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龍聞知畢牾已死,周睿接任總掌櫃之職,大怒:“我仇未報,周睿不費功夫,卻坐享其成。我看周睿樂是否坐得穩當?”
巴堒入諫說:“養精蓄銳,是商者之本。把精氣神養好了,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因此有的商者,雖然有困,但終究成功。”
甄龍問:“此話怎講?”
巴堒說:“甄總若與周睿鬥,少耗此精力不足用,多耗此則虞瑁乘虛而入。若與周睿鬥輸了,虞瑁又把我們鬥贏了,豈不是不劃算?”
甄龍又問:“那你說應該怎麽辦呢?”
巴堒說:“畢氏商團,實力較為雄厚。雖然畢牾死了,但畢氏對周睿較為崇拜,必助周睿死戰。不如趁此養好精神,另找時機再與其鬥爭。願熟思之。”
甄龍居安思危,說:“嗯,言之有理。但最近生意有些蕭條,掌櫃夥計皆坐守於此,沒有啥大經營,當然也就沒有啥大收入,再這樣持續下去,恐怕有點危險。”
巴堒說:“我聽說最近戰事緊張,朝廷與起義軍作戰,起義軍傷亡甚重,急需大量藥品。不如找機會就做這個大生意。”
甄龍說:“想是想,但風險大喲!”
巴堒說:“雖然風險極大,但起義軍出價較高,而且從不拖欠,盈利必定豐厚。當然,話說迴來,做生意哪有沒有風險的?風險越大,利潤越好。”
甄龍大喜,從其言,說:“談起義軍急需用藥,我們就到藥店去轉轉,看看有無商機?”便與梅夡、巴堒、巴壵往延壽堂而來。
邱路、金應、邴炯三人接住,請甄龍等人,至貴賓內室,就坐,上茶,閑聊。
甄龍見藥店大堂內,顧客盈門,生意興隆,甚是高興。
這時,有兩個人,一個稍胖,一個稍瘦,衣著打扮,皆與眾不同,臉色似乎有些急迫,步履匆匆,走進大堂。
甄龍端起茶杯,邊喝邊朝往外望,對這兩人格外留意。
胖瘦兩人,在櫃台麵前轉了許久,夥計屈冀熱情地問要買點啥?兩人提出要買瘟疫丸,而且要一百萬盒藥。
屈冀見到購藥量這麽大,從來沒有遇到過,頓時喜上眉梢,耐心地介紹藥品概況,隨後說,庫存少,不夠,先交定金,然後再製藥,等過幾天來取。
胖子正準備去交銀子時,瘦子卻突然改變主意,說:“我看,這種藥療效並不見得有多好,不如別的藥管用,還是到別人藥店去看看吧!”
這時,站在一旁的屈冀,眼看快要成交的生意突然沒了,悔恨自己剛才那麽有耐心地介紹都白搭。
心裏一急,脫口而出:“得了,得了,早知道不買,免得我費那麽多口舌。”
兩人遭到迎頭一擊,轉身就要走。
這時,甄龍給邱路使了一個臉色,隨後會意梅夡、巴堒、巴壵,猜出可能是起義軍。邱路馬上微笑著走了出來:“兩位爺稍留步,請到貴賓室敘談。”
一胖一瘦停止往外走的腳步,然後移步至貴賓外室。
邱路說:“對不起,剛才夥計說話沒有禮貌,多有得罪,都怪我這個掌櫃,平時對他們教育不嚴,向二位爺道歉。”
兩人氣消了一半。
邱路親自倒茶,把茶杯放在桌子,說“請喝茶,至於買不買,都沒關係,交個朋友。”兩人臉色放下來,點點頭,算是答應。
隨後,邱路繼續說:“隻是我討教一番,剛才這位爺說,我們藥品有問題,是否具體說一說,方便以後我們改進。”
那瘦子被邱路冷不丁問了這麽一句,一時沒有準備,不知如何作答。遲疑一會兒,才吞吞吐吐地說:“我隻是感覺,這藥不太管用。”
聽瘦子這麽說,心裏已經明白了幾分。
邱路介紹:“這位爺,完全是誤會。您不是本地人吧,此藥叫‘甄氏瘟疫丸’,在當地挺有名氣。解穢汙、除瘴氣,治頭暈、療目眩,止腹瀉、阻腹痛,掃瘟疾、除疫病。朝廷曾用它治療官兵疫病,療效奇特顯著。”
經這麽一介紹,兩人將信將疑。
邱路趁熱打鐵,首攻:“此藥配方複雜,要四十九味藥材,工序有漂、剪、熬、煮、淬、泡、炸、煨、炒、炙、煉。其中,用爬壁虎與蛇膽當藥引子。”
然後,邱路換了語氣,次攻:“此藥效,不必擔心。許多顧客用了後沒有一個不說好的,迴頭客多的是。”
接著,邱路不時失機,再攻:“二位爺,若信得過,我們負責運到指定地點。看這樣,行嗎?”
