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談妥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浚一臉不可思議的在此問道:“你真的是安西節度使李雄?”
“如果沒有第二個安西節度使李雄的話,那我應該就是你口中之人。”
這時李浚也慢慢的恢複了平靜。
“閣下可有何證明之物?”
隻見李雄從腰間拿出自己的令牌遞向李浚,說道:“此令牌乃聖上禦賜,令牌之上刻有我的名諱與官職,君可細觀。”
李浚接過令牌,仔細端詳,隻見令牌之上有著清晰的字樣,心中已然信了幾分,畢竟如果真的是那一位的話,他應該此刻正在長安才對,怎麽會來到自己的這個縣城?。
接著謹慎道:“雖有此物,卻難保不會有人假冒將軍威名。”
李雄哈哈一笑,朗聲道:“那你再看看這是何物?”
隨後,李雄掏出了自己的隨身印章,遞給了李浚。
“相信沒有人敢私刻這一枚印章吧!”
李浚看了印章後,徹底相信眼前之人便是真正的安西節度使李雄,趕忙恭敬行禮:“拜見將軍,方才多有冒犯,還請將軍恕罪。”
李雄擺了擺手:“無妨,謹慎些是好事,再說了,我也是私自來訪並未提前通知。”
李浚好奇問道:“將軍為何會出現在此處?”
李雄看著李浚說道:“我就是為你而來。”
“還請將軍為在下解惑!”
“李大人可知,邊疆士兵輪換之事。”
“此事在下倒是有所耳聞,但i是這與大人找在下有何關聯?”
“之前是沒有關聯,但是自從我見了你以後,此事就與你有關了。”
“哦!還請大人細說。”
“第一批輪換之人,在半個月以前已經到達長安。
陛下見過之後,舍不得將他們全部打散到各地去駐紮,再加上我之前提議加強中央朝廷的兵力。
所以陛下讓我想辦法將第一批輪換的六萬將士留在長安,而我打算仿照漢朝的中央六軍,設置六軍校尉直屬於陛下指揮。
陛下也同意了我的提議,但是六軍校尉之職的人選,我還沒有提交給陛下。”
聽到李雄的解釋,李浚沉默了片刻後說道:“將軍,是想讓我出任這六軍校尉之職。”
“沒錯!”
“為什麽是我?”
“難道就因為家祖是衛國公,如果是這樣的話,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後,比在下適合的人可不少。”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後人是不少,但是經過我一番考察後,你是最佳的人選。”
聽到李兄的話後,李浚陷入了沉默。
“此事容在下考慮考慮。”
李雄沒想到對方居然沒有立刻答應,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知李兄還有何顧忌,難道真的想走文臣之路,而讓衛國公斷了傳承。”
“將軍要知道,現在大唐衛國公可是那楊國忠。”
聽到對方的迴答,李雄恍然大悟,但是也從對方的語氣中聽出了不甘。
“難道李兄不想重振衛國公的聲威?再說了,大唐又沒有規定說不允許有兩名衛國公。
在我看來李兄隻是差一個機會而已,俗話說,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並且以李兄的傳承,隻要抓住機會恢複祖上榮光,隻是遲早的時間。”
聽到李雄的話,李浚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既然將軍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李某就願意試上一試,但是此時恐怕也沒有那麽簡單吧!”
“哈哈哈……”
“李大人放心,既然陛下將此事交給我去辦理,那在下的意見,陛下肯定也會重視幾分。”
“既然如此,那就全憑將軍做主。”
“好!那李兄就靜待消息吧!”
李雄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後,不顧對方的挽留,便策馬向著長安歸來。
李雄與李浚的會麵,並提及李靖的兵法,在李雄看來,既然對方走的文武全才的路子,那家族傳承肯定沒有丟。
隻要對方再次崛起,將兵法傳承下去的幾率可以說是提升了無數倍。
當李雄剛剛迴到長安,一直在派人打探李雄動向的高力士便得到了消息。
而這時的高力士,正在陪著李隆基去楊玉環在禦花園賞花得到消息後,便立刻向李隆基匯報了情況。
“啟稟陛下,安西節度使李雄大人迴到長安了。”
“哦!迴來了。”
“是的,他剛剛迴到自己的府邸。”
“那就宣李雄進宮,我倒要看看他消失的這段時間幹什麽去了,居然在這個節骨眼上給我玩失蹤。”
“老奴領旨!”
李雄看著一臉笑意,站在自己跟前的高力士,不由得吐槽道:“高公公,你們皇城司的鼻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靈。
我這剛剛到家不到兩個時辰,你們就找上門來了,能不能讓我喘口氣,就算是生產隊的驢,也不能這麽用吧!”
“李大人,老奴也是奉命行事,這說明聖上看中李大人不是。”
“不過李大人,生產隊的驢是什麽意思?能不能給咱家解釋一下?”
