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甄龍坐著,沒有睡覺。叫魯道、魯陽帶家丁二十餘人,各執兵器在樓下伺候。
中夜,蔡鸞果然來報。甄龍叫魯道去見五人飲酒者,並告之如何說。
魯道應允而去,說:“大商人甄龍來了。”
其五人者,即為驚散。
甄龍據中座取視,器皿皆真金銀,將其全部拿迴用,邪魅遂息。
過了幾天,蔡鸞來甄府,拒絕至竇州。甄龍聞之,怒容滿麵,叫人備馬,令人挾持而行。又叫掌櫃夥計等人,夾道歡送。
蔡鸞見此,放聲大哭。巴堒問因何而泣。蔡鸞說:“眼看爾等,壞事做盡,皆成死人,我為此而落淚。”
人皆憤怒,皆罵:“他娘的,簡直不識好歹,為啥咒我們?”
蔡鸞說:“爾等是一群奸商,我咒不得好死。”
眾人欲揍,巴堒急阻之,說:“如此小人,不消我等動手。殺雞安能用牛刀,這等猖狂,自會有人收拾。”
蔡鸞辯駁:“我為小人,但尚有人性。爾等為君子,卻是禽獸。”
眾恨,散去。
蔡鸞至竇州,見範明畢。具言甄龍聯合之意,表麵上歌功頌德,實則譏諷嘲笑。
範明聽了,如鯁在喉,心裏極其不舒坦,並未明確表態答複,而是指使其至蓬山,找蔣濟商議。
長子範波問:“爹,蔡鸞如此譏嘲,為啥不攆他走?”
範明說:“蔡鸞這人,自以為是,其實是蠢才。”
範波道:“我聽說他數次侮辱甄龍,甄龍狡猾,沒有趕其走,主因恐失人望。如今指使他來說服我,想借我之手除之。”
範明說:“甄龍的目的,是讓我背上害賢的罵名,我才不會上當。現慫恿他去見蔣濟,甄龍才知我識破其詭計。”
範波佩服,說:“若不是爹英明,則上當。”
時王翽亦派遣使者到來,範明問眾人對策:“王翽又叫人來,甄龍又叫蔡鸞在此,怎麽辦?”
許啔說:“今兩雄相持,可從中讓他們產生矛盾,而後從中圖之。若其不然,將擇其善而從之。”
少頃,許啔又說:“甄龍氣度大,有謀略,實力尚可,其勢必取王翽。今若舉範氏商團以歸附甄龍,甄龍必重待之。”
範明對許啔說:“我對甄龍不太了解。這樣吧,你先去甄龍那兒,看看有啥動靜,再作商議。”
許啔為難,想找借口不去,說:“我給大當家做事,雖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我去了後,萬一甄龍留我,怎麽辦?”
範明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就答應他。”
許啔說:“我答應了,就不能為你做事。”
範明不耐煩地說:“別哆嗦,盡管去。”
許啔辭別範明,拜見甄龍。
隻見甄府室內,掛著蔥綠撒花軟簾,四麵牆壁,玲瓏剔透。
琴劍瓶爐,皆貼在牆上,錦籠紗罩、金彩珠光,連地下踩的磚皆是碧綠鑿花。
勢力顯赫的甄龍,特意在會館接見許啔,向他探討經商之道。
許啔以前沒有見過甄龍,但打聽到甄龍,雖然經商好武,但自認為,書讀得不少,頗具文人風範。
抄了一些甄龍的詩稿,背熟了好幾首,以備不時之需。
畢竟文如其人,許啔還從甄龍詩中悟出了道理。等胸有成竹之後,許啔便前去謁見甄龍。
談到經商之道時,甄龍問:“你認為做生意,有沒有訣竅?”
許啔說:“做生意本身並沒有啥神秘的,全靠活學活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甄龍聽許啔引用嶽武穆說過的話,不免另眼相看,隨即問道:“你也讀過兵書?”
許啔說:“在甄爺麵前,我怎敢說讀過兵書?不過經商之道,若不是甄爺熟讀孫子兵法,怎麽可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略微停頓,又說:“隻要有血氣的人,誰不想經商掙錢?隻要運用兵書得當,經商自然不是難題。我也就是在這時,自不量力,看過一兩部兵書。”
許啔三句話,不離甄龍本行。在接下來談話中,他又把讀書作用描繪得神乎其神,甄龍也感覺飄飄然。
後來,甄龍待許啔,如自家人,聘請為師爺,把經商之事托之。
巴堒聞言,入見甄龍,問:“許啔是來打探虛實的,沒有任何功勞,卻讓他當此重任。蔡鸞又無音訊,大當家派他去,又不過問,何也?”
