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開荒種地建設家園
天災末日:洗卷萬億物資當老六 作者:墨來為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清晨,秦默緩緩睜開眼睛,伸手去拿放在床頭櫃上的手機,他熟練地解鎖手機,點開聊天軟件。
或許是因為昨晚睡得太好,秦默的思維格外清晰,他看到了黎爽和農業專家一起安排了居民的今日工作。
吃完早飯,他就來到15號別墅,從空間取出推土機和挖掘機,又在空間尋找到一些農用工具和油料堆積在院落。
秦默用手機聯係了兩位農業專家,又用對講機喊來了黎爽和劉為。
兩位農業專家小跑的來到15號別墅,他們身後還跟來一些居民。
一位年紀略大的專家高興的對秦默說:“秦隊,太好了,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工具,大家動起來!”
“黎爽、劉為,你們給挖掘機和推土機加上油,開到昨天清理出來的農耕區。”
“是,秦隊!”
看到秦默在院內,徐東禕也穿好防寒服,來到他身邊。
“你這是要種地?這麽冷的天氣能種活嗎”
“搞室內種植!
對了東禕,你們製作的軟件還要添加一個聊天功能。”
“好知道了,我一會迴去弄。”
秦默把徐東禕推迴別墅,他假借掏口袋從空間拿出一些糖果塞給徐東禕,聽到有開門聲,林嘉和林鬆從廚房好奇的探出頭。
“秦哥來了!吃早飯了嗎?”
林嘉先開口和秦默打招唿。
“原來是你們兄妹倆,做早餐呢?”
“嗯,我們看張叔和李嬸太辛苦,我們兄妹倆就接過做飯這個活!”
秦默和林鬆林嘉兄妹聊了一會就去聯絡社區的幾位建築工人。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第一塊清理出來的土地已經被開辟成室內種植區,李嬸帶著幾個婦女將發芽的土豆切成小塊,張叔和一些居民將小塊的土豆輕輕埋入土裏,幾個專家也在記錄室內溫度和濕度。
種植區都接了電源,每隔1米都有一盞植物照明燈和具備加熱功能的采光燈,為了最大化的利用空間,居民還手工製作了木架,利用收集來的容器,水培種植一些紅薯。
等到紅薯生根發芽後,農業專家帶領居民把紅薯苗都栽入土裏。
不隻是土豆和紅薯,秦父和秦母當初購買的一些生長周期短的蔬菜種子,讓農業專家分給每棟別墅居住的居民,由於別墅24小時供電,室內溫度都保持在16度以上,居民就可以在家中培育種子,等種子發芽在統一迴收栽入溫室種植區。
種植區的第一批蔬菜還沒成熟,第二塊居民開墾的土地,建築隊已經蓋好一座麵積更大的溫室。
此時居民正在溫室裏播撒白菜種。
白菜具有一定耐寒性,生長周期在30至50天左右,可風幹可醃製,而且耐儲存。華國北方的地區,經常把白菜作為冬季的伴冬菜。
社區裏的居民熟悉蔬菜種植程序後,每天的農忙時間就大大縮短。
當初徐東禕和兩名軟件工程師製作的積分軟件也上線了,社區每位居民的手機裏都安裝了軟件,小孩和老人的積分賬戶也是和家人綁定在一起的。
秦默和居民代表一同商議了積分軟件的使用細則:
16歲以下和55歲以上居民每天給予1積分,可不用參加勞動工作。
17-55歲的居民每天通過勞動工作獎勵6積分。
巡邏隊和搜查隊成員每天獎勵8積分,隊長級別獎勵10積分。
早中晚三餐每頓飯需要消費1積分,居民剩餘的積分可用於改善生活和兌換其他物資。
同時居民也根據投票把秦默選定為希望社區的負責人,社區成立了治安所、農業部、物資管理處、集體食堂、醫務室、網絡組、電工組、物資搜尋隊和戰鬥小隊。
秦默正式成為社區負責人後,任命陳福為治安所所長配備治安巡查員20人,主要負責社區內巡邏和治安。