“這隻是一個名詞,你不必在意,是指我們西北地區村寨拉磨的驢,十分的辛苦。”
“李大人,你可不是村寨的驢,你可是陛下的宏骨重臣,咱家可不敢把你當驢使,是陛下有事找你,李大人還請隨咱家入宮吧!”
李雄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想:“這高力士果然是個老狐狸,話裏話外都帶著試探。
不過,李隆基這麽著急召見我,看來他對六軍校尉的事情確實很上心。”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對高力士說道:“高公公,既然陛下有召,那我自然不敢耽擱。但是我這剛迴來,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能否容我稍作整理,再隨您入宮?”
高力士笑眯眯地點頭:“李大人說得是,老奴就在門外等候,您請便。”
進入房內整理一番後,李雄走出內室,對高力士說道:“高公公,我們這就入宮吧。”
高力士依舊笑眯眯地點頭:“李大人請。”
兩人一路無話,李雄心中卻在不斷盤算著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他知道,這次入宮,不僅關係到六軍校尉的人選,更關係到自己的後續謀劃。
到了宮門口,高力士停下腳步,對李雄說道:“李大人,陛下正在禦花園等候,您請隨我來。”
李雄點了點頭走進禦花園,李雄遠遠便看到李隆基正與楊玉環在花叢中漫步,兩人笑語盈盈,顯得十分親密。
他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禮:“臣李雄,參見陛下,參見貴妃娘娘。”
李隆基轉過頭來,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李愛卿,你終於迴來了。這段時間,你去了哪裏?”
李雄聽到李隆基的問話,他恭敬地迴答道:“迴陛下,臣最近去了一趟洛陽,為我大唐尋訪人才去了
李隆基點了點頭,似乎對他的迴答還算滿意:“哦?那可有尋到合適的人選推薦?”
李雄心中一鬆,知道陛下並沒有深究他的去向,便順勢說道:“臣確實有一些人選,不過還需陛下定奪。”
李隆基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意:“李愛卿,你一向辦事穩妥,朕相信你的眼光。不過,六軍校尉之職關係重大,朕希望你能慎重考慮。”
畢竟李隆基最近實在是被各大家族和各方勢力的代表給煩透了,每天都有人來打探消息和推薦自己的人。
雖然有一些人自己確實很中意,但是既然此事已經交給了李雄,他也想聽聽李雄的意見後再做決定。
李雄心中一凜,知道陛下這是在提醒他,不要輕易推薦任何人。他恭敬地點頭:“臣明白,定當慎重。”
“如果沒有第二個安西節度使李雄的話,那我應該就是你口中之人。”
這時李浚也慢慢的恢複了平靜。
“閣下可有何證明之物?”
隻見李雄從腰間拿出自己的令牌遞向李浚,說道:“此令牌乃聖上禦賜,令牌之上刻有我的名諱與官職,君可細觀。”
李浚接過令牌,仔細端詳,隻見令牌之上有著清晰的字樣,心中已然信了幾分,畢竟如果真的是那一位的話,他應該此刻正在長安才對,怎麽會來到自己的這個縣城?。
接著謹慎道:“雖有此物,卻難保不會有人假冒將軍威名。”
李雄哈哈一笑,朗聲道:“那你再看看這是何物?”
隨後,李雄掏出了自己的隨身印章,遞給了李浚。
“相信沒有人敢私刻這一枚印章吧!”
李浚看了印章後,徹底相信眼前之人便是真正的安西節度使李雄,趕忙恭敬行禮:“拜見將軍,方才多有冒犯,還請將軍恕罪。”
李雄擺了擺手:“無妨,謹慎些是好事,再說了,我也是私自來訪並未提前通知。”
李浚好奇問道:“將軍為何會出現在此處?”
李雄看著李浚說道:“我就是為你而來。”
“還請將軍為在下解惑!”
“李大人可知,邊疆士兵輪換之事。”
“此事在下倒是有所耳聞,但i是這與大人找在下有何關聯?”
“之前是沒有關聯,但是自從我見了你以後,此事就與你有關了。”
“哦!還請大人細說。”
“第一批輪換之人,在半個月以前已經到達長安。
陛下見過之後,舍不得將他們全部打散到各地去駐紮,再加上我之前提議加強中央朝廷的兵力。
所以陛下讓我想辦法將第一批輪換的六萬將士留在長安,而我打算仿照漢朝的中央六軍,設置六軍校尉直屬於陛下指揮。
陛下也同意了我的提議,但是六軍校尉之職的人選,我還沒有提交給陛下。”
聽到李雄的解釋,李浚沉默了片刻後說道:“將軍,是想讓我出任這六軍校尉之職。”
“沒錯!”
“為什麽是我?”