甄龍說:“你沒看出來嗎?蔡鸞辱我太甚,故借範明之手迴擊,何必再問。”再派許啔去勸說範明。
許啔迴見範明,稱讚甄龍待他好,勸範明歸附甄氏商團。範明很生氣,大罵許啔,說:“混賬東西,兩邊通吃。”
許啔委屈地說:“非也。我有言在先,征詢了您的意見,您不是答應我的嗎?”
魯琥看不下去,說:“是的,許啔未去之前,先有此言矣。我可以作證。”
聽了魯琥如此說,範明這才消了氣。
這時,有人來報,蔣濟打了蔡鸞,蔡鸞投河自盡。
範明問其故,來人說:“蔣掌櫃與蔡鸞共飲,皆醉。蔡鸞斥說蔣掌櫃是奸商。蔣掌櫃聽不過,就扇了蔡鸞幾個耳光。蔡鸞受不了這個委屈。”
範明聞蔡鸞已死,亦感歎不已,令葬於明月山下。
甄龍知蔡鸞受害,笑了,說:“腐儒舌劍,反自殺矣!”因不見範明來投,便欲再辦法。
巴堒說:“王翽未平,周睿未除,而欲對付範明,是猶舍心腹而顧手足也。可先對付王翽,再是周睿,然後再除範明。”
甄龍然其說。
話說蔡鸞之父,叫蔡民,今知子亡,不怪他人,獨怪蔣濟,他為兇手,才導致兒子死亡。於是請刺客趙績殺了蔣濟,替子報仇。
……
這天夜晚,蔣濟獨坐喝茶,家丁皆已入寢。
忽然,見燈燭之後有一人持刀而立。
蔣濟知其必是刺客,問是何人?
刺客答:“我叫趙績,專門來取你的首級。”
蔣濟問趙績:“你是否是受蔡民所遣前來?”
趙績見蔣濟如此沉著坦然,不禁生出幾分敬意,就答說:“是。”
於是,蔣濟又說:“既然是這樣,可將我的頭取去。”
不料趙績卻說:“我本不是這樣的,故不肯殺您。唯忍您防備不嚴,遭人暗算,今特來相告。”
蔣濟感其高義,欲以金帛相贈。
趙績卻說:“若貪財物,我殺了你,還怕無錢財嗎?”
蔣濟更為其俠義所感,就想把趙績留在身邊。
趙績又說:“另外有事,不便久留。”
言畢告辭出門,躡衣一躍,跳上房頂。其時正值子夜,月如白晝。隻見趙績飛身而去,轉眼已不見蹤影了。
且說蔡貿自周睿走後,無計可施,甚是鬱悶。
又見甄龍更加驕橫,感憤成疾。便又想尋佘暖商議對策,誰知佘暖不知去向。
原來,苗俊為佘暖之美貌所吸引,可以說與佘暖一見鍾情,而佘暖對苗俊也有好感。
當時,苗俊已經有了妻子淩嫦。但佘暖毫不在乎,主動、積極地接近苗俊。佘暖是這麽說的:“我是作為一個商人,去同苗俊交往的。”
佘暖的這種說法,有一半是真的。因為兩人都有互惠互利的關係。
且不說佘暖從苗俊進貨茶葉,茶價便宜而且質量上乘,單說苗俊瞄準蓉州茶葉市場,必須要有蓉州知府沈南簽字。
而佘暖同沈南是朋友。因為佘暖在那筆茶葉生意成功之後,不斷染指出口貿易,而貿易的中介人,多依靠沈南。
佘暖結識了苗俊後,為苗俊謀取了各種方便。
苗俊在蓉州打開茶葉市場,後來能夠得以發展成一定規模,乃是有資於佘暖在背後的鼎力支持。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佘暖是一位相當多情的女子。作為一名女商人而成名,是她充分發揮了“女人”這一武器的威力。
而佘暖能不計得失,以情為重,當是苗俊的魅力所在。
苗俊是屬於頗討女子喜歡的那種類型男人。他與佘暖的相好,在整個蓉州傳為佳話。佘暖對此感到欣然,樂意為苗俊獻身。
這倒不單是因為佘暖鍾情於苗俊這個男子的關係,而是還有著佘暖深信“此人將使中國商人臉上有光”的因素在內。
佘暖不僅是鼎力支持苗俊,還積極地援助苗俊帶來茶商。受到過佘暖照料的,可說為數不少。
從這一意義上來看,與其說佘暖是一個商人,倒不如說佘暖是一位支持茶商的女經紀人更現實。
自苗俊自殺以後,佘暖從商界上銷聲匿跡,後來,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周義知蔡貿染病,叫人找醫生醫治。