幾番轟炸下來,一胖一瘦哪裏遭得住,則深信不疑。但聽說可以送貨,欣喜若狂。聽說可以送貨,瘦子有些懷疑地說:“能送到嗎?”
邱路說:“不論啥地方,我們都能送。我叫邱路,是藥店掌櫃,說話算數,如果再不信我,剛好總掌櫃在店裏,他說話更算數。兩位爺要不要見見他?”
兩人點頭同意。
其實,邱路與兩人談話,甄龍就在隔壁,聽得一清二楚。
邱路帶其來見甄龍。甄龍行禮道:“敢問兩位尊姓大名?”
瘦子看了看左右,凝視了甄龍一會兒,又看了看其他幾個人,沉思少頃,然後作了介紹。
原來,那一胖一瘦的兩人,是起義軍的人。瘦子叫羅飛,是管賬的三當家,胖子叫石貴,是羅飛手下的兵。
甄龍說:“久仰,久仰!”他猜得沒錯,果然是起義軍,趕緊起身行禮。
羅飛說:“甄總掌櫃,我們準備購買一百萬合瘟疫丸,數量比較大。如果方便的話,派人把藥送至葛州府蓬州縣內老君山。”
甄龍說:“沿途有山賊土匪出沒,而且官府卡得嚴,可能有些難……”
話還沒說完,羅飛打斷說:“我明白您的意思,隻要能夠及時送到,我們出三倍的價。”
甄龍在心裏盤算:“平時價,十盒藥,一兩銀子,百萬盒,十萬兩銀子;三倍價送到,就是三十萬兩銀子。這生意劃得來。”
然而,甄龍老練,雖內心欣喜,但不露聲色,故作猶豫狀。
羅飛說:“這樣吧,我們先付十萬兩銀子,其餘二十萬兩銀子,等把藥送到後再支付,您看成嗎?”
甄龍看了梅夡、巴堒、巴壵一眼,見三人均暗暗點頭。之後甄龍表態說:“好,一言為定。”
羅飛與石貴二人作揖,告辭。
十幾天後,百盒瘟疫丸製成,打包成袋,裝上車。出發前,甄龍挑選了會武功、身體壯、稍年輕的百餘名家丁、夥計,組成押運隊。
甄龍親自出馬帶隊,並帶上了武藝高強的童嶧、甄安、金應等人。
當車隊行駛,至蓬縣境內河舒鎮,土匪首領董彪、何虞,引眾來搶劫。
時土匪人數雖眾多,但都是一些狐群狗黨,鬆鬆垮垮,稀稀拉拉,並無隊伍行列。
甄龍叫停下,令童嶧出馬。土匪隊伍中衝出一人,不到三個招勢,被童嶧砍死,土匪隊伍大亂,甄龍趁勢趕過。
次日,何虞自引眾匪前來,兩隊相遇。
何虞隊伍中,一將出戰,披頭散發,手持大刀,大喝道:“我叫郝義,趕快把東西留下,不然,老子把你們全部殺死。”
甄安見了,提刀迎敵,陣前廝殺。
……幾番下來,不分勝負。
甄安故意敗走,郝義趕來,急忙轉身,砍中郝義,再砍一刀,郝義血流滿地,倒下而亡。
金應乘勢,衝入匪中,何虞沒防,被活捉過來。甄龍指揮夥計,掩殺過去。董彪見何虞被擒,慌了手腳,引數十名土匪敗走。
正行進間,一個中年漢子,膀大腰圓,身材高大,手提大刀,攔住去路。
董彪向前迎戰,隻一個招數,就被那漢子活挾了過去,藏在山洞內,餘者見勢盡降。
童嶧追趕過來,見了那好漢,說:“你是誰?是土匪嗎?”
