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中秋
汀流河沿岸歡聲雷動,河岸兩側燭光閃動,映照在河水當中與天上的星辰相映。
滿載著歌聲的遊船點著各種顏色的燈籠,從上遊順流而下,船上衣著鮮亮的衝著岸邊大聲招唿。
岸邊人頭攢動,舉著酒杯、美食大聲地向河中的燈船迴應,相識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一同暢享這難得的節日氣息。
八月十五,中秋節。
樂亭營內的校場上擺著流水席,高勇、楊善、李柱、郭騾兒等軍隊的軍官們坐在一桌,大聲地說笑著;而一旁蔡鼎、侯世威、王徵、茅元儀、何歆、呂蒙子等衙署的主事們也在輕聲交談。
十張桌子在他們的下手位,這些位置坐的則是陶國振、董鶴這樣的中級軍官和衙署的一些小管事。
管著營中夥食的老王頭王願,則在遠處指揮著夥夫們將飯菜端進各處營房。
營房當中也爆發出如雷的歡鬧聲。
人人臉上都喜形於色,除了值戍的卒伍們,今日全員放假,營中發放酒菜,願意在營中吃喝的就留在營中,願意迴家或者去市集的就去市集。
在兩個主桌上各喝了一輪以後,韓林起身致歉,在眾人理解的目光當中,往自己的公事房走去。
甫一推開門,就看見炕上坐著的紀用捏著被剝地晶瑩剔透的蝦仁蝦尾往蘇雪見的嘴裏喂,而旁邊的老韓頭則拿著一個雞腿,眼巴巴的翹首以盼。
“哥!”
聽見開門聲原本還靠在炕簷兒的蘇雪見無視了兩個人的投喂,立馬過來抱在了韓林的腿上當掛件兒。
韓林摸了摸蘇雪見的腦瓜頂,對著兩個人笑道:“瞧你們給慣的,這都十歲了還生活不能自理!”
紀用的蝦仁仍停留在半空,對其怒目而向。
而老韓頭更是直接:“滾出去,不在外麵好吃好喝,跑迴來做什麽!”
他們自然不能對厚此薄彼的蘇雪見動怒,對於韓林這個搶了兩人“風頭”的“不速之客”自然就沒什麽好臉。
韓林挪動著大腿以及大腿上的“掛件兒”來到炕邊兒坐下,端起酒壺給兩個人斟滿酒,也給自己倒了一杯:“中秋月圓人團圓,咱爺仨幹一個。”
在中秋前幾天,韓林就派人了將城中的老韓頭和紀用齊齊接了迴來享受團圓之樂。
三個人將小酒盅裏的酒一飲而盡,雖然嘴上不依不饒,但老韓頭看向自己兒子目光中透露出的老懷甚慰之意不言而喻。
紀用放下酒盅,咂吧了兩下嘴笑道:“雜家幾十年受盡了旁人的孝敬,什麽好酒沒喝過,什麽山珍海味沒吃過,但隻有今天這頓酒菜最合胃口。”
韓林喂了偎在身旁蘇雪見一筷子魚,哈哈大笑道:“那太府你可得好好活,把這幾十年的虧欠一股腦兒的都補迴來。”
紀用歎息了一聲:“要不怎麽說因果報應呢,當初提攜的小子,如今倒成了養老的那個。而家裏那幫靠雜家照拂的小畜生們,沒一個有良心的,雜家得勢隔三差五就要登門,雜家失勢生怕吃瓜落兒,躲得遠遠的!”
“反正您老不也‘死’了,過去事就讓他過去,安安心心的在這裏養老罷!”
