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周氏商團名義上未立趙虎老總之職,生意實質由趙虎掌之。
由此趙虎霸商踵州,但也有大意失荊州之時。
當時,踵州府官商招商軍需藥品。
眾商皆以為非周氏莫屬,誰知周氏商團竟然落標。
那日,趙虎與屬下商議。趙豹說:“有備無患,不可大意。”
趙虎說:“以前官商生意皆由周氏承攬,此次也不例外,十拿九穩。”
盧白說:“未必,今不如昔,競爭激烈,還望探聽虛實,早拿計劃。”
趙虎說:“除了周氏,還有誰可與我對抗呢?官商肯定會選擇實力強者,皆由實力理應取之。”
鄭明說:“蔣匡退股以後,亦在積極發展。雖時日不長,不能與周氏相提並論,但蔣匡結拜之弟,確實是經商人才。此人叫虞瑁,向來詭計多端,不可小覷,須防之。”
趙虎說:“是不是那天站在蔣匡身後的那個年輕人?”
鄭明點頭稱是。
趙虎說:“這麽一個狗屁孩,不足掛齒。”
段熙勸道:“趙總,切莫輕敵。上迴那麽多人,唯蔣匡首當其衝頂撞,可見此人不曾畏懼,恐怕背後必然有人支招,我以為可派人詳察,可否?”
趙虎淡然一笑,說:“可以。”
遂派周忠前去窺視之。
原來蔣匡身後站的那個人,叫虞瑁,天資聰明,是一個經商人才。
從五歲起,就現買賣之欲。其兒時遊戲之物,非弄玩具,非捉迷藏,乃是販賣東西。
隻要手裏有物,則標價出售。若弄不清價格,則全憑想象,隨意定之。
比如,一塊韶頭,竟然標價一萬兩銀子,向鄰居及家人兜售。
有人問說:“焉能值此多?”
虞瑁說:“小物售大價,皆因別人無。”
上學堂時,以同學,甚至老師,作為客戶,從作業本,至書包、文具,倒騰轉賣。
後至州府求學時,業餘之時,或街頭巷尾,或校園小道,擺攤設點,皆販賣過開水、文具、書籍等之類商品。
並且聯係家教,從中賺取中介費。
虞瑁極具商業頭腦。
蔣匡從周氏撤股以後,單獨另起爐灶,拉攏人員,成立蔣氏商號,幹起了買賣,幹得水生火起。
同時,虞瑁會武功。
虞瑁年少時,脾氣暴躁。
鄰居有一美婦,虞瑁欲霸占為妻,殺了那婦人之夫。遂離家而去,漫遊於深山老林之中。
見山中有一座茅屋,就在那裏住下,獨享清靜之樂。
數年之後,忽有一隻白猿,持柬來邀,請虞瑁至一老翁居處。
老翁說:“虞瑁有俠骨,可學成仙。”
遂為虞瑁表演斧術,老翁先命一群白猿,持斧圍刺。
老翁則赤手空拳,以敵群猿。
倏然之間,群猿所持之斧,盡入其手。
虞瑁驚奇不已。
老翁遂告虞瑁說:“在此學十年,乃可得此技之半。”
虞瑁即拜師求教,篤誌修煉,斧法精湛。
過了許久,老翁將雌雄二斧丸,塞入虞瑁鼻孔中。
老翁說:“又破虞瑁脊背,納一匕首,敷之以藥,了無痕跡。”命其靜坐。
虞瑁凝神斂性,兀不為動,幻覺之中,忽見以前,被殺之鄰婦,來責罵他殺伐過當。虞瑁心一動,又欲開殺戒,被老翁止住。
繼而又見一美人,前來挑逗,虞瑁忽覺鼻中奇詳,一道白光突出,美人已香。啟眸視之,座下死一九尾狐。
老翁謂其已成斧俠,如能再修煉三百年,乃可成斧仙。
並命其出山,周遊寰宇。
臨走時,老翁囑咐:“見有同誌,可以術授,惟斷不可妄殺一人。”
虞瑁辭別老翁,下山而去。
然而,為人狡詐,惡習難改,為所欲為,剛愎自用,妄殺無辜。
且說那日,蔣匡亦知官商招商之事,欲往,亦擔憂爭不贏,畢竟成立時間短,實力不夠,且競爭對手眾多。
尤其是周氏韶團,富甲一方,至今仍然居霸主地位,更是強勁對手。
虞瑁看穿了蔣匡的心事,說:“周氏實力雖雄厚,但如今由趙虎掌管,大不如前。”
蔣匡望之,點頭。
虞瑁說:“趙虎沒啥經驗,且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以為是,未必認真商討,如此往往大意失荊州。”
蔣匡思之。
虞瑁說:“況且州官沈南對趙虎印象較差,有好多事懸而未決,故此周氏未必得逞。”
蔣匡沉吟一會,說:“願老弟詳之,此事全權委托予你,望盡力辦之。”
虞瑁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兄長放心,我自有辦法。”遂委托人約毛慨,到酒樓喝酒,叫了倆歌妓,一人舞蹈,一人彈唱。
毛慨是誰?乃官府主辦軍需招商之官,虞瑁之表弟也。
喝得正酣處,虞瑁揮手,叫歌妓退下。
虞瑁問:“官商招商,蔣匡欲中標,如何?”
