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放糧,魏叔玉裝逼
大唐:開局抬棺勸諫,李二氣炸了 作者:是城城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章 放糧,魏叔玉裝逼
貞觀八年,八月初一。
長安城太極殿內,李世民一臉肅然的高坐在龍椅上。
受幹旱影響,此刻太極殿內的氣氛,格外凝重。
“諸位皆大唐重臣,為何拿幹旱一點辦法都沒有??”
李世民的聲音很冰冷,似乎將人的靈魂都給凍住。
作為帝國首相,房玄齡隻得出列:
“陛下,關中不能亂起來。要不讓各地的官倉,開倉售糧吧。”
蕭瑀也出列附和:“陛下,微臣覺得房相說得不錯,還是開官倉售糧,平息關中低民怨。”
李世民皺下眉,對於兩位宰相的建議,他並不能接受。
目光掃視一圈,最終放在長孫無忌身上。
“輔機,你怎麽看?”
長孫無忌一步出列,然後深躬著上身,眼裏卻滿滿都是怨毒。
“陛下,長安糧價一直很穩定。何不讓關中各州縣開放路引,讓百姓來長安購買糧食。”
“啊這......”
長孫無忌的一番話,讓大殿內眾臣議論紛紛。
“長安的糧價一直維持在5文錢,讓周邊百姓來長安買糧,也不是不行啊。”
“這法子還真不賴,輔機之策真乃謀國之言。”
“長安周邊的百姓過來買糧,那倒沒什麽問題。偏遠地方就不必了吧,免得引起騷亂。”
“我看這法子可以,5文錢一鬥的糧食,在災年簡直不可想象。”
...
沒等李世民開口,魏征直接指著長孫無忌的鼻子罵:
“逆賊,你居心叵測,莫非想讓長安亂起來不成?”
怒斥完魏征轉身對李世民道:“陛下,切不能讓關中百姓來長安買糧。”
“為何??”
李世民覺得長孫無忌的辦法,還是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比如讓長安周邊縣的百姓,來長安買糧就挺不錯。
魏征語重心長解釋:“陛下,長安乃大唐國都,不能出一丁點差錯。微臣倒覺得房大人之策,方是賑災的良策。”
李世民又看向高士廉:“高愛卿,關中各州縣官倉售糧,能持續多久?”
“迴陛下,如果按人頭來售糧,大約能維持到明年二月。”
李世民有些不敢置信:“啥......隻能維持到明年二月??”
高士廉苦笑一聲道:“陛下有所不知,關中百姓們家裏的存糧,一般在6個月左右。百姓們為了分散風險,往往夏收與秋收各一半。”
李世民倒抽一口涼氣。受幹旱影響,今年某些地方的秋收,隻怕是顆粒無收。
萬幸去年混小子修繕關中水利,讓關中老百姓們賺了不少銅錢。
否則,他們哪裏有銅板購買糧食。
“那...那從江南調糧呢?”
“受旱災影響,糧食從江南水運到洛陽,一鬥差不多在6文錢。”
李世民腦殼有些疼。江南到洛陽都要6文錢,從洛陽到關中的話,一鬥最少要多一文錢的成本。
他剛想開口定下來,這時無舌跪著呈上一封信。
李世民愣了下。不是特別重要的話,無舌不會打斷他。
信裏的內容很簡單,隻有簡單的幾句話。
【父皇慌個嘚,區區一點旱災就雞兒嚇軟了。兒臣運籌帷幄之中,半月內便能解決關中缺糧的難題。】
李世民臉皮抽了抽,混小子一如既往的沒大沒小。
前天通過不良人傳信,居然今天就到了,這也太快了吧?
他清了下嗓子:“為安定關中百姓們的心,朕決定開倉放糧15天。”
見李世民答應放糧,朝臣們連忙拍著馬屁。
“聖明不過陛下!”
長孫無忌的臉色平靜,心底卻很是疑惑。朝臣中他與李世民相處的時間最久,對他的性格最清楚不過。
陛下的性格最為果決,要開倉售糧也會售個精光。
怎麽會售賣半個月,莫非是那封信的緣故?
長孫無忌心裏冷笑不已。既然隻售半個月的糧食,那就不怪他從中推波助瀾。
……
受機構精簡、層級簡單的緣故,大唐朝廷的辦事效率挺快。
大朝會結束後,開倉售糧的詔令傳遍關中大地。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朝廷總算開倉售糧,隻要6文錢一鬥。”
“官糧都要6文錢啊,這也太黑心了吧?”
