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姬清顏:無恥的昏君!
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 作者:畫淩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
“快去!去辦!”
“是!”
魏崇延飲了一口茶,有些心煩意亂:“太子的兵馬迴來了嗎?”
“主力已經撤到井陘口,留下一些兵馬把守娘子關。”
“晉軍動向呢?”
“並未追來。”兵部侍郎劉宜說道,“不過有另一件事,臣認為有必要匯報一下。”
“何事?”
“前幾日,臣得知消息,江寧方麵據說打算每年花費一百萬兩給潛伏在我大魏的細作。”
“哦,居然有這事?”魏崇延看著魏無忌。
魏無忌說道:“是有這個說法。”
“為何不早報?”
“這個說法不作數,臣擔心隻是夏主故意為之。”
“此話怎講?”
“一百萬兩花費在這些人身上做什麽呢?”
“當然是誹謗我大魏的新政,夏主擔心我們的新政,所以不斷誹謗!不斷挑唆!”
魏無忌沉默不言,他也不知如何解釋。
“好了,現在戰爭也停了,接下來你就放心大膽去推行改製吧!”
“是!”
太康七年,七月二十日,壽陽。
迴到晉國,歐陽燁第一時間就趕往壽陽的前線見到了姬清顏。
得知魏軍撤退,歐陽燁鬆了一口氣。
他興高采烈將精鹽獻給姬清顏,姬清顏疑惑著品嚐一口之後震驚住了。
得知是李彥製作,並且接下來無限量供給給自己,姬清顏除了內心狂喜,就是一陣感動。
沒想到李彥居然如此支持自己!
姬清顏心中更加愧疚,想起之前對他的種種鄙視,姬清顏最後歎了口氣:如果我不是身兼重任,一定以身相許。
“對了,殿下,夏主還給你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對您的愛慕之心。”歐陽燁激動地掏出信,迫不及待地交給姬清顏。
並且為自己成功完成這個任務感到自豪。
姬清顏也很意外,心中竊喜,拿過來信之後,臉有些微紅,滿心歡喜地打開信。
然後開始閱讀,再然後,臉上的笑容凝固住。
最後,姬清顏憤怒地將信揉成一團,冷冷道:“無恥的昏君!無恥的昏君!”
到了八月,雖然有秋風,江寧的天依然很熱,可李彥不知道為什麽,最近一直打噴嚏。
大臣們更加擔心,皇帝雖說正是青年,可萬一生病,有個三長兩短怎麽辦?
“陛下,這是沈月靈的畫像。”
宮廷畫師張瑞獻上了一幅畫。
“放在一邊吧。”李彥淡淡道。
朕還需要你作畫?
朕都見過好幾次了!
“行了,下去吧。”
張瑞想說點什麽,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許多大臣都在等您的消息。”
“什麽消息?”
“後宮該充實一些了。”
“此事朕自有安排,退下。”
“臣告退。”
“王元吉。”李彥招了招手。
王元吉趕緊過來:“陛下。”
“把顧冉叫來。”
“顧侍郎現在還在大牢裏。”
“提來見朕。”
“是。”
半個時辰後,顧冉到了皇宮,在後苑見到皇帝。
“罪臣參見陛下,恭祝吾皇聖安。”
“朕安。”李彥一臉平靜,“顧卿最近一段時間在牢獄裏受苦了。”
“罪臣罪有應得。”
“不管是不是罪有應得,顧卿都是朕心中的忠臣,顧氏在地方上的惡行,朕知道與顧卿無關,家大了,下麵的人不聽話,你又在京師做官,不好管。”
說著,李彥站起來,站在一棵樹旁邊,負手看著湖麵的秋景。
在大牢裏待了一個多月的顧冉,委屈的內心一瞬間化開了。
原來皇帝知道自己的苦衷!
“臣身為族長,未能管教,有罪。”
“按理說,你有罪,但朕能體諒到你,家不好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顧氏的祖宅朕給你留著,族人劣跡斑斑著抓起來了,小過錯者,一律不予追究。”
“臣拜謝陛下聖恩。”
“馬氏抵抗朝廷,已經被夷族,你知道吧?”
“臣一直在監獄,不曾知曉。”
“朕也是被迫無奈,你能理解朕嗎?”
“大夏立國二十餘年,先帝致力於北伐,但內政百病纏身,魏賊虎視眈眈,世人皆說陛下前五年怠政,致使朝政荒廢,民生凋敝,其實不然。吳後期,江南已經落敗。這三年,陛下力挽狂瀾,聖心如月,臣深感愧疚!”