毛慨說:“欲參與,若無策略,恐競爭不贏。那官商,叫黃英,是州官沈南之妻弟、小舅子。”
虞瑁哦了一聲。
毛慨又說:“黃英實際是一個空殼,沒有實體,從官府拿到這單生意,對外招商,從中撈取差價。”
虞瑁說:“這個黑心的黃英。”
毛慨說:“沒法,誰叫他有靠山呢?官府以估價批給黃英生產軍需藥品,但要求黃英以現金支付保證金。而黃英一毛不拔,欲空手套白狼。”
虞瑁說:“那我明白了,交這麽大一筆保證金,黃英肯定愁錢,我知道怎麽操作了。”
席間,虞瑁以金銀給之。
酒後,吃罷,酒足飯飽,毛慨以手抹嘴,逍遙尋妓春樓。
迴蔣府,虞瑁對蔣匡說:“兄可出麵,此事即成。”
虞瑁走近,以手掩嘴,附蔣匡之耳語,教其操辦。蔣匡大喜過望,親往黃英府。見麵,作揖,寒暄過後。黃英說:“蔣兄,什麽風把你吹來了?”
蔣匡說:“聽說黃兄招商,我欲應招。”
黃英說:“如今應招者頗眾,不好辦呐!”
蔣匡說:“我提前支付兩倍保證金,再分你生意三成利潤,如何?”
黃英正為保證金犯愁,此言正中下懷;兼之三成利潤,如此好處,白拿白不拿。於是英當即表態說:“蔣兄精明,善解人意,我同意。”
黃英歸來,傾其家財,不夠,又暫借些銀兩,方才湊齊,交足保證金。
過些時日,官商公布招商結果,蔣氏商行中標。
蔣氏這麽不起眼的商行,卻在商業競爭中擊敗包括周氏韶團在內四十餘家商行,暫露頭角,令人刮目相看。
蔣匡驚喜若狂,以黃銀獎賞虞瑁。
後來,黃英一個鄰居,誤殺了人,沈南欲以謀殺案定罪。為求寬大處理,鄰居以十萬銀子賄賂黃英。
黃英貪得賄賂,答應向其姐夫說情,但又知沈南,受到蛇妹警示以後,已經不再枉法徇私。黃項受了賄,卻不敢向姐夫,言明此事。
後來,有一刺客,持匕首,乘夜來見沈南,方知沈南並不知此事。而是其妻弟貪財受賄,便騰身離去。
當時,黃英正好外出經商。走到半道上,已喪首於車中。
原來,黃英在店早飯畢,上車行數裏,忽大唿:“好冷風!”家仆急送棉衣往視,頭不見,但血淋漓而已。
這是以劍術,懲貪官,但卻不是一般的刺客,而是以劍仙法術取人頭於不知不覺中。
且說趙虎聽說蔣氏中標,從夢中猛然驚醒。慌忙召人商討對策,趙虎說:“官府軍需訂單,居然讓蔣氏捷足先登,怎麽事先沒有一點兒消息呢?”
趙豹說:“前些日不是派人去打聽了嗎?叫他到堂前一問便知。”
少頃,周忠拜見趙虎:“我晝夜多方打聽,那虞瑁一直沒有動靜。”
趙虎大怒,欲罰周忠,說:“混賬,不中用的東西。來人,給他扣薪水。”
盧白勸止:“懲罰他,起不了什麽作用,反而傷了人心。我說過的,別大意,虞瑁可不是那麽好惹的。”
趙虎對盧白說:“你說說看,怎麽辦呢?”
