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楊家服軟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稟大人,還有一處便是在千年世家,楊家的土地範圍內。”
“你知道在哪裏吧?”
“知道!隻是……。”
“不要猶猶豫豫的有什麽問題說。”
“大人今日肯定是趕不到了,而且此地剛剛出了人命,大人能否在此逗留兩日?”
“我會留下人,將這裏打掃幹淨,你隻管在前麵帶路即可。”
這時這名工部官員咬咬牙說道:“還請大人在此逗留兩日。”
此時,李雄也聽出了對方話中有話,於是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
不帶絲毫感情的說道:“給出你的理由,否則連你一並斬了。”
見此情形,這名官員隻能硬著頭皮說道:“屬下出生關中,在未入朝為官時曾受楊家的恩惠。
楊家雖然私築堤壩,但並未將鄭國渠的水全部攔斷,在滿足自己用水後,便會開閘放水,與十六皇子的封地情況有著根本的區別。
屬下願意再跑一趟,向其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
而楊家知道大人的決心後,必定會拆除全部的水壩,以後也不會再私自攔截鄭國渠的水供自己使用。”
主要是這名官員看到李雄橫行無忌的做法後,確實是怕了。
對方連當朝皇子都敢暴打,更何況是已經沒落了的楊家,雖然楊家傳承久遠,但是現在兩者已經沒有了可比性。
如果真的讓楊家與李雄起了衝突,說不定以這一位節度使的性子,真有可能做出帶兵滅了楊家的舉動。
畢竟自己以前家境貧寒,能夠讀書並且考中後成為官員,少不了楊家在背後的支持。
現在為楊家求情,也算是報答了以前的那份恩情,畢竟現在楊家已經不複以前的那番輝煌。
現在自己也隻能為對方做到這一點了,至於結果如何,卻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聽到對方的解釋後,李雄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思忖之色。
“你倒是個知恩之人。不過本官執法,豈容私情幹涉。”
那官員一聽,心涼了半截,腿一軟就要跪下求饒。
卻見李雄擺了擺手,接著道:“但本官也非不通情理之人。
既然楊家尚有善舉,也願意改正錯誤的話,本官可以給他們一次機會。”官員大喜過望,忙不迭磕頭謝恩。
“我可以在此地多逗留兩日,但是醜話說在前頭,你轉告楊家現任家主。
如果兩日後,我還看到一座楊家私鑄的水壩,那就別怪本官帶兵踏平楊家。
所謂的千年世家,如果不能約束自己的族人,在本官看來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屬下一定將大人的話帶到。”說完後,這名官員轉身向著楊家而去。
看到對方離去後,聽到兩人對話的鐵柱,這才開口問道:“大人這是準備就此放過楊家?”
“有些事情我們還是需要顧及一二的,並不是隻有一味的殺戮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畢竟我們現在是在本國境內,不可能將所有犯錯之人全部打殺,有些人隻需要敲打一番即可,沒必要做的太過。”
“大人做主便好,剩下的這些人怎麽辦?”鐵柱指了指被抓獲的這些家丁俘虜。
“現在鄭國渠修繕正需要人手,也無需審判,直接將他們定性為暴徒,讓他們服十年的苦役,來償還之前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吧!”
隨後,李雄指了指那些被斬殺的人:“找個地方挖個坑把這些人處理一下。”
“屬下這就去辦。”
而李雄在十六皇子封地內所做的事情,以極快的速度向四周傳播開來。
甚至那名官員還沒到楊家,對方便已經收到消息。
楊家議事大廳內,此時人員滿座,當下人將得到的消息匯報完畢後,在座的眾人都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楊家現任家主楊淩,看著下方眾多的族人緩緩開口道:“都說說吧!”
“鄭國渠裏的水壩到底是拆還是不拆?”
這時一名尚且年輕的人,立馬激動的站了起來。
“現如今正是用水的關鍵時刻,我認為不能拆,不然如何保證我們農莊糧食的豐收。
再說了,私建水壩也不單單是我們一家這樣做,整個關中有點能力的家族,誰不是這樣幹的?”
“簡直就是胡鬧。”隻聽一聲憤怒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眾人迴過頭去,便是看見一位老者在侍者的服侍下顫顫巍巍的走了進來。
看到老者進來,在座的所有人包括家主楊淩在內,都立馬起身。
楊淩甚至從家主的位置上起身,走上前去扶住了老者。
“家祖,你怎麽這時候來了?”
老者沒好氣的說道:“我再不來,我楊家的千年聲望,就要全部敗壞在你們這幫小輩的手中。
那鄭國渠的水豈是能隨意霸占的?如今朝廷派人前來整治,你們不思悔改,還妄圖抵抗?”