韓林在外麵也吃喝了不少,迴到屋內就是為了盡孝心,三個人說了一會子話,早就吃飽了的蘇雪見就拉著韓林要去河邊看燈船,逛夜市。
韓林拗不過她,向紀用和老韓頭告了罪,同蘇雪見一起出了屋。
見韓林出了屋往營外走,還在席中的李柱站起來就要跟上,韓林擺了擺手:“你吃你的,這大營附近,無須如此謹慎。”
李柱想了想還是不放心,自己又飲了酒確實不太適合做護衛的事,於是就叫鄰桌不飲酒範繼忠跟上去。
範繼忠已經被李柱提拔為了副手,他點了幾個親衛跟在韓林的身後。
聽到後麵墜著的腳步聲,韓林迴頭看了看,也就默許了。
韓林領著蘇雪見出了營門一路往北,為了河運的便利,樂亭營的大營離著河畔並不太遠,走了沒多遠隱隱地就聽到了歡笑聲、叫賣聲以及絲竹、簫箏聲傳來。
看到一個賣河燈的,韓林掏錢挑了最豔麗的紅藍兩色各買了一個,河燈本來是一種祭祀活動,表達對死去親人的思念和對活著人們的祝福,雖然先秦時就有中秋一說,但正式確立還是在宋朝,宋真宗時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要舉燈玩月,七月十五為中元節,要燃河燈、濟孤魂。
到明時河燈已經成為了一項傳統習俗,雖然主要燃放還在七月十五,但每逢初一、十五也都有人燃放。
河麵上燈火輝煌,各色河燈鋪滿了河麵,在遊船激起的浪花當中左右擺動,天上的星河與地上的燈河交相輝映,讓人不由得如墜夢中。
在韓林的幫助下,蘇雪見先將藍色的河燈點燃,望著自己親手燃放的藍色斑斕沿著河水逐漸遠去,蘇雪見一時間不由得有些呆了,直到那抹藍色融入燈河,蘇雪見才閉上眼睛,將手抱抵在下巴上喃喃禱告。
“爹!娘!二妮兒再也不挨餓,也不受凍了!這都多虧了我身邊的韓大哥,你們要是有在天之靈,就幫我保佑韓大哥一輩子平平安安。”
說完這句話,蘇雪見眼淚吧差的對著河水大喊道:“爹啊!娘啊!你們好好安息吧!二妮兒也祝你們來世投個好人家,可莫要再受這般苦了!”
說完,蘇雪見就放聲大哭了起來。
韓林看著心中有些不落忍,將蘇雪見攬在懷裏嘴裏不住地哄著。
蘇雪見哭了一陣,抬起頭指著另外一個紅色的河燈道:“哥,到你了。”
韓林恍然間就愣了神。
隨後也緩緩地閉上眼睛,剝開心底,將那兩道一直藏著的麵容展露了出來:“爸,媽,我還活著,隻是不能為您二老盡孝了,你們在那一世好好的活著,兒子給你們磕頭了。”
說著,韓林對著河流當中的燈火緩緩叩拜。
“大哥也想自己的娘親了麽?”
“是啊……”
紅色的燈火搖曳遠去,帶著隔世的祝福,穿透夢境。
汀流河沿岸歡聲雷動,河岸兩側燭光閃動,映照在河水當中與天上的星辰相映。
滿載著歌聲的遊船點著各種顏色的燈籠,從上遊順流而下,船上衣著鮮亮的衝著岸邊大聲招唿。
岸邊人頭攢動,舉著酒杯、美食大聲地向河中的燈船迴應,相識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一同暢享這難得的節日氣息。
八月十五,中秋節。
樂亭營內的校場上擺著流水席,高勇、楊善、李柱、郭騾兒等軍隊的軍官們坐在一桌,大聲地說笑著;而一旁蔡鼎、侯世威、王徵、茅元儀、何歆、呂蒙子等衙署的主事們也在輕聲交談。
十張桌子在他們的下手位,這些位置坐的則是陶國振、董鶴這樣的中級軍官和衙署的一些小管事。
管著營中夥食的老王頭王願,則在遠處指揮著夥夫們將飯菜端進各處營房。
營房當中也爆發出如雷的歡鬧聲。
人人臉上都喜形於色,除了值戍的卒伍們,今日全員放假,營中發放酒菜,願意在營中吃喝的就留在營中,願意迴家或者去市集的就去市集。
在兩個主桌上各喝了一輪以後,韓林起身致歉,在眾人理解的目光當中,往自己的公事房走去。
甫一推開門,就看見炕上坐著的紀用捏著被剝地晶瑩剔透的蝦仁蝦尾往蘇雪見的嘴裏喂,而旁邊的老韓頭則拿著一個雞腿,眼巴巴的翹首以盼。
“哥!”
聽見開門聲原本還靠在炕簷兒的蘇雪見無視了兩個人的投喂,立馬過來抱在了韓林的腿上當掛件兒。
韓林摸了摸蘇雪見的腦瓜頂,對著兩個人笑道:“瞧你們給慣的,這都十歲了還生活不能自理!”
紀用的蝦仁仍停留在半空,對其怒目而向。
而老韓頭更是直接:“滾出去,不在外麵好吃好喝,跑迴來做什麽!”
