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鬥上的人不斷高聲喊叫,報告著方位與來敵,幾乎所有的水手都聚集在了甲板上,所有人的身邊都放好了長刀、過船釘槍、短標槍、飛斧、繩爪、撓鉤等武器,除此之外,每個人身邊還有一杆鳥銃。
徐如華高聲大喝著分配著守船的任務,董鶴在旁邊不斷補充,船員們黝黑的麵龐上看不出什麽驚慌,反而更多滿臉的欣喜。
“媽的,都給老子裝!裝害怕!裝得像一點,嘻嘻哈哈地哪個賊寇敢來?!”
微微搖晃的船體當中,董鶴大腳死死得摳住甲板紋絲不動,他一邊拎著一把細長的倭刀,一邊用刀鞘對著水營的戰兵們不斷打罵。
接著他抬起頭對徐如華喊道:“徐頭兒,還隻有兩條船?”
“媽的,老子們辛苦忙活了這麽久,就兩條蝦米上鉤!”
看到徐如華點頭,董鶴又大罵了一聲。
“先在海上打兩個彎兒,隨後左轉舵,將帆升滿!裝作要逃的樣子!”徐如華沒有理會董鶴,反而對著身旁的舵手下令道。
依言將巨大的船體在海中轉了兩圈以後,“驚慌失措”的海滄船似乎才終於找對了風向,巨大的船帆一瞬間被風鼓滿,速度快了一節。
而與此同時,烏侉子這邊的兩艘開浪船,本來體型就小,速度更快。在帆、槳、櫓的多重加持下,如同離了弦的箭一般快速地衝著海滄船衝了過去。
在四槳一櫓的號子聲中,烏侉子頭上裹著的紅頭巾隨風飄蕩,和它的主人一樣,看起來十分得意。
“追!給老子追,看是他的冬船跑的快,還是老子的開浪船跑的快!”
烏侉子一邊哈哈大笑,一邊指揮著手下搖櫓。
“把頭,小心使得萬年船,還是要當心些。”
二把頭在他的身旁提醒道。
烏侉子點了點頭,海滄船的船體比他這兩艘開浪船大了好幾圈,作為海寇,他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跳幫登船,而不是將船給擊沉這無形當中就讓難度更大了幾分。
烏侉子按著腰間挎著的腰刀,迴過頭來對著甲板上的人喊:“老規矩,一會都先拋繩爪,勾住他的船,等靠了他的船身再將跳板搭上去,船上的人一個不留!”
“別扔火瓶!”二把頭再次提醒道。
烏侉子一拍腦袋:“對!上麵都是皮毛貨,一遇火就著,誰他娘的把貨和船給點了,老子將你扔海裏去喂魚!”
除了船上的皮毛貨以外,這艘海滄船本身的價值也十分不菲,如果能夠將海滄船完好無損地俘了,那他在左近的海寇當中地位也會大大的提升。
想到這裏烏侉子就更加興奮,嘴裏不斷地催促著:“快!快!把你們在娘們身上的力氣都給老子用出來!”
除了不斷喊著口號搖著船槳的五六個人外,其他的海寇也紛紛掏出了武器,除了人人都有的繩爪以外,大多數都是刀尖長槍一類的冷兵器,隻有三杆老式的火繩槍。
南船北馬,北方的海寇和南方的海寇略有不同。
南邊的海寇大多都是職業海寇,有很多人一出生就含著海寇的飯碗,終生都靠著這個吃飯,而且南邊的海寇與佛郎機人、紅毛夷乃至倭寇的交流都比較多,因此不管是在操控船隻還是火器等領域的使用上,都十分先進。
而北邊的海寇,其實更加的傳統,可以視為會一些水的步兵,大多數打法仍然是陸路的衝陣和冷兵器的廝殺,對於火器,特別對於大炮的使用不足。
總體上來說就和在陸路上南人騎兵一樣,南北方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長,而且擁有一些代差。
業已等待了許久的海寇們,也一邊大聲唿喊著,一邊將手裏的兵器碰地乒乓作響,以此作為恫嚇。
兩艘開浪船距海滄船越來越近,海滄船上,已經移至船尾的徐如華看見一股白煙從一艘開浪船上升起,緊接著隱隱聽到嘭地一聲,然而沒有人躲避。
距離太遠了,能打到,就有鬼了。
隨後,尾隨的兩艘開浪船一左一右向海滄船包夾了過來,看樣子竟然想從船的兩舷同時跳幫。
“徐頭兒,怎麽辦?”
