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這日雷暉與孔繡正商議。
言未畢,座中一人應聲而出,說:“不勞兩位掌櫃出麵,讓我去與馬驫談,定談得他點頭為止。”
雷暉一看,此人是三掌櫃曹漕,雖然富於春秋,年少年輕,但血氣方剛,風度翩翩。雷暈大喜,先叫曹漕試探馬驫口氣。
曹漕找到馬驫,馬驫看曹漕是一個小毛孩,年紀尚輕,稚氣未脫,根本不理踩,對曹漕說:“你太嫩,做不了主,叫能夠主事的人,來與我談。”
吃了一個“閉門羹”,曹漕即迴去,向雷暈報告。雷暈聞之,覺得馬驫口氣不小,便叫孔繡出麵。
孔繡約馬驫至茶樓,馬驫如約而至,見到孔繡。這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隻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
談判……不分勝負。
馬驫迴來,心想:“孔繡果然厲害,名不虛傳。須用計,方贏得。”談判桌上,馬驫口若懸河,折衝尊俎。
孔繡無言以對,急得額頭直冒汗,後來竟然暈倒在地。馬驫將孔繡抱起來,掐他的人中穴位。由於及時搶救,方得蘇醒。
迴見雷暉,雷暉說:“都說你口才厲害,如今這是怎麽了呢?”
孔繡說:“明日再和他談談看。”
雷暉說:“先別談了,即便談,也談不攏。不如來武的,把馬驫捆起來再談,到時不怕不答應我們的提出的條件。”
孔繡迴家,心想:“難得馬驫如此仗義,他及時救了我,我不忍心害他。若不,又恐雷暉生疑。”是夜,孔繡躊躇未定。
次日,又談。馬驫見幾次談不下來,焦躁不安。但見孔繡似有難言之隱,便打起精神,抖擻威風,與孔繡交談。
雷暉將家丁埋伏在外。孔繡暗思馬驫昨日救命之恩,遂以目示之。馬驫會意,從窗戶逃走。雷暉見馬驫逃了,喝令家丁將孔繡拿下。
孔繡大叫:“他要逃走,我老了,追不上,這不是我的過錯。”
雷暉生氣地說:“你怎麽會無過錯呢?有人告訴我,馬驫昨日救了你,今日他從你眼皮底下逃走時,你竟然沒有給我們任何信號,直到他逃遠了你才說的。因此無論怎麽辯解,你是逃脫不了幹係?”
遂將辭退孔繡,眾人求饒,雷暉說:“誰求情,誰是同黨。”孔繡無奈,隻得收起包袱出門。剛走到門口,就碰見沈樊。
沈樊說:“既然雷暉不重用我等,不如將其殺了,去投周睿罷。”原來沈樊自遂州,追趕周睿不了,來投雷暉。雷暉覺得沈樊傲慢無禮,不肯重用,受到雷暉冷落,卻不得誌,故屈沉於此。
當下,沈樊提刀衝入雷府。孔繡雖阻擋,但擋不住,隻得聽之任之。沈樊力大無窮,殺了雷暉,與孔繡一起,去投拜馬驫。
馬驫喜出望外,即使人去請周睿、秦智。在路上,周睿看見一隻喜鵲,在樹枝上吱吱地望著周睿而叫著,清脆悅耳,聽著讓人舒坦。
周睿問:“此是何意?”
秦智就占了一卦,說:“恭喜周總,好運降臨,前程似錦。此征兆預示,今日必得一個得力幹將。”
周睿大喜,遂入伊州。馬驫接入廳上,具言孔繡之事。周睿請孔繡出,孔繡求葬雷暉屍首於伊州之南。周睿從之,等孔繡甚厚。
馬驫引沈樊來見。這時,秦智把周睿拉入屏風後麵,耳語周睿不要接納沈樊。周睿驚問其故:“沈樊有功無罪,為何不接?”
秦智悄悄地說:“沈樊無故殺害其主而獻其市場,這是背主忘恩,是不忠義也!這樣的人留在身邊,終究是一個禍害。”
周睿說:“若不接此人,那麽來投我的人,必然害怕與擔心。”秦智點頭,出來對沈樊說:“你要好好在此幹活,不得胡作非為,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沈樊唯唯諾諾,連聲而退出。
孔繡推薦範明侄子範銳。周睿聘請為伊州大掌櫃。
原來,範銳以前遠在代州經商,頭腦靈活,善於鑽營,有過小小成就。
某日,範銳走在大街上,發現街上行行色色的人,男女老少,不管是穿長衫,或者是著短衣,都離不開紐扣,且樣式各不相同。
紐扣雖小,人人需要。它是衣服必備之物。買賣紐扣生意利潤更小,沒有人願意做。範銳想,生意小是小了點,但累計起來就不小,能帶來一毛不小的財富。
想到這裏,決定做買賣紐扣生意,而且決心大幹一場。
以前的商販生涯,積累了一點資本,再借一些,湊齊五百兩銀子,前往代州僅有的一家紐扣加工作坊。
範銳找到掌櫃魯軻,問:“紐扣每顆價格是多少?”
