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偷梁換柱
穿越大唐,我滅國無數 作者:滇草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李雄在,看著手下的人再一次將整個黨項羌族,屠殺的雞犬不留,就明白這些人的老毛病又犯了。
而且肯定明白一定有事將車輪給放平了。
沒錯,車輪放平這個事情就是張紹德最先幹的,後來李雄的其他幾個校尉也是跟著有樣學樣。
甚至連李雄一直認為最憨直的鐵柱,都幹過這個事情,好像是誰不把車輪放平再把人都給砍了,就像是融不入他們這個圈子一樣,搞得李雄也很是無奈。
而現在,身在長安的李雄雖然領取了獎勵,但是還沒有收到青海湖地區的戰報。
如果說是收到戰報,看到黨項羌族這個稱唿,李雄一定直唿“好家夥!”
你們這是把未來的西夏王國的根都給刨了,而且還是刨的那麽徹底,那在這個時空,未來會不會出現西夏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
然而,就算李雄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畢竟未來的西夏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都是一群為威而不懷德的家夥。
就在李雄還在謀劃著如何能讓李隆基放自己迴西域的時候。
剛剛出發了二十天的高仙芝,就給自己發來了急報。
這是一份通過特殊渠道傳來的消息,並沒有經過兵部,而是直接傳到了李雄的手上。
所以,當李雄收到高仙芝這份消息的時候,便知道肯定是又出幺蛾子了。
當李雄看完手上的消息後,看著北方陷入了沉思。
喃喃自語道:“安祿山,既然你找死,那我就成全你。”
天寶十三年(753)七月底,大唐派遣高先之率領大軍前去櫻花國駐紮,其中兵力由安西軍抽調兩萬,然後,範陽,河東,平盧,三地再各抽調一萬,組成五萬大軍前去櫻花國駐紮。
高仙芝本以為安祿山會在這些人中做手腳,將一些老弱病殘或者是抓一些壯丁來充數。
結果且出乎高的意料,安祿山不僅按照兵部的名冊將人員全部交割,過程可以說是出乎意料的順利。
安祿山不僅早早的就令軍隊集結,等著高先之前來接收,還讓高仙芝拿著名冊對照,名冊上的人員進行點將。
雖然過程中安祿山一直黑著臉,顯然心情不是很爽,但是按照名冊上來看,安祿山確實是沒有動手腳。
經曆過一番查驗後高仙芝,還以為安祿山,能夠為大局考慮,最起碼在人員上沒有動手腳,這讓高仙芝對安祿山的戒備心理有所放鬆。
然而,正當高仙子率領著眾人一路向東進發,距離登船還有三日的時候,這才通過了一件小事,發現了不對勁。
原來,高仙芝在一次深入各校尉了解部下情況的時候,聽到了一件讓他起疑心的事情。
原來他聽到有幾名士兵正在討論,原來他們的頂頭校尉,甚至有的百夫長,不是他們以前的長官。
而這些人則是在一個月以前才全部輪換的,他們這些人的以前上司都被調離了,現在這些人都是才剛剛調進來的。
但這些調離和調出的人都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調出的人,基本都是各軍中的胡將,而調入的人,基本上都是漢家將領。
聽到這裏,高仙芝立馬發覺到了不對勁,通過一番驗證後,也確實證明了這些士兵的討論都是事實。
高仙芝沒想到,安祿山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偷梁換柱,將自己認為不穩定的漢人將領,調給了高仙芝隨他出征櫻花國。
而這時我才發現的高先知,看著接下來即將走到登船地點的路程,也已經來不及了。
而且這件事情,如果沒有兵部的人在幫安祿山打配合,是絕對做不到的,要知道他手中的名冊,可是直接從兵部帶過來的。
一路上高仙芝,還想著安祿山會如何忽悠自己,會出現以次充好等等情況,所以名冊他一直都是小心謹慎的保管著,沒想到還是被安祿山做了手腳。
而安祿山也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李雄的推測,安祿山確實是有不臣之心。
但是就算證實了,安祿山做手腳,高仙芝也拿對方沒辦法,畢竟名冊是自己帶來的,人也是自己親自點的。
這件事情就算告到李隆基麵前也沒有用,安祿山可以用無數種方法為自己開脫,更何況它還有兵部的內應,給它磨平了首尾。
所以在發現情況不對的第一時間後,高仙芝立馬用手中與李雄聯係的特殊信鴿,將情況告知了李雄。
而同樣,李雄在收到信鴿以後,也知道這件事,安祿山真的沒有辦法,畢竟對方做的確實是讓人出乎預料。
其實這件事還要從安祿山從長安返迴平盧說起。
在他返迴平盧以後,一想到自己即將被抽調,三萬精銳人馬,安祿山的心都在滴血,這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才培養出來的。
沒想到被李雄的一個計謀,就給硬生生的抽調走了三萬人,這讓安祿山十分的煩躁。
而作為安祿山手下的頭號謀士嚴寬,才知道情況後,便給安祿山想了一條計謀。
“主公是否還在為被朝廷抽調走三萬精銳而苦惱。”
安祿山沒好氣的說道:“這是朝廷的命令,我能有什麽辦法?”
