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鹹陽下起了第一場大雪。
章台宮不但寬廣許多,取暖功能也非常完善,在殿中如沐春光,望著殿外被皚皚白雪覆蓋的一層銀裝別是一番景色。
叔孫通和豫進兩人正在主殿編製教材,不時吃點給他們準備的點心,經過這十幾天的相處,兩人倒是沒那麽拘束了,剛來的時候別說吃東西,就連喝水、如廁都恨不得稟我一聲。
聽到外麵傳來沙沙的聲音,我放下手中的奏報。
“誰來了?”
“迴陛下,是計然令。”
不多時司馬礪走了進來,躬身一禮:“參見陛下。”
我擺擺手:“坐吧,何事?”
司馬礪從懷中取出一份奏報呈給我:“陛下,這是成衣坊製成的棉衣清單,總計十萬件,各種樣式、大小的都製作了一些,是否要開始售賣?”
我接過清單,上麵詳細羅列了棉衣的數量。
“已經第一場雪了,早該售賣的。”
司馬礪頓了頓,開口解釋道:“本欲大朝會之後便開始售賣,不過很多成衣坊擔心這棉衣保暖效果雖好,但價格非常昂貴,怕是沒人能買得起,隻靠那些達官貴人買不了多少。”
我將清單放下,蹙眉道:“這是沒辦法的事,大秦有近五千萬人口,河西和西域棉花種植規模已經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第一批棉衣的價格肯定不會低,不過朕倒覺得不必擔心賣不出去,大秦有錢人多著呢,隻是有些隱藏的很深罷了。”
司馬礪微笑道:“陛下說的是,那臣便安排開售了。”
“售價幾何?”
“成人的一件十錢,孩童的雖然小,但製作起來並不容易,一件八錢。”
我點點頭,沉吟道:“的確不便宜,普通黔首一個月也不一定掙得到十錢。”
隨即擺手道:“你看著辦吧,市場行為朝廷盡量不要幹預,若是賣不出去讓那些成衣坊自己想辦法,降價也好、囤積也好,隻要不出現奇貨可居的情況隨他們去。”
“臣明白。”
“另外西域和河西的棉花種植規模要進一步擴大,那裏不適宜種植糧食,氣候很適宜種植棉花,在那裏使用昆侖奴亦不會違反大秦國策,一方麵能提供棉花,另一方麵也可以給當地黔首尋個出路,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要好好利用。”
司馬礪略一思考道:“陛下,臣有個想法不知當不當講。”
我嗬嗬一笑:“這可不像你的性格,當年百家學宮初遇,你跟朕講的可是頭頭是道。”
司馬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拱手道:“臣是這樣想的,草原十六郡的城池已經建造完畢,那裏的刑徒除了開拓一些土地、替朝廷放牧外作用並不是很大,北地也很適宜種植棉花,不如把他們遷到北地種植棉花?”
我想了想,詢問道:“有多少人?”
“得有近二十萬人!”
聞言我立刻否決道:“不可!蠻人進入長城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就怕時間長了他們在長城內根深蒂固,北地距離鹹陽如此之近,萬一出現叛亂太危險了。”
司馬礪連忙道:“臣考慮不周,請陛下恕罪。”
我起身看向窗外,章台宮幾乎所有窗戶都換成了玻璃的,上麵凝結了薄薄一層水霧。
“不過你說的有些道理。他們進入長城內才能種植棉花是受製於土地在長城內,那就給他們找個在長城外也可以幹的活。”
我轉身吩咐道:“去把革越和百衝叫來。”
又對司馬礪道:“開墾新的棉花地需要的人力依然主要使用昆侖奴,趁現在昆侖奴價格便宜,多蓄養些,你和範文思拿個主意,讓河西織造既承擔種棉、織棉的職責,同時還要利用那些昆侖奴開墾新的田地,最好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司馬礪遲疑了一會,擔憂道:“陛下,昆侖奴既要種植棉花,還要種植糧食,他們能承受得住嗎?”
我嗬嗬一笑:“此前你一直在內廷之外,沒見過昆侖奴,有機會去看看昆侖奴,以他們的體力不物盡其用簡直是奢侈的浪費!”