盧白說:“那虞瑁足智多謀,行動詭秘,果斷幹練,做事嚴謹,滴水不漏,說明確實是人才。”
趙虎說:“確實如此。若得此人,何慮經商哉!”
一言未盡,隻見一人站了出來,說:“趙總勿憂。虞瑁是我二弟,知其為人,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虞瑁到周氏商團做事。”
趙虎觀其人,驚喜欲狂,乃師爺虞嚴也。
趙虎問:“你將何以說之。”
虞嚴說:“某聞周氏商團還差二掌櫃,須以此職誘惑,再用黃金珠寶,以利結其心,某勸說洗腦,虞瑁必反蔣匡,來投趙總矣。”
趙虎轉過頭,問趙豹:“此言可乎?”
趙豹反問,也是迴答:“兄長欲成商業巨頭,何惜職位與黃金?”
段熙也點頭,表示同意。
趙虎欣然允之,與黃金五百兩、金耳環十對、金戒指九隻、金項鏈八個、夜明珠數二十顆,許以協理之位、項身股一俸,並撰寫聘協理合約一份。
虞嚴攜帶金寶與合約,投虞府而來。
各位看客,虞嚴為何知曉虞瑁見利忘義,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除了他倆是親兄弟,虞嚴是老大,虞瑁是老二,彼此了解熟悉外,還因為虞瑁見財起意,把大嫂強嫁出去。
卻不料錯將自己妻子,替大嫂而嫁與外商,因此,親兄弟倆鬧起了矛盾。
原來,那年,虞嚴有一個兒子,叫虞山,方才六歲,跟隨鄰居家小夥伴外出玩耍,一直沒有迴家,已經丟失。
因為隻有一個獨子,虞嚴夫婦哭得死去活來,虞嚴妻子葛梅,眼睛都快哭瞎了。
虞嚴懷疑兒子被人販子拐跑了,便向友人借了些銀子,告別妻子外出經商,一麵販賣棉花布匹,一麵各方找尋兒子虞山。
找啊,找!虞嚴漫無目的地找,終究沒有音訊。一直找到山西,還是找不到,再加上生意不景氣,不覺心灰意冷。
虞嚴在外日久,耐不住寂寞,常串在煙花柳街,與妓女鬼混,惹得一身風流瘡病。尋醫問藥,慢慢調治。竟無臉麵迴家,又至河北尋找。
行至毛家鎮上,偶然出恭上廁所。見廁所裏地上,有一個褐色布包袱,撿在手中掂了一掂,甚覺沉重,連忙收了起來。
出恭之後,躲在無人之處,打開一看,裏麵有三百兩白銀,欣喜異常。
本想據為己有,帶著這銀子,走了一段距離,但轉念一想:“這三百兩銀子,不是小數目,也許就是命根子,丟失的這人,肯定著急。”
想到這裏,又折了迴來。左等右等,不見人來尋。遂接著趕路,又行得三百餘裏。到得山東境內,在一個飯館歇息吃飯時,偶然遇見一個叫柯逸的商人,閑論江湖生意。
柯逸歎了一口氣,隨意說起:“這次出來,錢沒有賺到,卻丟了三百兩銀子。本想迴去尋找的,但想著早已被他人撿走了。唉,我隻有自認倒黴!”
虞嚴問:“在哪裏丟的?”
柯逸答:“我記不太清楚,大約在毛家鎮。”
虞嚴問:“丟了多少?”
柯逸答:“三百兩。”
虞嚴問:“什麽顏色的包袱?”
柯逸答:“褐色。”
虞嚴心裏明白了,便說:“我撿了一個包袱,不知是不是你的?”說畢,將包袱拿了出來,讓柯逸辨認。
柯逸一看,喜出望外,說:“正是我的!”虞嚴打開包袱,當著柯逸的麵,清點裏麵銀兩,一錢銀子都不差。
虞嚴雙手遞與柯逸,說:“物歸原主,還給你!”