好漢說:“我不是土匪,我叫顏尕,那些土匪被我擒住了。”
童嶧說:“那怎麽不把土匪交出來。”
顏尕掂了掂刀,說:“當然可以,但我手上的刀不會答應。”
聞之,童嶧大怒。衝過來與顏尕相鬥,兩人都扔了刀,赤膊對打。打了百十個架式,分不出勝負,但都困乏,暫且收手。
歇息了一會,又開始對打。家丁飛報甄龍,甄龍大驚,叫甄安、金應等人守護藥品,孤自來觀看。
見顏尕長得彪悍,甄龍暗喜,叫童嶧歇息。
童嶧過來,甄龍囑咐,故意敗陣,引至後麵樹林裏,密使人從樹上撒魚網。
顏尕耐不住性子,叫童嶧快點。
童嶧衝出,與其打鬥。
甄龍密使人帶魚網暗爬樹上,童嶧故意邊打邊退,將其引入圈內。
不知是計,顏尕緊追不舍。突然,一張巨大的魚網,從空中撒下來,將其罩住束縛,顏尕動彈不得。
家丁將其捆了來見甄龍。甄龍叫家丁退下。
甄龍說:“我久聞大名,不曾想在這裏遇見。願意與我一起創業嗎?”
顏尕說:“我願意。”
見其態度誠懇,甄龍親自將縛繩解開,聘其為典當鋪大夥計。
之後,甄龍將董彪、何虞殺死,引眾人押解藥品,順利到達老君山。
羅飛叫石貴將二十兩白銀餘款付訖。
甄龍等人高興返迴。
歸途中,甄安建議成立甄氏鏢局,把人組織起來,有專職的,又有兼職的,既可保護自身,又可接鏢押鏢,一舉兩得。
甄龍給予肯定,說:“此建議甚好,迴去就成立起。”
沒過幾天,甄龍說幹就幹,果然成立鏢局,並大張旗鼓地舉行了隆重儀式。
顏尕精於射藝,卻從不以此自誇,故知之人不多。
宋蒙甚至以為顏尕沒啥本領,便有些瞧不起,常當著眾人之麵侮辱。
顏尕也從不與宋蒙計較。後來宋蒙外出經商,已打點好行裝,金銀錢帛等貴重物品全裝在一個大竹箱中。
眾人設宴為宋蒙送行,顏尕也被邀來同飲。
顏尕突然提出:“今日即別,願與君一比射藝,賭個勝負,請把你這隻竹箱賭上怎麽樣?”
宋蒙自恃箭法高明,從來不把顏尕放在眼中,當即就答應了。並且請座中幾位賓客來作證人。
二人各分箭一把,宋蒙引弓先發。十二枝箭,其中四枝射中目標,其餘八枝也都射在箭垛之內。
這也算是箭無虛發。
宋蒙因此欣然自得,滿以為勝券穩操。
座中賓客也無不交口稱讚。
見此情景,顏尕起身,環視左右,說:“身為遊俠,若以十二枝箭決勝負,算不得武藝。我隻以兩枝箭決之”。
眾人不解其意。
顏尕叫人取一枚金錢來,立在箭垛前。從百步開外張弓搭箭,“嗖“的一聲,第一枝箭穩穩地射入金錢中間的方孔。
“好箭法!”眾人無不唏噓感歎。
隨後,顏尕又抽出第二枝箭,望遠處射去。這一箭飛出,正好射中第一枝箭杆的尾端,兩箭接為一箭。
滿座賓客驚唿稱奇。
勝負已定,宋蒙的竹箱,自然判歸顏尕。打開竹箱,見內裝黃金600兩。
宋蒙不意竟遭此慘敗,羞愧不能自持。
一下輸個淨光,即欲上路,連盤費也沒有了。
次日,隻好托朋友去向顏尕求情,討迴所輸錢帛。
顏尕笑了,說:“我本不在乎這些財物,隻因宋蒙性硬嘴強,平日受其侮辱不少。他若能作文一篇,公開道歉陪禮,這些東西全都歸還。”
宋蒙隻得為文一篇,陪禮又道歉。
文字大略說:“幸識得兩三個難字,何須射他五六鬥軟弓?不識便宜,搦人賭賽。拋球打論,雖是有輸有贏,破白傷財,其奈著腸著肚。”
顏尕讀後大悅,當天即將竹箱原封歸還。
此事傳出,一時成為笑談。
古人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強調了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凡是出類拔萃的經商者都重視信息。有的人說,一個優秀的信息員勝過十個推銷員。
在甄氏商團中,甄龍聽從梅夡的建議,設立了信息獎勵製度,激勵師爺、掌櫃、夥計、學徒收集信息。
正因為如此,許多商業信息,正源源不斷地從四麵八方中匯集而來。
某日,魯道、甄昌二人提供信息,說蓉州有一位客商,急購四百石大豆,利市三倍,這生意可做。
巴堒說:“虞瑁有大豆出售。”
甄龍聽說了此事,則屏退其他人,隻與巴堒與梅夡秘密商議。
甄龍問:“虞瑁與我,是死對頭,若聽說,要購他大豆,肯定要價高,如何是好?”