顧冉能說出這番話,並非他在恭維李彥。
而是顧冉看到了背後真實的原因。
江南自吳後期開始衰敗是事實,李恪靠武力支撐了二十年,已經是極限。
那二十年,魏國之所以沒有南下,正是忌憚李恪。
後來魏國采取的分化大夏內部的策略,何嚐不是另一種持久戰?
正如曹操在赤壁之戰後,設立三線設防,以待吳漢內部損耗之後消亡。
在李彥這個世界,北強南弱也是定局。
魏崇延其實什麽都不用做,效仿曹操,大夏內部失去強人政治後,割裂的底層經濟會讓這個國家快速墜入深淵,重蹈吳楚覆轍。
這不是軍事層麵決定的,而是底層經濟基礎。
南方多山,少田,地理位置被山丘切割,更南方是大量的蠻夷和無法進入的大山。
但顧冉卻在李彥這幾年的新政中看到了一線生機。
至於為什麽,他還說不上來,他讀了李彥的《國家市場經濟》,總感覺這本書給他一種失控的感覺。
就是把過往的舊秩序毀掉,重建一個無序的世界。
這是他不認可李彥新政的根本原因。
但他又從新政的階段性結果中看到了大夏的確在變強。
尤其是織造司裏的絲綢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變多。
他開始思考《國家市場經濟》裏提到的那個概念:生產力。
那麽顧冉是不是就是新政派了呢?
不是!
他依然是保守派!
他不認可現在新政派做的事情,他認為大夏必須改製,可新政派改製過於極端。
李彥是非常看好顧冉這個人的,他不會因為政見不同,就想要幹掉對方。
這一次對洪州宣府世家的打擊,一是的削弱地方勢力,為銀行新政鋪路,二是打擊極端保守派,清掉一批頑固分子。三當然是搞點錢應急。
“荊州現在糧價大漲,而且短時間內沒有停下來,此事你可知道?”
“臣在入獄之前,就在政事堂聽人提及過。”
“朕現在給你一個機會,任命你為荊州轉運使兼刑獄使,你去把荊州的糧食價格穩定住,把民生穩定住。”
顧冉愣了一下,沒想到皇帝不但不殺自己,還給這樣的重任。
“臣何德何能。”
“記住了,是穩定住,不是讓你用手裏的權力強行把價格壓下來,明白嗎?”
“快去!去辦!”
“是!”
魏崇延飲了一口茶,有些心煩意亂:“太子的兵馬迴來了嗎?”
“主力已經撤到井陘口,留下一些兵馬把守娘子關。”
“晉軍動向呢?”
“並未追來。”兵部侍郎劉宜說道,“不過有另一件事,臣認為有必要匯報一下。”
“何事?”
“前幾日,臣得知消息,江寧方麵據說打算每年花費一百萬兩給潛伏在我大魏的細作。”
“哦,居然有這事?”魏崇延看著魏無忌。
魏無忌說道:“是有這個說法。”
“為何不早報?”
“這個說法不作數,臣擔心隻是夏主故意為之。”
“此話怎講?”
“一百萬兩花費在這些人身上做什麽呢?”
“當然是誹謗我大魏的新政,夏主擔心我們的新政,所以不斷誹謗!不斷挑唆!”
魏無忌沉默不言,他也不知如何解釋。
“好了,現在戰爭也停了,接下來你就放心大膽去推行改製吧!”
“是!”
太康七年,七月二十日,壽陽。
迴到晉國,歐陽燁第一時間就趕往壽陽的前線見到了姬清顏。
得知魏軍撤退,歐陽燁鬆了一口氣。
他興高采烈將精鹽獻給姬清顏,姬清顏疑惑著品嚐一口之後震驚住了。
得知是李彥製作,並且接下來無限量供給給自己,姬清顏除了內心狂喜,就是一陣感動。
沒想到李彥居然如此支持自己!
姬清顏心中更加愧疚,想起之前對他的種種鄙視,姬清顏最後歎了口氣:如果我不是身兼重任,一定以身相許。
“對了,殿下,夏主還給你寫了一封信,表達了他對您的愛慕之心。”歐陽燁激動地掏出信,迫不及待地交給姬清顏。
並且為自己成功完成這個任務感到自豪。
姬清顏也很意外,心中竊喜,拿過來信之後,臉有些微紅,滿心歡喜地打開信。
然後開始閱讀,再然後,臉上的笑容凝固住。
最後,姬清顏憤怒地將信揉成一團,冷冷道:“無恥的昏君!無恥的昏君!”