柯逸過意不去,拿出一百兩銀子與虞嚴,虞嚴執意不肯收下。
為此,柯逸盛情邀請虞嚴到家裏一敘。虞嚴欣然應允。柯逸家離此並不遠,行不多久便到了。
出來迎接的,除了柯逸家眷外,還有一個小童。虞嚴一看,此小童正是他丟失的兒子虞山。
父子倆人,久別重逢,格外親熱。
虞嚴喜上眉梢,把虞山上下打量一番,撫摸著他的頭,感覺他比以前長胖了,又長高了些。虞山依偎在父親胸前,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柯逸解釋說:“虞山是我從人販子手中買來的。當時,我看虞山相貌清秀,格外喜歡就買下了。買來就像對待親兒子那樣,讓其讀書識字。”
虞嚴拜謝。
柯逸說:“別謝我,應該感謝上天才對,是老天爺撮合我們,讓我們如此有緣!”遂備酒設宴,慶賀緣分到來。喝酒歡聚,到深夜方散,安排歇息。
次日一大早,柯逸備好早飯。虞氏父子吃罷,收拾行囊,欲作謝而別。
柯逸挽留再住幾日,但虞嚴歸心似箭,柯逸也不再強留,就雇請了一輛馬車,讓父子乘坐而去。
約摸行至數十裏遠,虞嚴望見一條大河,河中有一隻船,突然被狂風刮翻。落水者掙紮,哀唿求救,命危旦夕。
岸上的眾人見狀,唿叫小船上的人打撈。小船上的船工,索要打撈工錢。岸上有那麽多人,卻無一人想給。
虞嚴心想:“救命要緊,銀子算啥。”便說:“我願意出三十兩銀子,請把那些落水的人救起。”
聽得有三十兩銀子,小船如蚊而來。須臾之間,把一船人都救起。虞嚴將銀子分散給救生者。那些得救者,被救上岸,磕頭作揖,對虞嚴千恩萬謝。
隻見被救人群中有一人,看了虞嚴叫道:“大哥,我找你找得好辛苦!”
虞嚴吃了一驚,一看不是別人,正是三弟虞軾。虞嚴問其何故至此。
虞軾說:“自大哥你外出以後,有人傳說你在外害了瘡毒,已經亡故。二哥嫌棄大嫂在家吃閑話,逼迫大嫂改嫁。大嫂不從,叫我遍訪你。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想在此巧遇。”
虞嚴想,怎麽這麽巧?幸好他出銀子救了人,不然三弟虞軾就沒了性命。遂把尋到兒子虞山的事情經過也說了一遍。
說畢,便喊虞山拜見三叔。虞山聽話,拜了三拜。虞軾見了侄子虞山,格外高興。虞軾催促虞嚴趕緊迴家,不然大嫂也許會改嫁。
虞嚴聞言驚慌,急叫馬夫駕車速歸。
且說葛梅聞知丈夫虞嚴遇難,初時疑惑,但被二弟虞瑁說得活靈活現,也就信以為真,便換了素服縞裝,向遠方祭祀。
虞瑁想著兄長已經死亡,大嫂跟著吃閑飯,沒有啥貢獻,成了一個累贅,況且年紀並不算老,有些姿色,便苦苦勸其改嫁,自己可以得些財金彩禮。
虞軾勸虞瑁說:“二哥,你不要那麽急。大哥是死是活,那還一定。等把事情弄清楚再作打算。”
虞瑁說:“有人親眼所見,那還有假麽?”他心懷鬼胎,盤算已定。當然聽不進虞軾勸說,便叫小妾甄圓出麵,去跟葛梅說。
甄圓與葛梅甚厚,轉達虞瑁之意。葛梅聞言,死不相從,但叫三弟外出弄個明白,虞嚴即使死在外麵,也要把屍骨運迴家安葬。
虞軾走後,虞瑁愈無忌憚。連日賭博盤盤皆輸,口袋裏麵的銀子皆輸光了,更是想著把大嫂早點嫁出去,換些賭資再賭翻本。
恰好有一個叫潘戧的客商,在外要討一娘子。虞瑁聞得此訊,遂去說合。潘戧訪得葛梅挺漂亮,願意出五十兩銀子娶之。
虞瑁得了銀子,對潘戧說:“我大哥剛死,大嫂還穿著孝服,可能心裏還有些不肯。今夜黃昏時分,你可找人用轎子悄悄抬至我家門口,隻看見穿孝服的婦女,便將她弄到轎子上去抬走即可。”
潘戧依言而行。
由此趙虎霸商踵州,但也有大意失荊州之時。
當時,踵州府官商招商軍需藥品。
眾商皆以為非周氏莫屬,誰知周氏商團竟然落標。
那日,趙虎與屬下商議。趙豹說:“有備無患,不可大意。”
趙虎說:“以前官商生意皆由周氏承攬,此次也不例外,十拿九穩。”
盧白說:“未必,今不如昔,競爭激烈,還望探聽虛實,早拿計劃。”
趙虎說:“除了周氏,還有誰可與我對抗呢?官商肯定會選擇實力強者,皆由實力理應取之。”
鄭明說:“蔣匡退股以後,亦在積極發展。雖時日不長,不能與周氏相提並論,但蔣匡結拜之弟,確實是經商人才。此人叫虞瑁,向來詭計多端,不可小覷,須防之。”
趙虎說:“是不是那天站在蔣匡身後的那個年輕人?”
