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看兩人:“所以,朕想設置一個新官職,就叫巡牧,取巡查地方、牧育黔首之意,職責嘛,同郡尉、縣丞,不過歸禦史大夫所屬。”
兩人都表現得有些意外,轉而又覺得在情理之中,監察使名為監察,實際隸屬丞相,如果巡牧再歸丞相,那就起不到分權的作用。
“陛下英明!”
我揮了揮手:“沒其他事你們去吧。”
兩人起身:“臣告退!”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我深感頭疼,以前對外擴張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可這才多久就出現了內部矛盾。
————
次日一早,朝會早早便結束了。
因為昨天的事情,今天的朝會幾乎沒有人提到什麽重要的事,都是些不痛不癢的小事。
我也沒有多說什麽,兩位三公對壘,大多數人隻能選擇站隊,即便站了隊,大部分人也僅僅是表明自己的態度罷了,直到這件事塵埃落定,衝鋒陷陣的事自有為首之人的親信去做。
孟合的動作很快,當天下午就有消息了。
章台後殿。
“陛下,送奏報的人已經死在了城郊二十裏處,可以斷定為利器所殺,動手的人清理得很幹淨,沒得到有用的東西。臣從淨室那裏收集的消息做了一些推斷,也隻能做到如此了。”
我點點頭,這種朝廷之中你死我活的鬥爭,幕後之人必然非常謹慎,想查到些什麽難於登天。
“說說吧。”
“是。事情的起因便是二月底在丞相府中,皇後與李相反對禦史大夫增設監禦史的決定,而且……”
我眉頭微蹙:“說。”
“是。當時皇後似乎說了一些比較……衝動的話,導致禦史大夫認為李相和皇後在打壓禦史一係,第二天便有了那則流言。不久後從三川郡監禦史費簾那裏傳來消息,運往南陽郡的礦石少了一車,疑似被三川郡截留貪墨。
禦史大夫當晚便在官署召集了禦史丞、謁者丞,以及禦史係的部分官員,大約有6、7人,因比較隱秘,淨室不能打探到他們具體謀劃了些什麽,隻是第二天便有人去三川郡見了費簾。
之後費簾倒是沒有其他動作,直至陛下迴到鹹陽那天,費簾突然抓到了一個可以指證三川郡守貪墨礦石的人證,並連夜送往鹹陽。
同時,上黨冶鐵府主良造鄭界送了那封公犢來,被誤送到了謁者府,之後的事情正如陛下所見。”
聽完孟合的話,我的臉色有些難看,沉聲道:“其他不論,陰鑠和鄭界是怎麽迴事?”
孟合恭敬道:“迴陛下,謁者丞與禦史大夫乃是同鄉,上黨冶鐵府主良造乃是禦史大夫舉薦給將作少府的。”
我低頭沉思了許久,這事似乎因李詩雲而起,但如果將李斯和餘禾的黨爭歸結於她顯然有失偏頗。
歸根結底還是丞相和禦史大夫之間的權力爭鬥,同為三公,從來沒有人會想著去跟太尉爭奪權力,因為沒有哪個皇帝會容忍朝廷大臣染指軍權!
政權則不同,你手裏的權力多了我手裏必然就少,而且政權的爭奪隻要不動搖國本,大多數皇帝會選擇平衡,就算你們爭來奪去,總歸是替皇帝打工,不會危及皇帝的統治。
想到這我抬起頭:“去查陰鑠和鄭界,有確鑿證據後交廷尉查辦,那個魯佘……削職留用。”
“是……”孟合小心道:“其餘人……”
我輕輕搖了搖頭。
孟合躬身一禮退了出去。
“善本。”
“臣在!”
我眼神微眯,緩緩道:“去找餘禾,就說朕請教他,君子有九思作何解,立等迴話。”
“遵命!”
————
禦史府,內堂。
餘禾自從昨天迴來後,緊皺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過。
正在冥思苦想之際,李行匆匆走了進來:“府君,謁者令來了。”
餘禾迴過神來,連忙起身整理袍服。
“快請!”
快走了兩步,正迎上趙善本走進來。
“見過禦史大夫。”
餘禾滿臉笑意:“謁者令不必多禮,快請坐。”
趙善本笑了笑,拱手道:“下官就不坐了,有口詔。”
餘禾一愣,連忙躬身:“臣禦史大夫餘禾接詔!”