梅夡說:“我打聽到虞瑁那邊,負責大豆銷售是黃東。可叫張嵎正麵與其接觸。因為張嵎剛加入,黃東可能不認得。在張嵎與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叫陌生人幹擾黃東出價,故意製造混亂,進而從中再次壓價。”
甄龍甚喜,從之。
且說虞氏倉庫中,大豆堆積如山,黃東負責銷售。由於銷路不暢快,所以銷售差強人意,黃東幹得很吃力。
眼看規定期限將至,銷售額還差一半,黃東甚是著急。
黃東到處挖關係、尋單子,想擴大銷售渠道。就在黃東四處尋銷路之時,一個客戶出現了,他叫張嵎。
張嵎問:“我買四百石大豆,急用,你有那麽多嗎?”
黃東爽快地說:“有,有。”他好不容易遇見一位大買主,自然不敢怠慢,熱情招待張嵎。與張嵎交談數次後,讓其看了樣品,張嵎比較滿意。
見時機成熟,黃東約張嵎談實質性問題——價格。
在龍江邊,一個幹淨茶樓,黃東邀請張嵎喝茶。這個茶樓,叫“玉春茶坊”,一年四季,賣各種名貴茶品及不同飲料。
冬天,出售七寶擂茶、饊子和蔥綠茶,或者賣鹽豆鼓湯;夏天,出售冰鎮的梅花酒,或者健脾飲料、角暑的湯茶之類。
來此茶樓,對不同人群,安排不同房間。或供富人家子弟及各官衙供事官吏等人聚會,或各行業的雇工、賣藝者與雇主洽談雇傭條件;或文人士大夫們約朋會友相聚,不一而足。
茶樓裏角落布滿四季鮮花,牆上掛有名人字畫,店堂門麵裝飾甚是考究。飲茶過程中,有樂器演奏、歌吟唱曲、觀聽說唱之類。
雙方見麵,互相寒暄幾句,開始談正題。
黃東說:“張掌櫃,您購買的,量大,放心,價格自然要優惠一些。”
張嵎問:“以何價賣給我?”
黃東說:“每石零售價,一百零五兩銀子;您買的多,就拿一百兩吧,您看呢?”黃東說時,不敢看張嵎的眼睛,擔心拒絕。
張嵎一臉驚訝,隨後問:“有沒有商量的餘地?”
黃東答:“這個價格,已經是市場價,可以到處打聽,我並沒要高價。”
張嵎說:“那太高了!”沒等黃東迴過神來,張嵎說罷,離席而去,把黃東晾在那兒。
以後幾天,黃東再約,張嵎避而不見。
黃東叫旅館的夥計捎話給張嵎,說價格可以商議。可是張嵎仍然推辭,弄得黃東一頭霧水,不知所措。
正在黃東一籌莫展之時,一位桐州商人來見。黃東問貴姓?
來人說:“我叫駱實,在桐州賣大豆。這次來,是打聽一下,有一個叫張嵎的商人,是否來談過大豆購買事宜?”
黃東答:“是的。”
駱實問:“請問出價多少?”
黃東如實迴答。因為大行大市,沒有啥好隱瞞的。隨後問:“張嵎是不是也到您那兒詢問了的?”