鄭明點頭稱是。
趙虎說:“這麽一個狗屁孩,不足掛齒。”
段熙勸道:“趙總,切莫輕敵。上迴那麽多人,唯蔣匡首當其衝頂撞,可見此人不曾畏懼,恐怕背後必然有人支招,我以為可派人詳察,可否?”
趙虎淡然一笑,說:“可以。”
遂派周忠前去窺視之。
原來蔣匡身後站的那個人,叫虞瑁,天資聰明,是一個經商人才。
從五歲起,就現買賣之欲。其兒時遊戲之物,非弄玩具,非捉迷藏,乃是販賣東西。
隻要手裏有物,則標價出售。若弄不清價格,則全憑想象,隨意定之。
比如,一塊韶頭,竟然標價一萬兩銀子,向鄰居及家人兜售。
有人問說:“焉能值此多?”
虞瑁說:“小物售大價,皆因別人無。”
上學堂時,以同學,甚至老師,作為客戶,從作業本,至書包、文具,倒騰轉賣。
後至州府求學時,業餘之時,或街頭巷尾,或校園小道,擺攤設點,皆販賣過開水、文具、書籍等之類商品。
並且聯係家教,從中賺取中介費。
虞瑁極具商業頭腦。
蔣匡從周氏撤股以後,單獨另起爐灶,拉攏人員,成立蔣氏商號,幹起了買賣,幹得水生火起。
同時,虞瑁會武功。
虞瑁年少時,脾氣暴躁。
鄰居有一美婦,虞瑁欲霸占為妻,殺了那婦人之夫。遂離家而去,漫遊於深山老林之中。
見山中有一座茅屋,就在那裏住下,獨享清靜之樂。
數年之後,忽有一隻白猿,持柬來邀,請虞瑁至一老翁居處。
老翁說:“虞瑁有俠骨,可學成仙。”
遂為虞瑁表演斧術,老翁先命一群白猿,持斧圍刺。
老翁則赤手空拳,以敵群猿。
倏然之間,群猿所持之斧,盡入其手。
虞瑁驚奇不已。
老翁遂告虞瑁說:“在此學十年,乃可得此技之半。”
虞瑁即拜師求教,篤誌修煉,斧法精湛。
過了許久,老翁將雌雄二斧丸,塞入虞瑁鼻孔中。
老翁說:“又破虞瑁脊背,納一匕首,敷之以藥,了無痕跡。”命其靜坐。
虞瑁凝神斂性,兀不為動,幻覺之中,忽見以前,被殺之鄰婦,來責罵他殺伐過當。虞瑁心一動,又欲開殺戒,被老翁止住。
繼而又見一美人,前來挑逗,虞瑁忽覺鼻中奇詳,一道白光突出,美人已香。啟眸視之,座下死一九尾狐。
老翁謂其已成斧俠,如能再修煉三百年,乃可成斧仙。
並命其出山,周遊寰宇。
臨走時,老翁囑咐:“見有同誌,可以術授,惟斷不可妄殺一人。”
虞瑁辭別老翁,下山而去。
然而,為人狡詐,惡習難改,為所欲為,剛愎自用,妄殺無辜。
且說那日,蔣匡亦知官商招商之事,欲往,亦擔憂爭不贏,畢竟成立時間短,實力不夠,且競爭對手眾多。
尤其是周氏韶團,富甲一方,至今仍然居霸主地位,更是強勁對手。
虞瑁看穿了蔣匡的心事,說:“周氏實力雖雄厚,但如今由趙虎掌管,大不如前。”
蔣匡望之,點頭。
虞瑁說:“趙虎沒啥經驗,且妄自尊大,目空一切,自以為是,未必認真商討,如此往往大意失荊州。”
蔣匡思之。
虞瑁說:“況且州官沈南對趙虎印象較差,有好多事懸而未決,故此周氏未必得逞。”
蔣匡沉吟一會,說:“願老弟詳之,此事全權委托予你,望盡力辦之。”
虞瑁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兄長放心,我自有辦法。”遂委托人約毛慨,到酒樓喝酒,叫了倆歌妓,一人舞蹈,一人彈唱。
毛慨是誰?乃官府主辦軍需招商之官,虞瑁之表弟也。
喝得正酣處,虞瑁揮手,叫歌妓退下。
虞瑁問:“官商招商,蔣匡欲中標,如何?”