年輕那人仍不服氣,“家祖,可是我們若拆了水壩,今年收成必然大減。”
老者氣得用拐杖猛敲地麵,“糊塗!那李雄已給了咱們兩日寬限,若是不拆,楊家必遭滅頂之災。
咱們楊家能傳承千年,靠的可不是這種短視之舉。
現在國家太平,我們世家又受到當朝者的大力打壓,如果現在給對方抓住把柄,你們自己想想其中的後果。”
楊淩也趕忙附和,“家祖說得對,咱們應立刻著手拆除水壩,並整頓族規,嚴禁族人再犯此類過錯。”
聽到楊淩的話後,這名老者的語氣也軟了下來。
“再說這次主持事情的李雄,乃是西域的實際掌控者,隻要與他交好,而我們又身處關中。
隻要打通兩地的聯係,將西域的奇珍異寶帶迴大唐,所獲的收益難道不比那莊子上的產出要強。”
聽到老者的話後,眾人也陷入了沉思,畢竟絲綢之路的巨大利益,他們可是十分清楚的。
以前隻是沒機會插手,現在既然有機會結交李雄,他們自然也不願意放過。
聽到自家老祖的話後,眾人七嘴八舌的說道:“那就拆,在對方來之前,全部恢複以前的模樣,省的讓對方抓住把柄。
同時做出認錯的態度,爭取與對方搭上聯係,為日後的商路打下基礎。”
而當眾人下定決心拆除水壩的同時,急忙向楊家趕來的工部官員也到了楊家的門口。
兩日之後,李雄帶著人前來查看。隻見原本水壩之處已恢複原樣,有的地方甚至能看到平時修繕的痕跡。
李雄見狀微微點頭,心中對楊家多了幾分認可。
楊家主親自前來迎接,恭敬地表示願意接受處罰並承諾日後定遵守水利規矩。
李雄審視著楊家主,緩緩開口:“楊家主好大的魄力,既然你們已經做到了我提出的要求,我也不會過多的去追究。
但是我希望同樣的事情以後不會再發生,無能容許你們犯一次錯誤,但卻不允許在出現第二次。”
聽到李雄的話後,楊淩的心中鬆了一口氣,知道這事就這樣過了。
“還請節度使大人移步,我楊家已經備好酒宴,還請大人賞光。”
“你知道在哪裏吧?”
“知道!隻是……。”
“不要猶猶豫豫的有什麽問題說。”
“大人今日肯定是趕不到了,而且此地剛剛出了人命,大人能否在此逗留兩日?”
“我會留下人,將這裏打掃幹淨,你隻管在前麵帶路即可。”
這時這名工部官員咬咬牙說道:“還請大人在此逗留兩日。”
此時,李雄也聽出了對方話中有話,於是深深的看了對方一眼。
不帶絲毫感情的說道:“給出你的理由,否則連你一並斬了。”
見此情形,這名官員隻能硬著頭皮說道:“屬下出生關中,在未入朝為官時曾受楊家的恩惠。
楊家雖然私築堤壩,但並未將鄭國渠的水全部攔斷,在滿足自己用水後,便會開閘放水,與十六皇子的封地情況有著根本的區別。
屬下願意再跑一趟,向其說明其中的利害關係。
而楊家知道大人的決心後,必定會拆除全部的水壩,以後也不會再私自攔截鄭國渠的水供自己使用。”
主要是這名官員看到李雄橫行無忌的做法後,確實是怕了。
對方連當朝皇子都敢暴打,更何況是已經沒落了的楊家,雖然楊家傳承久遠,但是現在兩者已經沒有了可比性。
如果真的讓楊家與李雄起了衝突,說不定以這一位節度使的性子,真有可能做出帶兵滅了楊家的舉動。
畢竟自己以前家境貧寒,能夠讀書並且考中後成為官員,少不了楊家在背後的支持。
現在為楊家求情,也算是報答了以前的那份恩情,畢竟現在楊家已經不複以前的那番輝煌。
現在自己也隻能為對方做到這一點了,至於結果如何,卻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了。
聽到對方的解釋後,李雄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思忖之色。
“你倒是個知恩之人。不過本官執法,豈容私情幹涉。”
那官員一聽,心涼了半截,腿一軟就要跪下求饒。
卻見李雄擺了擺手,接著道:“但本官也非不通情理之人。
既然楊家尚有善舉,也願意改正錯誤的話,本官可以給他們一次機會。”官員大喜過望,忙不迭磕頭謝恩。
“我可以在此地多逗留兩日,但是醜話說在前頭,你轉告楊家現任家主。
如果兩日後,我還看到一座楊家私鑄的水壩,那就別怪本官帶兵踏平楊家。
所謂的千年世家,如果不能約束自己的族人,在本官看來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屬下一定將大人的話帶到。”說完後,這名官員轉身向著楊家而去。
看到對方離去後,聽到兩人對話的鐵柱,這才開口問道:“大人這是準備就此放過楊家?”
