完呢。”礫岩笑了笑,“如果我把火車放進一個封閉的管道,再把管道內的空氣抽到接近真空,列車行駛時沒有空氣阻力,是不是更快了?”
浦帆快要跟不上礫岩的思路了,喃喃道:“更快?能有多快?抱歉我想象不出來。”
礫岩伸出一個手指,在空中晃了晃,緩緩道:“1000公裏每小時。”
不光是浦帆,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感覺椅子的摩擦力似乎突然變小了,有一種要順著椅子滑到地麵的感覺。
過了好一會兒,浦帆才迴過神來,惶恐道:“礫岩先生,你準備把整個公國的鐵路係統,都換成這種嗎?”
礫岩笑了起來,拍拍手道:“換是肯定要換的,但不是現在,當務之急,是要建一條環大洋隧道。”
眾人再次傻眼:這又是什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