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孩子風波(二)
“先委屈你幾天,為師也會盡快查清事情真相的。”
“師傅你去忙吧,大牢又如何,不過是我家的家業而已。
產業不分好壞,我就當來視察工作。”
南音看到阿朵公主心情平靜,才放心的走了。
阿朵公主站在牢裏,看向牢裏窄窄的窗戶,一道光通過窗子照在地麵上,暗道:
“璃哥哥,我們等你。”
鳳迦異一迴到南詔城,就去了停屍房。
仵作正在驗屍。
“見過王子。”
“怎麽樣,有什麽發現?”
仵作迴答道:
“他確實死於咬舌自盡。
不過…”
仵作頓了頓,“他的脖子和手腕處,發現多處軟組織挫傷,有明顯的皮下出血。”
鳳迦異說道:
“通俗點說,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仵作說道:
“他死前,被人用繩索之類的,拴過脖子和手腕。”
鳳迦異知道,這事不簡單,果然也不簡單。
“還有別的發現嗎?”
仵作搖搖頭。
“行,我知道了,你們繼續驗,要仔細查,一點蛛絲馬跡都不能漏掉,我晚點再過來。”
剛出門,南音也來了。
“王子,裏麵情況如何?”
“這其中果然有貓膩。”鳳迦異說道:
“祭師死前,可能遭受到過威脅,他的脖子和手腕,被人用繩子拴過。”
“他們手伸得不僅長,動作還挺快。”
“國師,你是說茶家?”
南音點點頭,“你想想看,麗娜迴來,提出去巍寶山祭祖,然後孩子就在巍寶山出事了。
孩子剛出事,茶家軍就以請願為由,包圍了太和城。
他們一這波操作下來,近點說,是要殺掉阿朵公主。
遠了說,大王要是不同意殺公主,他們就有反的理由,趁機取而代之。”
“這些我也知道。”鳳迦異道:
“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孩子到底在哪裏?”
“這也是我的疑問。”南音說道:
“孩子確實是在巍寶山失蹤不假,但巍寶山已經搜了很多遍,沒找到孩子。
這事是茶家一手謀劃的話,茶麗娜應該不會真的對她的兒子動手才對。
看她的反應,她不願意迴太和城,應該是擔心孩子。”
“孩子。”鳳迦異重複著,“孩子…現在,破局的關鍵,是孩子?!”
“對。”
“可是,連茶麗娜都不知道孩子下落的話,我們又能去哪裏找孩子?”
南音思考後,小聲對鳳迦異說道:
“我覺得,阿朵和駙馬應該有對策。
不然,駙馬不會丟下阿朵,一個人跑掉的。”
鳳迦異仔細一想,“對呀,我也麽沒想到。
國師,我們現在怎麽辦?”
“照目前形勢,我們能幹嘛幹嘛。”南音說道:
“茶家沒有做出更進一步過激的事情,他們或許也在等孩子的消息。”
南音湊近點鳳迦異,“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盡量拖延時間,等駙馬迴來。”
“明白。”
鳳迦異調用軍隊,開始全城範圍內,大查特查。
一天過去,孩子沒有任何消息。
茶麗娜坐立不安,已經到了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
孩子需要母乳,剛滿月的孩子,一天時間杳無音訊,眾人心裏都沉甸甸的。
伏鬆王子勃然大怒,他已經寫信迴吐蕃。
孩子失蹤的消息,就這樣傳到吐蕃,也傳到大唐。
“真是天助我也。”
楊國忠一直在等一個機會,具體什麽機會,他都不知道。
直到今天,他得知吐蕃王的長孫,在南詔出事。
他覺得,他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去傳鮮於仲通來。”
“微臣見過宰相,不知宰相傳我前來,是有何指示?”
楊國忠滿麵春風,道:
“大人,拿下南詔的機會,終於來了。”
鮮於仲通一臉疑惑,“宰相,微臣…微臣老了,這個滅國軍功,我是無緣了。”
楊國忠一秒鍾黑臉,“你都不聽聽我要說什麽,就這麽急著推脫,不妥吧?”
