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不明白,曆史書上明明說,北鬥導航是雙星定位,為什麽到了你這兒,就需要四個?”


    不管有道理還是沒有,總是能找到懟迴去的點,是方原的本事。


    “雙星定位說的是【北鬥一號】,當然,這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學名叫【北鬥衛星導航試驗係統】。”


    “說來說去,還不是兩顆就夠了?”


    大方向沒有搞對,就截取大方向裏麵對的部分。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雙星定位係統,其實有三顆星,兩顆工作衛星和一顆備份衛星。”


    方原終於是連借口都找不到了,開始乖乖聽梁天把故事往下講。


    雙星定位係統的精度,在一百米以內,如果經過校準,精度能達到二十米。


    這樣的精度,肯定不如後來的【北鬥二號】和【北鬥三號】。


    但那是在特定的曆史條件下,雙星定位是國家最快能擁有自主衛星導航係統的辦法。


    在航天人眼裏,三步走的第一步,從無到有,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沒有【北鬥一號】,就沒辦法合法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係統。


    但【北鬥一號】是試驗性質的,三顆衛星分別發射於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


    使用的範圍僅限於我國境內,衛星壽命到期之後,就停止了服務。


    到了這一步還是不能合法地擁有全球衛星導航係統。


    根據國際電聯的規定,想要合法使用一個頻段,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首先,向國際電聯提出申請。


    國際電聯會把接受申請的時間,告訴申請方。


    申請方需要以這個告知時間為基準,於7年內開始使用這個頻段。


    如果未能成功使用,就視為申請失效。


    中國北鬥導航係統的頻段申請時間是2000年4月18日。


    歐洲伽利略導航係統的頻段申請時間是2000年6月5日。


    提出申請的時間相近。


    因為好的頻段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被占用了。


    北鬥和伽利略申請的頻段就出現了高度重合。


    國際電聯的第二個條件沒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出現多方申請同一頻率的時候,可以相互協調,隻要使用方覺得不存在幹擾,就可共用。


    如果協調好了,各方就都可以合法使用。


    最開始,北鬥人的想法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頻段就剩那麽多了,努力合作,想辦法互不幹擾。


    2003年,【北鬥一號】的最後一顆試驗星發射上去之後,中國出資2.3億歐元,和歐盟簽署了參與伽利略項目的協議。


    隨後兩年,北鬥人付出了所有,收獲幾乎沒有。


    首先是核心配件銣原子鍾。


    按照北鬥人最初的想法,每一顆北鬥衛星會搭載四台銣原子鍾。


    一台國產,三台進口。


    那個時候,我們國家還沒有能力製造精度能夠達到導航衛星標準(一百萬年誤差在一秒以內)的銣原子鍾。


    從一開始同意賣給我們,到後不同意。


    好不容易經過多番談判,有了一家願意賣的,又在交付時間和精度上,大打折扣。


    都不知道真的是技術原因,還是故意不讓我們合法擁有頻段了。


    時間就這麽來到了2005年,北鬥人無奈地退出了伽利略。


    【你好我好大家好】這條路已然行不通。


    唯有創造中國人自己的銣原子鍾,才能擁有中國人自己的導航。


    這個過程,嚴重拖慢了我們國家合法獲得國際電聯頻率資源和軌道位置。


    伽利略在2005年12月28日發射了其第一顆試驗衛星伽利略-a,半個月後的2006年1月12日,伽利略發射了導航信號。


    這個時候,北鬥人還在為銣原子鍾,沒日沒夜地努力。


    “梁老頭兒,你這裏說的,2006年1月12號發射了導航信號,是不是就是正式使用的意思?”


    梁天點頭:“沒錯。”


    “啊?那伽利略不就合法擁有了使用頻段的優先權嗎?”