此醫叫蔡債。蔡貿見了,竟覺意外。
原來,蔡貿經營之道,精明、敢幹、務實、靈活。不在乎幹什麽,隻要有錢賺,看好啥就推銷啥,不管是否熟悉也要幹。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樣樣使得。啥辦法管用就用啥。推銷產品,不怕你不買,就怕買多了。
“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不死守自己攤子。自己癱子不賺錢,馬上放棄它,不管對它傾注了多少心血,也不管對它付出了多少感情。
蔡貿啥玩意都經營過,如今在蓉州經營客棧。為人仗義,耿介厚道,遠近聞名。客商熙攘,南來北往,多租住其棧。
有一位客商,叫沈易,從杭州而來。年紀尚輕,隨帶仆人。從杭州販運絲綢,至蓉州售賣。當時蓉州,絲綢奇缺。
物以稀為貴,隨便一賣,就賣好價錢,淨賺銀子五百兩。
沈易歡喜若狂,來到妓院。濃妝妓女數百,聚於主廊檬麵上,以待酒客唿喚。望之宛若神仙。
受到妓女誘惑,口袋裏有了銀子,精力又旺盛,沈易呈一時衝動,遂沉迷青樓美色。因仆人礙眼,借故打發先迴。
連嫖數次。蔡貿聞之,出麵勸諫阻止,苦口婆心。沈易醒悟,斷然嫖宿。正欲迴杭州,聞得太元軍起義,漢口一帶正在打仗,水陸路皆不平順。
沈易與蔡貿商量:“今我欲迴,無奈戰爭。若帶銀兩,遇見賊人,似羊羔投入虎口,有去無迴。不如將我銀兩,暫留貴府,請您幫忙存管。待戰事稍停,我即來取。以為如何?”
蔡貿同意:“有啥不可?隻是這銀兩,不是別物,放久了,恐有閃失,老翁我須擔責。沈掌櫃即時來取,不可久存。”
除嫖資和迴程盤纏外,尚餘下四百兩,沈易存入蔡貿處。當夜,蔡貿置酒送行。次日一早,沈易起程。
誰知在路途中,蔡易臉上竟生起瘡來,七七八八,滿臉疙瘩,奇癢無比,忍不住抓一下,就出膿血。同行人說是“棉花瘡”,主因是尋花宿柳,縱情聲色,染上性疾所致。
沈易心裏明白,病出有因,甚為恐懼,尋醫診斷,果是如此。大夫開藥,不幾日,瘡收痂落,毒氣盡歸髒腑。沈易隻道痊愈,重謝郎中,便焦急趕路。
未到杭州,瘡口複發,又尋醫問藥。可是,越醫越重,結毒穿潰,膿臭難聞。不幾日,火盡油幹,病毒攻心,即使仙丹亦難治,便嗚唿哀哉。
沈易死於路途,無人收屍。便屍骨荒野,塞於狼狗之嘴。
蔡貿不知沈易已死。但見其久不來取,便尋思:“世事難料,在歸途中,莫不是碰見賊人,而遇難了呢?”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又過了一年,沈易還是未來取。蔡貿對自己判斷予以肯定。
蔡貿又尋思:“這四百兩銀算是巨款。放著也是放著,何不拿來當本錢,販賣貨物?此地低買,彼地高賣,賺些利息,以至於銀生銀。即使他日來取,就此還與他罷,還可與他分些利息。”
隨即動銀,從蓉州販運糧食至踵州,得利銀二百兩。
某日,蔡貿於書房躺著午睡。忽然家丁來報,沈易來了。蔡貿聞之,喜出望外,穿好衣裳,出門迎接。
沈易恭敬謙禮,打拱用揖,說來取銀。蔡貿說:“當然可以。先前用其作本錢,賺銀二百兩,分你一半,共計五百兩,一並取走。”
見此,沈易稱謝。蔡貿直喚:“管家,管家,快取銀。”管家被喚來,推了推蔡貿,把蔡貿推醒了。原來是一夢。
管家道喜:“恭喜老爺,夫人生了,一個男孩。”
蔡貿聞之,心中頓悟。尋思:“沈易確已遇難。這剛生下的孩子,肯定是他投身來討債的。”
到房中一看,雖然形容大小不同,卻仿似沈易模樣。遂取名為“蔡債”,意為“到蔡家討債之子”。
蔡債慢慢長大,凡是於他消費,但有所用,蔡貿以專簿之本,一一明白記賬。