魯軻答:“八厘。”
範銳說:“能不能少點,我買得多。
魯軻問:“你買多少?”
範銳說:“十萬顆。”
魯軻問:“那就算五厘。”
範銳同意,拿出五百兩銀子,買得十萬顆紐扣。然後,按原價轉銷給大大小小的裁縫鋪。起初範銳為啥不多賺,僅以原價銷售,其目的是樹立良好形象。
那些紐扣訂貨單,都源源不斷地落到他手裏。
這樣持續了一年,範銳覺得賺錢機會到了。代州大小裁縫鋪有二百餘家,範銳拿著紐扣進貨單,到各個裁縫鋪,與各個掌櫃們交涉。
範銳說:“以往我賣紐扣給你們,五厘買進,五厘賣出,從中我沒賺到一厘錢,不能總是這樣。若如此,我遲早會餓死!”
說罷,便將進貨單給裁縫鋪掌櫃看。
這些裁縫鋪掌櫃看過後,相信範銳沒有說假話。
他們心想:“自已這邊訂單,反正掌握在他手裏,到了這個地步,即使自己直接去作坊進貨,也要費工費時,不如適當提高單價,讓他有些利潤可賺,就當是運費。”
想到這裏,都答應把每顆紐扣價格提高到五厘五毫。
在裁縫鋪大賺一筆以後,範銳抓住機會,又找紐扣作坊掌櫃魯軻,提出將每顆紐扣的出廠價降至每顆四厘五毫。
魯軻想:“如今許多訂單都掌握在範銳手裏,對這樣的主顧不能得罪。”便答應以每顆四厘五毫供貨。
這樣一來,範銳銷售一顆紐扣,從中獲利1厘。範銳每天經營的紐扣已達十萬顆左右,獲取毛利則達一百兩銀子。
範銳善用供需之間關係,製造有利於發財供需矛盾,使供需雙方到最後都不得不讓步,從中大賺了一筆錢。
在商海裏,一些商人都試圖做買賣雙方的搭橋人,從中賺取差價。
然而,在商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卻很難找到機會去做一個賺錢的中介人。不過,若能夠沉得住氣,善於運用計謀,那麽局麵就會大為改觀。
因為人都有貪便宜的心理,先以原價甚至賠本做買賣,讓對方嚐嚐甜頭,自然就有很多商家願意合作。
一旦掌握了進貨渠道與資源,在影響其生意命脈之時,這時出其不意,逼其就範,那麽從中就可賺到錢了。
後來,那些商人們,見範銳做紐扣生意,輕鬆就能發財,便紛紛效仿。
做紐扣中介的人多了,競爭就大了,就沒有多少利潤空間可言。再加上身處異鄉,又聞叔叔範明已亡,範銳便從代州迴來。
是金子到哪裏總是發光的。範銳經孔繡推薦,周睿重視其才華,聘請為伊州大掌櫃。
自此,淦州、洛州、桂州、伊州四州市場皆被周睿占領。周睿迴到竇州,招兵買馬,招納賢士,謀劃未來發展。
卻說高昪自迴東板養病,叫何殿經營忠縣,叫謝清經營巴渝。叫葉坤、焦幘帶其他人至南州而來。
原來蕭泰居在南州,與甄龍爭奪市場,未決勝負。聞葉坤前來相助,蕭泰大喜,準備擺接風宴,宴請葉坤等人。
人報焦幘先到,蕭泰走出門外,迎接焦幘到來,給焦幘施大禮。眾人見蕭泰如此厚待焦幘,皆大驚異。
蕭泰與焦幘並肩而行,說:“我給你行大禮,足以顯示你的功勞。”
焦幘說:“感激蕭東家厚待之恩!”迴到府中,共同商議占領南州市場之策。
且說蕭強與外商合作,進口大量西藥,從而壟斷了南州市場。
當時,處於戰爭、災荒期間,藥品用量極大。西藥一投放南州市場,中草藥的價格,不斷下跌。在嚴峻的形勢麵前,多數中藥材商人,驚惶失措,有的絕望了,崩潰了。
然而,程簴卻鎮定自若,沉著應戰。因為他已在危機初兆時就知己知彼,成竹在胸了。程簴與金應、邱路商議。
程簴分析,西藥見效快,固然嚇人,但快有快的優勢,慢有慢的好處。要明白,表麵上看是在和蕭泰競爭,而實質是中藥與西藥之間的競爭。
西藥在蕭泰產業中是無關痛癢的;可我們呢,卻隻中藥這一項,沒有任何後退或轉圜的餘地,唯有拚死一戰。
再說,中藥成本低,曆史久,數量大;而西藥成本相對地要高,是進口的,數量相對地要少得多。
以全局對局部,以量大價低對其量小價高,又是下了全力以赴寧死必勝的決心,而蕭泰卻有他的顧慮,還有充分轉還餘地。
任何商業競爭,隻能發生在雙方的成本線以上,如果市場價格跌到二方的成本線以下,這一方就會退出競爭。