“難道就因為家祖是衛國公,如果是這樣的話,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後,比在下適合的人可不少。”
“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後人是不少,但是經過我一番考察後,你是最佳的人選。”
聽到李兄的話後,李浚陷入了沉默。
“此事容在下考慮考慮。”
李雄沒想到對方居然沒有立刻答應,也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知李兄還有何顧忌,難道真的想走文臣之路,而讓衛國公斷了傳承。”
“將軍要知道,現在大唐衛國公可是那楊國忠。”
聽到對方的迴答,李雄恍然大悟,但是也從對方的語氣中聽出了不甘。
“難道李兄不想重振衛國公的聲威?再說了,大唐又沒有規定說不允許有兩名衛國公。
在我看來李兄隻是差一個機會而已,俗話說,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並且以李兄的傳承,隻要抓住機會恢複祖上榮光,隻是遲早的時間。”
聽到李雄的話,李浚不由得握緊了拳頭。
“既然將軍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那李某就願意試上一試,但是此時恐怕也沒有那麽簡單吧!”
“哈哈哈……”
“李大人放心,既然陛下將此事交給我去辦理,那在下的意見,陛下肯定也會重視幾分。”
“既然如此,那就全憑將軍做主。”
“好!那李兄就靜待消息吧!”
李雄在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後,不顧對方的挽留,便策馬向著長安歸來。
李雄與李浚的會麵,並提及李靖的兵法,在李雄看來,既然對方走的文武全才的路子,那家族傳承肯定沒有丟。
隻要對方再次崛起,將兵法傳承下去的幾率可以說是提升了無數倍。
當李雄剛剛迴到長安,一直在派人打探李雄動向的高力士便得到了消息。
而這時的高力士,正在陪著李隆基去楊玉環在禦花園賞花得到消息後,便立刻向李隆基匯報了情況。
“啟稟陛下,安西節度使李雄大人迴到長安了。”
“哦!迴來了。”
“是的,他剛剛迴到自己的府邸。”
“那就宣李雄進宮,我倒要看看他消失的這段時間幹什麽去了,居然在這個節骨眼上給我玩失蹤。”
“老奴領旨!”
李雄看著一臉笑意,站在自己跟前的高力士,不由得吐槽道:“高公公,你們皇城司的鼻子還是一如既往的靈。
我這剛剛到家不到兩個時辰,你們就找上門來了,能不能讓我喘口氣,就算是生產隊的驢,也不能這麽用吧!”
“李大人,老奴也是奉命行事,這說明聖上看中李大人不是。”
“不過李大人,生產隊的驢是什麽意思?能不能給咱家解釋一下?”
“這隻是一個名詞,你不必在意,是指我們西北地區村寨拉磨的驢,十分的辛苦。”
“李大人,你可不是村寨的驢,你可是陛下的宏骨重臣,咱家可不敢把你當驢使,是陛下有事找你,李大人還請隨咱家入宮吧!”
李雄無奈地搖了搖頭,心中暗想:“這高力士果然是個老狐狸,話裏話外都帶著試探。
不過,李隆基這麽著急召見我,看來他對六軍校尉的事情確實很上心。”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對高力士說道:“高公公,既然陛下有召,那我自然不敢耽擱。但是我這剛迴來,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能否容我稍作整理,再隨您入宮?”
高力士笑眯眯地點頭:“李大人說得是,老奴就在門外等候,您請便。”
進入房內整理一番後,李雄走出內室,對高力士說道:“高公公,我們這就入宮吧。”
高力士依舊笑眯眯地點頭:“李大人請。”
兩人一路無話,李雄心中卻在不斷盤算著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他知道,這次入宮,不僅關係到六軍校尉的人選,更關係到自己的後續謀劃。
到了宮門口,高力士停下腳步,對李雄說道:“李大人,陛下正在禦花園等候,您請隨我來。”
李雄點了點頭走進禦花園,李雄遠遠便看到李隆基正與楊玉環在花叢中漫步,兩人笑語盈盈,顯得十分親密。
他快步上前,恭敬地行禮:“臣李雄,參見陛下,參見貴妃娘娘。”
李隆基轉過頭來,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李愛卿,你終於迴來了。這段時間,你去了哪裏?”
李雄聽到李隆基的問話,他恭敬地迴答道:“迴陛下,臣最近去了一趟洛陽,為我大唐尋訪人才去了
李隆基點了點頭,似乎對他的迴答還算滿意:“哦?那可有尋到合適的人選推薦?”
李雄心中一鬆,知道陛下並沒有深究他的去向,便順勢說道:“臣確實有一些人選,不過還需陛下定奪。”
李隆基笑了笑,眼中閃過一絲深意:“李愛卿,你一向辦事穩妥,朕相信你的眼光。不過,六軍校尉之職關係重大,朕希望你能慎重考慮。”
畢竟李隆基最近實在是被各大家族和各方勢力的代表給煩透了,每天都有人來打探消息和推薦自己的人。
雖然有一些人自己確實很中意,但是既然此事已經交給了李雄,他也想聽聽李雄的意見後再做決定。
李雄心中一凜,知道陛下這是在提醒他,不要輕易推薦任何人。他恭敬地點頭:“臣明白,定當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