“算便宜的糧食咯,要知道私人糧鋪,一鬥糧食要20文呐。”
“還聊什麽天,趕緊去排隊吧,聽說隻開倉半個月。”
…
與此同時,流言蜚語也在百姓們中傳了出來。
“曉得為何隻開倉15天,因為今年關中、河南、河北三地都幹旱,朝廷也沒有救災的糧食啊。”
“誰說不是呐,江南的糧食壓根運不到關中,聽說還沒到洛陽就被災民搶光了。”
“隻開倉15天,一看就知道官倉裏沒多少糧食。”
“知道為何官倉裏沒糧食,就因為大唐太子胡鬧,非要在西域築什麽堅城。”
…
受流言蜚語的影響,關中的百姓很快不淡定了。原本井然有序的售糧,沒多久就聚滿了人群。
在有心人的拱火下,騷亂在關中各州縣上演。
騷亂的消息很快被李世民知曉,頓時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我尼瑪,開倉放糧還放出亂子,裏麵沒人推波助瀾,他怎麽都不相信。
“君羨,幕後黑手是誰?”
“迴陛下,幕後有世家的影子。”
“世家??”
李世民虎牙都快咬碎了。
該死的世家,他們總喜歡暗地裏使些幺蛾子。
就在此時,房玄齡、魏征、高士廉等人,被老太監帶進禦書房。
房玄齡連禮都顧不得行,連忙開口道:“陛下,關中各地的官府被百姓們圍困,再不想想對策的話,隻怕要出大亂子。”
魏征皺著眉道:“陛下,倘若繼續開倉放糧的話,幹脆直接放個精光。”
高士廉也跟著勸道:“陛下,魏大人說得沒錯,放個精光也好過被他們哄搶。”
…
李世民剛要說些什麽,李君羨又急匆匆的跑進來。
“陛下,大…大喜事,魏駙馬從西域運迴一千多萬斤肉幹,已經在關中各個州縣售賣。”
“啥??”
李世民驚得下巴都快掉了。那混小子是真會裝逼,竟然給了他如此大的驚喜。
眾臣同樣被震得呆若木雞。大熱天魏叔玉從西域運迴一千多萬斤肉幹,他是如何做到的?
貞觀八年,八月初一。
長安城太極殿內,李世民一臉肅然的高坐在龍椅上。
受幹旱影響,此刻太極殿內的氣氛,格外凝重。
“諸位皆大唐重臣,為何拿幹旱一點辦法都沒有??”
李世民的聲音很冰冷,似乎將人的靈魂都給凍住。
作為帝國首相,房玄齡隻得出列:
“陛下,關中不能亂起來。要不讓各地的官倉,開倉售糧吧。”
蕭瑀也出列附和:“陛下,微臣覺得房相說得不錯,還是開官倉售糧,平息關中低民怨。”
李世民皺下眉,對於兩位宰相的建議,他並不能接受。
目光掃視一圈,最終放在長孫無忌身上。
“輔機,你怎麽看?”
長孫無忌一步出列,然後深躬著上身,眼裏卻滿滿都是怨毒。
“陛下,長安糧價一直很穩定。何不讓關中各州縣開放路引,讓百姓來長安購買糧食。”
“啊這......”
長孫無忌的一番話,讓大殿內眾臣議論紛紛。
“長安的糧價一直維持在5文錢,讓周邊百姓來長安買糧,也不是不行啊。”
“這法子還真不賴,輔機之策真乃謀國之言。”
“長安周邊的百姓過來買糧,那倒沒什麽問題。偏遠地方就不必了吧,免得引起騷亂。”
“我看這法子可以,5文錢一鬥的糧食,在災年簡直不可想象。”
...
沒等李世民開口,魏征直接指著長孫無忌的鼻子罵:
“逆賊,你居心叵測,莫非想讓長安亂起來不成?”
怒斥完魏征轉身對李世民道:“陛下,切不能讓關中百姓來長安買糧。”
“為何??”
李世民覺得長孫無忌的辦法,還是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比如讓長安周邊縣的百姓,來長安買糧就挺不錯。
魏征語重心長解釋:“陛下,長安乃大唐國都,不能出一丁點差錯。微臣倒覺得房大人之策,方是賑災的良策。”
李世民又看向高士廉:“高愛卿,關中各州縣官倉售糧,能持續多久?”