西藥的主要原材料是化學成分,就算這些化學原材料價格再低,也低不過中草藥。中草藥土生土長,源源不斷,隨處可見,就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這樣,足以將價格控製在西藥以下,蕭泰沒有必要為了這點利潤與我們進行殊死鬥爭。一旦迫使他的西藥價跌至成本線以下,他是不會幹的。
聽了程簴分析,金應點頭同意,說:“程兄準確地判斷,值得我佩服。對於蕭泰商團,售賣西藥是為了賺錢,但並不涉及蕭氏商團的死活。
因此我們對他犯不著為此死掐,一旦西藥不再有利可圖,蕭泰就會停手。”
中藥和西藥在使用上是同質商品,決定購買的最主要因素是相對價格,因此價格是這一博弈的關鍵因素和策略選擇。
於是,程簴迅速下了戰役決心,找準了價格攻擊點,果斷地開展貼身肉搏般的價格戰。坐鎮南州,運籌帷幄,收集各方情報,瞄準西藥狀況。
對於數量與價格變化,把中草藥價格始終控製在西藥稍低或相等的水準。
與此同時,程簴察出了人為創造質量差別,進而實現產品差異化這一競爭法寶,不斷地提高中草藥質量。
從使用習慣與實地效用兩方麵看,當時的西藥不如中藥,價格相當,自然選優,何況價格又稍低呢?
憑借豐富經驗和對藥材的理解,在藥材市場合縱連橫中尋找同盟者。藥材最大消耗對象是官府,西藥自然也同時危及了官商們利益。
程簴利用他與官商共存亡的契機,擴大這種利益一致心理,拉緊與官商們的關係,並通過他們控製西藥進口之便利條件,幫助提高中藥市場聲譽,使消費者樂於接受中藥,自然也就冷落了西藥。
新產品的出現總會影響到既得利益者。當既得利益者嚴重受損時,他們往往會組織起來,利用各種手段阻撓新產品的廣泛應用。
西藥這一產品的銷售也不例外,它對下遊產業的生產造成了影響,特別影響了一批中藥藥農的利益。
程簴看準了這一點,出資把藥農發動起來,共同對抗西藥。
不管中藥也好,西藥也好,都是用來治病的。而這些藥品,又都必須由醫生去操作的。大多數醫生習慣於使用中藥,積累了豐富經驗,掌握了嫻熟技術。而使用西藥,既不習慣,也較生疏。
已掌握的技術難以發揮,原有的人力資本就無從施展,生產率以及工資收入也隨之有所下降,消費者已有些抵觸。
再經發動藥農,便與官商、醫生、消費者一起,群起而抗爭,力主使用中藥而反對使用西藥。四管齊下,西藥銷路大減。
不到一年的工夫,蕭泰不得不將西藥進口壓縮到了最低限度,基本上失去了與中藥競爭的數量與能力。
程簴也穩穩地賺了錢,南州這一大市場也仍穩穩地操在他的掌握之中。
邱路說:“蕭泰表麵上是退出了,但實質上對我們恨之入骨,不如將其趕盡殺絕。”
金應說:“先禮後兵,若不從,再想辦法。”
程簴從之。
一日,蕭泰正與焦幘商議,忽報程簴差人送信通知談判。
蕭泰拆信觀畢,大怒說:“程簴欺負我太甚,他以中藥打贏了我的西藥,還聽說葉坤等人來了,故意通知我去談判。我就不用葉坤等人,我一樣的可以贏他。”
遂著手與其商談,帶上穆舒、甄雍二人赴約。約定地點是茶館。
南州茶館,各式各樣,遍布全城。有清茶館、書茶館、大茶館、野茶館。
清茶館是專供商人洽談生意的,書茶館是說書表演典藝的,大茶館是兼各種茶館之長、可容三教九流的,野茶館是供文人筆會、遊人賞景的。
在茶館裏,有挑夫販夫,有大商人、大老板,有唱曲的、賣藝的,有提籠架鳥的紈絝子弟。啥人都有的,小小茶館就是社會的縮影。
他們選擇了一個清茶館。
程簴、金應、邱路三人如約而至。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話根本不投機,沒有說到幾句話,談不下來,雙方動手對打。
邱路手握一把尖刀,向蕭泰刺來,如一道電光,飛至麵前。穆舒、甄雍急用劍擋住。邱路力氣甚是厲害,穆、甄擋住費力,眼看力不從心,金應過來相幫,一刀將穆舒殺死。
眾人一片混殺。蕭氏家丁抵敵不了,敗下陣來。蕭泰從窗戶逃走,程簴、金應、邱路三人引眾家丁追趕。
蕭泰逃到一個小茶坊,進了裏屋。程簴等眾人追來,感覺蕭泰逃不了,也追趕累了,先吃杯茶再說。一個夥計上來倒茶。
程簴說:“叫剛才進屋那人,也出來吃茶罷!”