    “歐洲人是這麽認為的,按照這個進度,中國不可能在2007年頻段使用時間截至之前,造出自己的銣原子鍾。”


    “我指的是你之前說的先用先得,按照這個邏輯,北鬥在2006年初,就沒有機會了啊。”


    “是的,事情發展到了這裏,勝券在握的伽利略人多多少少有些懶得搭理的意思了,但是,你不要忘了,國際電聯的第二條規定是怎麽寫的。”


    方原迴憶了一下梁天剛剛的話:“【當出現多方申請同一頻率的時候,可以相互協調,隻要使用方覺得不存在幹擾,就可共用。】”


    迴憶完了,仍然還是覺得有問題:“這種情況下,人家肯定不會說,他們認為不存在幹擾啊。”


    “小娃娃,伱說的對,這也是伽利略導航係統認為自己勝券在握的關鍵因素之一。”梁天陷入了迴憶:“我那時候已經是北鬥人的一份子了,我也是愁得不行。”


    “那後來呢?”


    方原知道北鬥肯定是挺過了這一關,但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國際電聯向著北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梁天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帶著點自豪地提醒:“你把第二個條件記得這麽清楚,你再認真研讀研讀。”


    方原又念了兩遍,再怎麽念,還是一樣的。


    “小方原,你這樣的話,就不太適合學法律了。”


    梁天趕在方原炸毛之前,公布了正確的答案:“第二個條件,在是不是相互影響之前,說的是,申請同一頻率的,各方需要相互協調。但伽利略從始至終,都沒有和我們協調過。你都沒有協調過,那我們還是先申請的,憑什麽不能擁有優先權呢?”


    “這樣都行?這該不會是你想出來的吧?”


    “你為什麽會這麽覺得?”


    “這樣的話術,也隻有打小叛逆的賽車手梁天才能想得出來吧?”


    “那還真不是。”梁天被方原給逗笑了:“這就是個單純的法律問題,白紙黑字寫在國際電聯章程裏麵的東西,總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臉吧?談判的最高境界,就是要用對方的邏輯去說服對方。”


    “這倒也是。”方原深以為然,“不過說到底,對方應該還是認定了我們連銣原子鍾都搞不定。”


    “小方原,你說的沒有錯,按照正常的情況,沒個三五年,我們連能達到要求的銣原子鍾的影子都造不出來。但我們國家的航天人從來也不是孤軍奮戰啊。”


    梁天話裏話外,一股熟悉的感覺撲麵而來。


    方原對總設計師也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又來了,全國總動員,是吧?”


    “沒有錯!退出伽利略,北鬥人在2005年5月的最後一天下定決心,把四台星載銣原子鍾,全都換成國產的,一年半的時間,全國總動員,直接把國產銣原子鍾幹到了三百萬年誤差不超過1秒。”


    “這確實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了。”方原想了想,“一年半的話,就是2007年初就已經徹底搞定了。你們還非得等到4月14日發射,並且在17號最後幾個小時再驗收成果。你們這是故意的吧?”


    “那到不是的,我們的北鬥,當時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有160多項。銣原子鍾是重中之重,但也不是說,有了就能立刻發射。我們肯定是希望盡早發射的,你看伽利略從發射到接收信號,中間經曆了半個月。”


    “就是說,在軌調試時間,得要有半個月是吧?”


    “至少得要7天。”


    “7天往前推的話,就得是4月10號發射,為什麽最後拖到了4月14日?”


    “這並非我們的本意,【北鬥二號】的第一顆衛星和托載衛星的火箭,4月2、3號就運到發射場,然後到發射塔架上麵做發射前的最後準備,我們前前後後進行了三次總檢查,前兩次都沒有問題,到了第三次應答機出現了信號不穩定的異常情況。”


    “應答機是衛星和地麵進行聯係的工具,對吧?我們銀河之艦上上也有應答機。”


    “沒有錯。我們先前和氣球控製中心失聯,就是磁暴斷開了應答機。”


    “這都被梁老頭兒給安排的明明白白的。”方原言歸正傳,“這個應答機要是壞了,就算發射上去了,我們也收不到信號,相當於白搭是吧?”