“微臣知錯。”
楊國忠今天心情好,沒有責備鮮於仲通。
“特大好消息,吐蕃和南詔,即將鬧翻了。”楊國忠說道:
“而且,南詔內部,已經發生動亂。
有密報稱,南詔國茶家,已經把太和城圍了。”
鮮於仲通聽到這個消息,也很意外,說道:
“如果消息確切,那南詔還真是內憂外患。”
“所以說,這次,是滅南詔的絕佳時機。”
鮮於仲通大敗而歸,對再次出兵南詔,明顯不感興趣。
即便,現在的南詔,聽起來一攻就破。
楊國忠繼續說道:
“你熟悉南詔國情,這次,我想派你再次征討南詔。”
鮮於仲通“撲通”一聲跪下來,道:
“多謝宰相賞識,我年事漸高,確實不適合當主帥征討南詔。
微臣不才,請宰相另選賢明。”
“你可是認真的?”
鮮於仲通跪著低頭不語。
楊國忠怒了,道:
“你不會忘了,你現在的官是怎麽來的吧?”
“承蒙宰相厚愛,我這官拜宰相所賜。”
“你記得就行。”楊國忠很生氣,“若不是我,你早已和八萬征討南詔大軍,葬身異國他鄉了。”
鮮於仲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年紀大了,還是對拿下南詔沒有信心。
楊國忠威逼利誘,他就是不願意再次征討南詔。
“是微臣無能,不能替宰相分憂。”
“我看你是當大官太久,已經忘記加官晉爵是需要軍功在身的。”
楊國忠和鮮於仲通不歡而散。
“沒有我,你算什麽東西?”
兩天後後,鮮於仲通收到了貶官的旨意。
鮮於仲通拿著聖旨,仰天長歎,道:
“我命該如此,能活著已經是幸運。”
從張虔陀到賈奇俊,他們都死在南詔。
鮮於仲通知道,他這次若是再去征討南詔,估計沒命迴來了。
所以,一個和南詔相關的曆史人物,即將登上曆史舞台—李宓。
李宓在雲南任職多年,也是一個“雲南通”。
“我念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有唾手可得的軍功,你不要,大把有人要。”
楊國忠貶了鮮於仲通的官後,找到李宓。
二人一拍即合。
第三次天寶戰爭,就這樣開始悄悄醞釀中。
這次,楊國忠要萬無一失。
而正在這個時刻,左旋鋒撿到一個天大的機遇。
“先委屈你幾天,為師也會盡快查清事情真相的。”
“師傅你去忙吧,大牢又如何,不過是我家的家業而已。
產業不分好壞,我就當來視察工作。”
南音看到阿朵公主心情平靜,才放心的走了。
阿朵公主站在牢裏,看向牢裏窄窄的窗戶,一道光通過窗子照在地麵上,暗道:
“璃哥哥,我們等你。”
鳳迦異一迴到南詔城,就去了停屍房。
仵作正在驗屍。
“見過王子。”
“怎麽樣,有什麽發現?”
仵作迴答道:
“他確實死於咬舌自盡。
不過…”
仵作頓了頓,“他的脖子和手腕處,發現多處軟組織挫傷,有明顯的皮下出血。”
鳳迦異說道:
“通俗點說,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
仵作說道:
“他死前,被人用繩索之類的,拴過脖子和手腕。”
鳳迦異知道,這事不簡單,果然也不簡單。
“還有別的發現嗎?”
仵作搖搖頭。
“行,我知道了,你們繼續驗,要仔細查,一點蛛絲馬跡都不能漏掉,我晚點再過來。”
剛出門,南音也來了。
“王子,裏麵情況如何?”
“這其中果然有貓膩。”鳳迦異說道:
“祭師死前,可能遭受到過威脅,他的脖子和手腕,被人用繩子拴過。”
“他們手伸得不僅長,動作還挺快。”
“國師,你是說茶家?”
南音點點頭,“你想想看,麗娜迴來,提出去巍寶山祭祖,然後孩子就在巍寶山出事了。
孩子剛出事,茶家軍就以請願為由,包圍了太和城。
他們一這波操作下來,近點說,是要殺掉阿朵公主。
遠了說,大王要是不同意殺公主,他們就有反的理由,趁機取而代之。”
“這些我也知道。”鳳迦異道:
“現在最關鍵的就是,孩子到底在哪裏?”
“這也是我的疑問。”南音說道:
“孩子確實是在巍寶山失蹤不假,但巍寶山已經搜了很多遍,沒找到孩子。
這事是茶家一手謀劃的話,茶麗娜應該不會真的對她的兒子動手才對。
看她的反應,她不願意迴太和城,應該是擔心孩子。”
“孩子。”鳳迦異重複著,“孩子…現在,破局的關鍵,是孩子?!”