夥計答應一聲,便入內去叫。隻聽得蕭泰在裏麵叫了起來,說:“老子稍微歇息,我餓了,你出去給我買一碗麵來吃。”
蕭泰說完,還將那夥計打了幾下。隻見那夥計出來說道:“諸位請少坐,蕭泰叫我去買麵,吃了便出來。”
當時,程簴覺得蕭泰還在裏屋,認為蕭泰反正是逃不走,就放他出去買麵。
等了許久,金應覺得不對勁,因為買麵的不見迴來,蕭泰也不見出來。
眾人等得不耐煩,便進去看時,隻見裏麵捆著那夥計,嘴裏堵了一塊毛巾。
夥計說:“我是店裏的夥計,剛才出去買麵的,正是蕭泰。”
程簴、金應、邱路三人見說,大吃一驚,歎了一口氣,說:“蕭泰真的狡猾,我等看不仔細,卻被他瞞過了。”隻得再出門追趕。
原來,程簴等人在外吃茶時,蕭泰逃到裏屋,故意叫罵埋怨,卻把那夥計的衣服扒下來,與自己衣服換穿了。
蕭泰戴了帽子,低著頭,隻顧出去買麵,從容走將出來,因此眾人不懷疑。
逃至不遠時,葉坤帶人來救,蕭泰這才逃脫。
葉坤保護蕭泰,迴至府上,手下家丁陸續歸來。蕭泰見穆舒已死,放聲大哭。
蔣孟說:“蕭東家恃盛壯之氣,輕視對手,蕭氏商團上下,莫不寒心。那些出麵談判經營之事,也是手下掌櫃之任,非蕭東家之宜也。蕭東家隻須在家指揮,把人用好即可。今穆舒死亡就是一個教訓,望以後切記之。”
蕭泰聞言,麵紅耳赤,聞過則改,說:“你說得對,確實是我的過錯,從今以後當改之。”
一日,雷徎入內見蕭泰,說:“我手下有一夥計叫章傑,與章勇是親兄弟。章勇是程簴手下的夥計,因為犯錯被責罰,心中懷有怨恨。章傑悄悄來告訴我,章勇願意為內應,刺殺程簴。”
蕭泰問:“章傑現在何處?”
雷徎答:“他已去找章勇了。”
秦哿說:“程簴這人,足智多謀,恐有準備,不可大意。”雷徎堅持要執行。蕭泰因傷感穆舒之死,急欲報仇,遂叫雷徎行動。
卻說章傑是雷徎同村之人,當日去尋章勇,兩人商議。章傑說:“我已向雷掌櫃報告,你為內應,有何打算?”
章勇說:“至半夜時分,點火為號,我把大門打開,你叫雷掌櫃帶人衝進來即可。”
章傑說:“這個辦法甚好!”
是夜,程簴得勝迴來,喝酒犒勞,吩咐晚上睡覺不要脫衣。有人說:“今日全勝,蕭氏不會再來襲。”
程簴說:“那不一定。大敵當前,總是要防備。商戰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倘若晚上來偷襲,卻無準備,如何應對?今晚防備,當比其他晚上更加謹慎。”
話猶未了,院內有騷亂。程簴大吃一驚,喚隨從數十人,當道而立。左右說:“叫喊聲甚急,可往觀之。”
程簴說:“不慌,看看再說。以靜觀變,相機應對。”沒過多久,金應擒獲章勇至。程簴詢得其情,當即將其殺死。
這時,隻見野外黑暗處星星點點,似乎有人影晃動。程簴說:“此是敵人外應來了,可將計就計。”
便叫人在院內點燃一把火,眾皆叫反,打開大門。雷徎見狀,帶人衝入。院內暗鉤無數,雷徎急退,卻被暗鉤鉤住,摔在一壕溝內,肋骨折斷,動彈不得。謝清、金應正待來捉,卻被邵俊、高勇二人趕來救出。
蕭泰見雷徎身帶重傷,愈加傷感。黃誠建議暫時撤退,蕭泰從之,遂組織人迴宜州。雷徎病重,蕭泰叫黃誠去問候。
雷徎大叫:“人的一生,當立功、立德、立言。我來至世上,卻沒有占一樣。今所誌未遂,奈何死乎!”言畢,閉目而亡,終年三十八歲。
蕭泰聞雷徎死,傷悼不已,命厚葬於宜州北山之下。其子雷剛,尚還年幼,蕭泰給付薪水,將其養至成人,並給予功勞股一份,雷氏家眷享受終身。
言未畢,座中一人應聲而出,說:“不勞兩位掌櫃出麵,讓我去與馬驫談,定談得他點頭為止。”
雷暉一看,此人是三掌櫃曹漕,雖然富於春秋,年少年輕,但血氣方剛,風度翩翩。雷暈大喜,先叫曹漕試探馬驫口氣。
曹漕找到馬驫,馬驫看曹漕是一個小毛孩,年紀尚輕,稚氣未脫,根本不理踩,對曹漕說:“你太嫩,做不了主,叫能夠主事的人,來與我談。”
吃了一個“閉門羹”,曹漕即迴去,向雷暈報告。雷暈聞之,覺得馬驫口氣不小,便叫孔繡出麵。
孔繡約馬驫至茶樓,馬驫如約而至,見到孔繡。這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隻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
談判……不分勝負。
馬驫迴來,心想:“孔繡果然厲害,名不虛傳。須用計,方贏得。”談判桌上,馬驫口若懸河,折衝尊俎。
孔繡無言以對,急得額頭直冒汗,後來竟然暈倒在地。馬驫將孔繡抱起來,掐他的人中穴位。由於及時搶救,方得蘇醒。
迴見雷暉,雷暉說:“都說你口才厲害,如今這是怎麽了呢?”