嚴寬微微一笑。
“主公莫急,雖三萬精銳被抽走不可更改,但我們可在人選上做做文章。”
安祿山眼睛一亮,忙問:“先生何意?”
嚴寬附耳低語幾句。
安祿山聽後大喜,“此計甚妙!”隨後又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先生此計甚妙,但是難度也不小,那高仙芝也是謹慎之人,來之前肯定從兵部得到了完整的名冊,我們想要動手腳,恐怕沒那麽容易。”
這時嚴寬露出得意的笑容。
“主公,莫急,我與那兵部侍郎嚴再興,乃是遠房堂兄弟,對方也有些許把柄落在我的手上,隻需要我休書一封,對方必定會按照我們的意思去辦。”
聽到對方的話,安祿山還是猶豫了。
“此事讓我再考慮考慮。”
“此事還請主公早做決定,不然時間遲了就來不及了。”
“我知道了,我說在讓我考慮考慮!”說出這話的時候安祿山已經在低聲咆哮,顯然沒下定最終的決心。
安祿山心中明白,如果自己真的那麽做了,就真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了,此事也許能夠瞞過高仙芝一時,但以對方的能力這個時間絕對不可能太長。
不然對方也就不會成為大唐軍方之中最頂層的那幾個人之一了。
見到安祿山現在的模樣,嚴寬也就沒有再勸,畢竟安祿山在河東三鎮可是有著絕對的權威,沒人敢忤逆他,河東三鎮的土皇帝可不是白叫的
“屬下知道了!”
而且肯定明白一定有事將車輪給放平了。
沒錯,車輪放平這個事情就是張紹德最先幹的,後來李雄的其他幾個校尉也是跟著有樣學樣。
甚至連李雄一直認為最憨直的鐵柱,都幹過這個事情,好像是誰不把車輪放平再把人都給砍了,就像是融不入他們這個圈子一樣,搞得李雄也很是無奈。
而現在,身在長安的李雄雖然領取了獎勵,但是還沒有收到青海湖地區的戰報。
如果說是收到戰報,看到黨項羌族這個稱唿,李雄一定直唿“好家夥!”
你們這是把未來的西夏王國的根都給刨了,而且還是刨的那麽徹底,那在這個時空,未來會不會出現西夏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了。
然而,就算李雄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畢竟未來的西夏也不是什麽好東西,都是一群為威而不懷德的家夥。
就在李雄還在謀劃著如何能讓李隆基放自己迴西域的時候。
剛剛出發了二十天的高仙芝,就給自己發來了急報。
這是一份通過特殊渠道傳來的消息,並沒有經過兵部,而是直接傳到了李雄的手上。
所以,當李雄收到高仙芝這份消息的時候,便知道肯定是又出幺蛾子了。
當李雄看完手上的消息後,看著北方陷入了沉思。
喃喃自語道:“安祿山,既然你找死,那我就成全你。”
天寶十三年(753)七月底,大唐派遣高先之率領大軍前去櫻花國駐紮,其中兵力由安西軍抽調兩萬,然後,範陽,河東,平盧,三地再各抽調一萬,組成五萬大軍前去櫻花國駐紮。
高仙芝本以為安祿山會在這些人中做手腳,將一些老弱病殘或者是抓一些壯丁來充數。
結果且出乎高的意料,安祿山不僅按照兵部的名冊將人員全部交割,過程可以說是出乎意料的順利。
安祿山不僅早早的就令軍隊集結,等著高先之前來接收,還讓高仙芝拿著名冊對照,名冊上的人員進行點將。
雖然過程中安祿山一直黑著臉,顯然心情不是很爽,但是按照名冊上來看,安祿山確實是沒有動手腳。
經曆過一番查驗後高仙芝,還以為安祿山,能夠為大局考慮,最起碼在人員上沒有動手腳,這讓高仙芝對安祿山的戒備心理有所放鬆。
然而,正當高仙子率領著眾人一路向東進發,距離登船還有三日的時候,這才通過了一件小事,發現了不對勁。