他們自然不能對厚此薄彼的蘇雪見動怒,對於韓林這個搶了兩人“風頭”的“不速之客”自然就沒什麽好臉。
韓林挪動著大腿以及大腿上的“掛件兒”來到炕邊兒坐下,端起酒壺給兩個人斟滿酒,也給自己倒了一杯:“中秋月圓人團圓,咱爺仨幹一個。”
在中秋前幾天,韓林就派人了將城中的老韓頭和紀用齊齊接了迴來享受團圓之樂。
三個人將小酒盅裏的酒一飲而盡,雖然嘴上不依不饒,但老韓頭看向自己兒子目光中透露出的老懷甚慰之意不言而喻。
紀用放下酒盅,咂吧了兩下嘴笑道:“雜家幾十年受盡了旁人的孝敬,什麽好酒沒喝過,什麽山珍海味沒吃過,但隻有今天這頓酒菜最合胃口。”
韓林喂了偎在身旁蘇雪見一筷子魚,哈哈大笑道:“那太府你可得好好活,把這幾十年的虧欠一股腦兒的都補迴來。”
紀用歎息了一聲:“要不怎麽說因果報應呢,當初提攜的小子,如今倒成了養老的那個。而家裏那幫靠雜家照拂的小畜生們,沒一個有良心的,雜家得勢隔三差五就要登門,雜家失勢生怕吃瓜落兒,躲得遠遠的!”
“反正您老不也‘死’了,過去事就讓他過去,安安心心的在這裏養老罷!”
韓林在外麵也吃喝了不少,迴到屋內就是為了盡孝心,三個人說了一會子話,早就吃飽了的蘇雪見就拉著韓林要去河邊看燈船,逛夜市。
韓林拗不過她,向紀用和老韓頭告了罪,同蘇雪見一起出了屋。
見韓林出了屋往營外走,還在席中的李柱站起來就要跟上,韓林擺了擺手:“你吃你的,這大營附近,無須如此謹慎。”
李柱想了想還是不放心,自己又飲了酒確實不太適合做護衛的事,於是就叫鄰桌不飲酒範繼忠跟上去。
範繼忠已經被李柱提拔為了副手,他點了幾個親衛跟在韓林的身後。
聽到後麵墜著的腳步聲,韓林迴頭看了看,也就默許了。
韓林領著蘇雪見出了營門一路往北,為了河運的便利,樂亭營的大營離著河畔並不太遠,走了沒多遠隱隱地就聽到了歡笑聲、叫賣聲以及絲竹、簫箏聲傳來。
看到一個賣河燈的,韓林掏錢挑了最豔麗的紅藍兩色各買了一個,河燈本來是一種祭祀活動,表達對死去親人的思念和對活著人們的祝福,雖然先秦時就有中秋一說,但正式確立還是在宋朝,宋真宗時將八月十五定為中秋,要舉燈玩月,七月十五為中元節,要燃河燈、濟孤魂。
到明時河燈已經成為了一項傳統習俗,雖然主要燃放還在七月十五,但每逢初一、十五也都有人燃放。
河麵上燈火輝煌,各色河燈鋪滿了河麵,在遊船激起的浪花當中左右擺動,天上的星河與地上的燈河交相輝映,讓人不由得如墜夢中。
在韓林的幫助下,蘇雪見先將藍色的河燈點燃,望著自己親手燃放的藍色斑斕沿著河水逐漸遠去,蘇雪見一時間不由得有些呆了,直到那抹藍色融入燈河,蘇雪見才閉上眼睛,將手抱抵在下巴上喃喃禱告。
“爹!娘!二妮兒再也不挨餓,也不受凍了!這都多虧了我身邊的韓大哥,你們要是有在天之靈,就幫我保佑韓大哥一輩子平平安安。”
說完這句話,蘇雪見眼淚吧差的對著河水大喊道:“爹啊!娘啊!你們好好安息吧!二妮兒也祝你們來世投個好人家,可莫要再受這般苦了!”
說完,蘇雪見就放聲大哭了起來。
韓林看著心中有些不落忍,將蘇雪見攬在懷裏嘴裏不住地哄著。
蘇雪見哭了一陣,抬起頭指著另外一個紅色的河燈道:“哥,到你了。”
韓林恍然間就愣了神。
隨後也緩緩地閉上眼睛,剝開心底,將那兩道一直藏著的麵容展露了出來:“爸,媽,我還活著,隻是不能為您二老盡孝了,你們在那一世好好的活著,兒子給你們磕頭了。”
說著,韓林對著河流當中的燈火緩緩叩拜。
“大哥也想自己的娘親了麽?”
“是啊……”
紅色的燈火搖曳遠去,帶著隔世的祝福,穿透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