“陛下請教餘禾,君子有九思作何解,立等迴話。”
餘禾愕然地抬起頭,看到的隻有趙善本禮貌的微笑。
“謁者令請坐……可否容我思考一會兒?”
“自無不可,謝禦史大夫。”
兩人落座後,餘禾天人交戰了良久,眼神逐漸明亮。
“謁者令,請奏陛下,臣餘禾迴話,君子有九思,臣失末四,當思改。”
趙善本起身一禮:“下官告退!”
趙善本走後,餘禾緩緩坐迴椅子,握緊的拳頭漸漸鬆開。
李行從偏堂轉了出來,小心道:“府君,陛下此問……何意?”
餘禾抬頭看了他一眼,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李行輕歎一聲,遲疑道:“那……”
“嗯。”
“是,下官派人連夜趕往三川郡。”
餘禾起身踱向院中,頂著烈日緩緩道:“你應當無事,陰鑠、鄭界、費簾三人肯定保不住了。”
李行的聲音在背後響起:“雖說沒想到是這麽個結果,總算一次試探,相信他們三人不會有怨言的。”
“嗯。今後照舊吧,陛下短時間內不會動他的。”
“明白。”
————
章台後殿。
趙善本話音落下,我輕笑一聲:“君子九思失末四……事不思敏、疑不思問、忿不思難、見得不思義……還算有藥可救。”
次日一早,章台前殿,朝會。
“陛下,臣餘禾有奏。”
“說。”
餘禾從懷中拿出一份奏報,趙善本下去接了遞給我。
“此乃三川郡監禦史費簾的請罪奏報,三川郡貪墨礦石一案業已查明,皆為人證捏造的謊言,意圖騙取朝廷賞賜,其人已交由三川郡尉按律治罪。費簾察人不明、舉罪不實,請陛下依律懲處!”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多了些悉悉索索的聲音,眾人一臉疑惑地互相眼神交流,短短兩天怎麽突然有了這麽大的變故!
李斯坐在椅子上不動如山,昨天趙善本去禦史府的事他自然知道,也猜了個七七八八。
兩人都表現得有些意外,轉而又覺得在情理之中,監察使名為監察,實際隸屬丞相,如果巡牧再歸丞相,那就起不到分權的作用。
“陛下英明!”
我揮了揮手:“沒其他事你們去吧。”
兩人起身:“臣告退!”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我深感頭疼,以前對外擴張的時候大家相安無事,可這才多久就出現了內部矛盾。
————
次日一早,朝會早早便結束了。
因為昨天的事情,今天的朝會幾乎沒有人提到什麽重要的事,都是些不痛不癢的小事。
我也沒有多說什麽,兩位三公對壘,大多數人隻能選擇站隊,即便站了隊,大部分人也僅僅是表明自己的態度罷了,直到這件事塵埃落定,衝鋒陷陣的事自有為首之人的親信去做。
孟合的動作很快,當天下午就有消息了。
章台後殿。
“陛下,送奏報的人已經死在了城郊二十裏處,可以斷定為利器所殺,動手的人清理得很幹淨,沒得到有用的東西。臣從淨室那裏收集的消息做了一些推斷,也隻能做到如此了。”
我點點頭,這種朝廷之中你死我活的鬥爭,幕後之人必然非常謹慎,想查到些什麽難於登天。
“說說吧。”
“是。事情的起因便是二月底在丞相府中,皇後與李相反對禦史大夫增設監禦史的決定,而且……”
我眉頭微蹙:“說。”
“是。當時皇後似乎說了一些比較……衝動的話,導致禦史大夫認為李相和皇後在打壓禦史一係,第二天便有了那則流言。不久後從三川郡監禦史費簾那裏傳來消息,運往南陽郡的礦石少了一車,疑似被三川郡截留貪墨。
禦史大夫當晚便在官署召集了禦史丞、謁者丞,以及禦史係的部分官員,大約有6、7人,因比較隱秘,淨室不能打探到他們具體謀劃了些什麽,隻是第二天便有人去三川郡見了費簾。
之後費簾倒是沒有其他動作,直至陛下迴到鹹陽那天,費簾突然抓到了一個可以指證三川郡守貪墨礦石的人證,並連夜送往鹹陽。
同時,上黨冶鐵府主良造鄭界送了那封公犢來,被誤送到了謁者府,之後的事情正如陛下所見。”
聽完孟合的話,我的臉色有些難看,沉聲道:“其他不論,陰鑠和鄭界是怎麽迴事?”