幼兒時,接生撫育、痧淋痘疹、從師教學;少年時,好吃好穿、賭錢串戲,大有所費。雖放蕩不羈,亦不勸阻,任其所用。
直至蔡債長至十六歲成人,蔡貿將各年賬目,累計通算下來,竟然超過銀兩六百有餘。遂尋思:“利銀加本銀,略略有餘。即已償還,可以止矣。”
擇黃道吉日,置辦酒席,邀親戚鄰居相聚。席間,蔡貿說:“今日酒宴,專為蔡債所設。”倒叫蔡債,坐於酒席首位。
蔡債當然推辭。
眾皆以為蔡債過於放縱,蔡貿要發言勸戒之意,都勸蔡債說:“你這麽大了,且遵父命,權且坐了上席,不必推辭。”
蔡債這才勉強坐下。
酒過數巡,蔡貿捧出賬簿,細說沈易存銀、返家病亡、托胎要債等,眾皆唏噓不已,歎息奇異。
蔡貿說完,斟滿一杯酒,舉手奉給蔡債,說:“今日緣分,你我父子一場,你要的賬目,我已經還清。”
少頃,蔡貿又說:“你喝了這杯酒,我也不留你,你就離開這個家,自尋門路,養活自己。”
蔡債含淚飲過,便收拾包袱,自行離去。因其一直遊手好閑,沒有一門手藝討生活,隻得沿途討口要飯。
一名郎中,叫袁郎,踵州人,世代為醫。見蔡債可憐,就收留了,並教其醫術。蔡債勤學,腦子聰明,領悟力強,醫術精湛,贏得好口碑。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蔡債已年近三十,每當想起父母養育之恩,也曾想過迴去報答,但想到父親那麽絕情,也就罷了。
沒有想到在此碰見,偶然之然,父子相見,百感交集。蔡債對蔡貿用藥,早晚調治。常見其長籲短歎,不好問得。
時值元宵。蔡債來家,下藥欲走。蔡貿強留之,待用飯食。蔡貿以酒款之。飲至酣處,忽覺困倦,便和衣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有人報周睿信至,約會蔡債為內應,刺殺甄龍。蔡貿想:“甄龍當前正在對付王翽,外派人手較多,圍在其身旁人減少,正是刺殺好時機。”
又叫人探聽消息。探子迴報甄龍正在大宴賓客,慶賞元宵。
於是,蔡貿約會周睿,就在今夜,乘其甄府不備,趁虛而入。周睿然之,以衝天炮仗為信,約定即刻動手。是夜三更,夜深人靜,周睿叫人放信。
收到信號後,蔡貿手提利刀,徑直往甄府,大叫:“甄龍,你這個奸商,往哪裏逃?”一刀砍下,甄龍隨手而倒。
蔡貿猛然驚醒,原來不是真實,卻是做了一個夢,口中猶罵甄奸不止。
見此情景,蔡債向前,問:“爹,你要刺殺甄龍嗎?”蔡貿驚恐不能答。
蔡債情真意切,說:“爹,請勿驚恐。兒連日見汝長歎,又見夢中所言,原來亦有殺甄龍之意,幸勿相瞞。我願助之,效勞出力。”
蔡貿無可奈何地說:“那個甄奸,霸占老總之位,妄望自大,為人奸詐,羞辱東家,罪該萬死。無奈甄奸勢力強大,隨身保鏢甚多,隨從爪牙無數,狗人耳目遍布,我等手無縛雞之力,對其奈何不得,故此鬱悶成疾。”
蔡債說:“不消爹費心,甄龍之性命,就在我手中。”蔡貿問其故。
蔡債說:“甄龍常患奇癢病,癢時難忍,便喊我去醫治。下次若喊我去,隻用一劑毒藥,必死無疑。”
蔡貿懇切地說:“兒啊,若是這樣,殺甄奸,就全靠你了。”
沒想到隔牆有耳,此談話被家丁包猊無意偷聽得之。
是夜,蔡債辭別而歸去。
中夜,蔡鸞果然來報。甄龍叫魯道去見五人飲酒者,並告之如何說。
魯道應允而去,說:“大商人甄龍來了。”
其五人者,即為驚散。
甄龍據中座取視,器皿皆真金銀,將其全部拿迴用,邪魅遂息。
過了幾天,蔡鸞來甄府,拒絕至竇州。甄龍聞之,怒容滿麵,叫人備馬,令人挾持而行。又叫掌櫃夥計等人,夾道歡送。
蔡鸞見此,放聲大哭。巴堒問因何而泣。蔡鸞說:“眼看爾等,壞事做盡,皆成死人,我為此而落淚。”
人皆憤怒,皆罵:“他娘的,簡直不識好歹,為啥咒我們?”