徐如華一直冷眼看著,見他不說話,他的副手,董鶴的臉上則略微有些焦急,不住地拿眼睛瞥著徐如華,等待他的號令。
片刻以後,徐如華終於出了聲,然而這道命令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放他們鉤船,不準用佛郎機、虎蹲炮!”
海滄船原本的武器有佛郎機四門,分別是船頭兩門,靠近船頭的左右舷各一門,船尾一門碗口銃,靠近船尾的左右舷另有一門碗口銃。
不過碗口銃這種國初時的老家夥,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海戰,韓林便學著戚繼光的法子,將虎蹲炮給搬到了船上,替換了船尾的三門碗口銃和船頭的一門佛郎機。
這兩種炮都不是遠炮,但韓林暫時還搞不到紅夷炮,因此其實他們的水營是缺少遠程火力的。
不過即便佛郎機和虎蹲炮的射程不遠,但那是相對於紅夷炮這種可以打一兩裏的重炮來說,一二百步的有效射程還是有的。
“徐頭兒?為啥不能用炮?!”
董鶴對於徐如華的這道命令有些不解。
徐如華看著越來越近的兩艘開浪船,嘴裏解釋道:“咱們在釣魚,對麵也在釣魚,這兩艘船就是海寇的魚餌,如我所料不假,對方是要我們和這兩艘船拚的你死我活以後,才會派其他船過來。”
“佛郎機和虎蹲炮那麽大動靜,對方肯定不敢來,咱們費勁了這麽大的心思,自然不能啃骨頭,而是要吃肉,大口的吃肉!”
接著徐如華將一頂鐵帽戴在了頭上,隨手抽出腰間挎著的腰刀,嘴裏大聲喊道:“今日乃我水營首戰!大人對我水營寄予厚望,對麵來的,不過是一群海寇,若我們連海寇都收拾不了,有何顏麵去見大人!”
徐如華將手中腰刀高高舉起:“殺賊!必勝!”
在船艙上貓腰躲藏著的一眾水營戰兵也跟著大聲喝道:“必勝!”
徐如華高聲大喝著分配著守船的任務,董鶴在旁邊不斷補充,船員們黝黑的麵龐上看不出什麽驚慌,反而更多滿臉的欣喜。
“媽的,都給老子裝!裝害怕!裝得像一點,嘻嘻哈哈地哪個賊寇敢來?!”
微微搖晃的船體當中,董鶴大腳死死得摳住甲板紋絲不動,他一邊拎著一把細長的倭刀,一邊用刀鞘對著水營的戰兵們不斷打罵。
接著他抬起頭對徐如華喊道:“徐頭兒,還隻有兩條船?”
“媽的,老子們辛苦忙活了這麽久,就兩條蝦米上鉤!”
看到徐如華點頭,董鶴又大罵了一聲。
“先在海上打兩個彎兒,隨後左轉舵,將帆升滿!裝作要逃的樣子!”徐如華沒有理會董鶴,反而對著身旁的舵手下令道。
依言將巨大的船體在海中轉了兩圈以後,“驚慌失措”的海滄船似乎才終於找對了風向,巨大的船帆一瞬間被風鼓滿,速度快了一節。
而與此同時,烏侉子這邊的兩艘開浪船,本來體型就小,速度更快。在帆、槳、櫓的多重加持下,如同離了弦的箭一般快速地衝著海滄船衝了過去。
在四槳一櫓的號子聲中,烏侉子頭上裹著的紅頭巾隨風飄蕩,和它的主人一樣,看起來十分得意。
“追!給老子追,看是他的冬船跑的快,還是老子的開浪船跑的快!”
烏侉子一邊哈哈大笑,一邊指揮著手下搖櫓。
“把頭,小心使得萬年船,還是要當心些。”
二把頭在他的身旁提醒道。
烏侉子點了點頭,海滄船的船體比他這兩艘開浪船大了好幾圈,作為海寇,他們最主要的目標就是跳幫登船,而不是將船給擊沉這無形當中就讓難度更大了幾分。
烏侉子按著腰間挎著的腰刀,迴過頭來對著甲板上的人喊:“老規矩,一會都先拋繩爪,勾住他的船,等靠了他的船身再將跳板搭上去,船上的人一個不留!”