原來,高仙芝在一次深入各校尉了解部下情況的時候,聽到了一件讓他起疑心的事情。
原來他聽到有幾名士兵正在討論,原來他們的頂頭校尉,甚至有的百夫長,不是他們以前的長官。
而這些人則是在一個月以前才全部輪換的,他們這些人的以前上司都被調離了,現在這些人都是才剛剛調進來的。
但這些調離和調出的人都有一個最大的共同點,那就是調出的人,基本都是各軍中的胡將,而調入的人,基本上都是漢家將領。
聽到這裏,高仙芝立馬發覺到了不對勁,通過一番驗證後,也確實證明了這些士兵的討論都是事實。
高仙芝沒想到,安祿山居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膽敢偷梁換柱,將自己認為不穩定的漢人將領,調給了高仙芝隨他出征櫻花國。
而這時我才發現的高先知,看著接下來即將走到登船地點的路程,也已經來不及了。
而且這件事情,如果沒有兵部的人在幫安祿山打配合,是絕對做不到的,要知道他手中的名冊,可是直接從兵部帶過來的。
一路上高仙芝,還想著安祿山會如何忽悠自己,會出現以次充好等等情況,所以名冊他一直都是小心謹慎的保管著,沒想到還是被安祿山做了手腳。
而安祿山也用自己的行動,證實了李雄的推測,安祿山確實是有不臣之心。
但是就算證實了,安祿山做手腳,高仙芝也拿對方沒辦法,畢竟名冊是自己帶來的,人也是自己親自點的。
這件事情就算告到李隆基麵前也沒有用,安祿山可以用無數種方法為自己開脫,更何況它還有兵部的內應,給它磨平了首尾。
所以在發現情況不對的第一時間後,高仙芝立馬用手中與李雄聯係的特殊信鴿,將情況告知了李雄。
而同樣,李雄在收到信鴿以後,也知道這件事,安祿山真的沒有辦法,畢竟對方做的確實是讓人出乎預料。
其實這件事還要從安祿山從長安返迴平盧說起。
在他返迴平盧以後,一想到自己即將被抽調,三萬精銳人馬,安祿山的心都在滴血,這可是自己好不容易才培養出來的。
沒想到被李雄的一個計謀,就給硬生生的抽調走了三萬人,這讓安祿山十分的煩躁。
而作為安祿山手下的頭號謀士嚴寬,才知道情況後,便給安祿山想了一條計謀。
“主公是否還在為被朝廷抽調走三萬精銳而苦惱。”
安祿山沒好氣的說道:“這是朝廷的命令,我能有什麽辦法?”
嚴寬微微一笑。
“主公莫急,雖三萬精銳被抽走不可更改,但我們可在人選上做做文章。”
安祿山眼睛一亮,忙問:“先生何意?”
嚴寬附耳低語幾句。
安祿山聽後大喜,“此計甚妙!”隨後又露出了猶豫的神色。
“先生此計甚妙,但是難度也不小,那高仙芝也是謹慎之人,來之前肯定從兵部得到了完整的名冊,我們想要動手腳,恐怕沒那麽容易。”
這時嚴寬露出得意的笑容。
“主公,莫急,我與那兵部侍郎嚴再興,乃是遠房堂兄弟,對方也有些許把柄落在我的手上,隻需要我休書一封,對方必定會按照我們的意思去辦。”
聽到對方的話,安祿山還是猶豫了。
“此事讓我再考慮考慮。”
“此事還請主公早做決定,不然時間遲了就來不及了。”
“我知道了,我說在讓我考慮考慮!”說出這話的時候安祿山已經在低聲咆哮,顯然沒下定最終的決心。
安祿山心中明白,如果自己真的那麽做了,就真的沒有迴旋的餘地了,此事也許能夠瞞過高仙芝一時,但以對方的能力這個時間絕對不可能太長。
不然對方也就不會成為大唐軍方之中最頂層的那幾個人之一了。
見到安祿山現在的模樣,嚴寬也就沒有再勸,畢竟安祿山在河東三鎮可是有著絕對的權威,沒人敢忤逆他,河東三鎮的土皇帝可不是白叫的
“屬下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