蔡鸞說:“爾等是一群奸商,我咒不得好死。”
眾人欲揍,巴堒急阻之,說:“如此小人,不消我等動手。殺雞安能用牛刀,這等猖狂,自會有人收拾。”
蔡鸞辯駁:“我為小人,但尚有人性。爾等為君子,卻是禽獸。”
眾恨,散去。
蔡鸞至竇州,見範明畢。具言甄龍聯合之意,表麵上歌功頌德,實則譏諷嘲笑。
範明聽了,如鯁在喉,心裏極其不舒坦,並未明確表態答複,而是指使其至蓬山,找蔣濟商議。
長子範波問:“爹,蔡鸞如此譏嘲,為啥不攆他走?”
範明說:“蔡鸞這人,自以為是,其實是蠢才。”
範波道:“我聽說他數次侮辱甄龍,甄龍狡猾,沒有趕其走,主因恐失人望。如今指使他來說服我,想借我之手除之。”
範明說:“甄龍的目的,是讓我背上害賢的罵名,我才不會上當。現慫恿他去見蔣濟,甄龍才知我識破其詭計。”
範波佩服,說:“若不是爹英明,則上當。”
時王翽亦派遣使者到來,範明問眾人對策:“王翽又叫人來,甄龍又叫蔡鸞在此,怎麽辦?”
許啔說:“今兩雄相持,可從中讓他們產生矛盾,而後從中圖之。若其不然,將擇其善而從之。”
少頃,許啔又說:“甄龍氣度大,有謀略,實力尚可,其勢必取王翽。今若舉範氏商團以歸附甄龍,甄龍必重待之。”
範明對許啔說:“我對甄龍不太了解。這樣吧,你先去甄龍那兒,看看有啥動靜,再作商議。”
許啔為難,想找借口不去,說:“我給大當家做事,雖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我去了後,萬一甄龍留我,怎麽辦?”
範明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你就答應他。”
許啔說:“我答應了,就不能為你做事。”
範明不耐煩地說:“別哆嗦,盡管去。”
許啔辭別範明,拜見甄龍。
隻見甄府室內,掛著蔥綠撒花軟簾,四麵牆壁,玲瓏剔透。
琴劍瓶爐,皆貼在牆上,錦籠紗罩、金彩珠光,連地下踩的磚皆是碧綠鑿花。
勢力顯赫的甄龍,特意在會館接見許啔,向他探討經商之道。
許啔以前沒有見過甄龍,但打聽到甄龍,雖然經商好武,但自認為,書讀得不少,頗具文人風範。
抄了一些甄龍的詩稿,背熟了好幾首,以備不時之需。
畢竟文如其人,許啔還從甄龍詩中悟出了道理。等胸有成竹之後,許啔便前去謁見甄龍。
談到經商之道時,甄龍問:“你認為做生意,有沒有訣竅?”
許啔說:“做生意本身並沒有啥神秘的,全靠活學活用,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
甄龍聽許啔引用嶽武穆說過的話,不免另眼相看,隨即問道:“你也讀過兵書?”
許啔說:“在甄爺麵前,我怎敢說讀過兵書?不過經商之道,若不是甄爺熟讀孫子兵法,怎麽可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略微停頓,又說:“隻要有血氣的人,誰不想經商掙錢?隻要運用兵書得當,經商自然不是難題。我也就是在這時,自不量力,看過一兩部兵書。”
許啔三句話,不離甄龍本行。在接下來談話中,他又把讀書作用描繪得神乎其神,甄龍也感覺飄飄然。
後來,甄龍待許啔,如自家人,聘請為師爺,把經商之事托之。
巴堒聞言,入見甄龍,問:“許啔是來打探虛實的,沒有任何功勞,卻讓他當此重任。蔡鸞又無音訊,大當家派他去,又不過問,何也?”