孔繡說:“明日再和他談談看。”
雷暉說:“先別談了,即便談,也談不攏。不如來武的,把馬驫捆起來再談,到時不怕不答應我們的提出的條件。”
孔繡迴家,心想:“難得馬驫如此仗義,他及時救了我,我不忍心害他。若不,又恐雷暉生疑。”是夜,孔繡躊躇未定。
次日,又談。馬驫見幾次談不下來,焦躁不安。但見孔繡似有難言之隱,便打起精神,抖擻威風,與孔繡交談。
雷暉將家丁埋伏在外。孔繡暗思馬驫昨日救命之恩,遂以目示之。馬驫會意,從窗戶逃走。雷暉見馬驫逃了,喝令家丁將孔繡拿下。
孔繡大叫:“他要逃走,我老了,追不上,這不是我的過錯。”
雷暉生氣地說:“你怎麽會無過錯呢?有人告訴我,馬驫昨日救了你,今日他從你眼皮底下逃走時,你竟然沒有給我們任何信號,直到他逃遠了你才說的。因此無論怎麽辯解,你是逃脫不了幹係?”
遂將辭退孔繡,眾人求饒,雷暉說:“誰求情,誰是同黨。”孔繡無奈,隻得收起包袱出門。剛走到門口,就碰見沈樊。
沈樊說:“既然雷暉不重用我等,不如將其殺了,去投周睿罷。”原來沈樊自遂州,追趕周睿不了,來投雷暉。雷暉覺得沈樊傲慢無禮,不肯重用,受到雷暉冷落,卻不得誌,故屈沉於此。
當下,沈樊提刀衝入雷府。孔繡雖阻擋,但擋不住,隻得聽之任之。沈樊力大無窮,殺了雷暉,與孔繡一起,去投拜馬驫。
馬驫喜出望外,即使人去請周睿、秦智。在路上,周睿看見一隻喜鵲,在樹枝上吱吱地望著周睿而叫著,清脆悅耳,聽著讓人舒坦。
周睿問:“此是何意?”
秦智就占了一卦,說:“恭喜周總,好運降臨,前程似錦。此征兆預示,今日必得一個得力幹將。”
周睿大喜,遂入伊州。馬驫接入廳上,具言孔繡之事。周睿請孔繡出,孔繡求葬雷暉屍首於伊州之南。周睿從之,等孔繡甚厚。
馬驫引沈樊來見。這時,秦智把周睿拉入屏風後麵,耳語周睿不要接納沈樊。周睿驚問其故:“沈樊有功無罪,為何不接?”
秦智悄悄地說:“沈樊無故殺害其主而獻其市場,這是背主忘恩,是不忠義也!這樣的人留在身邊,終究是一個禍害。”
周睿說:“若不接此人,那麽來投我的人,必然害怕與擔心。”秦智點頭,出來對沈樊說:“你要好好在此幹活,不得胡作非為,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沈樊唯唯諾諾,連聲而退出。
孔繡推薦範明侄子範銳。周睿聘請為伊州大掌櫃。
原來,範銳以前遠在代州經商,頭腦靈活,善於鑽營,有過小小成就。
某日,範銳走在大街上,發現街上行行色色的人,男女老少,不管是穿長衫,或者是著短衣,都離不開紐扣,且樣式各不相同。
紐扣雖小,人人需要。它是衣服必備之物。買賣紐扣生意利潤更小,沒有人願意做。範銳想,生意小是小了點,但累計起來就不小,能帶來一毛不小的財富。
想到這裏,決定做買賣紐扣生意,而且決心大幹一場。
以前的商販生涯,積累了一點資本,再借一些,湊齊五百兩銀子,前往代州僅有的一家紐扣加工作坊。
範銳找到掌櫃魯軻,問:“紐扣每顆價格是多少?”
