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論金錢之道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文靜指著前麵:“您看那邊,此時已經是戌時,渡口依然車水馬龍。”
進入南區,李彥明顯感覺到商業氣息更濃。
雖然因為剛下完雨,地麵泥濘很多,走路不方便,但這並不妨礙人們的熱情。
白天托運貨物的牛車和騾車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裝扮精美的馬車。
這個時候,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學生士人,又或者達官顯貴,都會出來活動活動,欣賞夜景和燈光。
這番景象,與采取宵禁的魏國梁京截然不同。
李彥抬頭看著眼前的牌匾:棲雲閣。
棲雲閣是江寧最大的樓閣,坐落在秦淮河畔,是江南文人雅士棲息之地。
甚至也有許多北人慕名而來,在此留下無數詩篇。
此時秦淮河上,船如梭,衣如雲。
許多人從渡口登岸後,直接進入棲雲閣中。
裏麵時不時傳來歡唿聲。
“那邊是?”李彥指著隔壁,隔壁許多人在排隊。
“排隊買書。”劉文靜嘿嘿笑道。
“買什麽書?”
“買陛下寫的《國家市場經濟》這本書。”
李彥更是好奇起來,這不是出來溜達都不知道,自己的書這麽暢銷!
“大晚上還排隊買?”
“陛下可能還不知道您的書多受歡迎,江寧印刷坊每日印刷出來後,便被各書店一搶而光,甚至許多人開始抄錄。”
李彥心中忍不住詫異,問道:“買的都是什麽人?”
“江寧大學的學生、民間的士人、吏員,還有一些識字的年輕人,官員肯定是必須人手一本的,看不看就不知道了。”
李彥點了點頭,轉念一想,倒也釋懷,皇帝寫的書,那肯定是關乎治國大方向的。
這事在過去,那隻有宰相才有資格知道,現在皇帝把治國的想法都寫出來印刷成冊發下來。
肯定得買迴去!
不讀的買迴去裝逼。
讀的買迴去仔細研究,看能不能抓住機會。
他們未必是真的認可書中的內容。
不過李彥很快就發現,那些買書的人轉身進入了棲雲閣。
劉文靜一板一眼地介紹著:“郎君,今晚江寧大學和國子監的學生在裏麵論道,最近幾大時政,有均田、銀行、夏魏之戰,商貿興起,另外,您寫的這本《國家市場經濟》裏麵的知識,熱議的人最多。為此,棲雲閣還搞出了一個歡迎的榜單,他們簡稱熱榜。”
“熱榜?”李彥更加詫異。
看來自己這個穿越者,隻需要把一些最重要的東西展示出來,其他的東西,自然而然會隨著需求而出現。
連熱榜這種信息分類都搞出來了,看來棲雲閣的東家很會做買賣。
“棲雲閣的東家是我們重要的線人。”劉文靜在李彥耳邊小聲說道,“據她透露,每個月都會有許多可疑的人在棲雲閣出現。”
李彥卻沒有再聽劉文靜多說,他走進去。
裏麵有四層,中間鏤空,寬闊,下麵中心是高台,頂層有藻井,雕梁畫棟。
有一環又一環的燭燈整齊有序地排列,將一切照得明亮。
“郎君,這裏人多眼雜,可能有不少魏國細作,我們小心一些。”
李彥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人,幾乎都是年輕人。
有的人穿著名貴的絲綢,有的則穿著紋繡坊賣的便宜絲綢,還有一些穿的是布衣。
這時,一個美麗的身影在眾人的歡唿聲中走到下麵的高台上。
那女子一身青衫,身影纖細,如柳條一般。
她抬起手,周圍的歡唿聲才慢慢結束。
“今日論道議題:錢!”
說完後,那女子走下場。
“聖人有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其中一個人說話了,“我是國子監的陳躍,我代表了國子監的學生。我認為錢是萬惡之本,君子當遠離!”
他簡單的開場白,立刻引起了一群人的喝彩。
“如果錢是萬惡之本,那敢問這位陳郎君,你的衣服從何處而來?”