毛慨說:“欲參與,若無策略,恐競爭不贏。那官商,叫黃英,是州官沈南之妻弟、小舅子。”
虞瑁哦了一聲。
毛慨又說:“黃英實際是一個空殼,沒有實體,從官府拿到這單生意,對外招商,從中撈取差價。”
虞瑁說:“這個黑心的黃英。”
毛慨說:“沒法,誰叫他有靠山呢?官府以估價批給黃英生產軍需藥品,但要求黃英以現金支付保證金。而黃英一毛不拔,欲空手套白狼。”
虞瑁說:“那我明白了,交這麽大一筆保證金,黃英肯定愁錢,我知道怎麽操作了。”
席間,虞瑁以金銀給之。
酒後,吃罷,酒足飯飽,毛慨以手抹嘴,逍遙尋妓春樓。
迴蔣府,虞瑁對蔣匡說:“兄可出麵,此事即成。”
虞瑁走近,以手掩嘴,附蔣匡之耳語,教其操辦。蔣匡大喜過望,親往黃英府。見麵,作揖,寒暄過後。黃英說:“蔣兄,什麽風把你吹來了?”
蔣匡說:“聽說黃兄招商,我欲應招。”
黃英說:“如今應招者頗眾,不好辦呐!”
蔣匡說:“我提前支付兩倍保證金,再分你生意三成利潤,如何?”
黃英正為保證金犯愁,此言正中下懷;兼之三成利潤,如此好處,白拿白不拿。於是英當即表態說:“蔣兄精明,善解人意,我同意。”
黃英歸來,傾其家財,不夠,又暫借些銀兩,方才湊齊,交足保證金。
過些時日,官商公布招商結果,蔣氏商行中標。
蔣氏這麽不起眼的商行,卻在商業競爭中擊敗包括周氏韶團在內四十餘家商行,暫露頭角,令人刮目相看。
蔣匡驚喜若狂,以黃銀獎賞虞瑁。
後來,黃英一個鄰居,誤殺了人,沈南欲以謀殺案定罪。為求寬大處理,鄰居以十萬銀子賄賂黃英。
黃英貪得賄賂,答應向其姐夫說情,但又知沈南,受到蛇妹警示以後,已經不再枉法徇私。黃項受了賄,卻不敢向姐夫,言明此事。
後來,有一刺客,持匕首,乘夜來見沈南,方知沈南並不知此事。而是其妻弟貪財受賄,便騰身離去。
當時,黃英正好外出經商。走到半道上,已喪首於車中。
原來,黃英在店早飯畢,上車行數裏,忽大唿:“好冷風!”家仆急送棉衣往視,頭不見,但血淋漓而已。
這是以劍術,懲貪官,但卻不是一般的刺客,而是以劍仙法術取人頭於不知不覺中。
且說趙虎聽說蔣氏中標,從夢中猛然驚醒。慌忙召人商討對策,趙虎說:“官府軍需訂單,居然讓蔣氏捷足先登,怎麽事先沒有一點兒消息呢?”
趙豹說:“前些日不是派人去打聽了嗎?叫他到堂前一問便知。”
少頃,周忠拜見趙虎:“我晝夜多方打聽,那虞瑁一直沒有動靜。”
趙虎大怒,欲罰周忠,說:“混賬,不中用的東西。來人,給他扣薪水。”
盧白勸止:“懲罰他,起不了什麽作用,反而傷了人心。我說過的,別大意,虞瑁可不是那麽好惹的。”
趙虎對盧白說:“你說說看,怎麽辦呢?”