甄龍說:“你沒看出來嗎?蔡鸞辱我太甚,故借範明之手迴擊,何必再問。”再派許啔去勸說範明。
許啔迴見範明,稱讚甄龍待他好,勸範明歸附甄氏商團。範明很生氣,大罵許啔,說:“混賬東西,兩邊通吃。”
許啔委屈地說:“非也。我有言在先,征詢了您的意見,您不是答應我的嗎?”
魯琥看不下去,說:“是的,許啔未去之前,先有此言矣。我可以作證。”
聽了魯琥如此說,範明這才消了氣。
這時,有人來報,蔣濟打了蔡鸞,蔡鸞投河自盡。
範明問其故,來人說:“蔣掌櫃與蔡鸞共飲,皆醉。蔡鸞斥說蔣掌櫃是奸商。蔣掌櫃聽不過,就扇了蔡鸞幾個耳光。蔡鸞受不了這個委屈。”
範明聞蔡鸞已死,亦感歎不已,令葬於明月山下。
甄龍知蔡鸞受害,笑了,說:“腐儒舌劍,反自殺矣!”因不見範明來投,便欲再辦法。
巴堒說:“王翽未平,周睿未除,而欲對付範明,是猶舍心腹而顧手足也。可先對付王翽,再是周睿,然後再除範明。”
甄龍然其說。
話說蔡鸞之父,叫蔡民,今知子亡,不怪他人,獨怪蔣濟,他為兇手,才導致兒子死亡。於是請刺客趙績殺了蔣濟,替子報仇。
……
這天夜晚,蔣濟獨坐喝茶,家丁皆已入寢。
忽然,見燈燭之後有一人持刀而立。
蔣濟知其必是刺客,問是何人?
刺客答:“我叫趙績,專門來取你的首級。”
蔣濟問趙績:“你是否是受蔡民所遣前來?”
趙績見蔣濟如此沉著坦然,不禁生出幾分敬意,就答說:“是。”
於是,蔣濟又說:“既然是這樣,可將我的頭取去。”
不料趙績卻說:“我本不是這樣的,故不肯殺您。唯忍您防備不嚴,遭人暗算,今特來相告。”
蔣濟感其高義,欲以金帛相贈。
趙績卻說:“若貪財物,我殺了你,還怕無錢財嗎?”
蔣濟更為其俠義所感,就想把趙績留在身邊。
趙績又說:“另外有事,不便久留。”
言畢告辭出門,躡衣一躍,跳上房頂。其時正值子夜,月如白晝。隻見趙績飛身而去,轉眼已不見蹤影了。
且說蔡貿自周睿走後,無計可施,甚是鬱悶。
又見甄龍更加驕橫,感憤成疾。便又想尋佘暖商議對策,誰知佘暖不知去向。
原來,苗俊為佘暖之美貌所吸引,可以說與佘暖一見鍾情,而佘暖對苗俊也有好感。
當時,苗俊已經有了妻子淩嫦。但佘暖毫不在乎,主動、積極地接近苗俊。佘暖是這麽說的:“我是作為一個商人,去同苗俊交往的。”
佘暖的這種說法,有一半是真的。因為兩人都有互惠互利的關係。
且不說佘暖從苗俊進貨茶葉,茶價便宜而且質量上乘,單說苗俊瞄準蓉州茶葉市場,必須要有蓉州知府沈南簽字。
而佘暖同沈南是朋友。因為佘暖在那筆茶葉生意成功之後,不斷染指出口貿易,而貿易的中介人,多依靠沈南。
佘暖結識了苗俊後,為苗俊謀取了各種方便。
苗俊在蓉州打開茶葉市場,後來能夠得以發展成一定規模,乃是有資於佘暖在背後的鼎力支持。
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佘暖是一位相當多情的女子。作為一名女商人而成名,是她充分發揮了“女人”這一武器的威力。
而佘暖能不計得失,以情為重,當是苗俊的魅力所在。
苗俊是屬於頗討女子喜歡的那種類型男人。他與佘暖的相好,在整個蓉州傳為佳話。佘暖對此感到欣然,樂意為苗俊獻身。
這倒不單是因為佘暖鍾情於苗俊這個男子的關係,而是還有著佘暖深信“此人將使中國商人臉上有光”的因素在內。
佘暖不僅是鼎力支持苗俊,還積極地援助苗俊帶來茶商。受到過佘暖照料的,可說為數不少。
從這一意義上來看,與其說佘暖是一個商人,倒不如說佘暖是一位支持茶商的女經紀人更現實。