任命範新為物資搜尋一隊隊長,袁強為物資搜尋二隊隊長,劉為為物資搜尋三隊隊長,每支隊伍6人。
任命黎爽為戰鬥隊大隊長,張澤潤、宋依兌、章仁瑪為小隊長,每支小隊5人。
徐建國為物資倉庫主管,林鬆和林嘉為食堂主管,徐東禕為網絡組組長,徐然和兩名醫生成立了醫務室。
安穩的社區生活又過了一個月,今天是農曆臘月三十除夕。
小區居民迎來了末日後首個春節,此時希望小區的居民已經不再擔心填飽肚子的問題,兩個種植區已經收獲好幾茬蔬菜。
作為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居民一大早就開始清掃別墅和社區內的道路,今天早晨的食堂還特別提供了糖果和水果罐頭。
在別墅區的一處小角落,有一塊刻了很多名字的石質墓碑,是秦默帶領社區居民一同修建,為了祭奠這場天災逝去的家人。今天是特殊日子,不少居民也來到墓碑前,按照風俗習慣擺上一些貢品還有人用舊報紙折了很多元寶。
秦默也從空間中掏出了不少物資,放入物資倉庫的露天集裝箱內,徐建國和手下工作人員規劃了秦默送來的物資,給每棟別墅分了30斤豬肉、10斤羊肉、1隻凍雞和5袋水餃。
每棟別墅的代表領取物資時都是開開心心的,大年三十的夜晚,每棟別墅都很熱鬧,處處能傳來歡聲笑語。幾十人圍繞在餐桌,有紅燒肉、有雞湯、有各種炒蔬菜,桌上的盤子都擺不下,很多菜肴都要疊在一起擺放,有些居民還湊了湊積分換了不少酒水飲料。
秦父秦母也邀請了澤潤一家、徐家、林氏兄妹、還有黎爽三人一起吃年夜飯。
今晚16號別墅餐廳坐滿了人,秦父和秦母為這頓年夜飯忙活了一天,秦默也從空間掏出了一桌酒席,今天除了吃年夜飯,還有一件喜事,就是澤潤和林嘉結婚。
這頓飯的豐盛程度,讓生活在末日半年的他們震驚了許久。
秦默起身舉起酒杯。
“今天大年三十,是我二十多年來家裏人最多一次,也是最熱鬧的一次,我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同時祝福澤潤和林嘉這對新婚夫婦,生活美滿,早生貴子,幹杯。”
“幹杯!”
“幹杯!”
聽到秦默送完祝福大家都起身幹了手裏的酒和飲料。
“老張、老徐滿上滿上.....”
秦父和張叔、徐建國相互敬酒。
“秦默,你什麽時候和徐小姐結婚啊,我看你倆挺合適的。”
抱得美人歸的澤潤此時調侃著秦默和徐東禕,黎爽、宋依兌、章仁瑪也開始在飯桌上起哄。
“就是啊秦隊,行不行啊!”
秦默沒有開口說話,隻是從餐桌下挽起身邊徐東禕的手,展示給餐桌上其他人看了看。
徐東禕的手指已經戴上了一枚鑽戒。
或許是因為昨晚睡得太好,秦默的思維格外清晰,他看到了黎爽和農業專家一起安排了居民的今日工作。
吃完早飯,他就來到15號別墅,從空間取出推土機和挖掘機,又在空間尋找到一些農用工具和油料堆積在院落。
秦默用手機聯係了兩位農業專家,又用對講機喊來了黎爽和劉為。
兩位農業專家小跑的來到15號別墅,他們身後還跟來一些居民。
一位年紀略大的專家高興的對秦默說:“秦隊,太好了,我們現在缺的就是工具,大家動起來!”
“黎爽、劉為,你們給挖掘機和推土機加上油,開到昨天清理出來的農耕區。”
“是,秦隊!”
看到秦默在院內,徐東禕也穿好防寒服,來到他身邊。
“你這是要種地?這麽冷的天氣能種活嗎”
“搞室內種植!
對了東禕,你們製作的軟件還要添加一個聊天功能。”
“好知道了,我一會迴去弄。”
秦默把徐東禕推迴別墅,他假借掏口袋從空間拿出一些糖果塞給徐東禕,聽到有開門聲,林嘉和林鬆從廚房好奇的探出頭。
“秦哥來了!吃早飯了嗎?”
林嘉先開口和秦默打招唿。
“原來是你們兄妹倆,做早餐呢?”
“嗯,我們看張叔和李嬸太辛苦,我們兄妹倆就接過做飯這個活!”