駱實故弄玄虛,笑而不答,便客氣地告辭離開了。
巴堒入諫說:“養精蓄銳,是商者之本。把精氣神養好了,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因此有的商者,雖然有困,但終究成功。”
甄龍問:“此話怎講?”
巴堒說:“甄總若與周睿鬥,少耗此精力不足用,多耗此則虞瑁乘虛而入。若與周睿鬥輸了,虞瑁又把我們鬥贏了,豈不是不劃算?”
甄龍又問:“那你說應該怎麽辦呢?”
巴堒說:“畢氏商團,實力較為雄厚。雖然畢牾死了,但畢氏對周睿較為崇拜,必助周睿死戰。不如趁此養好精神,另找時機再與其鬥爭。願熟思之。”
甄龍居安思危,說:“嗯,言之有理。但最近生意有些蕭條,掌櫃夥計皆坐守於此,沒有啥大經營,當然也就沒有啥大收入,再這樣持續下去,恐怕有點危險。”
巴堒說:“我聽說最近戰事緊張,朝廷與起義軍作戰,起義軍傷亡甚重,急需大量藥品。不如找機會就做這個大生意。”
甄龍說:“想是想,但風險大喲!”
巴堒說:“雖然風險極大,但起義軍出價較高,而且從不拖欠,盈利必定豐厚。當然,話說迴來,做生意哪有沒有風險的?風險越大,利潤越好。”
甄龍大喜,從其言,說:“談起義軍急需用藥,我們就到藥店去轉轉,看看有無商機?”便與梅夡、巴堒、巴壵往延壽堂而來。
邱路、金應、邴炯三人接住,請甄龍等人,至貴賓內室,就坐,上茶,閑聊。
甄龍見藥店大堂內,顧客盈門,生意興隆,甚是高興。
這時,有兩個人,一個稍胖,一個稍瘦,衣著打扮,皆與眾不同,臉色似乎有些急迫,步履匆匆,走進大堂。
甄龍端起茶杯,邊喝邊朝往外望,對這兩人格外留意。
胖瘦兩人,在櫃台麵前轉了許久,夥計屈冀熱情地問要買點啥?兩人提出要買瘟疫丸,而且要一百萬盒藥。
屈冀見到購藥量這麽大,從來沒有遇到過,頓時喜上眉梢,耐心地介紹藥品概況,隨後說,庫存少,不夠,先交定金,然後再製藥,等過幾天來取。
胖子正準備去交銀子時,瘦子卻突然改變主意,說:“我看,這種藥療效並不見得有多好,不如別的藥管用,還是到別人藥店去看看吧!”
這時,站在一旁的屈冀,眼看快要成交的生意突然沒了,悔恨自己剛才那麽有耐心地介紹都白搭。
心裏一急,脫口而出:“得了,得了,早知道不買,免得我費那麽多口舌。”
兩人遭到迎頭一擊,轉身就要走。
這時,甄龍給邱路使了一個臉色,隨後會意梅夡、巴堒、巴壵,猜出可能是起義軍。邱路馬上微笑著走了出來:“兩位爺稍留步,請到貴賓室敘談。”
一胖一瘦停止往外走的腳步,然後移步至貴賓外室。
邱路說:“對不起,剛才夥計說話沒有禮貌,多有得罪,都怪我這個掌櫃,平時對他們教育不嚴,向二位爺道歉。”
兩人氣消了一半。
邱路親自倒茶,把茶杯放在桌子,說“請喝茶,至於買不買,都沒關係,交個朋友。”兩人臉色放下來,點點頭,算是答應。
隨後,邱路繼續說:“隻是我討教一番,剛才這位爺說,我們藥品有問題,是否具體說一說,方便以後我們改進。”
那瘦子被邱路冷不丁問了這麽一句,一時沒有準備,不知如何作答。遲疑一會兒,才吞吞吐吐地說:“我隻是感覺,這藥不太管用。”
聽瘦子這麽說,心裏已經明白了幾分。
邱路介紹:“這位爺,完全是誤會。您不是本地人吧,此藥叫‘甄氏瘟疫丸’,在當地挺有名氣。解穢汙、除瘴氣,治頭暈、療目眩,止腹瀉、阻腹痛,掃瘟疾、除疫病。朝廷曾用它治療官兵疫病,療效奇特顯著。”
經這麽一介紹,兩人將信將疑。
邱路趁熱打鐵,首攻:“此藥配方複雜,要四十九味藥材,工序有漂、剪、熬、煮、淬、泡、炸、煨、炒、炙、煉。其中,用爬壁虎與蛇膽當藥引子。”
然後,邱路換了語氣,次攻:“此藥效,不必擔心。許多顧客用了後沒有一個不說好的,迴頭客多的是。”
接著,邱路不時失機,再攻:“二位爺,若信得過,我們負責運到指定地點。看這樣,行嗎?”