“對。”
“可是,連茶麗娜都不知道孩子下落的話,我們又能去哪裏找孩子?”
南音思考後,小聲對鳳迦異說道:
“我覺得,阿朵和駙馬應該有對策。
不然,駙馬不會丟下阿朵,一個人跑掉的。”
鳳迦異仔細一想,“對呀,我也麽沒想到。
國師,我們現在怎麽辦?”
“照目前形勢,我們能幹嘛幹嘛。”南音說道:
“茶家沒有做出更進一步過激的事情,他們或許也在等孩子的消息。”
南音湊近點鳳迦異,“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盡量拖延時間,等駙馬迴來。”
“明白。”
鳳迦異調用軍隊,開始全城範圍內,大查特查。
一天過去,孩子沒有任何消息。
茶麗娜坐立不安,已經到了茶不思飯不想的地步。
孩子需要母乳,剛滿月的孩子,一天時間杳無音訊,眾人心裏都沉甸甸的。
伏鬆王子勃然大怒,他已經寫信迴吐蕃。
孩子失蹤的消息,就這樣傳到吐蕃,也傳到大唐。
“真是天助我也。”
楊國忠一直在等一個機會,具體什麽機會,他都不知道。
直到今天,他得知吐蕃王的長孫,在南詔出事。
他覺得,他等的就是這個機會。
“去傳鮮於仲通來。”
“微臣見過宰相,不知宰相傳我前來,是有何指示?”
楊國忠滿麵春風,道:
“大人,拿下南詔的機會,終於來了。”
鮮於仲通一臉疑惑,“宰相,微臣…微臣老了,這個滅國軍功,我是無緣了。”
楊國忠一秒鍾黑臉,“你都不聽聽我要說什麽,就這麽急著推脫,不妥吧?”
“微臣知錯。”
楊國忠今天心情好,沒有責備鮮於仲通。
“特大好消息,吐蕃和南詔,即將鬧翻了。”楊國忠說道:
“而且,南詔內部,已經發生動亂。
有密報稱,南詔國茶家,已經把太和城圍了。”
鮮於仲通聽到這個消息,也很意外,說道:
“如果消息確切,那南詔還真是內憂外患。”
“所以說,這次,是滅南詔的絕佳時機。”
鮮於仲通大敗而歸,對再次出兵南詔,明顯不感興趣。
即便,現在的南詔,聽起來一攻就破。
楊國忠繼續說道:
“你熟悉南詔國情,這次,我想派你再次征討南詔。”
鮮於仲通“撲通”一聲跪下來,道:
“多謝宰相賞識,我年事漸高,確實不適合當主帥征討南詔。
微臣不才,請宰相另選賢明。”
“你可是認真的?”
鮮於仲通跪著低頭不語。
楊國忠怒了,道:
“你不會忘了,你現在的官是怎麽來的吧?”
“承蒙宰相厚愛,我這官拜宰相所賜。”
“你記得就行。”楊國忠很生氣,“若不是我,你早已和八萬征討南詔大軍,葬身異國他鄉了。”
鮮於仲通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年紀大了,還是對拿下南詔沒有信心。
楊國忠威逼利誘,他就是不願意再次征討南詔。
“是微臣無能,不能替宰相分憂。”
“我看你是當大官太久,已經忘記加官晉爵是需要軍功在身的。”
楊國忠和鮮於仲通不歡而散。
“沒有我,你算什麽東西?”
兩天後後,鮮於仲通收到了貶官的旨意。
鮮於仲通拿著聖旨,仰天長歎,道:
“我命該如此,能活著已經是幸運。”
從張虔陀到賈奇俊,他們都死在南詔。
鮮於仲通知道,他這次若是再去征討南詔,估計沒命迴來了。
所以,一個和南詔相關的曆史人物,即將登上曆史舞台—李宓。
李宓在雲南任職多年,也是一個“雲南通”。
“我念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有唾手可得的軍功,你不要,大把有人要。”
楊國忠貶了鮮於仲通的官後,找到李宓。
二人一拍即合。
第三次天寶戰爭,就這樣開始悄悄醞釀中。
這次,楊國忠要萬無一失。
而正在這個時刻,左旋鋒撿到一個天大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