魯軻答:“八厘。”
範銳說:“能不能少點,我買得多。
魯軻問:“你買多少?”
範銳說:“十萬顆。”
魯軻問:“那就算五厘。”
範銳同意,拿出五百兩銀子,買得十萬顆紐扣。然後,按原價轉銷給大大小小的裁縫鋪。起初範銳為啥不多賺,僅以原價銷售,其目的是樹立良好形象。
那些紐扣訂貨單,都源源不斷地落到他手裏。
這樣持續了一年,範銳覺得賺錢機會到了。代州大小裁縫鋪有二百餘家,範銳拿著紐扣進貨單,到各個裁縫鋪,與各個掌櫃們交涉。
範銳說:“以往我賣紐扣給你們,五厘買進,五厘賣出,從中我沒賺到一厘錢,不能總是這樣。若如此,我遲早會餓死!”
說罷,便將進貨單給裁縫鋪掌櫃看。
這些裁縫鋪掌櫃看過後,相信範銳沒有說假話。
他們心想:“自已這邊訂單,反正掌握在他手裏,到了這個地步,即使自己直接去作坊進貨,也要費工費時,不如適當提高單價,讓他有些利潤可賺,就當是運費。”
想到這裏,都答應把每顆紐扣價格提高到五厘五毫。
在裁縫鋪大賺一筆以後,範銳抓住機會,又找紐扣作坊掌櫃魯軻,提出將每顆紐扣的出廠價降至每顆四厘五毫。
魯軻想:“如今許多訂單都掌握在範銳手裏,對這樣的主顧不能得罪。”便答應以每顆四厘五毫供貨。
這樣一來,範銳銷售一顆紐扣,從中獲利1厘。範銳每天經營的紐扣已達十萬顆左右,獲取毛利則達一百兩銀子。
範銳善用供需之間關係,製造有利於發財供需矛盾,使供需雙方到最後都不得不讓步,從中大賺了一筆錢。
在商海裏,一些商人都試圖做買賣雙方的搭橋人,從中賺取差價。
然而,在商業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卻很難找到機會去做一個賺錢的中介人。不過,若能夠沉得住氣,善於運用計謀,那麽局麵就會大為改觀。
因為人都有貪便宜的心理,先以原價甚至賠本做買賣,讓對方嚐嚐甜頭,自然就有很多商家願意合作。
一旦掌握了進貨渠道與資源,在影響其生意命脈之時,這時出其不意,逼其就範,那麽從中就可賺到錢了。
後來,那些商人們,見範銳做紐扣生意,輕鬆就能發財,便紛紛效仿。
做紐扣中介的人多了,競爭就大了,就沒有多少利潤空間可言。再加上身處異鄉,又聞叔叔範明已亡,範銳便從代州迴來。
是金子到哪裏總是發光的。範銳經孔繡推薦,周睿重視其才華,聘請為伊州大掌櫃。
自此,淦州、洛州、桂州、伊州四州市場皆被周睿占領。周睿迴到竇州,招兵買馬,招納賢士,謀劃未來發展。
卻說高昪自迴東板養病,叫何殿經營忠縣,叫謝清經營巴渝。叫葉坤、焦幘帶其他人至南州而來。
原來蕭泰居在南州,與甄龍爭奪市場,未決勝負。聞葉坤前來相助,蕭泰大喜,準備擺接風宴,宴請葉坤等人。
人報焦幘先到,蕭泰走出門外,迎接焦幘到來,給焦幘施大禮。眾人見蕭泰如此厚待焦幘,皆大驚異。
蕭泰與焦幘並肩而行,說:“我給你行大禮,足以顯示你的功勞。”
焦幘說:“感激蕭東家厚待之恩!”迴到府中,共同商議占領南州市場之策。
且說蕭強與外商合作,進口大量西藥,從而壟斷了南州市場。
當時,處於戰爭、災荒期間,藥品用量極大。西藥一投放南州市場,中草藥的價格,不斷下跌。在嚴峻的形勢麵前,多數中藥材商人,驚惶失措,有的絕望了,崩潰了。
然而,程簴卻鎮定自若,沉著應戰。因為他已在危機初兆時就知己知彼,成竹在胸了。程簴與金應、邱路商議。
程簴分析,西藥見效快,固然嚇人,但快有快的優勢,慢有慢的好處。要明白,表麵上看是在和蕭泰競爭,而實質是中藥與西藥之間的競爭。
西藥在蕭泰產業中是無關痛癢的;可我們呢,卻隻中藥這一項,沒有任何後退或轉圜的餘地,唯有拚死一戰。
再說,中藥成本低,曆史久,數量大;而西藥成本相對地要高,是進口的,數量相對地要少得多。
以全局對局部,以量大價低對其量小價高,又是下了全力以赴寧死必勝的決心,而蕭泰卻有他的顧慮,還有充分轉還餘地。
任何商業競爭,隻能發生在雙方的成本線以上,如果市場價格跌到二方的成本線以下,這一方就會退出競爭。