“臣明白了,那臣告退了。”
“嗯,去吧。”
司馬礪走後不久百衝和革越匆匆地來了。
我將司馬礪對於刑徒的想法跟他們簡單說了說,接著道:“讓蠻人進入長城肯定是不行的,不過有些活他們在長城外也能幹,比如燒製玻璃。”
百衝內心盤算了一下,躬身道:“草原周邊山脈眾多,燒製玻璃倒是沒什麽問題,可恕臣愚鈍,燒製出來的玻璃怎麽運到長城內呢?若使用人拉馬駝,那可遠比在長城內燒製的成本高,草原上又用不了那麽多玻璃。”
我看向革越:“你覺得在草原上玻璃有什麽用?”
革越蹙眉仔細思考許久,尷尬道:“請陛下恕罪,臣想不出來。”
我笑了笑:“很簡單,草原上最缺什麽?糧食。為什麽缺糧?一是肥力不足,這一點通過堆肥的形式基本解決了,第二則是氣候無常。倘若用玻璃砌築一座屋子,是不是就能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種植作物了呢?”
革越在農耕方麵還是非常專業的,沉吟道:“玻璃透光,能滿足作物光照的需求,不過溫度……對,可以在屋內生爐子……”
隨即抬頭欣喜道:“陛下英明啊,這樣就算是冬天也可以種植作物,朝廷每年可以少往草原運送多少糧食呢!而且即便道路受阻,無法從甘泉倉運糧,草原上的秦軍也可以支撐得住,實在是妙計!”
百衝沒有像革越那麽興奮,苦笑道:“陛下,用玻璃砌築房屋,那得用多少玻璃啊?即便現在將作府產出的玻璃已經不少,可用玻璃造房子也太奢侈了,西域喀渠每年靠玻璃製品賺得盆滿缽滿,陛下應當知道啊。”
“時也勢也。”我雙手一攤:“那些刑徒閑著也是閑著,能造多少是多少,哪怕多一個大棚也是好的。”
兩人對視一眼,嗬嗬笑道:“陛下英明!”
章台宮不但寬廣許多,取暖功能也非常完善,在殿中如沐春光,望著殿外被皚皚白雪覆蓋的一層銀裝別是一番景色。
叔孫通和豫進兩人正在主殿編製教材,不時吃點給他們準備的點心,經過這十幾天的相處,兩人倒是沒那麽拘束了,剛來的時候別說吃東西,就連喝水、如廁都恨不得稟我一聲。
聽到外麵傳來沙沙的聲音,我放下手中的奏報。
“誰來了?”
“迴陛下,是計然令。”
不多時司馬礪走了進來,躬身一禮:“參見陛下。”
我擺擺手:“坐吧,何事?”
司馬礪從懷中取出一份奏報呈給我:“陛下,這是成衣坊製成的棉衣清單,總計十萬件,各種樣式、大小的都製作了一些,是否要開始售賣?”
我接過清單,上麵詳細羅列了棉衣的數量。
“已經第一場雪了,早該售賣的。”
司馬礪頓了頓,開口解釋道:“本欲大朝會之後便開始售賣,不過很多成衣坊擔心這棉衣保暖效果雖好,但價格非常昂貴,怕是沒人能買得起,隻靠那些達官貴人買不了多少。”
我將清單放下,蹙眉道:“這是沒辦法的事,大秦有近五千萬人口,河西和西域棉花種植規模已經在以極快的速度增長,第一批棉衣的價格肯定不會低,不過朕倒覺得不必擔心賣不出去,大秦有錢人多著呢,隻是有些隱藏的很深罷了。”
司馬礪微笑道:“陛下說的是,那臣便安排開售了。”
“售價幾何?”