“有些事情我們還是需要顧及一二的,並不是隻有一味的殺戮才能解決所有問題。”
“畢竟我們現在是在本國境內,不可能將所有犯錯之人全部打殺,有些人隻需要敲打一番即可,沒必要做的太過。”
“大人做主便好,剩下的這些人怎麽辦?”鐵柱指了指被抓獲的這些家丁俘虜。
“現在鄭國渠修繕正需要人手,也無需審判,直接將他們定性為暴徒,讓他們服十年的苦役,來償還之前他們所犯下的錯誤吧!”
隨後,李雄指了指那些被斬殺的人:“找個地方挖個坑把這些人處理一下。”
“屬下這就去辦。”
而李雄在十六皇子封地內所做的事情,以極快的速度向四周傳播開來。
甚至那名官員還沒到楊家,對方便已經收到消息。
楊家議事大廳內,此時人員滿座,當下人將得到的消息匯報完畢後,在座的眾人都露出了複雜的神色。
楊家現任家主楊淩,看著下方眾多的族人緩緩開口道:“都說說吧!”
“鄭國渠裏的水壩到底是拆還是不拆?”
這時一名尚且年輕的人,立馬激動的站了起來。
“現如今正是用水的關鍵時刻,我認為不能拆,不然如何保證我們農莊糧食的豐收。
再說了,私建水壩也不單單是我們一家這樣做,整個關中有點能力的家族,誰不是這樣幹的?”
“簡直就是胡鬧。”隻聽一聲憤怒的聲音,從門外傳了進來。
眾人迴過頭去,便是看見一位老者在侍者的服侍下顫顫巍巍的走了進來。
看到老者進來,在座的所有人包括家主楊淩在內,都立馬起身。
楊淩甚至從家主的位置上起身,走上前去扶住了老者。
“家祖,你怎麽這時候來了?”
老者沒好氣的說道:“我再不來,我楊家的千年聲望,就要全部敗壞在你們這幫小輩的手中。
那鄭國渠的水豈是能隨意霸占的?如今朝廷派人前來整治,你們不思悔改,還妄圖抵抗?”
年輕那人仍不服氣,“家祖,可是我們若拆了水壩,今年收成必然大減。”
老者氣得用拐杖猛敲地麵,“糊塗!那李雄已給了咱們兩日寬限,若是不拆,楊家必遭滅頂之災。
咱們楊家能傳承千年,靠的可不是這種短視之舉。
現在國家太平,我們世家又受到當朝者的大力打壓,如果現在給對方抓住把柄,你們自己想想其中的後果。”
楊淩也趕忙附和,“家祖說得對,咱們應立刻著手拆除水壩,並整頓族規,嚴禁族人再犯此類過錯。”
聽到楊淩的話後,這名老者的語氣也軟了下來。
“再說這次主持事情的李雄,乃是西域的實際掌控者,隻要與他交好,而我們又身處關中。
隻要打通兩地的聯係,將西域的奇珍異寶帶迴大唐,所獲的收益難道不比那莊子上的產出要強。”
聽到老者的話後,眾人也陷入了沉思,畢竟絲綢之路的巨大利益,他們可是十分清楚的。
以前隻是沒機會插手,現在既然有機會結交李雄,他們自然也不願意放過。
聽到自家老祖的話後,眾人七嘴八舌的說道:“那就拆,在對方來之前,全部恢複以前的模樣,省的讓對方抓住把柄。
同時做出認錯的態度,爭取與對方搭上聯係,為日後的商路打下基礎。”
而當眾人下定決心拆除水壩的同時,急忙向楊家趕來的工部官員也到了楊家的門口。
兩日之後,李雄帶著人前來查看。隻見原本水壩之處已恢複原樣,有的地方甚至能看到平時修繕的痕跡。
李雄見狀微微點頭,心中對楊家多了幾分認可。
楊家主親自前來迎接,恭敬地表示願意接受處罰並承諾日後定遵守水利規矩。
李雄審視著楊家主,緩緩開口:“楊家主好大的魄力,既然你們已經做到了我提出的要求,我也不會過多的去追究。
但是我希望同樣的事情以後不會再發生,無能容許你們犯一次錯誤,但卻不允許在出現第二次。”
聽到李雄的話後,楊淩的心中鬆了一口氣,知道這事就這樣過了。
“還請節度使大人移步,我楊家已經備好酒宴,還請大人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