西藥的主要原材料是化學成分,就算這些化學原材料價格再低,也低不過中草藥。中草藥土生土長,源源不斷,隨處可見,就是我們的最大優勢。
這樣,足以將價格控製在西藥以下,蕭泰沒有必要為了這點利潤與我們進行殊死鬥爭。一旦迫使他的西藥價跌至成本線以下,他是不會幹的。
聽了程簴分析,金應點頭同意,說:“程兄準確地判斷,值得我佩服。對於蕭泰商團,售賣西藥是為了賺錢,但並不涉及蕭氏商團的死活。
因此我們對他犯不著為此死掐,一旦西藥不再有利可圖,蕭泰就會停手。”
中藥和西藥在使用上是同質商品,決定購買的最主要因素是相對價格,因此價格是這一博弈的關鍵因素和策略選擇。
於是,程簴迅速下了戰役決心,找準了價格攻擊點,果斷地開展貼身肉搏般的價格戰。坐鎮南州,運籌帷幄,收集各方情報,瞄準西藥狀況。
對於數量與價格變化,把中草藥價格始終控製在西藥稍低或相等的水準。
與此同時,程簴察出了人為創造質量差別,進而實現產品差異化這一競爭法寶,不斷地提高中草藥質量。
從使用習慣與實地效用兩方麵看,當時的西藥不如中藥,價格相當,自然選優,何況價格又稍低呢?
憑借豐富經驗和對藥材的理解,在藥材市場合縱連橫中尋找同盟者。藥材最大消耗對象是官府,西藥自然也同時危及了官商們利益。
程簴利用他與官商共存亡的契機,擴大這種利益一致心理,拉緊與官商們的關係,並通過他們控製西藥進口之便利條件,幫助提高中藥市場聲譽,使消費者樂於接受中藥,自然也就冷落了西藥。
新產品的出現總會影響到既得利益者。當既得利益者嚴重受損時,他們往往會組織起來,利用各種手段阻撓新產品的廣泛應用。
西藥這一產品的銷售也不例外,它對下遊產業的生產造成了影響,特別影響了一批中藥藥農的利益。
程簴看準了這一點,出資把藥農發動起來,共同對抗西藥。
不管中藥也好,西藥也好,都是用來治病的。而這些藥品,又都必須由醫生去操作的。大多數醫生習慣於使用中藥,積累了豐富經驗,掌握了嫻熟技術。而使用西藥,既不習慣,也較生疏。
已掌握的技術難以發揮,原有的人力資本就無從施展,生產率以及工資收入也隨之有所下降,消費者已有些抵觸。
再經發動藥農,便與官商、醫生、消費者一起,群起而抗爭,力主使用中藥而反對使用西藥。四管齊下,西藥銷路大減。
不到一年的工夫,蕭泰不得不將西藥進口壓縮到了最低限度,基本上失去了與中藥競爭的數量與能力。
程簴也穩穩地賺了錢,南州這一大市場也仍穩穩地操在他的掌握之中。
邱路說:“蕭泰表麵上是退出了,但實質上對我們恨之入骨,不如將其趕盡殺絕。”
金應說:“先禮後兵,若不從,再想辦法。”
程簴從之。
一日,蕭泰正與焦幘商議,忽報程簴差人送信通知談判。
蕭泰拆信觀畢,大怒說:“程簴欺負我太甚,他以中藥打贏了我的西藥,還聽說葉坤等人來了,故意通知我去談判。我就不用葉坤等人,我一樣的可以贏他。”
遂著手與其商談,帶上穆舒、甄雍二人赴約。約定地點是茶館。
南州茶館,各式各樣,遍布全城。有清茶館、書茶館、大茶館、野茶館。
清茶館是專供商人洽談生意的,書茶館是說書表演典藝的,大茶館是兼各種茶館之長、可容三教九流的,野茶館是供文人筆會、遊人賞景的。
在茶館裏,有挑夫販夫,有大商人、大老板,有唱曲的、賣藝的,有提籠架鳥的紈絝子弟。啥人都有的,小小茶館就是社會的縮影。
他們選擇了一個清茶館。
程簴、金應、邱路三人如約而至。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話根本不投機,沒有說到幾句話,談不下來,雙方動手對打。
邱路手握一把尖刀,向蕭泰刺來,如一道電光,飛至麵前。穆舒、甄雍急用劍擋住。邱路力氣甚是厲害,穆、甄擋住費力,眼看力不從心,金應過來相幫,一刀將穆舒殺死。
眾人一片混殺。蕭氏家丁抵敵不了,敗下陣來。蕭泰從窗戶逃走,程簴、金應、邱路三人引眾家丁追趕。
蕭泰逃到一個小茶坊,進了裏屋。程簴等眾人追來,感覺蕭泰逃不了,也追趕累了,先吃杯茶再說。一個夥計上來倒茶。
程簴說:“叫剛才進屋那人,也出來吃茶罷!”
