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早有預料的高仙芝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李隆基的旨意送到,高仙芝府邸宣布完畢的時候,一同接旨的高先知父親高舍雞一臉的臉色蒼白。
原本正正得意滿的高舍雞之前還想到前不久兒子剛剛被調迴長安城,迴到長安後不僅受皇帝陛下的器重,視為左膀右臂而且還加官進爵。
本應該是享受大唐繁華的時候,怎麽現在突然之間就會被發配到櫻花國去了,沒錯,在高舍雞看來現在去櫻花穀,完全就是被發配了一般。
甚至現在的櫻花國還不如西域繁華,完全就是未開化之地,雖然是率領大軍坐鎮一地,而且權力並不比之前的節度使小。
雖然沒有節度使的名頭,但也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但是高舍雞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離開長安城。
再加上現在自己年歲不小了,畢竟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自己最後的時刻中能夠陪伴在自己的身旁。
可隨著李隆基這道聖旨的下達,完全打亂了高舍雞的夢想。
“我這就進宮麵聖請求聖上收迴成命。”
等宣旨的太監剛走,高舍雞便想要進宮麵聖。
“父親!”
“如果你此刻進宮麵聖,那將孩兒置於何地?”
“如果陛下因為父親的求情,從而收迴了成命,那將來孩兒將如何麵對聖上以及諸位同僚?”
“父親從小便教育孩兒,忠於聖上忠於大唐,怎麽現在反而糊塗了?”
“再說了,此次孩兒率軍前往櫻花國,是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而且還是關係大唐未來百年的宏大計劃。
怎可因為孩兒家裏的私事,便棄大局於不顧,之前商討櫻花國失意的時候,孩兒是參加會議了的。
現在聖上派孩兒領軍出征我早有預料,隻是其中內容關係,大唐的未來百年計劃,不好向父親說明而已。”
其實不是高仙芝,不想對他父親高舍雞說明大唐的計劃,隻是他不敢說而已,因為他父親的大嘴巴在長安城是出了名的。
他隻要敢把之前商議的計劃告訴他父親,不出一個月,估計整個長安甚至大唐,都知道了之前眾位大臣在太極殿商議針對櫻花國的計劃。
當初在太極殿商議計劃迴來後,高仙芝便已經有了預感,此次率軍出征的人選,肯定會落在他高仙芝的頭上。
別看前幾日楊國忠和安祿山鬧得歡,但是從任何角度來看,這兩個人都不適合,而其他人同樣如此。
李雄畢竟剛剛升任安西節度使,不可能這麽快就被調整,而哥舒翰身體每況日下,也不適合率大軍出征。
其他人都是動筆或者是嘴皮子還行的文官,要讓他們領軍征戰絕無可能,再說了,大唐現在又不是沒有能打的將軍,還輪不到這些文官上場。
而這次出征之人,必定是知道大唐未來的全盤計劃,高仙芝思考一番後,便知道此次領軍出征之人必定落在自己的頭上。
“那怎麽辦?吾兒剛迴到長安還沒享受幾天太平日子,現在又要被發配至櫻花國。”
“父親自古忠孝兩難全,再說孩兒現在還是當打之年,既然陛下需要孩兒為大唐出征,孩兒沒理由拒絕。”
“再說了,此去櫻花國路途並不比西域遠多少,聖旨上也沒說不讓孩兒迴來,等到櫻花國的局勢穩定以後,肯定需要迴長安述職。
到時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時間,孩兒照樣可以呆在長安城陪伴父親。
再說了,孩兒也不可能一直駐守在櫻花國,等時機一到肯定會迴到長安,到時孩兒向父親保證以後就留在長安城不走了。”
聽到高仙芝的解釋,高舍雞雖仍滿臉不舍,但情緒已漸漸平複下來。
“罷了,罷了,兒大不由爹。但你此去櫻花國定要萬事小心,那片土地多瘴氣與未馴服的部落。
再加上開疆拓土,從來都是艱難的,這次你率領大軍不同以往,那櫻花國與我大唐隔海相望,你要做好各種準備”高舍雞無奈地歎了口氣。
高仙芝恭敬地迴道:“父親放心,孩兒定會謹慎行事。”
而在李雄的府上,李雄點頭,確定了吳謙的猜想後接著說道:“那安祿山為了能夠爬上高位,連臉麵都可以不要。
這樣的人,要麽就是野心勃勃之輩,要麽就是那麽的小人,而依我看安祿山兩樣都占了。