盧白說:“那虞瑁足智多謀,行動詭秘,果斷幹練,做事嚴謹,滴水不漏,說明確實是人才。”
趙虎說:“確實如此。若得此人,何慮經商哉!”
一言未盡,隻見一人站了出來,說:“趙總勿憂。虞瑁是我二弟,知其為人,見利忘義。某憑三寸不爛之舌,說服虞瑁到周氏商團做事。”
趙虎觀其人,驚喜欲狂,乃師爺虞嚴也。
趙虎問:“你將何以說之。”
虞嚴說:“某聞周氏商團還差二掌櫃,須以此職誘惑,再用黃金珠寶,以利結其心,某勸說洗腦,虞瑁必反蔣匡,來投趙總矣。”
趙虎轉過頭,問趙豹:“此言可乎?”
趙豹反問,也是迴答:“兄長欲成商業巨頭,何惜職位與黃金?”
段熙也點頭,表示同意。
趙虎欣然允之,與黃金五百兩、金耳環十對、金戒指九隻、金項鏈八個、夜明珠數二十顆,許以協理之位、項身股一俸,並撰寫聘協理合約一份。
虞嚴攜帶金寶與合約,投虞府而來。
各位看客,虞嚴為何知曉虞瑁見利忘義,這其中是有原因的。
除了他倆是親兄弟,虞嚴是老大,虞瑁是老二,彼此了解熟悉外,還因為虞瑁見財起意,把大嫂強嫁出去。
卻不料錯將自己妻子,替大嫂而嫁與外商,因此,親兄弟倆鬧起了矛盾。
原來,那年,虞嚴有一個兒子,叫虞山,方才六歲,跟隨鄰居家小夥伴外出玩耍,一直沒有迴家,已經丟失。
因為隻有一個獨子,虞嚴夫婦哭得死去活來,虞嚴妻子葛梅,眼睛都快哭瞎了。
虞嚴懷疑兒子被人販子拐跑了,便向友人借了些銀子,告別妻子外出經商,一麵販賣棉花布匹,一麵各方找尋兒子虞山。
找啊,找!虞嚴漫無目的地找,終究沒有音訊。一直找到山西,還是找不到,再加上生意不景氣,不覺心灰意冷。
虞嚴在外日久,耐不住寂寞,常串在煙花柳街,與妓女鬼混,惹得一身風流瘡病。尋醫問藥,慢慢調治。竟無臉麵迴家,又至河北尋找。
行至毛家鎮上,偶然出恭上廁所。見廁所裏地上,有一個褐色布包袱,撿在手中掂了一掂,甚覺沉重,連忙收了起來。
出恭之後,躲在無人之處,打開一看,裏麵有三百兩白銀,欣喜異常。
本想據為己有,帶著這銀子,走了一段距離,但轉念一想:“這三百兩銀子,不是小數目,也許就是命根子,丟失的這人,肯定著急。”
想到這裏,又折了迴來。左等右等,不見人來尋。遂接著趕路,又行得三百餘裏。到得山東境內,在一個飯館歇息吃飯時,偶然遇見一個叫柯逸的商人,閑論江湖生意。
柯逸歎了一口氣,隨意說起:“這次出來,錢沒有賺到,卻丟了三百兩銀子。本想迴去尋找的,但想著早已被他人撿走了。唉,我隻有自認倒黴!”
虞嚴問:“在哪裏丟的?”
柯逸答:“我記不太清楚,大約在毛家鎮。”
虞嚴問:“丟了多少?”
柯逸答:“三百兩。”
虞嚴問:“什麽顏色的包袱?”
柯逸答:“褐色。”
虞嚴心裏明白了,便說:“我撿了一個包袱,不知是不是你的?”說畢,將包袱拿了出來,讓柯逸辨認。
柯逸一看,喜出望外,說:“正是我的!”虞嚴打開包袱,當著柯逸的麵,清點裏麵銀兩,一錢銀子都不差。
虞嚴雙手遞與柯逸,說:“物歸原主,還給你!”