夥計答應一聲,便入內去叫。隻聽得蕭泰在裏麵叫了起來,說:“老子稍微歇息,我餓了,你出去給我買一碗麵來吃。”
蕭泰說完,還將那夥計打了幾下。隻見那夥計出來說道:“諸位請少坐,蕭泰叫我去買麵,吃了便出來。”
當時,程簴覺得蕭泰還在裏屋,認為蕭泰反正是逃不走,就放他出去買麵。
等了許久,金應覺得不對勁,因為買麵的不見迴來,蕭泰也不見出來。
眾人等得不耐煩,便進去看時,隻見裏麵捆著那夥計,嘴裏堵了一塊毛巾。
夥計說:“我是店裏的夥計,剛才出去買麵的,正是蕭泰。”
程簴、金應、邱路三人見說,大吃一驚,歎了一口氣,說:“蕭泰真的狡猾,我等看不仔細,卻被他瞞過了。”隻得再出門追趕。
原來,程簴等人在外吃茶時,蕭泰逃到裏屋,故意叫罵埋怨,卻把那夥計的衣服扒下來,與自己衣服換穿了。
蕭泰戴了帽子,低著頭,隻顧出去買麵,從容走將出來,因此眾人不懷疑。
逃至不遠時,葉坤帶人來救,蕭泰這才逃脫。
葉坤保護蕭泰,迴至府上,手下家丁陸續歸來。蕭泰見穆舒已死,放聲大哭。
蔣孟說:“蕭東家恃盛壯之氣,輕視對手,蕭氏商團上下,莫不寒心。那些出麵談判經營之事,也是手下掌櫃之任,非蕭東家之宜也。蕭東家隻須在家指揮,把人用好即可。今穆舒死亡就是一個教訓,望以後切記之。”
蕭泰聞言,麵紅耳赤,聞過則改,說:“你說得對,確實是我的過錯,從今以後當改之。”
一日,雷徎入內見蕭泰,說:“我手下有一夥計叫章傑,與章勇是親兄弟。章勇是程簴手下的夥計,因為犯錯被責罰,心中懷有怨恨。章傑悄悄來告訴我,章勇願意為內應,刺殺程簴。”
蕭泰問:“章傑現在何處?”
雷徎答:“他已去找章勇了。”
秦哿說:“程簴這人,足智多謀,恐有準備,不可大意。”雷徎堅持要執行。蕭泰因傷感穆舒之死,急欲報仇,遂叫雷徎行動。
卻說章傑是雷徎同村之人,當日去尋章勇,兩人商議。章傑說:“我已向雷掌櫃報告,你為內應,有何打算?”
章勇說:“至半夜時分,點火為號,我把大門打開,你叫雷掌櫃帶人衝進來即可。”
章傑說:“這個辦法甚好!”
是夜,程簴得勝迴來,喝酒犒勞,吩咐晚上睡覺不要脫衣。有人說:“今日全勝,蕭氏不會再來襲。”
程簴說:“那不一定。大敵當前,總是要防備。商戰之道,勿以勝為喜,勿以敗為憂。倘若晚上來偷襲,卻無準備,如何應對?今晚防備,當比其他晚上更加謹慎。”
話猶未了,院內有騷亂。程簴大吃一驚,喚隨從數十人,當道而立。左右說:“叫喊聲甚急,可往觀之。”
程簴說:“不慌,看看再說。以靜觀變,相機應對。”沒過多久,金應擒獲章勇至。程簴詢得其情,當即將其殺死。
這時,隻見野外黑暗處星星點點,似乎有人影晃動。程簴說:“此是敵人外應來了,可將計就計。”
便叫人在院內點燃一把火,眾皆叫反,打開大門。雷徎見狀,帶人衝入。院內暗鉤無數,雷徎急退,卻被暗鉤鉤住,摔在一壕溝內,肋骨折斷,動彈不得。謝清、金應正待來捉,卻被邵俊、高勇二人趕來救出。
蕭泰見雷徎身帶重傷,愈加傷感。黃誠建議暫時撤退,蕭泰從之,遂組織人迴宜州。雷徎病重,蕭泰叫黃誠去問候。
雷徎大叫:“人的一生,當立功、立德、立言。我來至世上,卻沒有占一樣。今所誌未遂,奈何死乎!”言畢,閉目而亡,終年三十八歲。
蕭泰聞雷徎死,傷悼不已,命厚葬於宜州北山之下。其子雷剛,尚還年幼,蕭泰給付薪水,將其養至成人,並給予功勞股一份,雷氏家眷享受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