孟合恭敬道:“迴陛下,謁者丞與禦史大夫乃是同鄉,上黨冶鐵府主良造乃是禦史大夫舉薦給將作少府的。”
我低頭沉思了許久,這事似乎因李詩雲而起,但如果將李斯和餘禾的黨爭歸結於她顯然有失偏頗。
歸根結底還是丞相和禦史大夫之間的權力爭鬥,同為三公,從來沒有人會想著去跟太尉爭奪權力,因為沒有哪個皇帝會容忍朝廷大臣染指軍權!
政權則不同,你手裏的權力多了我手裏必然就少,而且政權的爭奪隻要不動搖國本,大多數皇帝會選擇平衡,就算你們爭來奪去,總歸是替皇帝打工,不會危及皇帝的統治。
想到這我抬起頭:“去查陰鑠和鄭界,有確鑿證據後交廷尉查辦,那個魯佘……削職留用。”
“是……”孟合小心道:“其餘人……”
我輕輕搖了搖頭。
孟合躬身一禮退了出去。
“善本。”
“臣在!”
我眼神微眯,緩緩道:“去找餘禾,就說朕請教他,君子有九思作何解,立等迴話。”
“遵命!”
————
禦史府,內堂。
餘禾自從昨天迴來後,緊皺的眉頭就沒有舒展過。
正在冥思苦想之際,李行匆匆走了進來:“府君,謁者令來了。”
餘禾迴過神來,連忙起身整理袍服。
“快請!”
快走了兩步,正迎上趙善本走進來。
“見過禦史大夫。”
餘禾滿臉笑意:“謁者令不必多禮,快請坐。”
趙善本笑了笑,拱手道:“下官就不坐了,有口詔。”
餘禾一愣,連忙躬身:“臣禦史大夫餘禾接詔!”
“陛下請教餘禾,君子有九思作何解,立等迴話。”
餘禾愕然地抬起頭,看到的隻有趙善本禮貌的微笑。
“謁者令請坐……可否容我思考一會兒?”
“自無不可,謝禦史大夫。”
兩人落座後,餘禾天人交戰了良久,眼神逐漸明亮。
“謁者令,請奏陛下,臣餘禾迴話,君子有九思,臣失末四,當思改。”
趙善本起身一禮:“下官告退!”
趙善本走後,餘禾緩緩坐迴椅子,握緊的拳頭漸漸鬆開。
李行從偏堂轉了出來,小心道:“府君,陛下此問……何意?”
餘禾抬頭看了他一眼,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李行輕歎一聲,遲疑道:“那……”
“嗯。”
“是,下官派人連夜趕往三川郡。”
餘禾起身踱向院中,頂著烈日緩緩道:“你應當無事,陰鑠、鄭界、費簾三人肯定保不住了。”
李行的聲音在背後響起:“雖說沒想到是這麽個結果,總算一次試探,相信他們三人不會有怨言的。”
“嗯。今後照舊吧,陛下短時間內不會動他的。”
“明白。”
————
章台後殿。
趙善本話音落下,我輕笑一聲:“君子九思失末四……事不思敏、疑不思問、忿不思難、見得不思義……還算有藥可救。”
次日一早,章台前殿,朝會。
“陛下,臣餘禾有奏。”
“說。”
餘禾從懷中拿出一份奏報,趙善本下去接了遞給我。
“此乃三川郡監禦史費簾的請罪奏報,三川郡貪墨礦石一案業已查明,皆為人證捏造的謊言,意圖騙取朝廷賞賜,其人已交由三川郡尉按律治罪。費簾察人不明、舉罪不實,請陛下依律懲處!”
此言一出殿中頓時多了些悉悉索索的聲音,眾人一臉疑惑地互相眼神交流,短短兩天怎麽突然有了這麽大的變故!
李斯坐在椅子上不動如山,昨天趙善本去禦史府的事他自然知道,也猜了個七七八八。