    “是的。”


    “那你剛剛說了,是不穩定,不是壞了,還是可以冒個險的。”


    “確實有想過,因為這麽算時間都來不及。如果我們想要把應答機的問題歸零,首先得去六七十米高的發射塔架頂端,在零失誤的前提下,拆除整流罩和衛星艙板,不能讓火箭和衛星,受到任何細微的損失。”


    “那其次呢?”


    “其次就是,應答機是我在上海研製的,衛星發射中心並不具備給應答機問題歸零的實驗條件。”


    “呃……梁老頭兒,怎麽又和你有關啊……”


    “我也不知道,可能這就是命運吧。東哥他們後來一商量,給了三天的時間,讓我解決應答機的問題。”


    “然後你就帶著應答機飛迴上海?”


    “應答機怎麽可能帶上飛機呢?東哥他們在成都找到了一個有實驗條件的地方,我抱著應答機,基地的特裝車司機花了五個小時,把我送到了實驗室。整整72個小時,我都沒有合過眼,我自己都不記得一共做了多少項試驗。”


    方原想了想,72小時不合眼的事情,他暫時還沒有經曆過,想來應該是相當難。


    心裏麵給總設計師點讚,嘴上說出來的話卻變成了:“你那時候才剛剛三十而立,熬夜三天也就還行。”


    “那時候真的是一秒鍾都不敢睡,因為我去成都的時候,就已經是4月11號,且不說後麵調試需要多少時間,在4月17號之前,隻有4月14,有最臨近的發射窗口,錯過了這個,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連帶著後麵調試的機會都沒有了。”


    梁天很認真地解釋了,北鬥並不是故意踩著國際電聯規定的最後時間期限的。


    因為發射上去晚了,後麵的在軌調試隻能緊鑼密鼓。


    伽利略用了半個月,北鬥隻有三天。


    三天之後,2007年4月17日晚上八點,【北鬥二號】的第一顆衛星,向地球發射了第一組信號。


    梁天和另外十幾個接收機設計廠家一起,在一個巨大的操場上,把接收機排成了一排。


    隻要有一個接收機能夠收到衛星傳迴的信號,就能保住國際電聯的頻率資源和軌道位置,讓北鬥導航擁有合法的地位。


    2007年4月17日晚上八點,操場上的接收機,有一台算一台,全都準確地接收到了信號。


    中國北鬥,從這一刻開始,擁有了合法的地位,以100%國產的核心部件,開始走向世界舞台。


    中國的北鬥,也慢慢成了世界的北鬥。


    一開始自信滿滿的伽利略在這個時候,又開始急了。


    伽利略多次向北鬥提出交涉,他們也沒有太多的辦法,說來說去,也還是國際電聯第二個條件的後半部分,一再表示,和中國北鬥同頻,會幹擾歐洲伽利略的運行。


    這樣的交涉,一開始還是比較嚴重的。


    畢竟,伽利略比北鬥更早發射衛星,更早完成使用,最開始在天上的衛星也更多。


    但這樣的交涉,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中國北鬥的飛速發展,慢慢就失去了意義。


    截至2012年,伽利略導航係統一共發射了6顆衛星,【北鬥二號】剛好在歐洲伽利略的前麵加了一個1。


    中國北鬥,以遙遙領先的16顆導航衛星,把導航定位服務的範圍,直接擴大到了整個亞太區域。


    伽利略鍥而不舍地又交涉了好幾年,直到2015年,才正式和中國北鬥達成了國際電聯規定的第二個條件——中國北鬥和歐洲伽利略申請了同一頻段,雙方友好協商,認為在使用中,不存在相互幹擾,可以共同使用同一頻段。


    從2007到2015,這一天,北鬥人整整等了八年。


    這八年,伽利略的交涉理由,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唯一的變量,是中國人的北鬥速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築夢太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飄蕩墨爾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飄蕩墨爾本並收藏築夢太空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