“成人的一件十錢,孩童的雖然小,但製作起來並不容易,一件八錢。”
我點點頭,沉吟道:“的確不便宜,普通黔首一個月也不一定掙得到十錢。”
隨即擺手道:“你看著辦吧,市場行為朝廷盡量不要幹預,若是賣不出去讓那些成衣坊自己想辦法,降價也好、囤積也好,隻要不出現奇貨可居的情況隨他們去。”
“臣明白。”
“另外西域和河西的棉花種植規模要進一步擴大,那裏不適宜種植糧食,氣候很適宜種植棉花,在那裏使用昆侖奴亦不會違反大秦國策,一方麵能提供棉花,另一方麵也可以給當地黔首尋個出路,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要好好利用。”
司馬礪略一思考道:“陛下,臣有個想法不知當不當講。”
我嗬嗬一笑:“這可不像你的性格,當年百家學宮初遇,你跟朕講的可是頭頭是道。”
司馬礪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拱手道:“臣是這樣想的,草原十六郡的城池已經建造完畢,那裏的刑徒除了開拓一些土地、替朝廷放牧外作用並不是很大,北地也很適宜種植棉花,不如把他們遷到北地種植棉花?”
我想了想,詢問道:“有多少人?”
“得有近二十萬人!”
聞言我立刻否決道:“不可!蠻人進入長城誰知道會發生什麽事?就怕時間長了他們在長城內根深蒂固,北地距離鹹陽如此之近,萬一出現叛亂太危險了。”
司馬礪連忙道:“臣考慮不周,請陛下恕罪。”
我起身看向窗外,章台宮幾乎所有窗戶都換成了玻璃的,上麵凝結了薄薄一層水霧。
“不過你說的有些道理。他們進入長城內才能種植棉花是受製於土地在長城內,那就給他們找個在長城外也可以幹的活。”
我轉身吩咐道:“去把革越和百衝叫來。”
又對司馬礪道:“開墾新的棉花地需要的人力依然主要使用昆侖奴,趁現在昆侖奴價格便宜,多蓄養些,你和範文思拿個主意,讓河西織造既承擔種棉、織棉的職責,同時還要利用那些昆侖奴開墾新的田地,最好能實現糧食自給自足。”
司馬礪遲疑了一會,擔憂道:“陛下,昆侖奴既要種植棉花,還要種植糧食,他們能承受得住嗎?”
我嗬嗬一笑:“此前你一直在內廷之外,沒見過昆侖奴,有機會去看看昆侖奴,以他們的體力不物盡其用簡直是奢侈的浪費!”
“臣明白了,那臣告退了。”
“嗯,去吧。”
司馬礪走後不久百衝和革越匆匆地來了。
我將司馬礪對於刑徒的想法跟他們簡單說了說,接著道:“讓蠻人進入長城肯定是不行的,不過有些活他們在長城外也能幹,比如燒製玻璃。”
百衝內心盤算了一下,躬身道:“草原周邊山脈眾多,燒製玻璃倒是沒什麽問題,可恕臣愚鈍,燒製出來的玻璃怎麽運到長城內呢?若使用人拉馬駝,那可遠比在長城內燒製的成本高,草原上又用不了那麽多玻璃。”
我看向革越:“你覺得在草原上玻璃有什麽用?”
革越蹙眉仔細思考許久,尷尬道:“請陛下恕罪,臣想不出來。”
我笑了笑:“很簡單,草原上最缺什麽?糧食。為什麽缺糧?一是肥力不足,這一點通過堆肥的形式基本解決了,第二則是氣候無常。倘若用玻璃砌築一座屋子,是不是就能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種植作物了呢?”
革越在農耕方麵還是非常專業的,沉吟道:“玻璃透光,能滿足作物光照的需求,不過溫度……對,可以在屋內生爐子……”
隨即抬頭欣喜道:“陛下英明啊,這樣就算是冬天也可以種植作物,朝廷每年可以少往草原運送多少糧食呢!而且即便道路受阻,無法從甘泉倉運糧,草原上的秦軍也可以支撐得住,實在是妙計!”
百衝沒有像革越那麽興奮,苦笑道:“陛下,用玻璃砌築房屋,那得用多少玻璃啊?即便現在將作府產出的玻璃已經不少,可用玻璃造房子也太奢侈了,西域喀渠每年靠玻璃製品賺得盆滿缽滿,陛下應當知道啊。”
“時也勢也。”我雙手一攤:“那些刑徒閑著也是閑著,能造多少是多少,哪怕多一個大棚也是好的。”
兩人對視一眼,嗬嗬笑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