“迴陛下,如果按人頭來售糧,大約能維持到明年二月。”
李世民有些不敢置信:“啥......隻能維持到明年二月??”
高士廉苦笑一聲道:“陛下有所不知,關中百姓們家裏的存糧,一般在6個月左右。百姓們為了分散風險,往往夏收與秋收各一半。”
李世民倒抽一口涼氣。受幹旱影響,今年某些地方的秋收,隻怕是顆粒無收。
萬幸去年混小子修繕關中水利,讓關中老百姓們賺了不少銅錢。
否則,他們哪裏有銅板購買糧食。
“那...那從江南調糧呢?”
“受旱災影響,糧食從江南水運到洛陽,一鬥差不多在6文錢。”
李世民腦殼有些疼。江南到洛陽都要6文錢,從洛陽到關中的話,一鬥最少要多一文錢的成本。
他剛想開口定下來,這時無舌跪著呈上一封信。
李世民愣了下。不是特別重要的話,無舌不會打斷他。
信裏的內容很簡單,隻有簡單的幾句話。
【父皇慌個嘚,區區一點旱災就雞兒嚇軟了。兒臣運籌帷幄之中,半月內便能解決關中缺糧的難題。】
李世民臉皮抽了抽,混小子一如既往的沒大沒小。
前天通過不良人傳信,居然今天就到了,這也太快了吧?
他清了下嗓子:“為安定關中百姓們的心,朕決定開倉放糧15天。”
見李世民答應放糧,朝臣們連忙拍著馬屁。
“聖明不過陛下!”
長孫無忌的臉色平靜,心底卻很是疑惑。朝臣中他與李世民相處的時間最久,對他的性格最清楚不過。
陛下的性格最為果決,要開倉售糧也會售個精光。
怎麽會售賣半個月,莫非是那封信的緣故?
長孫無忌心裏冷笑不已。既然隻售半個月的糧食,那就不怪他從中推波助瀾。
……
受機構精簡、層級簡單的緣故,大唐朝廷的辦事效率挺快。
大朝會結束後,開倉售糧的詔令傳遍關中大地。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朝廷總算開倉售糧,隻要6文錢一鬥。”
“官糧都要6文錢啊,這也太黑心了吧?”
“算便宜的糧食咯,要知道私人糧鋪,一鬥糧食要20文呐。”
“還聊什麽天,趕緊去排隊吧,聽說隻開倉半個月。”
…
與此同時,流言蜚語也在百姓們中傳了出來。
“曉得為何隻開倉15天,因為今年關中、河南、河北三地都幹旱,朝廷也沒有救災的糧食啊。”
“誰說不是呐,江南的糧食壓根運不到關中,聽說還沒到洛陽就被災民搶光了。”
“隻開倉15天,一看就知道官倉裏沒多少糧食。”
“知道為何官倉裏沒糧食,就因為大唐太子胡鬧,非要在西域築什麽堅城。”
…
受流言蜚語的影響,關中的百姓很快不淡定了。原本井然有序的售糧,沒多久就聚滿了人群。
在有心人的拱火下,騷亂在關中各州縣上演。
騷亂的消息很快被李世民知曉,頓時他整個人都不好了。
我尼瑪,開倉放糧還放出亂子,裏麵沒人推波助瀾,他怎麽都不相信。
“君羨,幕後黑手是誰?”
“迴陛下,幕後有世家的影子。”
“世家??”
李世民虎牙都快咬碎了。
該死的世家,他們總喜歡暗地裏使些幺蛾子。
就在此時,房玄齡、魏征、高士廉等人,被老太監帶進禦書房。
房玄齡連禮都顧不得行,連忙開口道:“陛下,關中各地的官府被百姓們圍困,再不想想對策的話,隻怕要出大亂子。”
魏征皺著眉道:“陛下,倘若繼續開倉放糧的話,幹脆直接放個精光。”
高士廉也跟著勸道:“陛下,魏大人說得沒錯,放個精光也好過被他們哄搶。”
…
李世民剛要說些什麽,李君羨又急匆匆的跑進來。
“陛下,大…大喜事,魏駙馬從西域運迴一千多萬斤肉幹,已經在關中各個州縣售賣。”
“啥??”
李世民驚得下巴都快掉了。那混小子是真會裝逼,竟然給了他如此大的驚喜。
眾臣同樣被震得呆若木雞。大熱天魏叔玉從西域運迴一千多萬斤肉幹,他是如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