另一個人說話了,是對麵的人,一個年輕人,穿著一身廉價的絲綢衣。
“我是江寧大學的嚴唯,我就讀於經濟係。”
“我身上的絲綢長衣是我家裏為我定做的,並非購買。”陳躍抬起手臂,向人們展示。
“那絲綢從何處而來?”嚴唯繼續問道。
“我家中莊園有桑樹,有蠶園,有織坊。”陳躍笑著說道。
周圍立刻又引來一陣喝彩,甚至有人說:“江寧大學的學生都是窮鬼,他們哪裏知道這些,他們以為絲綢衣都是需要購買的。”
這話引起了更多人的大笑。
嚴唯說道:“那紡織絲綢的蠶絲從何而來?”
“都說了,我家裏有蠶園。”
“那蠶園裏的蠶從何而來?”
“家丁飼養。”
“家丁能空手變出蠶嗎?”
“自然是從蠶卵開始養。”
“好的。”嚴唯說道,“蠶卵從何而來,桑葉從何而來,桑樹又從何而來,家丁從何而來,家丁吃的糧食從何而來,家丁吃的糧食種在地裏,那田又從何而來?”
“這些都不需要錢!”陳躍說道,“我家裏都有。”
嚴唯最後又問了一個問題:“那今日陳郎君桌上的點心、美酒,難道不需要給錢嗎?”
“當然需要,但不是我給。”陳躍一副高傲的樣子,似乎每一句話都在顯示自己多麽尊貴。
“是誰給?”
“有的是人爭先恐後為我買單。”陳躍繼續風輕雲淡地說道。
周圍人再一次大笑起來,隨後喝彩。
顯然,陳躍的氣場仿佛是高了許多。
坐在二樓角落裏觀看的李彥忍不住問道:“這也算論道?”
“陛……郎君,我打聽到了,今晚的主題可能是銀行。”
“原來如此。”
劉文靜又說道:“那個陳躍的父親就是戶部侍郎陳勻,洪州陳氏,名門郡望。”
李彥立刻來了興趣。
嚴唯不緊不慢地說道:“也就是說,陳郎君還是需要有人用錢這種陳郎君認為散發著惡臭味的東西,來為陳郎君的美食和美酒買單的,是嗎?”
“是,需要,但是……”
“但是錢不經過陳郎君之手,所以陳郎君認為自己與錢無關?”
進入南區,李彥明顯感覺到商業氣息更濃。
雖然因為剛下完雨,地麵泥濘很多,走路不方便,但這並不妨礙人們的熱情。
白天托運貨物的牛車和騾車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裝扮精美的馬車。
這個時候,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學生士人,又或者達官顯貴,都會出來活動活動,欣賞夜景和燈光。
這番景象,與采取宵禁的魏國梁京截然不同。
李彥抬頭看著眼前的牌匾:棲雲閣。
棲雲閣是江寧最大的樓閣,坐落在秦淮河畔,是江南文人雅士棲息之地。
甚至也有許多北人慕名而來,在此留下無數詩篇。
此時秦淮河上,船如梭,衣如雲。
許多人從渡口登岸後,直接進入棲雲閣中。
裏麵時不時傳來歡唿聲。
“那邊是?”李彥指著隔壁,隔壁許多人在排隊。
“排隊買書。”劉文靜嘿嘿笑道。
“買什麽書?”
“買陛下寫的《國家市場經濟》這本書。”
李彥更是好奇起來,這不是出來溜達都不知道,自己的書這麽暢銷!
“大晚上還排隊買?”
“陛下可能還不知道您的書多受歡迎,江寧印刷坊每日印刷出來後,便被各書店一搶而光,甚至許多人開始抄錄。”
李彥心中忍不住詫異,問道:“買的都是什麽人?”
“江寧大學的學生、民間的士人、吏員,還有一些識字的年輕人,官員肯定是必須人手一本的,看不看就不知道了。”
李彥點了點頭,轉念一想,倒也釋懷,皇帝寫的書,那肯定是關乎治國大方向的。
這事在過去,那隻有宰相才有資格知道,現在皇帝把治國的想法都寫出來印刷成冊發下來。
肯定得買迴去!