自苗俊自殺以後,佘暖從商界上銷聲匿跡,後來,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周義知蔡貿染病,叫人找醫生醫治。
此醫叫蔡債。蔡貿見了,竟覺意外。
原來,蔡貿經營之道,精明、敢幹、務實、靈活。不在乎幹什麽,隻要有錢賺,看好啥就推銷啥,不管是否熟悉也要幹。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樣樣使得。啥辦法管用就用啥。推銷產品,不怕你不買,就怕買多了。
“不在一棵樹上吊死”,不死守自己攤子。自己癱子不賺錢,馬上放棄它,不管對它傾注了多少心血,也不管對它付出了多少感情。
蔡貿啥玩意都經營過,如今在蓉州經營客棧。為人仗義,耿介厚道,遠近聞名。客商熙攘,南來北往,多租住其棧。
有一位客商,叫沈易,從杭州而來。年紀尚輕,隨帶仆人。從杭州販運絲綢,至蓉州售賣。當時蓉州,絲綢奇缺。
物以稀為貴,隨便一賣,就賣好價錢,淨賺銀子五百兩。
沈易歡喜若狂,來到妓院。濃妝妓女數百,聚於主廊檬麵上,以待酒客唿喚。望之宛若神仙。
受到妓女誘惑,口袋裏有了銀子,精力又旺盛,沈易呈一時衝動,遂沉迷青樓美色。因仆人礙眼,借故打發先迴。
連嫖數次。蔡貿聞之,出麵勸諫阻止,苦口婆心。沈易醒悟,斷然嫖宿。正欲迴杭州,聞得太元軍起義,漢口一帶正在打仗,水陸路皆不平順。
沈易與蔡貿商量:“今我欲迴,無奈戰爭。若帶銀兩,遇見賊人,似羊羔投入虎口,有去無迴。不如將我銀兩,暫留貴府,請您幫忙存管。待戰事稍停,我即來取。以為如何?”
蔡貿同意:“有啥不可?隻是這銀兩,不是別物,放久了,恐有閃失,老翁我須擔責。沈掌櫃即時來取,不可久存。”
除嫖資和迴程盤纏外,尚餘下四百兩,沈易存入蔡貿處。當夜,蔡貿置酒送行。次日一早,沈易起程。
誰知在路途中,蔡易臉上竟生起瘡來,七七八八,滿臉疙瘩,奇癢無比,忍不住抓一下,就出膿血。同行人說是“棉花瘡”,主因是尋花宿柳,縱情聲色,染上性疾所致。
沈易心裏明白,病出有因,甚為恐懼,尋醫診斷,果是如此。大夫開藥,不幾日,瘡收痂落,毒氣盡歸髒腑。沈易隻道痊愈,重謝郎中,便焦急趕路。
未到杭州,瘡口複發,又尋醫問藥。可是,越醫越重,結毒穿潰,膿臭難聞。不幾日,火盡油幹,病毒攻心,即使仙丹亦難治,便嗚唿哀哉。
沈易死於路途,無人收屍。便屍骨荒野,塞於狼狗之嘴。
蔡貿不知沈易已死。但見其久不來取,便尋思:“世事難料,在歸途中,莫不是碰見賊人,而遇難了呢?”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又過了一年,沈易還是未來取。蔡貿對自己判斷予以肯定。
蔡貿又尋思:“這四百兩銀算是巨款。放著也是放著,何不拿來當本錢,販賣貨物?此地低買,彼地高賣,賺些利息,以至於銀生銀。即使他日來取,就此還與他罷,還可與他分些利息。”
隨即動銀,從蓉州販運糧食至踵州,得利銀二百兩。
某日,蔡貿於書房躺著午睡。忽然家丁來報,沈易來了。蔡貿聞之,喜出望外,穿好衣裳,出門迎接。
沈易恭敬謙禮,打拱用揖,說來取銀。蔡貿說:“當然可以。先前用其作本錢,賺銀二百兩,分你一半,共計五百兩,一並取走。”
見此,沈易稱謝。蔡貿直喚:“管家,管家,快取銀。”管家被喚來,推了推蔡貿,把蔡貿推醒了。原來是一夢。
管家道喜:“恭喜老爺,夫人生了,一個男孩。”