再加上安祿山的政治盟友李林甫倒台,現在又被楊國忠和太子李哼步步緊逼,遲早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情。
而我現在所謀劃的就是為了防範於未然,不然區區安祿山以我的能力要將對方斬殺,根本就沒有什麽難度,也無人可以阻攔我。
我之所以沒有行動而已,也有我自己的考慮,雖然現在大唐的繁華已經達到頂峰,可是現在各地暗流湧動,五姓七望更是把控朝廷中的各處重要職位。
而有的事情在和平的時候也許不好出手解決,可是如果真的發生叛亂,要找借口就會容易許多。
而現在不斷削弱安祿山的實力,也是為了將來做準備,隻有將叛亂的損失降到最低,才能保住大唐現在的繁華。
雖然現在大唐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世家大族掌握大量的土地,可是畢竟民眾還是能夠吃飽飯的。
可如果一旦發生不可控製的叛亂,那現在的一切都將發生徹底的改變,也許我等軍中將領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可是我等的手下士卒都皆來自於普通百姓,到時必將受到巨大的衝擊,數遍曆史各個朝代。
每逢發生重大的戰事或者是朝代更迭,最苦的無不過普通百姓,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我長年征戰在西域,也見過無數的國家被滅亡以後,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的淒慘,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大唐。
你此次跟隨高大人前往櫻花國,帶走的都是精銳部隊,你畢竟一直在我手下掌管情報,此去櫻花國一定要注意從,平盧,範陽,河東三地抽調的兵馬。
如果發現有圖謀不軌者,可秘密將其處理掉,此事我會提前和高仙芝大人進行溝通,確保這支大軍能夠忠於大唐。
而安祿山真的發生叛亂,你們也能夠渡海而迴,直擊對方的老巢,讓其首尾不能相顧。
到時隻要正麵戰場由我率領大軍將對方的主力殲滅,你們就能從後方將各種流兵悍匪一一掃蕩清除,屆時定可以還我大唐朗朗乾坤。”
當吳謙聽到李雄有如此大的設想之後,徹底被李雄的廣闊胸襟給折服,畢竟李雄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延續大唐的繁華與穩定。
畢竟同樣常年生活在西域的吳謙知道,李雄所說的一切都是事實,畢竟他跟隨李雄滅掉的國家可是不在少數,再加上掌其管情報。
那些被滅掉國家的普通民眾生活的艱難,吳謙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畢竟吳謙也是從底層一步一步受到李雄提現後,才坐上了現在的位置。
所以它比其他的軍中將領還要清楚,亡國之後那些普通民眾生活的黑暗,正如李雄所說,他也不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在大唐。
“末將必不辜負大人所托。”
原本正正得意滿的高舍雞之前還想到前不久兒子剛剛被調迴長安城,迴到長安後不僅受皇帝陛下的器重,視為左膀右臂而且還加官進爵。
本應該是享受大唐繁華的時候,怎麽現在突然之間就會被發配到櫻花國去了,沒錯,在高舍雞看來現在去櫻花穀,完全就是被發配了一般。
甚至現在的櫻花國還不如西域繁華,完全就是未開化之地,雖然是率領大軍坐鎮一地,而且權力並不比之前的節度使小。
雖然沒有節度使的名頭,但也是真正的封疆大吏,但是高舍雞並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離開長安城。
再加上現在自己年歲不小了,畢竟老人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自己最後的時刻中能夠陪伴在自己的身旁。
可隨著李隆基這道聖旨的下達,完全打亂了高舍雞的夢想。
“我這就進宮麵聖請求聖上收迴成命。”
等宣旨的太監剛走,高舍雞便想要進宮麵聖。
“父親!”
“如果你此刻進宮麵聖,那將孩兒置於何地?”
“如果陛下因為父親的求情,從而收迴了成命,那將來孩兒將如何麵對聖上以及諸位同僚?”
“父親從小便教育孩兒,忠於聖上忠於大唐,怎麽現在反而糊塗了?”