幾番轟炸下來,一胖一瘦哪裏遭得住,則深信不疑。但聽說可以送貨,欣喜若狂。聽說可以送貨,瘦子有些懷疑地說:“能送到嗎?”
邱路說:“不論啥地方,我們都能送。我叫邱路,是藥店掌櫃,說話算數,如果再不信我,剛好總掌櫃在店裏,他說話更算數。兩位爺要不要見見他?”
兩人點頭同意。
其實,邱路與兩人談話,甄龍就在隔壁,聽得一清二楚。
邱路帶其來見甄龍。甄龍行禮道:“敢問兩位尊姓大名?”
瘦子看了看左右,凝視了甄龍一會兒,又看了看其他幾個人,沉思少頃,然後作了介紹。
原來,那一胖一瘦的兩人,是起義軍的人。瘦子叫羅飛,是管賬的三當家,胖子叫石貴,是羅飛手下的兵。
甄龍說:“久仰,久仰!”他猜得沒錯,果然是起義軍,趕緊起身行禮。
羅飛說:“甄總掌櫃,我們準備購買一百萬合瘟疫丸,數量比較大。如果方便的話,派人把藥送至葛州府蓬州縣內老君山。”
甄龍說:“沿途有山賊土匪出沒,而且官府卡得嚴,可能有些難……”
話還沒說完,羅飛打斷說:“我明白您的意思,隻要能夠及時送到,我們出三倍的價。”
甄龍在心裏盤算:“平時價,十盒藥,一兩銀子,百萬盒,十萬兩銀子;三倍價送到,就是三十萬兩銀子。這生意劃得來。”
然而,甄龍老練,雖內心欣喜,但不露聲色,故作猶豫狀。
羅飛說:“這樣吧,我們先付十萬兩銀子,其餘二十萬兩銀子,等把藥送到後再支付,您看成嗎?”
甄龍看了梅夡、巴堒、巴壵一眼,見三人均暗暗點頭。之後甄龍表態說:“好,一言為定。”
羅飛與石貴二人作揖,告辭。
十幾天後,百盒瘟疫丸製成,打包成袋,裝上車。出發前,甄龍挑選了會武功、身體壯、稍年輕的百餘名家丁、夥計,組成押運隊。
甄龍親自出馬帶隊,並帶上了武藝高強的童嶧、甄安、金應等人。
當車隊行駛,至蓬縣境內河舒鎮,土匪首領董彪、何虞,引眾來搶劫。
時土匪人數雖眾多,但都是一些狐群狗黨,鬆鬆垮垮,稀稀拉拉,並無隊伍行列。
甄龍叫停下,令童嶧出馬。土匪隊伍中衝出一人,不到三個招勢,被童嶧砍死,土匪隊伍大亂,甄龍趁勢趕過。
次日,何虞自引眾匪前來,兩隊相遇。
何虞隊伍中,一將出戰,披頭散發,手持大刀,大喝道:“我叫郝義,趕快把東西留下,不然,老子把你們全部殺死。”
甄安見了,提刀迎敵,陣前廝殺。
……幾番下來,不分勝負。
甄安故意敗走,郝義趕來,急忙轉身,砍中郝義,再砍一刀,郝義血流滿地,倒下而亡。
金應乘勢,衝入匪中,何虞沒防,被活捉過來。甄龍指揮夥計,掩殺過去。董彪見何虞被擒,慌了手腳,引數十名土匪敗走。
正行進間,一個中年漢子,膀大腰圓,身材高大,手提大刀,攔住去路。
董彪向前迎戰,隻一個招數,就被那漢子活挾了過去,藏在山洞內,餘者見勢盡降。
童嶧追趕過來,見了那好漢,說:“你是誰?是土匪嗎?”