“別扔火瓶!”二把頭再次提醒道。
烏侉子一拍腦袋:“對!上麵都是皮毛貨,一遇火就著,誰他娘的把貨和船給點了,老子將你扔海裏去喂魚!”
除了船上的皮毛貨以外,這艘海滄船本身的價值也十分不菲,如果能夠將海滄船完好無損地俘了,那他在左近的海寇當中地位也會大大的提升。
想到這裏烏侉子就更加興奮,嘴裏不斷地催促著:“快!快!把你們在娘們身上的力氣都給老子用出來!”
除了不斷喊著口號搖著船槳的五六個人外,其他的海寇也紛紛掏出了武器,除了人人都有的繩爪以外,大多數都是刀尖長槍一類的冷兵器,隻有三杆老式的火繩槍。
南船北馬,北方的海寇和南方的海寇略有不同。
南邊的海寇大多都是職業海寇,有很多人一出生就含著海寇的飯碗,終生都靠著這個吃飯,而且南邊的海寇與佛郎機人、紅毛夷乃至倭寇的交流都比較多,因此不管是在操控船隻還是火器等領域的使用上,都十分先進。
而北邊的海寇,其實更加的傳統,可以視為會一些水的步兵,大多數打法仍然是陸路的衝陣和冷兵器的廝殺,對於火器,特別對於大炮的使用不足。
總體上來說就和在陸路上南人騎兵一樣,南北方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長,而且擁有一些代差。
業已等待了許久的海寇們,也一邊大聲唿喊著,一邊將手裏的兵器碰地乒乓作響,以此作為恫嚇。
兩艘開浪船距海滄船越來越近,海滄船上,已經移至船尾的徐如華看見一股白煙從一艘開浪船上升起,緊接著隱隱聽到嘭地一聲,然而沒有人躲避。
距離太遠了,能打到,就有鬼了。
隨後,尾隨的兩艘開浪船一左一右向海滄船包夾了過來,看樣子竟然想從船的兩舷同時跳幫。
“徐頭兒,怎麽辦?”
徐如華一直冷眼看著,見他不說話,他的副手,董鶴的臉上則略微有些焦急,不住地拿眼睛瞥著徐如華,等待他的號令。
片刻以後,徐如華終於出了聲,然而這道命令卻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放他們鉤船,不準用佛郎機、虎蹲炮!”
海滄船原本的武器有佛郎機四門,分別是船頭兩門,靠近船頭的左右舷各一門,船尾一門碗口銃,靠近船尾的左右舷另有一門碗口銃。
不過碗口銃這種國初時的老家夥,已經難以適應當前的海戰,韓林便學著戚繼光的法子,將虎蹲炮給搬到了船上,替換了船尾的三門碗口銃和船頭的一門佛郎機。
這兩種炮都不是遠炮,但韓林暫時還搞不到紅夷炮,因此其實他們的水營是缺少遠程火力的。
不過即便佛郎機和虎蹲炮的射程不遠,但那是相對於紅夷炮這種可以打一兩裏的重炮來說,一二百步的有效射程還是有的。
“徐頭兒?為啥不能用炮?!”
董鶴對於徐如華的這道命令有些不解。
徐如華看著越來越近的兩艘開浪船,嘴裏解釋道:“咱們在釣魚,對麵也在釣魚,這兩艘船就是海寇的魚餌,如我所料不假,對方是要我們和這兩艘船拚的你死我活以後,才會派其他船過來。”
“佛郎機和虎蹲炮那麽大動靜,對方肯定不敢來,咱們費勁了這麽大的心思,自然不能啃骨頭,而是要吃肉,大口的吃肉!”
接著徐如華將一頂鐵帽戴在了頭上,隨手抽出腰間挎著的腰刀,嘴裏大聲喊道:“今日乃我水營首戰!大人對我水營寄予厚望,對麵來的,不過是一群海寇,若我們連海寇都收拾不了,有何顏麵去見大人!”
徐如華將手中腰刀高高舉起:“殺賊!必勝!”
在船艙上貓腰躲藏著的一眾水營戰兵也跟著大聲喝道:“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