“再說了,此次孩兒率軍前往櫻花國,是肩負著重大的使命,而且還是關係大唐未來百年的宏大計劃。
怎可因為孩兒家裏的私事,便棄大局於不顧,之前商討櫻花國失意的時候,孩兒是參加會議了的。
現在聖上派孩兒領軍出征我早有預料,隻是其中內容關係,大唐的未來百年計劃,不好向父親說明而已。”
其實不是高仙芝,不想對他父親高舍雞說明大唐的計劃,隻是他不敢說而已,因為他父親的大嘴巴在長安城是出了名的。
他隻要敢把之前商議的計劃告訴他父親,不出一個月,估計整個長安甚至大唐,都知道了之前眾位大臣在太極殿商議針對櫻花國的計劃。
當初在太極殿商議計劃迴來後,高仙芝便已經有了預感,此次率軍出征的人選,肯定會落在他高仙芝的頭上。
別看前幾日楊國忠和安祿山鬧得歡,但是從任何角度來看,這兩個人都不適合,而其他人同樣如此。
李雄畢竟剛剛升任安西節度使,不可能這麽快就被調整,而哥舒翰身體每況日下,也不適合率大軍出征。
其他人都是動筆或者是嘴皮子還行的文官,要讓他們領軍征戰絕無可能,再說了,大唐現在又不是沒有能打的將軍,還輪不到這些文官上場。
而這次出征之人,必定是知道大唐未來的全盤計劃,高仙芝思考一番後,便知道此次領軍出征之人必定落在自己的頭上。
“那怎麽辦?吾兒剛迴到長安還沒享受幾天太平日子,現在又要被發配至櫻花國。”
“父親自古忠孝兩難全,再說孩兒現在還是當打之年,既然陛下需要孩兒為大唐出征,孩兒沒理由拒絕。”
“再說了,此去櫻花國路途並不比西域遠多少,聖旨上也沒說不讓孩兒迴來,等到櫻花國的局勢穩定以後,肯定需要迴長安述職。
到時短則一兩個月,長則半年時間,孩兒照樣可以呆在長安城陪伴父親。
再說了,孩兒也不可能一直駐守在櫻花國,等時機一到肯定會迴到長安,到時孩兒向父親保證以後就留在長安城不走了。”
聽到高仙芝的解釋,高舍雞雖仍滿臉不舍,但情緒已漸漸平複下來。
“罷了,罷了,兒大不由爹。但你此去櫻花國定要萬事小心,那片土地多瘴氣與未馴服的部落。
再加上開疆拓土,從來都是艱難的,這次你率領大軍不同以往,那櫻花國與我大唐隔海相望,你要做好各種準備”高舍雞無奈地歎了口氣。
高仙芝恭敬地迴道:“父親放心,孩兒定會謹慎行事。”
而在李雄的府上,李雄點頭,確定了吳謙的猜想後接著說道:“那安祿山為了能夠爬上高位,連臉麵都可以不要。
這樣的人,要麽就是野心勃勃之輩,要麽就是那麽的小人,而依我看安祿山兩樣都占了。
再加上安祿山的政治盟友李林甫倒台,現在又被楊國忠和太子李哼步步緊逼,遲早會做出大逆不道之事情。
而我現在所謀劃的就是為了防範於未然,不然區區安祿山以我的能力要將對方斬殺,根本就沒有什麽難度,也無人可以阻攔我。
我之所以沒有行動而已,也有我自己的考慮,雖然現在大唐的繁華已經達到頂峰,可是現在各地暗流湧動,五姓七望更是把控朝廷中的各處重要職位。
而有的事情在和平的時候也許不好出手解決,可是如果真的發生叛亂,要找借口就會容易許多。
而現在不斷削弱安祿山的實力,也是為了將來做準備,隻有將叛亂的損失降到最低,才能保住大唐現在的繁華。
雖然現在大唐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各種世家大族掌握大量的土地,可是畢竟民眾還是能夠吃飽飯的。
可如果一旦發生不可控製的叛亂,那現在的一切都將發生徹底的改變,也許我等軍中將領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可是我等的手下士卒都皆來自於普通百姓,到時必將受到巨大的衝擊,數遍曆史各個朝代。
每逢發生重大的戰事或者是朝代更迭,最苦的無不過普通百姓,正所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你我長年征戰在西域,也見過無數的國家被滅亡以後,普通百姓的生活是何等的淒慘,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大唐。
你此次跟隨高大人前往櫻花國,帶走的都是精銳部隊,你畢竟一直在我手下掌管情報,此去櫻花國一定要注意從,平盧,範陽,河東三地抽調的兵馬。
如果發現有圖謀不軌者,可秘密將其處理掉,此事我會提前和高仙芝大人進行溝通,確保這支大軍能夠忠於大唐。
而安祿山真的發生叛亂,你們也能夠渡海而迴,直擊對方的老巢,讓其首尾不能相顧。
到時隻要正麵戰場由我率領大軍將對方的主力殲滅,你們就能從後方將各種流兵悍匪一一掃蕩清除,屆時定可以還我大唐朗朗乾坤。”
當吳謙聽到李雄有如此大的設想之後,徹底被李雄的廣闊胸襟給折服,畢竟李雄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延續大唐的繁華與穩定。
畢竟同樣常年生活在西域的吳謙知道,李雄所說的一切都是事實,畢竟他跟隨李雄滅掉的國家可是不在少數,再加上掌其管情報。
那些被滅掉國家的普通民眾生活的艱難,吳謙比任何人都要清楚,畢竟吳謙也是從底層一步一步受到李雄提現後,才坐上了現在的位置。
所以它比其他的軍中將領還要清楚,亡國之後那些普通民眾生活的黑暗,正如李雄所說,他也不希望那樣的事情發生在大唐。
“末將必不辜負大人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