蔡貿聞之,心中頓悟。尋思:“沈易確已遇難。這剛生下的孩子,肯定是他投身來討債的。”
到房中一看,雖然形容大小不同,卻仿似沈易模樣。遂取名為“蔡債”,意為“到蔡家討債之子”。
蔡債慢慢長大,凡是於他消費,但有所用,蔡貿以專簿之本,一一明白記賬。
幼兒時,接生撫育、痧淋痘疹、從師教學;少年時,好吃好穿、賭錢串戲,大有所費。雖放蕩不羈,亦不勸阻,任其所用。
直至蔡債長至十六歲成人,蔡貿將各年賬目,累計通算下來,竟然超過銀兩六百有餘。遂尋思:“利銀加本銀,略略有餘。即已償還,可以止矣。”
擇黃道吉日,置辦酒席,邀親戚鄰居相聚。席間,蔡貿說:“今日酒宴,專為蔡債所設。”倒叫蔡債,坐於酒席首位。
蔡債當然推辭。
眾皆以為蔡債過於放縱,蔡貿要發言勸戒之意,都勸蔡債說:“你這麽大了,且遵父命,權且坐了上席,不必推辭。”
蔡債這才勉強坐下。
酒過數巡,蔡貿捧出賬簿,細說沈易存銀、返家病亡、托胎要債等,眾皆唏噓不已,歎息奇異。
蔡貿說完,斟滿一杯酒,舉手奉給蔡債,說:“今日緣分,你我父子一場,你要的賬目,我已經還清。”
少頃,蔡貿又說:“你喝了這杯酒,我也不留你,你就離開這個家,自尋門路,養活自己。”
蔡債含淚飲過,便收拾包袱,自行離去。因其一直遊手好閑,沒有一門手藝討生活,隻得沿途討口要飯。
一名郎中,叫袁郎,踵州人,世代為醫。見蔡債可憐,就收留了,並教其醫術。蔡債勤學,腦子聰明,領悟力強,醫術精湛,贏得好口碑。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蔡債已年近三十,每當想起父母養育之恩,也曾想過迴去報答,但想到父親那麽絕情,也就罷了。
沒有想到在此碰見,偶然之然,父子相見,百感交集。蔡債對蔡貿用藥,早晚調治。常見其長籲短歎,不好問得。
時值元宵。蔡債來家,下藥欲走。蔡貿強留之,待用飯食。蔡貿以酒款之。飲至酣處,忽覺困倦,便和衣躺在椅子上,閉目養神。
有人報周睿信至,約會蔡債為內應,刺殺甄龍。蔡貿想:“甄龍當前正在對付王翽,外派人手較多,圍在其身旁人減少,正是刺殺好時機。”
又叫人探聽消息。探子迴報甄龍正在大宴賓客,慶賞元宵。
於是,蔡貿約會周睿,就在今夜,乘其甄府不備,趁虛而入。周睿然之,以衝天炮仗為信,約定即刻動手。是夜三更,夜深人靜,周睿叫人放信。
收到信號後,蔡貿手提利刀,徑直往甄府,大叫:“甄龍,你這個奸商,往哪裏逃?”一刀砍下,甄龍隨手而倒。
蔡貿猛然驚醒,原來不是真實,卻是做了一個夢,口中猶罵甄奸不止。
見此情景,蔡債向前,問:“爹,你要刺殺甄龍嗎?”蔡貿驚恐不能答。
蔡債情真意切,說:“爹,請勿驚恐。兒連日見汝長歎,又見夢中所言,原來亦有殺甄龍之意,幸勿相瞞。我願助之,效勞出力。”
蔡貿無可奈何地說:“那個甄奸,霸占老總之位,妄望自大,為人奸詐,羞辱東家,罪該萬死。無奈甄奸勢力強大,隨身保鏢甚多,隨從爪牙無數,狗人耳目遍布,我等手無縛雞之力,對其奈何不得,故此鬱悶成疾。”
蔡債說:“不消爹費心,甄龍之性命,就在我手中。”蔡貿問其故。
蔡債說:“甄龍常患奇癢病,癢時難忍,便喊我去醫治。下次若喊我去,隻用一劑毒藥,必死無疑。”
蔡貿懇切地說:“兒啊,若是這樣,殺甄奸,就全靠你了。”
沒想到隔牆有耳,此談話被家丁包猊無意偷聽得之。
是夜,蔡債辭別而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