到了八月,雖然有秋風,江寧的天依然很熱,可李彥不知道為什麽,最近一直打噴嚏。
大臣們更加擔心,皇帝雖說正是青年,可萬一生病,有個三長兩短怎麽辦?
“陛下,這是沈月靈的畫像。”
宮廷畫師張瑞獻上了一幅畫。
“放在一邊吧。”李彥淡淡道。
朕還需要你作畫?
朕都見過好幾次了!
“行了,下去吧。”
張瑞想說點什麽,猶豫了一下,說道:“陛下,許多大臣都在等您的消息。”
“什麽消息?”
“後宮該充實一些了。”
“此事朕自有安排,退下。”
“臣告退。”
“王元吉。”李彥招了招手。
王元吉趕緊過來:“陛下。”
“把顧冉叫來。”
“顧侍郎現在還在大牢裏。”
“提來見朕。”
“是。”
半個時辰後,顧冉到了皇宮,在後苑見到皇帝。
“罪臣參見陛下,恭祝吾皇聖安。”
“朕安。”李彥一臉平靜,“顧卿最近一段時間在牢獄裏受苦了。”
“罪臣罪有應得。”
“不管是不是罪有應得,顧卿都是朕心中的忠臣,顧氏在地方上的惡行,朕知道與顧卿無關,家大了,下麵的人不聽話,你又在京師做官,不好管。”
說著,李彥站起來,站在一棵樹旁邊,負手看著湖麵的秋景。
在大牢裏待了一個多月的顧冉,委屈的內心一瞬間化開了。
原來皇帝知道自己的苦衷!
“臣身為族長,未能管教,有罪。”
“按理說,你有罪,但朕能體諒到你,家不好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顧氏的祖宅朕給你留著,族人劣跡斑斑著抓起來了,小過錯者,一律不予追究。”
“臣拜謝陛下聖恩。”
“馬氏抵抗朝廷,已經被夷族,你知道吧?”
“臣一直在監獄,不曾知曉。”
“朕也是被迫無奈,你能理解朕嗎?”
“大夏立國二十餘年,先帝致力於北伐,但內政百病纏身,魏賊虎視眈眈,世人皆說陛下前五年怠政,致使朝政荒廢,民生凋敝,其實不然。吳後期,江南已經落敗。這三年,陛下力挽狂瀾,聖心如月,臣深感愧疚!”
顧冉能說出這番話,並非他在恭維李彥。
而是顧冉看到了背後真實的原因。
江南自吳後期開始衰敗是事實,李恪靠武力支撐了二十年,已經是極限。
那二十年,魏國之所以沒有南下,正是忌憚李恪。
後來魏國采取的分化大夏內部的策略,何嚐不是另一種持久戰?
正如曹操在赤壁之戰後,設立三線設防,以待吳漢內部損耗之後消亡。
在李彥這個世界,北強南弱也是定局。
魏崇延其實什麽都不用做,效仿曹操,大夏內部失去強人政治後,割裂的底層經濟會讓這個國家快速墜入深淵,重蹈吳楚覆轍。
這不是軍事層麵決定的,而是底層經濟基礎。
南方多山,少田,地理位置被山丘切割,更南方是大量的蠻夷和無法進入的大山。
但顧冉卻在李彥這幾年的新政中看到了一線生機。
至於為什麽,他還說不上來,他讀了李彥的《國家市場經濟》,總感覺這本書給他一種失控的感覺。
就是把過往的舊秩序毀掉,重建一個無序的世界。
這是他不認可李彥新政的根本原因。
但他又從新政的階段性結果中看到了大夏的確在變強。
尤其是織造司裏的絲綢正在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變多。
他開始思考《國家市場經濟》裏提到的那個概念:生產力。
那麽顧冉是不是就是新政派了呢?
不是!
他依然是保守派!
他不認可現在新政派做的事情,他認為大夏必須改製,可新政派改製過於極端。
李彥是非常看好顧冉這個人的,他不會因為政見不同,就想要幹掉對方。
這一次對洪州宣府世家的打擊,一是的削弱地方勢力,為銀行新政鋪路,二是打擊極端保守派,清掉一批頑固分子。三當然是搞點錢應急。
“荊州現在糧價大漲,而且短時間內沒有停下來,此事你可知道?”
“臣在入獄之前,就在政事堂聽人提及過。”
“朕現在給你一個機會,任命你為荊州轉運使兼刑獄使,你去把荊州的糧食價格穩定住,把民生穩定住。”
顧冉愣了一下,沒想到皇帝不但不殺自己,還給這樣的重任。
“臣何德何能。”
“記住了,是穩定住,不是讓你用手裏的權力強行把價格壓下來,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