好漢說:“我不是土匪,我叫顏尕,那些土匪被我擒住了。”
童嶧說:“那怎麽不把土匪交出來。”
顏尕掂了掂刀,說:“當然可以,但我手上的刀不會答應。”
聞之,童嶧大怒。衝過來與顏尕相鬥,兩人都扔了刀,赤膊對打。打了百十個架式,分不出勝負,但都困乏,暫且收手。
歇息了一會,又開始對打。家丁飛報甄龍,甄龍大驚,叫甄安、金應等人守護藥品,孤自來觀看。
見顏尕長得彪悍,甄龍暗喜,叫童嶧歇息。
童嶧過來,甄龍囑咐,故意敗陣,引至後麵樹林裏,密使人從樹上撒魚網。
顏尕耐不住性子,叫童嶧快點。
童嶧衝出,與其打鬥。
甄龍密使人帶魚網暗爬樹上,童嶧故意邊打邊退,將其引入圈內。
不知是計,顏尕緊追不舍。突然,一張巨大的魚網,從空中撒下來,將其罩住束縛,顏尕動彈不得。
家丁將其捆了來見甄龍。甄龍叫家丁退下。
甄龍說:“我久聞大名,不曾想在這裏遇見。願意與我一起創業嗎?”
顏尕說:“我願意。”
見其態度誠懇,甄龍親自將縛繩解開,聘其為典當鋪大夥計。
之後,甄龍將董彪、何虞殺死,引眾人押解藥品,順利到達老君山。
羅飛叫石貴將二十兩白銀餘款付訖。
甄龍等人高興返迴。
歸途中,甄安建議成立甄氏鏢局,把人組織起來,有專職的,又有兼職的,既可保護自身,又可接鏢押鏢,一舉兩得。
甄龍給予肯定,說:“此建議甚好,迴去就成立起。”
沒過幾天,甄龍說幹就幹,果然成立鏢局,並大張旗鼓地舉行了隆重儀式。
顏尕精於射藝,卻從不以此自誇,故知之人不多。
宋蒙甚至以為顏尕沒啥本領,便有些瞧不起,常當著眾人之麵侮辱。
顏尕也從不與宋蒙計較。後來宋蒙外出經商,已打點好行裝,金銀錢帛等貴重物品全裝在一個大竹箱中。
眾人設宴為宋蒙送行,顏尕也被邀來同飲。
顏尕突然提出:“今日即別,願與君一比射藝,賭個勝負,請把你這隻竹箱賭上怎麽樣?”
宋蒙自恃箭法高明,從來不把顏尕放在眼中,當即就答應了。並且請座中幾位賓客來作證人。
二人各分箭一把,宋蒙引弓先發。十二枝箭,其中四枝射中目標,其餘八枝也都射在箭垛之內。
這也算是箭無虛發。
宋蒙因此欣然自得,滿以為勝券穩操。
座中賓客也無不交口稱讚。
見此情景,顏尕起身,環視左右,說:“身為遊俠,若以十二枝箭決勝負,算不得武藝。我隻以兩枝箭決之”。
眾人不解其意。
顏尕叫人取一枚金錢來,立在箭垛前。從百步開外張弓搭箭,“嗖“的一聲,第一枝箭穩穩地射入金錢中間的方孔。
“好箭法!”眾人無不唏噓感歎。
隨後,顏尕又抽出第二枝箭,望遠處射去。這一箭飛出,正好射中第一枝箭杆的尾端,兩箭接為一箭。
滿座賓客驚唿稱奇。
勝負已定,宋蒙的竹箱,自然判歸顏尕。打開竹箱,見內裝黃金600兩。
宋蒙不意竟遭此慘敗,羞愧不能自持。
一下輸個淨光,即欲上路,連盤費也沒有了。
次日,隻好托朋友去向顏尕求情,討迴所輸錢帛。
顏尕笑了,說:“我本不在乎這些財物,隻因宋蒙性硬嘴強,平日受其侮辱不少。他若能作文一篇,公開道歉陪禮,這些東西全都歸還。”
宋蒙隻得為文一篇,陪禮又道歉。
文字大略說:“幸識得兩三個難字,何須射他五六鬥軟弓?不識便宜,搦人賭賽。拋球打論,雖是有輸有贏,破白傷財,其奈著腸著肚。”
顏尕讀後大悅,當天即將竹箱原封歸還。
此事傳出,一時成為笑談。
古人雲,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句話強調了獲取信息的重要性。
自古以來,凡是出類拔萃的經商者都重視信息。有的人說,一個優秀的信息員勝過十個推銷員。
在甄氏商團中,甄龍聽從梅夡的建議,設立了信息獎勵製度,激勵師爺、掌櫃、夥計、學徒收集信息。
正因為如此,許多商業信息,正源源不斷地從四麵八方中匯集而來。
某日,魯道、甄昌二人提供信息,說蓉州有一位客商,急購四百石大豆,利市三倍,這生意可做。
巴堒說:“虞瑁有大豆出售。”
甄龍聽說了此事,則屏退其他人,隻與巴堒與梅夡秘密商議。
甄龍問:“虞瑁與我,是死對頭,若聽說,要購他大豆,肯定要價高,如何是好?”