不讀的買迴去裝逼。
讀的買迴去仔細研究,看能不能抓住機會。
他們未必是真的認可書中的內容。
不過李彥很快就發現,那些買書的人轉身進入了棲雲閣。
劉文靜一板一眼地介紹著:“郎君,今晚江寧大學和國子監的學生在裏麵論道,最近幾大時政,有均田、銀行、夏魏之戰,商貿興起,另外,您寫的這本《國家市場經濟》裏麵的知識,熱議的人最多。為此,棲雲閣還搞出了一個歡迎的榜單,他們簡稱熱榜。”
“熱榜?”李彥更加詫異。
看來自己這個穿越者,隻需要把一些最重要的東西展示出來,其他的東西,自然而然會隨著需求而出現。
連熱榜這種信息分類都搞出來了,看來棲雲閣的東家很會做買賣。
“棲雲閣的東家是我們重要的線人。”劉文靜在李彥耳邊小聲說道,“據她透露,每個月都會有許多可疑的人在棲雲閣出現。”
李彥卻沒有再聽劉文靜多說,他走進去。
裏麵有四層,中間鏤空,寬闊,下麵中心是高台,頂層有藻井,雕梁畫棟。
有一環又一環的燭燈整齊有序地排列,將一切照得明亮。
“郎君,這裏人多眼雜,可能有不少魏國細作,我們小心一些。”
李彥仔細觀察著周圍的人,幾乎都是年輕人。
有的人穿著名貴的絲綢,有的則穿著紋繡坊賣的便宜絲綢,還有一些穿的是布衣。
這時,一個美麗的身影在眾人的歡唿聲中走到下麵的高台上。
那女子一身青衫,身影纖細,如柳條一般。
她抬起手,周圍的歡唿聲才慢慢結束。
“今日論道議題:錢!”
說完後,那女子走下場。
“聖人有雲: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其中一個人說話了,“我是國子監的陳躍,我代表了國子監的學生。我認為錢是萬惡之本,君子當遠離!”
他簡單的開場白,立刻引起了一群人的喝彩。
“如果錢是萬惡之本,那敢問這位陳郎君,你的衣服從何處而來?”
另一個人說話了,是對麵的人,一個年輕人,穿著一身廉價的絲綢衣。
“我是江寧大學的嚴唯,我就讀於經濟係。”
“我身上的絲綢長衣是我家裏為我定做的,並非購買。”陳躍抬起手臂,向人們展示。
“那絲綢從何處而來?”嚴唯繼續問道。
“我家中莊園有桑樹,有蠶園,有織坊。”陳躍笑著說道。
周圍立刻又引來一陣喝彩,甚至有人說:“江寧大學的學生都是窮鬼,他們哪裏知道這些,他們以為絲綢衣都是需要購買的。”
這話引起了更多人的大笑。
嚴唯說道:“那紡織絲綢的蠶絲從何而來?”
“都說了,我家裏有蠶園。”
“那蠶園裏的蠶從何而來?”
“家丁飼養。”
“家丁能空手變出蠶嗎?”
“自然是從蠶卵開始養。”
“好的。”嚴唯說道,“蠶卵從何而來,桑葉從何而來,桑樹又從何而來,家丁從何而來,家丁吃的糧食從何而來,家丁吃的糧食種在地裏,那田又從何而來?”
“這些都不需要錢!”陳躍說道,“我家裏都有。”
嚴唯最後又問了一個問題:“那今日陳郎君桌上的點心、美酒,難道不需要給錢嗎?”
“當然需要,但不是我給。”陳躍一副高傲的樣子,似乎每一句話都在顯示自己多麽尊貴。
“是誰給?”
“有的是人爭先恐後為我買單。”陳躍繼續風輕雲淡地說道。
周圍人再一次大笑起來,隨後喝彩。
顯然,陳躍的氣場仿佛是高了許多。
坐在二樓角落裏觀看的李彥忍不住問道:“這也算論道?”
“陛……郎君,我打聽到了,今晚的主題可能是銀行。”
“原來如此。”
劉文靜又說道:“那個陳躍的父親就是戶部侍郎陳勻,洪州陳氏,名門郡望。”
李彥立刻來了興趣。
嚴唯不緊不慢地說道:“也就是說,陳郎君還是需要有人用錢這種陳郎君認為散發著惡臭味的東西,來為陳郎君的美食和美酒買單的,是嗎?”
“是,需要,但是……”
“但是錢不經過陳郎君之手,所以陳郎君認為自己與錢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