柯逸過意不去,拿出一百兩銀子與虞嚴,虞嚴執意不肯收下。
為此,柯逸盛情邀請虞嚴到家裏一敘。虞嚴欣然應允。柯逸家離此並不遠,行不多久便到了。
出來迎接的,除了柯逸家眷外,還有一個小童。虞嚴一看,此小童正是他丟失的兒子虞山。
父子倆人,久別重逢,格外親熱。
虞嚴喜上眉梢,把虞山上下打量一番,撫摸著他的頭,感覺他比以前長胖了,又長高了些。虞山依偎在父親胸前,高興得流下了眼淚。
柯逸解釋說:“虞山是我從人販子手中買來的。當時,我看虞山相貌清秀,格外喜歡就買下了。買來就像對待親兒子那樣,讓其讀書識字。”
虞嚴拜謝。
柯逸說:“別謝我,應該感謝上天才對,是老天爺撮合我們,讓我們如此有緣!”遂備酒設宴,慶賀緣分到來。喝酒歡聚,到深夜方散,安排歇息。
次日一大早,柯逸備好早飯。虞氏父子吃罷,收拾行囊,欲作謝而別。
柯逸挽留再住幾日,但虞嚴歸心似箭,柯逸也不再強留,就雇請了一輛馬車,讓父子乘坐而去。
約摸行至數十裏遠,虞嚴望見一條大河,河中有一隻船,突然被狂風刮翻。落水者掙紮,哀唿求救,命危旦夕。
岸上的眾人見狀,唿叫小船上的人打撈。小船上的船工,索要打撈工錢。岸上有那麽多人,卻無一人想給。
虞嚴心想:“救命要緊,銀子算啥。”便說:“我願意出三十兩銀子,請把那些落水的人救起。”
聽得有三十兩銀子,小船如蚊而來。須臾之間,把一船人都救起。虞嚴將銀子分散給救生者。那些得救者,被救上岸,磕頭作揖,對虞嚴千恩萬謝。
隻見被救人群中有一人,看了虞嚴叫道:“大哥,我找你找得好辛苦!”
虞嚴吃了一驚,一看不是別人,正是三弟虞軾。虞嚴問其何故至此。
虞軾說:“自大哥你外出以後,有人傳說你在外害了瘡毒,已經亡故。二哥嫌棄大嫂在家吃閑話,逼迫大嫂改嫁。大嫂不從,叫我遍訪你。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不想在此巧遇。”
虞嚴想,怎麽這麽巧?幸好他出銀子救了人,不然三弟虞軾就沒了性命。遂把尋到兒子虞山的事情經過也說了一遍。
說畢,便喊虞山拜見三叔。虞山聽話,拜了三拜。虞軾見了侄子虞山,格外高興。虞軾催促虞嚴趕緊迴家,不然大嫂也許會改嫁。
虞嚴聞言驚慌,急叫馬夫駕車速歸。
且說葛梅聞知丈夫虞嚴遇難,初時疑惑,但被二弟虞瑁說得活靈活現,也就信以為真,便換了素服縞裝,向遠方祭祀。
虞瑁想著兄長已經死亡,大嫂跟著吃閑飯,沒有啥貢獻,成了一個累贅,況且年紀並不算老,有些姿色,便苦苦勸其改嫁,自己可以得些財金彩禮。
虞軾勸虞瑁說:“二哥,你不要那麽急。大哥是死是活,那還一定。等把事情弄清楚再作打算。”
虞瑁說:“有人親眼所見,那還有假麽?”他心懷鬼胎,盤算已定。當然聽不進虞軾勸說,便叫小妾甄圓出麵,去跟葛梅說。
甄圓與葛梅甚厚,轉達虞瑁之意。葛梅聞言,死不相從,但叫三弟外出弄個明白,虞嚴即使死在外麵,也要把屍骨運迴家安葬。
虞軾走後,虞瑁愈無忌憚。連日賭博盤盤皆輸,口袋裏麵的銀子皆輸光了,更是想著把大嫂早點嫁出去,換些賭資再賭翻本。
恰好有一個叫潘戧的客商,在外要討一娘子。虞瑁聞得此訊,遂去說合。潘戧訪得葛梅挺漂亮,願意出五十兩銀子娶之。
虞瑁得了銀子,對潘戧說:“我大哥剛死,大嫂還穿著孝服,可能心裏還有些不肯。今夜黃昏時分,你可找人用轎子悄悄抬至我家門口,隻看見穿孝服的婦女,便將她弄到轎子上去抬走即可。”
潘戧依言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