梅夡說:“我打聽到虞瑁那邊,負責大豆銷售是黃東。可叫張嵎正麵與其接觸。因為張嵎剛加入,黃東可能不認得。在張嵎與其討價還價的過程中,叫陌生人幹擾黃東出價,故意製造混亂,進而從中再次壓價。”
甄龍甚喜,從之。
且說虞氏倉庫中,大豆堆積如山,黃東負責銷售。由於銷路不暢快,所以銷售差強人意,黃東幹得很吃力。
眼看規定期限將至,銷售額還差一半,黃東甚是著急。
黃東到處挖關係、尋單子,想擴大銷售渠道。就在黃東四處尋銷路之時,一個客戶出現了,他叫張嵎。
張嵎問:“我買四百石大豆,急用,你有那麽多嗎?”
黃東爽快地說:“有,有。”他好不容易遇見一位大買主,自然不敢怠慢,熱情招待張嵎。與張嵎交談數次後,讓其看了樣品,張嵎比較滿意。
見時機成熟,黃東約張嵎談實質性問題——價格。
在龍江邊,一個幹淨茶樓,黃東邀請張嵎喝茶。這個茶樓,叫“玉春茶坊”,一年四季,賣各種名貴茶品及不同飲料。
冬天,出售七寶擂茶、饊子和蔥綠茶,或者賣鹽豆鼓湯;夏天,出售冰鎮的梅花酒,或者健脾飲料、角暑的湯茶之類。
來此茶樓,對不同人群,安排不同房間。或供富人家子弟及各官衙供事官吏等人聚會,或各行業的雇工、賣藝者與雇主洽談雇傭條件;或文人士大夫們約朋會友相聚,不一而足。
茶樓裏角落布滿四季鮮花,牆上掛有名人字畫,店堂門麵裝飾甚是考究。飲茶過程中,有樂器演奏、歌吟唱曲、觀聽說唱之類。
雙方見麵,互相寒暄幾句,開始談正題。
黃東說:“張掌櫃,您購買的,量大,放心,價格自然要優惠一些。”
張嵎問:“以何價賣給我?”
黃東說:“每石零售價,一百零五兩銀子;您買的多,就拿一百兩吧,您看呢?”黃東說時,不敢看張嵎的眼睛,擔心拒絕。
張嵎一臉驚訝,隨後問:“有沒有商量的餘地?”
黃東答:“這個價格,已經是市場價,可以到處打聽,我並沒要高價。”
張嵎說:“那太高了!”沒等黃東迴過神來,張嵎說罷,離席而去,把黃東晾在那兒。
以後幾天,黃東再約,張嵎避而不見。
黃東叫旅館的夥計捎話給張嵎,說價格可以商議。可是張嵎仍然推辭,弄得黃東一頭霧水,不知所措。
正在黃東一籌莫展之時,一位桐州商人來見。黃東問貴姓?
來人說:“我叫駱實,在桐州賣大豆。這次來,是打聽一下,有一個叫張嵎的商人,是否來談過大豆購買事宜?”
黃東答:“是的。”
駱實問:“請問出價多少?”
黃東如實迴答。因為大行大市,沒有啥好隱瞞的。隨後問:“張嵎是不是也到您那兒詢問了的?”
駱實故弄玄虛,笑而不答,便客氣地告辭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