秦默和林鬆林嘉兄妹聊了一會就去聯絡社區的幾位建築工人。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第一塊清理出來的土地已經被開辟成室內種植區,李嬸帶著幾個婦女將發芽的土豆切成小塊,張叔和一些居民將小塊的土豆輕輕埋入土裏,幾個專家也在記錄室內溫度和濕度。
種植區都接了電源,每隔1米都有一盞植物照明燈和具備加熱功能的采光燈,為了最大化的利用空間,居民還手工製作了木架,利用收集來的容器,水培種植一些紅薯。
等到紅薯生根發芽後,農業專家帶領居民把紅薯苗都栽入土裏。
不隻是土豆和紅薯,秦父和秦母當初購買的一些生長周期短的蔬菜種子,讓農業專家分給每棟別墅居住的居民,由於別墅24小時供電,室內溫度都保持在16度以上,居民就可以在家中培育種子,等種子發芽在統一迴收栽入溫室種植區。
種植區的第一批蔬菜還沒成熟,第二塊居民開墾的土地,建築隊已經蓋好一座麵積更大的溫室。
此時居民正在溫室裏播撒白菜種。
白菜具有一定耐寒性,生長周期在30至50天左右,可風幹可醃製,而且耐儲存。華國北方的地區,經常把白菜作為冬季的伴冬菜。
社區裏的居民熟悉蔬菜種植程序後,每天的農忙時間就大大縮短。
當初徐東禕和兩名軟件工程師製作的積分軟件也上線了,社區每位居民的手機裏都安裝了軟件,小孩和老人的積分賬戶也是和家人綁定在一起的。
秦默和居民代表一同商議了積分軟件的使用細則:
16歲以下和55歲以上居民每天給予1積分,可不用參加勞動工作。
17-55歲的居民每天通過勞動工作獎勵6積分。
巡邏隊和搜查隊成員每天獎勵8積分,隊長級別獎勵10積分。
早中晚三餐每頓飯需要消費1積分,居民剩餘的積分可用於改善生活和兌換其他物資。
同時居民也根據投票把秦默選定為希望社區的負責人,社區成立了治安所、農業部、物資管理處、集體食堂、醫務室、網絡組、電工組、物資搜尋隊和戰鬥小隊。
秦默正式成為社區負責人後,任命陳福為治安所所長配備治安巡查員20人,主要負責社區內巡邏和治安。
任命範新為物資搜尋一隊隊長,袁強為物資搜尋二隊隊長,劉為為物資搜尋三隊隊長,每支隊伍6人。
任命黎爽為戰鬥隊大隊長,張澤潤、宋依兌、章仁瑪為小隊長,每支小隊5人。
徐建國為物資倉庫主管,林鬆和林嘉為食堂主管,徐東禕為網絡組組長,徐然和兩名醫生成立了醫務室。
安穩的社區生活又過了一個月,今天是農曆臘月三十除夕。
小區居民迎來了末日後首個春節,此時希望小區的居民已經不再擔心填飽肚子的問題,兩個種植區已經收獲好幾茬蔬菜。
作為華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居民一大早就開始清掃別墅和社區內的道路,今天早晨的食堂還特別提供了糖果和水果罐頭。
在別墅區的一處小角落,有一塊刻了很多名字的石質墓碑,是秦默帶領社區居民一同修建,為了祭奠這場天災逝去的家人。今天是特殊日子,不少居民也來到墓碑前,按照風俗習慣擺上一些貢品還有人用舊報紙折了很多元寶。
秦默也從空間中掏出了不少物資,放入物資倉庫的露天集裝箱內,徐建國和手下工作人員規劃了秦默送來的物資,給每棟別墅分了30斤豬肉、10斤羊肉、1隻凍雞和5袋水餃。
每棟別墅的代表領取物資時都是開開心心的,大年三十的夜晚,每棟別墅都很熱鬧,處處能傳來歡聲笑語。幾十人圍繞在餐桌,有紅燒肉、有雞湯、有各種炒蔬菜,桌上的盤子都擺不下,很多菜肴都要疊在一起擺放,有些居民還湊了湊積分換了不少酒水飲料。
秦父秦母也邀請了澤潤一家、徐家、林氏兄妹、還有黎爽三人一起吃年夜飯。
今晚16號別墅餐廳坐滿了人,秦父和秦母為這頓年夜飯忙活了一天,秦默也從空間掏出了一桌酒席,今天除了吃年夜飯,還有一件喜事,就是澤潤和林嘉結婚。
這頓飯的豐盛程度,讓生活在末日半年的他們震驚了許久。
秦默起身舉起酒杯。
“今天大年三十,是我二十多年來家裏人最多一次,也是最熱鬧的一次,我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同時祝福澤潤和林嘉這對新婚夫婦,生活美滿,早生貴子,幹杯。”
“幹杯!”
“幹杯!”
聽到秦默送完祝福大家都起身幹了手裏的酒和飲料。
“老張、老徐滿上滿上.....”
秦父和張叔、徐建國相互敬酒。
“秦默,你什麽時候和徐小姐結婚啊,我看你倆挺合適的。”
抱得美人歸的澤潤此時調侃著秦默和徐東禕,黎爽、宋依兌、章仁瑪也開始在飯桌上起哄。
“就是啊秦隊,行不行啊!”
秦默沒有開口說話,隻是從餐桌下挽起身邊徐東禕的手,展示給餐桌上其他人看了看。
徐東禕的手指已經戴上了一枚鑽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